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时代同步 铸传世经典 ——田汉戏曲创作的当代启示

来源:光明日报 | 谢柏梁  2018年07月21日08:03

京剧《白蛇传》剧照

2018年注定是中国戏曲创作的重要年份。暑假前后,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国家级的戏曲创作人才培训班陆续开班,各彰其事。这其中有文旅部主办的第三届“千人计划”戏曲编剧班、山西基地的基层院团编剧班,也有国家艺术基金麾下的湖南戏曲曲词班、西南戏曲编剧班、东北小戏小品改编班和江苏的昆曲编剧班等。

这些戏曲编剧班的开办,体现出一剧之本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可,也正好与现代戏曲编剧大师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相互辉映。田汉戏曲创作的当代启示,也就成为这些编剧班师生们不可回避、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

田汉戏曲创作的当代启示之一,就是与时代同步,偕潮流同行,充分彰显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主旋律乐章。在抗日战争救亡图存的暴风骤雨中,田汉在话剧《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和电影《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之外,还先后创作了《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等抗日题材戏曲。

大家可以注意到,田汉的话剧与电影创作,基本上都是现当代题材;有鉴于京剧、湘剧等传统大戏,在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上有一定困难,田汉就主要采用宋金题材来借古喻今。《江汉渔歌》演绎金兵攻打汉川,汉阳太守曹彦约坚决反对投降派,并与秀才赵观、杨么旧部党仲升和江汉渔户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才能够合力抗金,解除危难。凡此种种,都是以古喻今,号召大家团结一心,为保卫大武汉而奋斗。这样的戏曲创作与其在《风云儿女》中所写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样,都是在始终高扬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团结、奋斗与胜利的主旋律精神。

当今的戏剧创作,也多遵循这一路数。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获得文华大奖的10台剧目为例,历史题材戏只有歌剧《大汉苏武》和京剧《康熙大帝》这两台。前者讴歌十七年在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决不背汉投降的苏武,后者演绎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后又挥师北上,将屡次进犯的噶尔丹毙命,一统大中华。这样的历史题材既有永恒的生命力,又可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现实参照。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刻,对接田汉当年抗日戏剧的精神气韵,京剧《西安事变》、评剧《母亲》、芭蕾舞剧《八女投江》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抗日军民浴血奋战、家灭国殇的壮士情怀。

除了舞剧《沙湾往事》写现代岭南音乐人的题材之外,豫剧《焦裕禄》歌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干部,淮剧《小镇》呼唤良心道德的整体回归,话剧《兵者·国之大事》反映当代军人的气质与精神,话剧《麻醉师》讴歌平凡中见出伟大的医者仁心,这都从总体上体现出当代中国人砥砺前行的时代气韵。这些当代题材的剧目从视角的选择到人物的勾画,都与田汉当年的话剧与电影异曲同工,都是对当代生活的精彩演绎。

田汉戏曲创作的当代启示之二,便是熔铸经典,归纳创新,从而顺向而为、集大成地创造出后人难以超越的新经典。京剧《白蛇传》和《谢瑶环》,就是特别明显的例证。如果说顺应时势推波助澜,书写当代反映现实,这是可以学习到的田汉精神,那么田汉能够把传统的经典熔铸为具备创新意义的新经典,这就令人们心向往之而不能至;一旦有所靠近,便臻艺术高峰之境界。

《白蛇传》故事发源于唐代志怪小说的《李黄》等传说,宋代出现了《西湖三塔记》话本。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出现了故事完整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陈六龙的《雷峰塔传奇》与《义妖传》弹词蔚为双璧。清初黄图珌的《雷峰塔》与梨园旧抄本(陈嘉言父女)广为流传,乾隆年间的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更是昆曲常演的底本。

面对千年来不断发展、深入人心的昆曲经典,田汉先将其改编为25场的京剧《金钵记》;1953年又将其简练升华为《白蛇传》。该剧的创造之一,是将昆曲白娘子反对夫权、族权、政权、道教和佛教的整体冲击,聚焦为反对以法海为代表的封建主义;其次是将昆曲中许仙一有风吹草动,必然率先告发乃至出逃的人格取向,改变为尽管容易受到蒙蔽乃至欺骗,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坚定地回到妻子身边,这样就使得白娘子之爱,不至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单向性爱情。从游湖起,到结亲、酒变、盗草、上山、水斗、断桥、合钵结束,丝丝入扣,感人至深。第三是曲词之优美无与伦比。江湖戏班上根据昆曲改的唱词,诸多不顺处比比皆是。只有田汉填写的唱词,如诗如画,入情在理,诸如“离开了峨眉到江南”“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你忍心将我伤”等唱词,被认为是中国戏曲唱词中最为精彩的名段之一。田汉的京剧《白蛇传》,由中国戏校刘秀荣、谢锐青首演,从此被称为国戏的“校戏”。此戏上演之后,天下的《白蛇传》都朝着田汉的路子靠拢,田汉版“白”剧,从此便成为这一题材不可超越的京剧终结版。

1956年由浙江国风昆苏剧团上演的昆剧《十五贯》,先后在杭州和北京演出之后,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极大重视;全国各地移植改编该剧,昆剧还拍成电影,成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佳话美谈。

昆曲《十五贯》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可以与田汉京剧《白蛇传》的成就相提并论。其一,昆曲也像京剧一样,把清代朱素臣《双熊梦》中的熊友兰、熊友蕙兄弟减掉一熊,突出熊友兰和苏戌娟两人的冤枉之情;其二,该剧在自觉与不自觉、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触碰到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可草菅人命的主题。这就使得毛主席特别警觉的一些干部进城以来,主观任意的官僚主义太多,大兴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减少的情况,可以借《十五贯》这面镜子,让全国的干部们都照见自己的作风,重视调查研究,不能主观臆断。

其实新时期以来较好的京剧,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年代就出现了像陈亚先《曹操与杨修》这样的精品;在提倡思想解放的岁月里,魏明伦的《巴山秀才》发出了“大清朝大清朝大大不清”的声音;在大家都在功利社会中心浮气躁、有些急功近利的时候,罗怀臻在《班昭》中唱出了“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的警示之音……凡此种种,因应时代,照彻江湖,摸准了时代的脉搏,发出了大众的心声,这样的好戏才能感动人、鼓舞人、激励人、教化人。

在纪念田汉先生华诞120周年的时刻,在新时代从不同层面上都对戏曲编剧表示了极大重视的当口,我们更需要从田汉戏曲创作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动人心魄的矛盾聚焦和大美曲词的精心结撰等诸多方面,得到诸多启示,以期打造属于新时代的精品、高峰和传世之作。

在京剧经典之作《白蛇传》之外,田汉的《谢瑶环》与《关汉卿》,其实也都带有那个时代对于扬清激浊、公正执法的殷切期盼。田汉和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者徐进、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的改编者陈仁鉴一样,他们都能够对传统戏曲予以脱胎换骨、点石成金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进而成为揉碎之后的再还原与再塑造。这些作品的矗立,正是因应了时代的精神、呼应着现实的主题、激荡着百姓们的心弦,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蔚为经典,传之后世,成为难以超越的范本。

今天的编剧人,当在田汉的创作取向中得到启发、收到感悟,从思考中付诸实践,向着学习田汉先生、打造新时代的经典作品的理想,宵衣旰食,努力前行。

(作者:谢柏梁,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四川师大、湖北师大、南昌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