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文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杭举行,专家探讨—— 追寻理论建设的自身品格,避免成为“框架批评家”

来源:文学报 | 袁欢  2018年07月14日09:42

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内部发生着深层的变动,作为文学构造中极为重要的文学批评,面对不断更迭的创作态势,亦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建构。如何在西方文论强势进入中国文学本体之际找寻自己的话语权利?古典文论又能在何种程度上参与到现当代文学的文论建构中?7月7日,由《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主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文艺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期间,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2017年获批)揭牌,此次论坛是基地“高峰论坛”的首场活动。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涌入中国,通过学习并借鉴其理论话语,将其与中国文学现实相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同时,随着重建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命题逐渐深入,“强行阐释”“理论套用”等问题也日渐为学界所注意。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教授王彬彬结合教学实践指出,一些学生在做文学批评研究前会先问:我用什么理论?“依据某种哲学的、政治学的、文化学的、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去‘套’作品,作品的语言是被完全无视的。因为语言是不能被框架套住的。再精密的渔网,也只能网住大大小小的鱼虾,而不能网住鱼虾赖以生存的水。”他认为,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习惯了套“理论框架”,当离开这种理论,便会失语。他称这些人为“框架批评家”,此类批评家甚至是可以量产的。这些人受“理论框架”的炫目技巧及可效仿性吸引,其兴趣并不在于作品而在理论本身,与其说他们是用理论阐释作品,不如说他们是用作品来印证理论,作品中的各种细节都成为解说理论的材料。套理论、加标签等形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大压缩了文学本身的审美品格。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治纲对王彬彬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套用“理论框架”不仅不符合批评家自身的知识素养,也导致看不到批评者个人的艺术感知力与判断力,从而造成了评论者在场性的缺失。他从汉语的特殊性、文学的本质角度诠释了此次会议的主题,阐发要解决套“理论框架”的弊病,还是要追本溯源,回到探讨重建中国现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上。“优秀的文学批评能直抵文学本质,正如猎人需要武器方能瞄准猎物,批评家需要武器才能更好地从事文学研究活动。”他将文学理论比喻为猎人的武器,认为多年来,持续引发研究界焦虑与争论的根源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未建成完整严密的文论体系,“理论通常提供的是方法、策略、纬度以及价值取向,但文学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艺术,是母语性的存在,母语很多时候具有不可通约性。如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中充满陕西方言的表述,要研究他当然可以用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来套用,但文学语言本身却是不可复制与套用的。中国文论建设最终还是要回到文学本体的审美品格上,回到母语的本质中”。

由于文艺理论学科的外来性质,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他者”色彩,那么除了“西为中用”之外,回顾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古典文论的现代性”似乎是建构现当代文论体系的另一路径。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风骨”“神韵”等一系列理念范畴是重要的传统理论资源,以现代人的思维去审视激活传统文论,能扩大自身理论建设的视野,带来新的转变的观念。然而古典文论的现代性进程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由于古典文论中诸多概念的边界与内涵还未达成共识,在会上由此引发关于“古典文论的现代性”是否是个伪命题的争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举例提到,有研究者写出了现代版的庄子,但其是否真的破除古典与现代间的壁垒,值得商榷。在他看来,古典文论作为一个遥远的背景,并不会因为时间而被忘记,它是客观存在,四十年来对古典文论的研究同样为现当代文论重建提供了一种观念、视野与走向,延续着历史命脉。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李庆本进一步延伸阐发表示:“文论话语转型的目标和方向,不应该是‘向后看’,而应该是‘向前看’,不应该是简单地回到传统,而应该是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

“超越上世纪80年代对西方文论的理解与阐释,更加深入地进入到文论话语的纹理脉络之中,厘清话语的缝隙处展现的意图与欲求。”青年学者刘欣的一番话获得了大多学者的认同,除了从宏观角度阐明理论重建所需观念与必要性之外,与会专家针对其走向与可能性也进行了探讨。比如近来重返上世纪 70、80、90年代文学的断代研究越来越多,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秀明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如果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学作为一个时段单独列出来,文学将呈现怎样的面貌?他强调目前研究中将四十年文学做一整体性观照的研究还没有,“立足四十年看四十年,或者将其置于现当代文学百年背景下观察,抑或直接打通古今,在几千年的文学浪潮中看四十年,对于文学史、文学批评等研究将产生结构性的影响与变化”。他解释说,现当代文学发展至今,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对于学者们而言,似乎到了一个为难的瓶颈期,此时,跨学科间的模糊区、交叉地带或许能成为重要的突破窗口。

此外,网络文学的二十年与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相伴相生,它培养了庞大的文学作者群与读者群,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个窗口。从最早的野蛮生长到现在的渐成体系,网络文学以极大的密度与分量参与到当代文学建构中。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激发了文学作品的原创力,提升了网络文学的消费力,并且打造出新兴的文化产业。但与网络文学在频繁的上传和更新中向前发展相比较,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在线评论”具有即时性、市场性等特殊性质,使得网络文学批评标准较难界定。目前要建设网络文学批评体系首先要从大量的网生批评中抽取出线索,使之明晰化,形成一套较为统一的批评标准。他提倡更多的传统学者更新观念,加入到研究队伍中,将网络文学批评体系建设同样容纳进中国现当代文论体系建设中。陈先春、俞伯灵、杨磊、王嘉良、朱国华、张永清、姚文放、杜卫、沈松勤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