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跟着马未都和观复猫学历史

来源:北京晨报 | 王琳  2018年07月17日22:21

去过马未都观复博物馆的人都知道,那里值得一看的除了古董收藏品,还有一群可爱的流浪猫。云朵朵、蓝毛毛、麻条条、黄枪枪、花肥肥是它们其中的五只,而今,这五只萌猫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职责,并有了漫画形象,还在“观复猫小学馆”系列丛书集体亮相,通过它们独有的方式让孩子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这套丛书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携手观复博物馆联合推出,共计六本。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分门别类,五只萌猫每只领衔一册,第一册《云朵朵除妖记》已经正式上市,以民间技艺为主线,讲述了以云朵朵为主的观复猫智斗瘟神、通过与民间技艺相关的重重考验而最终见到兔儿爷、解除瘟疫的故事。

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马未都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深很博大,给孩子们讲,需要一些新颖的形式。“猫馆长们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这个责任。它们希望和小同学们一道,慢慢地深入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文化自信心。”

对话马未都

北京晨报:您这次是以“观复猫小学馆”的主编身份参与到这本书的创作中,能不能谈谈您做这件事的缘起。

马未都:我有两个情结。第一,我本身是出版人,年轻的时候我在中国青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后来少儿社和中青社才分开了,但还在一个楼里办公,这是我的一个出版情结。第二,我做博物馆二十多年,通过这些年的运营我觉得博物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很多好处。15年前博物馆开始收养流浪猫,队伍越来越壮大,现在有三十多只,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看猫,都很有兴趣,所以我们就想到这个途径,推出观复猫的品牌,这次和中少社一拍即合,通过博物馆和博物馆的猫,加上我曾经做过十年出版人,决定出这么一套书。名字是我想了很久定下来的,叫“观复猫小学馆”,将来还会做中学馆、大学馆,做成一个系列的,我觉得前景会很好。

北京晨报:“观复猫小学馆”这套书的第一个故事是从大家都熟悉的兔爷的故事讲起的,出于哪种考虑从这里下手?

马未都:这本书是沿着线的形式走的。中国历史比较重,怕孩子们接受有问题,不如按点状走,捡孩子们愿意听的,把他们带入历史。如果中国历史按照线来做,夏商周一路做下来,有些时段很复杂,别说对孩子,对大人都很难理解,东汉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那三四百年,大学本科学起来都很累,更不用说给公众灌输了,就不如找事端,找一个点来说。所谓的文化自信,在于你对文化了解的多寡决定的,你了解得越深,你越自信,很浅就不自信,文化自信不是虚张声势,而是有内容的,应该趁着孩子小的时候灌输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这一套书是逐渐递进的,做到大学馆的时候,会考虑得很全面,现在小学馆我们不希望说大话,也不希望太空泛,就希望孩子们能接受。

北京晨报:书里有五只猫,分别叫云朵朵、蓝毛毛、麻条条、黄枪枪、花肥肥,它们各有绝招也各有特色,而且它们的名字也特色,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

马未都:五只猫的名字都是我起的,猫应该有名有姓,我们博物馆里每只猫都有。花肥肥姓花,就是花木兰的花,朵朵姓云,云这个姓虽然少但我身边也有朋友姓。一开始我都是根据猫的秉性和特点,赋予它们一个姓氏。后来也根据来历,送养人姓什么,而且我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每人可以领养一只猫,随自己姓,比如资方大儿子“马嘟嘟”就是随我姓。

北京晨报:博物馆、观复猫、传统文化和漫画合一,最大的难度在哪里?

马未都:其实想通了就不难了。在书里猫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职责,分别是馆长和馆员。猫的江湖和人的江湖没区别,有的猫特别合群,有的就不行。比如黄枪枪,就是一只很神奇的猫,它永远都对生人好,对熟人都是漠视的。院子里一来客人它冲着对方就去了,还趴人家身上,对自己人就是完全不理睬,我们的人给它准备的罐头,它根本不吃,但客人拿一个一模一样的罐头,它就吃得干干净净,大家都很愤怒说它是白眼狼。通过这样对猫的观察,赋予它社会性格,然后再去创作。所有猫都是活的,猫的性格都是确实存在的,博物馆也是在那里的,本身就很丰富。如果是生编那就很难了,如果你不在博物馆中,编都编不出来。中国影视作品都存在这个问题,很多都是生编出来的,让人无法深入进去。比如写医院的戏,医生一看都很假,国外的行业剧都做得很好,比如阿瑟·黑利就写过7部剧,每部都是行业教科书,我们没有这样的作家。

北京晨报:猫从现实中的样子变成了漫画形象,您参与了动漫形象的创作吗?

