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颜料坊的孩子》:在缤纷色彩中领悟成长真谛

来源:浙少文学分社(微信公众号) | 王梦青  2018年07月30日15:21

《颜料坊的孩子》是荆凡的第一部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功底和潜力。曹文轩先生在序言中提到,小说的题目已经使得整个作品立住一半了,因为“独特性”正是文学所需要的一种特性,而“颜料坊”这一领域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几乎还未涉及。

当然,如果说只有题材独特,固然是不够的,这本书还拥有丰富的主题意涵。

从书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本书和艺术有着紧密的关系。

我们很难说艺术会带给我们多少直接的经济利益,但必须承认我们不能缺少艺术。在国外不少大学中,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需要修习很多艺术类的学分,因为艺术可以填满我们的精神世界。

《颜料坊的孩子》中,“姜氏颜料”是具有现实原型的,是闻名国画界的一种传统颜料,但慢慢被管状颜料所代替。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前进,我们发现一些精细的工艺因为无法跟上时代步伐而渐渐消失。小说作为一首挽歌,让读者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书中写到的工艺不仅只是制色,还有裱画、苏绣、造船、园林、年画等等。苏州人的生活是精致的,即使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加快,我们依旧需要这些精致的艺术,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根”的存在。

《颜料坊的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儿童文学作品中较少出现的“满屏的艺术气息”,让孩子可以在最天马行空、最充满可能性的时候接触到艺术,这是十分可贵的。

有人说,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不是期望每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艺术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小伙伴。通过这本书,孩子不仅看得见艺术,还能了解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以及接触一群为了艺术的发生发展在不断努力着的人,如此一来,相信孩子们会更愿意跨进艺术这扇门吧。

小说树立了一种开放、包容的世界观,同时也拥有温和的儿童观。

姜家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家庭,而从湖南嫁入姜家的何韵茵则是一个善良、包容的人,在家庭里,她选择退居二线,当一名“支持者”。

作为姜家的掌门人,姜琰一方面当然会在意“传男不传女”的家族传统,不过他也是个心态开放的人,在发现女儿确实有天赋,又加上夫人一顿“旁敲侧击”之后,姜琰选择打破传统的桎梏,尊重孩子的天性。

可以说,站在家长的角度看,这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开明的。

换到孩子的角度,双胞胎姐弟姜思和姜年也发现了自己的天性,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姜思很早就展现出了在色彩和绘画方面的天赋,而姜年当时不过是在应付父亲要求的任务。

姜年有一个好朋友——薛小萌,他们特别喜欢跑去收藏家孙道林的家里看小人书,其中姜年最喜欢的一本叫作《辛巴达航海传奇》,因为姜年本质上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勇于冒险的“男子汉”。书里有一处集中展示了姜年的勇敢,就是他和欺负陈晨的“运动衫们”打架的时候,而他真正的兴趣,则是在接触到孙道林的显微镜的时候体现了出来,他自此进入了科学的世界。

通过显微镜,出现了“不一样的颜料世界”,这种微观的美和直接用肉眼看到的美是不一样的,这里其实体现了科学和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它们不再是“绝对理性”和“绝对感性”的对立,而是一种可以相互融合,给人带来更大震撼的美丽。

作品中每个人物都在收获成长。

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不愿谈及死亡,但在这部小说中“死亡”不但出现了,而且不止一次。

第一次的面对着是住在狮子林的陈晨,他的母亲病重逝世,当时姜年看着失去母亲的陈晨堆石块,什么都没说,只是陪伴,于是,他们成为了交心的兄弟。

陈晨母亲的死亡其实是有所缓冲的,因为在母亲生病的过程中,陈晨一定已经预想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在小说的第二次死亡——姜琰的死亡时,一切显得如此突然,面对起来也变得更加困难。

何韵茵花了半个月让自己振作,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姜年消沉一阵子,或许是已经间接接触过死亡,也让自己重新勇敢;而心思细腻、敏感的姜思是最难走出痛苦的,她害怕红色,害怕父亲死亡时的那个画面。好在有细心的韦老师,好在有聪慧的母亲,在他们的帮助下,姜思在大哭一场之中宣泄出了那份悲痛,得以重新面对新的生活。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成长有时只需一个瞬间。或许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情感,但却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命运的无奈和无常,也在间接体会中有所成长,变得勇敢。

《颜料坊的孩子》让我们了解民间工艺文化,看到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体会命运的变幻莫测,是一本内涵十分丰富的书。但就如同作者在后记里说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希望孩子们在阅读之后,可以在人生最好的年纪里去发现自己,找寻自己的道路,敢于选择,并勇于承担选择的结果,我想这便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