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三峡工程的“爷爷”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刘鸿苇  2018年08月14日07:25

三峡工程堪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超级大事件。与三峡工程相关的话题林林总总,而在众多的话题中,有一个最鲜为人知:三峡工程竟然有一位“爷爷”!

三峡工程的“爷爷”是在湖北一个名叫赤壁的地方。赤壁充满了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记忆,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的故事,让那一段长江更加令人回味。当天南地北的人走进赤壁,站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战场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在幕阜山北麓一侧,绵延而来的浩浩陆水被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大坝拦腰截断,托出一个姿态万千的人工湖。那大坝可不是寻常角色,它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利、水电枢纽试验工程。它的正式名称是陆水枢纽工程大坝,但知情者们更愿意尊称它为“三峡工程的‘爷爷’”。

今天,三峡工程的“爷爷”已经一个甲子了,当年,中央决定在湖北赤壁建起一个试验坝,将它作为三峡工程的实验室,为未来工程修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实地解决的方案。

开工那天热闹非凡,沉寂许久的赤壁古战场又有了大军云集的阵势。六万之众在陆水河畔集会誓师,奏响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大发展整部交响乐的序曲。这序曲悠长而激越,带着古老中国的千年期盼与年轻共和国的勃勃生气,自此,原本默默无闻的陆水河承载起了托举三峡大坝的重任。据说在场的许多人都激动得流下眼泪,多年之后他们回忆说,那是一种参与国家大事的神圣感。

此时是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水利事件,就在湖北赤壁的陆水河畔成为了一项真正实施中的国家行动。参与这项国家行动的人员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有工程技术人员、有军队官兵、有农民工。到了来年四月,更有三千多名铁道兵以集体转业的方式,加盟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陆水施工实验总队。

陆水河畔的这间巨型水利实验室前所未有,被称为是“第一座整体性全过程的水工建筑试验枢纽”。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大凡与三峡工程相关的科研、设计、施工等重大技术问题,都被放进这里测试再测试、求证再求证。那是无以计数的研讨会和无以计数的纸上概念,以及无以计数的现场作业!在一次次的验证、一次次的否定、一次次的优化、一次次的攻关中,陆水试验坝完成了多个学科的前沿技术,许多都是世界首创或国内第一,其中最重要的是“混凝土预制安装筑坝”技术。虽说如今到处可见混凝土预制板组建的高楼大厦,但在六十年前,当那些大块头的混凝土预制板被一一吊起在陆水河畔,渐次拼接出一个巨型坝体时,中国水利史从此进入了混凝土大坝连续作业的新时代。

回首当年,陆水试验大军集体遵循着“在实施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的理念。一年年过去了,在陆水河畔的这间巨型水利实验室里,他们完成了许多前人不曾成功的尝试——砂基固结灌浆、水库拦鱼设施、晶体管电液调速器、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可编程控制装置、可控硅励磁装置、齿盘测速试验、超声波气蚀试验、水轮机材料对比试验、微机事故顺序屏幕显示系统试验、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试验、闸门启闭微机监控系统试验、干运桥吊式垂直升船机设计与使用……这一连串极其拗口的专业术语再清晰不过地表达出,中国的水利科技力量正在以怎样强劲的势头,崛起于赤壁的陆水河畔!

陆水试验坝的建设可谓一波三折。自一九五八年上马后,曾因国家步入三年困难时期在一九六一年被迫停工,三年后得以复工。一九六七年七月关闸蓄水,一九六九年十二月第一组电站机组投入运行,直到一九七四年才算是基本竣工。在这长长的十五年里,中国大地经历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革”等重大社会事件,而陆水试验坝的建设者们却一直头脑清醒、意志顽强地坚守着使命,不忘初心。多年之后,它以自己的存在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建造,提供了充足而扎实的数据支持,更为中国高校水利水电的教育与科研,提供了教科书式的经典范本。

遥想陆水试验坝兴建之初,那时的新中国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少年,大国之身怀揣着强国之梦,而兴建陆水试验坝,便是这强国之梦的早期部分,与我们熟知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制造并列于同一时期。因此,当我们说起“两弹一星”的精神价值时,我们理当说到“陆水试验坝”的精神价值,它们虽然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在中国西部、一个在中国中部,但是它们精神同体,都体现了中国人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民族特性。

如今,三峡大坝早已横空出世并安然无恙地横亘在蓝天之下,成为大国崛起中的一个标志性工程,而它那功勋卓著的“爷爷”——陆水试验坝,也依然青春不老,成为湖北赤壁周边重要的水利设施,其本身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达百亿元,并且仍在持续增长着。

二○一八年的早春,如梦如诗的野樱花映衬着陆水试验坝的漫漫长堤。此刻,站在陆水八号副坝上,我被告知,它号称“亚洲第一大黏土坝”,若是将其所用到的三百一十六万立方的土石,筑成宽、高各一米的城墙,将是一个长达七千二百二十里的地球奇观。

但愿有更多的人知道三峡工程的“爷爷”,使它不会被岁月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