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粮食的水好喝

来源:北京日报 | 高红十  2018年08月16日07:51

暑热天在家煮绿豆汤,想起两件事∶一件是多年前因绿豆爆红的张悟本大叔,曾经喋喋不休全力以赴推行绿豆包治百病,一时间,他讲课的书卖得火,绿豆也卖得火,据说当年市场绿豆价格因此大涨……

张悟本身败名裂是必须的,遭遇法办是迟早的。好在绿豆多吃少吃问题不大,人们的怨恨没有太过沉重和持久。现如今当街找一人问问,不知道张悟本是谁也有可能。

再就是本人下乡陕北当知青的事。

四十多年前的陕北农村还没分田到户,生产队劳动力一天三出工。天刚亮进山要么进沟干活之前——那会儿叫“受苦”——是不吃饭的。早饭要等放羊老汉从各家各户收集齐,再给干活人送去。约摸各家饭做好了,老汉在窑顶呐喊:“要饭喽!”家里有出工干活人的婆姨忙把才出锅的干粮用笼布包好,讲究些的再切点酸菜丝,拌点辣子面,没条件讲究也就罢了。收齐干粮装进扁担一头的干净筐里,扁担另一头是多半桶水,给干活人喝的。

刨去知青集体户,水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一家一天挨家提供,体现一种权利义务平衡。问题出在水上。绝大多数供水者水里是有粮食的, 蒸干粮前先将几马勺水放进锅里,再放几粒豆子几颗小米,豆子多半蔓小豆,城里超市很少见。等豆米煮开了花(多好听的形容),再从锅里把水舀出来,最终放进拦羊老汉的桶里,担到山上给众人喝的水里便有了一种丰富婉转的粮食味道。这种对水的底线要求已成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极少数也就一两家吧,供水的婆姨没在水里放粮食,挖出蒸锅水对付拦羊老汉也等于轻慢满山干活的人,天壤之别水的味道遭山上沟里众人攻击,受攻击对象不是她是她老公。丢人现眼到黄土高坡了!

国内国际大事的对错与山里干活窑里做饭的人关系真的不大,水里该放些许粮食却没放,成了板上钉钉的道德缺损,至少做人不厚道!“懒怂婆姨”的骂是要挨的。

半只桶的蒸锅水,至于么?

至于,很,至,于。

道理简单,人们出力流汗做务出满山庄稼,庄稼推碾出的五谷最先与最终都应回馈种庄稼的人。而且他们自信,五谷无论放多少都不会难吃。

记得某年清明,村里一家人家请我吃饭,主食菜品比以往丰盛是必然的,那家婆姨特别端来一淡绿色搪瓷缸子的净水让我喝,这般隆重会是什么?我接过来喝了,水味浓甜到苦,我明白水里放了糖精,放多了,甜成了苦。无论怎样,我都大口喝下去了。

近年市场上有用苦荞做的点心与茶,也说明那里的人对庄稼无怪味不害人的自信。

说到全村排班给干活人送水,唯独不算知青户,现在想想理由有二,一是知青虽然也是村里一户人家,但是出工干活人口最多的人家,每天早上能手忙脚乱把十来个人的饭鼓捣熟,按时送到拦羊老汉筐里已经不易,哪敢再派其他活路;二是终归看着知青的命运前途不那么靠谱,能呆多久老乡心里没底,像这种给满山劳力供水的活,重要到相当于生产队农村农业部管理,还是不派给他们稳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