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的银幕,需要展现更多中国神韵 ——“中国艺术传统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邱振刚  2018年06月20日14:10

“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山》就是纯粹的国粹京剧艺术,后来,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机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成立后,陆续拍摄了由梅兰芳先生导演和主演的戏剧电影《春香闹学》 《天女散花》等作品,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和传统艺术息息相关,形成了区别于世界各国的独特的电影类型。 ”

日前,在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北京电影学院)承办的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2018年学术年会暨“中国艺术传统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新发展”学术论坛上,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表达了自己对会议主题的思考。来自全国包括港台地区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就如何挖掘并有效运用中国文化艺术传统资源,促进电影理论与创作发展,提升中国电影艺术品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传统文化在百年光影中持续辉映

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传统文化的因子始终在一百多年的光影世界中浮沉隐现。此次论坛上,众多专家结合中国电影的前世今生,对于传统文化在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传统文化在当前中国电影创作以及中国电影学派构建过程中的价值做出了阐述。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说,当前在电影创作中,如何将电影思维和电影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经验融汇共聚,展现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进而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代表作品,尚有一定的开拓空间。我们应该反思中国电影走过的历程,梳理中国电影艺术探索走过的道路,面向世界的同时,回归我们自己的艺术传统,建构中国电影自己的理论表述体系,让我们的电影作品,既要融入国际主流趋势,又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质。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建构亟须汲取中国古典美学、中国艺术传统的养分,借鉴中国诗歌与绘画美学、中国古典文学叙事美学,结合中国的影戏传统,不断探索中国电影美学的基本规律。除了谈到中国电影如何首先与戏剧结缘,明振江还表示,中国电影工作者还有效运用了电影的基本规律,遵循了电影本身是一切艺术的综合的特性,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摄影、雕塑、曲艺、书法等有效融合。独特的中国美学精神,如讲求立意深远、托物言志、入情入理,讲求神情兼备、言简意赅、含蓄委婉,讲求和而不同、道法自然、均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等,这些都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创新发展进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思想力量和文化滋养,也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形式内容和表达方法,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讨、总结、借鉴、推广。

中国影协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中国电影现在正处在一个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很多问题确实是西方的电影理论无法解决的,这需要我们努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传承发扬光大我们中国电影自身的优秀传统,特别是继承中国本土电影理论家的思考,并把包括他们的思考在内的各种资源转化为我们的动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阳说,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对于中国电影乃至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华语电影的影响,实际上已经渐成谱系规模,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影像的风格形式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叙事结构方面。很多经典影片,如《小城之春》 《祝福》 《林家铺子》 《林则徐》 《边城》乃至上映不久的《芳华》 《妖猫传》等,可以看出十分相近的结构特点,在叙事取向上暗合中国叙事传统逻辑,同样有着较高的艺术品位。这种电影叙事不以满足观众欲望为目标,却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自然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人们在美学思想方面的长期共识。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宋杰表示,百年的中国电影,贯穿着两条观念线,一条是主流明线,通过文学性的故事和戏剧性的表现方式,来适应中国观众的口味;另一条线即诗化风格的电影观,却是一条时隐时现,甚至被人遗忘的副线。这两条观念线一明一暗,一主一副,交织起来,构成了中国特色电影的发展景观。沿着《小城之春》开创的民族化诗意表达的路径,相继出现了《黄土地》 《城南旧事》 《悲情城市》这样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意的电影,逐步形成了中国电影民族化诗意表达的特色图景。

探寻路径更好展现传统文化的精髓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照亮现实。对于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后的电影创作中获得更好的体现,让更多深具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出现在银幕上,持续润泽观众的心灵,与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设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说,电影的艺术和工业体系是源出于西方的体系,移植到中国后,在这种有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含量的载体和媒介面前,我们是要进行从技术到文化的完整移植,还是要灌注进去自己的人文理念,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要坚定地以中国文化的神韵和价值渗透在比较西化的科技体系和工业体系当中,以深厚的中华文化的滋养,它的审美、它的哲学和价值,去丰富和拓展影视的学科内涵。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说,电影是一个集艺术性、传播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是最好的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电影美术创作的基石。电影美学是导演展示传统文化最好的工具,好的电影美术造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好的视觉传达工具,如果没有好的美术造型,电影很难实现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电影美术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电影才有更多机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说,我们要专注电影的本体语言特性,也就是说本来很多文化艺术精神是通过文字典籍,或者美术作品、诗词歌赋等等这些形式蕴藏在那里,对此我们要通过电影语言来转化,这是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的方式,这两种语言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要直面文化的转化与文化折扣的问题。文化折扣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播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发生“折扣” ,我觉得把经典中所蕴含的艺术精神转化到电影当中后,也会有文化折扣,我们不能要求原汁原味式的传达。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必须考虑到电影的大众性的问题。电影的商业性生产机制和娱乐性,都是必须考虑的。原来很多中国传统艺术可能是自娱自乐的,是文人的一种自我完善,不一定要向大众传播,这也是一个我们必须承认的前提。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钱学格说,电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表演方法,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技能,要做到这一点,有两年的时间就足够了,而演员自身演技的纯熟和提高,主要靠今后创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炼。所以要培养一个好的演员,更重要、更深层的是演员自身的品格气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思想深度这些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这正好是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这些东西都是长期的学习修养形成的,能渗入到人的血液里、灵魂里,构成艺术创作者的品格和气质,我们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地学习传统艺术的某些手法,而关键在于获得足够的素养、情趣、深度。这种品格气质会很自然地流入到作品当中,所以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需要获得这种传统的滋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喜清认为,电影语言关涉影像形式,也关涉叙事内容,背后则是价值观的支撑,由此才形成具有整体性、民族性的电影表达方式。与好莱坞商业电影相比,各国电影都是以鲜明的个性赢得了地位,如小津安二郎的低机位镜头和越轴调度,确立了明显的日本电影美学特征,丰富的歌舞段落成为印度宝莱坞的招牌,含蓄内敛与特定题材也确立了伊朗电影的辨识度。中国电影目前许多类型片的创作仍在摸索中,在悬疑片、犯罪片、惊悚片这些强类型的影片方面尤其如此。那么,中国电影如何在类型片不断成熟的同时,形成有中国独特风格的电影语言,从而提升中国电影的辨识度和独特性,增强中国电影的文化软实力,是值得中国电影学派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