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的汽车我的路

来源:黑龙江日报 | 潘永翔  2018年07月31日08:12

我坐在比亚迪王朝系列“宋”的新能源汽车里,一种新车特有的气息弥漫开来,新奇、兴奋,还有点小期待。挂挡,加油,转弯,汽车像一支脱弦的箭,快速、轻盈、畅快地行驶在路上。没有噪音,只有车轮和地面摩擦产生的轻微的“沙沙”声。即使是上30度的斜坡,车内坐四个人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感到吃力。总体感觉驾驶平稳舒缓、操控方便、行驶轻快、悄无声息,比我的预期要好得多。这是我作为有3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第一次试驾新能源汽车,也是我一次美妙的驾驶感受。这是我随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采风团去深圳比亚迪汽车厂参观的试驾体验。

所有的经历都是回忆,所有的回忆都是见证。当生活中某件事触动你记忆神经的时候,回忆就会跳出来,让你穿过时光隧道,返回过去。改革开放40年,对我来说,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我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农村谁家姑娘小伙结婚能用四挂马车接新娘就很有气派了。如果这四匹马脖子挂上铜铃,笼头上再拴上彩布条,那就更风光了。

20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家里离学校4公里,走路要一个多小时。家庭条件好的,都买了自行车。那时的自行车只有永久、金鹿、凤凰等几个品牌,一台要一百多元,几乎等于一个家庭全年的收入。而且还要凭票供应,一般的买不到。我家生活比较窘迫,根本买不起。后来父亲看我起早贪黑比别的孩子辛苦得多,就借20元钱给我买了一台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我兴奋得不得了,把自行车从里到外洗了个干干净净,又把自行车的零部件全部清洗之后重新装了一遍。车的大梁还用塑料彩条包了起来。骑的时候也十分小心,有一点毛病就马上修理。因为我家是半山区,上岗下坡地骑自行车很累,雨雪天不能骑自行车就得靠双腿走路,我们戏称说乘“11路”。

文革后恢复高考我乘上了第一班车,1977年为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一次集体腾飞的机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现在的城市工作。我在一家地方报纸做编辑记者,需要走路的时候很多,那时公共交通也不发达,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还有出于对自行车的怀念我又买了一台新的永久牌自行车。我家离工作单位约9公里,我每天就骑这台自行车上下班。单程大约需要30分钟。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太冷,就要乘公共汽车。我在自行车和公共汽车的交替中,完成了上班下班、工作采访等任务。那台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就像是日月,前后交替追逐着让我的生活不停地向前,也让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

那时看外国影片,看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汽车,我就幻想:啥时候我也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呢?

1986年,为了方便工作,单位买了几台松花江微型小卡车。单排座,驾驶室里能坐两个人,后边还有一个槽子,还能拉一些货物,很实用。那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与铃木汽车合作,用铃木的发动机,哈飞自己制造的车体生产出的微型车。松花江微型虽然不是什么好车,但是在那时汽车很少,还是很惹眼很招风的。那时我们这座城市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市长两头平(指红旗车),处长帆布篷(212吉普车),牛皮科长小微型(松花江微型车)。虽然我不是科长,但是我能有一台这样的小微型车开,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1989年,单位又给我买了一台双排座的微型车,驾驶室里能座四个人,用起来更方便了。由于技术不过关,这车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三天两头就要维修。由于没有空调,再加上密封不好,冬天冷,夏天热,速度也不快。即使这样还是要比乘公共汽车和骑自行车好多了。

1996年,单位又给我换了一台轿货车——一种介于轿车和货车之间的,现在叫做皮卡的GMC,美国通用公司制造。红色,双排座,有空调,速度快,稳定性、安全性都很好,驾驶也舒适了。后来听说这种车在国外就是工具车,农民到田里种地开的。这车大且笨重,耗油大,不经济。

2000年,单位不允许个人开公家车,不许公车私用,我就把单位的车交了,自己买了一台桑塔纳,就是后来大家称呼的“普桑”。这车是上海汽车厂与德国大众汽车合资生产的低档轿车。我不抽烟不喝酒,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唯一的爱好就是开车。那种在路上疾驰的感觉十分美妙:微风轻拂,蓝天白云退去,小草树木退去,只有你自己勇往直前,只有你前方的道路无限延伸,远方扑面而来……

我也有自己的车了!这是出乎意料的事情,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说啥也想不到的。自己的车自己的油,自己维修保养,虽然花钱多了,但是用起来心里踏实了。

2006年10月,我又换了一台车,东风雪铁龙凯旋。这是东风汽车制造厂与法国合资生产的,可以说比桑塔纳又上了一个台阶。配置高,操控性能好,仪表盘是一个大屏幕,所有的操控基本在方向盘上解决。

毫无疑问,汽车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也改变了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资料显示,20世纪汽车创造的社会财富和衍生文化比上一个千年的总和还要多。进入21世纪,中国这个曾经的“自行车王国”真正迎来了汽车时代,在连续几年近乎井喷的跃进中,和汽车相关的行业都无一例外地迅猛发展起来。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像服装、饮食文化一样,在保有量和使用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汽车文化应运而生,成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新名词。

我的开车史或者说我的有车史,见证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也见证了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更见证了我们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我的有车生活,也是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有车生活。

这次到比亚迪厂参观,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缩影。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从二次充电电池制造起步,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同时布局新能源产业,并于2016年3月进入轨道交通产业。至2016年11月,比亚迪在全球共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超过1800万平方米,员工总数达22万人。近年来比亚迪研发生产了多款车型,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领跑世界先进水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7+4”战略布局,覆盖了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车、私家车、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矿山、机场、港口、仓储等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深圳,公交车、出租车都采用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这里,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比亚迪王朝系列新能源车。秦、唐、宋、元……看名字就显得大气,霸道,底蕴深厚,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色彩和不可替代的中国元素。

多年以后再回首从前,我会想起我所开过的每一辆车,想起生命路上的点点滴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段段跌宕的感情,所有这些都与我的车有关。正是这些组成了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让我用一生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