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两地“牡丹”悠悠情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李俏红  2018年06月21日07:42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曾任浙江遂昌知县。临川我至今不曾去过,遂昌却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随着汤显祖文化的挖掘,两地的情缘越结越深。

秋天我回遂昌,晨风中听到那优美的唱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当惠风掠过山城上空,《牡丹亭》那熟悉的词曲,依然清丽婉转,令人痴醉。两年前,江西赣剧《牡丹亭》在遂昌上空唱响,赣剧厚实的表现风格、亲切逼真的舞台演出,让遂昌观众啧啧称奇。赣剧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赣剧《牡丹亭》和昆曲《牡丹亭》,各有千秋。

汤显祖的“四梦” 不仅在中国演,国际上的一些重要舞台也在上演。原来汤显祖不仅是临川的、是遂昌的,更是中国和世界的。

遂昌是浙江丽水地区的一个小县,县城很小,以致我小时生活的环境里,很多元素都与汤显祖有关。儿时,我在遂昌县实验小学读书,学校旁边的小弄堂——小学路十五号,有一间破旧的平房,墙面斑驳,就是“遗爱祠”的旧址。“遗爱祠”三个字立在门口,字迹已淡。学校大门左侧则是汤显祖当年所建的三层启明楼遗址。当时此楼为县城最高建筑,汤公时常登楼远眺,“可怜城市欲纷纷,直上层楼势入云。”据传汤公还放了一口钟在里面,每天早晚敲钟报时,督促人们快点起来耕读,不要再睡懒觉,有点类似现在每天的上课铃声。据说,他还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建过灭虎祠,还写了《遂昌县灭虎祠记》,以作纪念。

公元一五五○年,汤显祖出生在抚州临川一个书香门第。他少年聪慧,五岁就能毫不费力地对对子,十二岁即会作诗,二十一岁中举,二十五岁就有了自己的诗集,正所谓“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不到三十岁,汤显祖文才已名播天下。

二十六岁那年,怀揣着理想抱负的汤显祖从抚州出发,踏上了前往南京国子监游学的道路。然而让汤显祖没有想到,明朝的科举制度已经腐朽不堪,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万历五年、八年两次会试,汤显祖都因为不愿向权贵低头而两次落第。后来汤显祖考中进士,但是他的凛然正气又让他与平步青云的政坛之路擦肩而过。

公元一五九三年三月,几经沉浮的汤显祖终于来到了浙江西南部的小山城遂昌。遂昌当时交通不便,地少田薄,赋寡民稀。然而小小的遂昌山城,恰巧可以让汤显祖满怀着一腔爱国忧民的热情,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推行教育,捐资励学;他力行生产,奖励农事。遂昌那时叫“平昌”,山峦重叠,土地贫瘠,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所谓山高皇帝远,从而能让汤显祖以七品小官的身份执掌实权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遂昌的五年,汤显祖推行“仁政惠民”的治县方针,劝农耕作,为官清廉,惩治豪强,灭虎除害,受到一方老百姓的普遍爱戴。在遂昌时,汤显祖在政务闲暇之际,常常偕地方文人雅士游览山水名胜,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

汤显祖在遂昌时间不长,却与遂昌士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位于南溪边的遂昌中学是我初中和高中读书的地方,走出校门正对着的那座桥名叫河桥,就是汤公当年“纵囚观灯”的遗址。那时,我们每日在这桥上走来走去,并没有想过这座桥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年元宵节,汤显祖忙完事务,走出县衙,忽见龙灯鼓乐,绕城环游。但没几步,便至监狱,他恍然发现,不管外面如何灯火通明、笙歌曼舞,这份热闹与温馨,永远照不到监狱里。于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全部犯人桥上观灯,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按时回来,结果观灯结束后无一人逃匿。根据项兆丰编著《汤显祖遂昌诗文全编》,再参考徐朔方《汤显祖诗文集》,我们可以从汤显祖写于遂昌任上的两百首诗作中找到“纵囚观灯”的依据。

汤显祖弃官回临川后,遂昌人经常到临川探望汤显祖,汤显祖也不时书信问候遂昌士民。这些在史料上都有记载。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为纪念汤显祖,遂昌县令缪之弼主持在县城建“遗爱祠”,奉祀汤显祖。一直以来,遂昌人就把汤显祖作为小城的骄傲。他不附权贵,爱民如子,至今依然被遂昌人所推崇。遂昌人说,万历时期虽然朝廷政治上日趋黑暗,但是把汤显祖派到遂昌当知县无疑是个英明的决策。如果没有汤显祖,就没有《牡丹亭》的千古情深,遂昌人文长河就会变得波澜不惊。汤显祖在遂昌留下的故事太多、留下的诗赋太多、留下的教化太多,短短五年时间,他就把一个穷乡僻壤整治成“杏花轻浅讼庭闲”的和谐环境。

从遂昌回临川后,汤显祖潜心写作,戏剧作品《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相继问世,其代表了我国古典戏剧创作的高峰,也奠定了汤显祖伟大的戏曲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地位。

与汤显祖同一时期,西方也出了一个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巧的是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和《牡丹亭》一样都发出了韶华易逝的感叹。现在有美国教授在指导书目中将《牡丹亭》列入世界一百种名篇之列。

那日,在一次文学笔会上遇见一位临川的作家,得知我是遂昌人,就热情地邀请我一定要到临川去看看当年汤显祖留下的各种遗迹,我也邀请他来遂昌看看汤公古戏台,听听绵长幽远的昆曲。想当年,汤显祖离开遂昌时曾挥泪写下“富贵年华逝不还,吏民何用泣江关。清朝拂绶瞧行李,稚子牵船云水间”的诗句,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而遂昌百姓更是爱戴这位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好官,四百多年来一直不曾忘记他。

一部水墨流香的《临川四梦》自问世起,便注定要惊世骇俗,成为传世经典。一曲《牡丹亭》唱腔优美,或柔美,或婉转,注定会成为华彩乐章……多年来,临川、遂昌两地人民怀着对汤显祖的深厚感情,延绵不绝地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汤显祖文化正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枝繁叶茂、花香四溢。

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要去临川寻寻汤公的“四梦”,想来临川必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