马未都:这是一个阅图时代,和阅文时代不一样了,别说孩子了,大人都很难看得下去全是文字的书了。所以对于漫画形象我一直都参与。我们一开始请了美国人画,结果是《猫和老鼠》的路子,俄国的更野,日韩的也有,但我们希望有中国的特色,尽可能贴近我们自己,这样对于作品的接受度有好处。严格说中国动漫没风格,不像欧美日本的这么明确,一看就是欧美或者日本的,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一眼看就很中国的。

北京晨报:目前除了“观复猫”为主题的书,您是不是还在挖掘这个品牌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马未都:全国民营博物馆中的运营最好的,但我们也得用无形资产养着博物馆。目前已经有20本与“观复猫”有关的书了,在这套“观复猫小学馆”之前,就已经有了《观复猫演义》,也是漫画的形式,今年年底还会与凯叔讲故事合作,出音频产品。我们想做一个大IP,做到生活当中去,比如把猫的形象印在酸奶上,酸奶孩子们都爱喝,有人可能没看过书,但他喝过酸奶,酸奶销量好了自然也会影响到书的销量。我们还准备做戏剧,和儿艺合作。此外还有动画片,样片都做了,到目前为止,中国动画片中的角色基本上都是负面名声为大,而且不亲切。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像好莱坞或者日本做大片的能力,希望向他们靠拢,我们可以从人心做起,人心先喜欢了就好办了。但动画片不能操之过急,资金问题和社会接受度都要考虑周全。有很多大IP在你知道的时候,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我们希望把IP作大,这件事情刚开始做。

北京晨报:在书中有一个马霸霸讲故事的部分,每到故事的一个段落就会出现一个白色而和蔼的马霸霸的形象,这个设置的初衷是什么?

马未都:动漫中应该有一个高于猫的人,做故事情节的推进者或者事端的解决者,得让人信服,就像学校总得有个校长。

北京晨报:马霸霸选择知识点的标准是什么?

马未都:一般都是根据故事情节挑一个知识点,我越老越发现,知识点不怕浅。我有一个小视频,点击量在不完全统计下是一个亿,为什么人们都爱看这个?拿筷子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最简单的事情。但真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小事,对于公众教育,多小都不嫌小。我过两天要写一篇文章,是关于怎么系鞋带的,结实、好看、好解、方便、速度,这些都是系鞋带的基本诉求。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什么时候有鞋带的?用什么方式系?长短怎么处理?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部分。

北京晨报:作为主编有没有小读者看完书来跟您交流、向您提问的?

马未都:有很多,有些十岁的孩子比我还能说,但我还是希望孩子保持天性,内心想什么就问什么。有些孩子是小记者,一听说明天采访了,就开始设计一些大而空泛的问题。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课,校长说让我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一个“三道杠”一上来就问“马先生你是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我说“我是用脚走上收藏之路的”。结果孩子哭了,觉得我戏弄他。其实不是,他是在用一个成年人的语言发问,而我是用一个儿童的语言去回答。我教我儿子属相,他特别感兴趣,刚学会就去邻居家问“王叔叔你属什么啊?”对方反问“你爸爸属什么”。我属羊的,邻居继而追问“羊下边是什么啊”,我儿子回答,“是腿啊。”他的逻辑是对的。“我用脚走上收藏之路”,就是孩子的逻辑。

 

“马霸霸”开讲了

观复猫们的故事每讲到一个段落,马未都就会化身“马霸霸”出场,他穿着传统的马褂,怀里抱着观复猫,给小读者们讲述在前一段故事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在《云朵朵除妖记》的第十话“秘境得宝剑”中,云朵朵和小伙伴们来到了新疆的坎儿井里,在这里展开探险。而本话结束时,“马霸霸”就系统而立体地讲述了“坎儿井”这个知识点。

●坎儿井

坎儿井又叫“井渠”,是沙漠中一种特殊的水利灌溉系统,分布于北纬15°至45°范围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主要由竖井、暗渠啊、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原理是现在水源处打造竖井,然后在地下建暗渠引出井水,暗渠流出地面,和地面上的明渠接通,流入建造的蓄水池(即涝坝)中,然后再从涝坝中将水做分流。暗渠是隐藏在地下的水渠,明渠是在地面上能用肉眼看见的水渠。

●灰陶四神纹井模

(汉代 观复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件汉代的灰陶四神纹井模,有井栏、井盖、水桶和辘轳。井栏四面刻有青龙、白虎等神兽图案。汉代人雅好神仙,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升天,所以那个时期神兽纹样大量出现厚葬盛行,这种井模在汉墓中出现很多。从配套的辘轳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会使用机械从井里汲水,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先进的取水设施。

●古人饮水

古人很早就知道饮水的重要性了。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开始凿井打水,保护水源也慢慢变成了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甚至有的朝代专门立法,严惩破坏饮用水的行为。南宋孝宗皇帝时期最大的饮用水源是西湖,孝宗曾经下令禁止官民将粪土抛弃在湖内,违者严惩。

●水的重要性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中,水的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60%-70%,血液中的含水量更是高达80%以上。

地球表面的72%是被水覆盖的,这其中淡水资源仅占到整个水资源的2.53%,而能被人类应用的淡水还不到淡水资源的1%。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