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看家本领不能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张陵  2018年06月20日09:08

改革开放40年的文学正在成为热门话题。那么多好作品,那么多好作家,成就怎么讲都不为过。有成就当然也会有不足。老派一点的评论家时常会在当代小说人物画廊里数来数去,看看这40年里,有多少小说人物被放进去,有多少人物我们还记得。这一数不要紧,就把短板给露出来了。

刘心武《班主任》中的谢惠敏,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陈忠实《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四姑娘,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中的将军,张贤亮《绿化树》中的章永璘,陆文夫《美食家》中的朱自冶,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柯云路《新星》中的李向南,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莫言《红高粱》中的余占鳌,都可以说挺立在当代小说人物画廊里。往下数当然还可以再数出一些。而有数据表明,我们每年要生产数千部长篇小说以及数量更多的中短篇小说。这一比,能发现小说作品数量与小说人物数量严重失衡问题。

我们很容易就会接着发现,这些人物形象,大部分是改革开放早期的小说家们塑造的,越往后,小说数量越多,人物形象越挺不起来。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们甚至找不到像样的小说人物。

小说就是讲故事,出人物。评价一部小说,很多时候并不看小说家想的说的多深刻,而看写的人物是不是有血有肉,是不是个性突出,性格典型。形象总是大于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可能是小说艺术的最低要求,也是小说艺术的最高追求。

小说作品多、人物缺的原因固然可以列出许多条。从小说艺术规律看,至少有几条是根本:其一,文学的基本关系出现了困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实生活如火如荼,但文学特别是小说与生活关系的途径并没有更大的拓宽,反而越来越窄,越来越远,越来越生疏。小说家走不进人民的生活,自然找不到现实生活的新人物。其二,小说家逐渐放弃了“写实”的追求,过于依赖所谓的“第一人称”,也就丧失了表现“他者”的能力。没有了真实的生活,看上去是在写人,其实人物个性不鲜活,性格品质也不高,表现的都是“自我”。其三,理论评论的严重误导。这些年,理论评论过于鼓吹“现代派”理论,过于强调无主题、无故事、无人物的“三无”理念,对小说写作有误导。与此同时,商业化的文学过于受宠,文学的价值和初心淡漠了。

找回小说人物,是小说补短板的当务之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小说家们沉下心,到现实生活中去找。塑造时代的人物形象,是中国文学的看家本领,什么时候都不要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