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读书过苦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王继军  2018年07月26日16:36

童年时的暑假,时常在睡眼蒙眬中看着母亲扛起锄头,一大早就去山芋地里除草。日头升得老高,我将烧好冷却了的稀饭送到地里。屋外的阳光很刺眼,裸露的胳膊在日光下,不一会儿就有火辣辣的感觉,汗水已将汗衫湿透,可我,才刚走出村子。三里路,在我看来,却是那么遥远。接过篮子的母亲见我忙不迭去树下的阴凉处,语重深长地叮嘱,儿啊,好好念书,将来就不怕这难熬的苦夏了。

母亲的话,我记了一辈子。

工作第一年,学期结束时学校安排人员值班。我想趁机给自己充充电,便向校长提出请求。于是,一把吊扇下,我一头扎进书中。安静的校园,我伏案而读,偶遇王维的《纳凉》诗,忽然有一股凉意沁入心田。其开篇两句就大有清风洗尘、凉水浴足之感:“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吟诵起来,不觉身处成片的树荫中,潺潺的清流前,习习凉风扑面而至,令人忘却人世纷争,一颗暑热中浮躁的心也静了下来,颇有“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的境界。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你看,炎炎夏日,白居易并不惧怕:只要你在院子里坐着,不想别的事,静下心来,就会感觉到渐入清凉佳境,窗子里有清风吹来。可不是?心静自然凉啊。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又如何应对苦夏?在乡下宽敞的院子里,他的妻子芸娘用木棍及挡板做成六七尺高的“活花屏”,以砂盆种些扁豆放在屏中,扁豆藤盘曲蔓延在花屏上,既透风又蔽日,绿荫满窗,凉意阵阵。此外,他还“长夏无事,考对为会”。8个人抓阄,定主考与誊录两人,其余作考生。一炷香时间,须对出主考的五言或七言联。一天可考10场试,成绩差的罚钱作为酒资。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正是“六月初四”的伏天,“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四野无云,千山灼焰,对面山岗上白胜晃悠悠挑来了一桶白酒。受不住口渴及蒸人的暑气,青面兽杨志也喝了半瓢,终被酒中药蒙倒,失却了梁中书的生辰纲。读到此时,窗外蓝天白云,烈日当空,知了的叫声正此起彼伏。忽觉眼前仿佛有“万株绿树”,晁盖等众好汉在树荫下举杯相邀。不由得书交左手,大喝一声“拿酒来”!

见我开启冰箱取出冰啤,左手仍攥着《水浒传》,厨房里忙碌的那人翻了个白眼:这厮又走火入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