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祝勇:文物的“美”是为烟火红尘里的人生赋予的意义

来源:封面新闻 | 钟雨恒 李靖  2018年07月09日08:22

北京故宫,在历史的层层砂砾里,以一种“孤独”而耀眼的光芒存在着。它是对我们古老文明的惊叹与感慨,更是一种由文化血统带来的由衷自豪。

7月8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影视所所长祝勇携新书《故宫的文物之美》再次做客蓉城,这是他继《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宫美文”。在这本书中,祝勇选取了18件故宫藏品,以18篇散文讲述一件件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连缀起一部故宫里的艺术史,再现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

文物的“美”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有186万件文物,每年的展出量只占馆藏量的百分之0.6。”在祝勇看来,拥有众多稀世珍宝的故宫博物院还有太多“宝贝”没有能被大众所熟知,因此,祝勇便想把这些文物写进书里面。和《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不同的是,深耕于故宫文化的祝勇,这次将对象从“人”回归到“物”,强调文物“美”的意义和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何为文物之美?祝勇认为,美不是奢华,不与金钱等值。美,是一种观念,一种对生命的态度,是我们为烟火红尘里的人生赋予的意义。

名垂千古的《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完成之时仅18岁,并在此后不久于人世,但凭借一幅画就能万古流芳。《千里江山图》也正因此,在美学价值之外,沾染了上了神秘又令人叹惋的色彩。”所有的艺术品都是生命的凝结, 文物的美体现在它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体现在它所传达的情感。”祝勇还举了一个例子,古人烧制瓷器,遇上成色不好的物件便毫不犹豫地打碎,力求完美,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让瓷器之美更加惊艳。

透过文物背后还原时代

作家冯骥才曾评价祝勇:“祝勇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这样的人不多。因为一部分文人将其视做历史的残余,全然不屑一顾;一部分文人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写作的素材,写一写而已。祝勇却将它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历史的尊严、民间的生命、民族的个性、美的基因和情感的印迹全都深在其中。”

确如冯骥才所言,从《故宫的风花雪月》到今天的《故宫的文物之美》,祝勇通过文学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历史与古物本身,更贯穿着自己对于中华文明的思考。祝勇在分享会上谈到,写书的初衷原本是想通过故宫文物勾勒中国的艺术史,笔墨所及者更多的在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譬如碗筷、头饰。但是久而久之,祝勇的思路慢慢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笔下的文物剪影,除了“美”,还浓缩着属于时代的印记。

在《故宫的文物之美》的第一章,祝勇选择了青铜器作为全书的开篇,他把这称作是“国家艺术”。在祝勇看来,青铜器是国家力量的象征,这不仅因为青铜器象征着财富,更因为它本身就是财富。青铜器的主要成分铜和锡,在当时无疑是贵金属,据祝勇介绍,夏商时代,数以千计、万计的奴隶,分散在深山荒野,寻找着铜锡矿藏,“这或许是导致夏、商都城频繁迁移的原因之一”。

还原时代,将文物与历史深处的人和故事相结合,便构成了祝勇笔下的18件故宫藏品别具一格的魅力。

历史和情感相关更接近文学

7月8日下午成都下着不小的雨,但在分享会的现场仍然涌来了不少祝勇的“铁粉”书迷。祝勇是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曾获朱自清散文奖,文风优美,同时又极具历史感。不管是探索故宫建筑之谜的《故宫的隐秘角落》,还是还原光绪、慈禧宫廷斗阵的《血朝廷》,祝勇总是能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一位在场的大学老师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每次祝勇成都的签售会自己都不会缺席,“我最佩服祝勇老师的地方是,这些事件其实我很熟悉,但他能把熟悉的东西都写得很精彩,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又有了不同的见解。”

祝勇也谈到,历史其实更接近文学,和情感相关,自己更愿意用文学表达情感。而在之后的写作计划里,故宫系列仍然是祝勇首要去完成的,“人、书画、建筑我都写过了,这次的文物之美还会继续延伸下去”。

同时,关于“故宫三部曲”的第三部,祝勇也透露,将着墨于上世纪30年代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南迁之路上,四川是重要的一站,成都的大慈寺就曾在当年,接纳过从北京“流亡”而来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