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胡可《老兵记忆》:弥足珍贵的文稿

来源:文艺报 | 凌行正  2018年06月20日09:13

图为94岁的胡可老人

老一辈剧作家胡可同志在他97岁高龄之际,推出了新文集《老兵记忆》(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实在令人感动、敬佩。他不仅曾经创作了话剧《战斗里成长》《战绩南移》《槐树庄》等众多优秀剧本,而且还担任过原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等部队文化部门的领导职务,对部队的文化工作、文艺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抗日战争初期即投身革命,参加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敌后环境中,从事话剧创作与演出,用文艺武器宣传群众,打击敌人,因此,他对部队话剧活动的发端、成长与壮大,不仅有着亲身的实践体会,而且对这门艺术有着真知灼见。这部《老兵记忆》文集,主要记录的就是他对部队话剧活动乃至文艺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已届暮年的胡可同志,体弱多病,行走不便,为什么还要作这些历史追述呢?他在这部文集的“自序”中是这样写的:“由于对我军文艺工作历史的关注,曾对红军时期我军文艺史料的大量流失深感痛惜,并对战争年代各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情况的互无交流,多年来不见一份综述而为之忧虑。”于是,“乃把近十几年来写的几篇回忆文章辑为一册,以供关心我国文艺史料的同志们参阅”。正是这种崇高的使命感,这种对革命文艺事业的责任心,促使他在晚年仍然笔耕不辍。“近十几年,因为身体原因,我已难以外出参加文艺活动,看戏离不开轮椅,耳聋听不到台词,却又不甘寂寞,乃将个人记得的几件往事敷衍成篇备查。”

是的,这部文集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作者以亲身经历和个人感受为依据来回忆往事、书写史实。在《奇观——我心目中的晋察冀边区文艺》《为什么那段生活如此使我怀念》《敌后政治攻势杂忆》《萦怀往事未成篇》等几篇文章中,作者从自己参加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写起,追述了抗敌剧社组建始末、创作活动、演出情况,聂荣臻司令员对文艺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论证了当时的名人名家对话剧活动的探索和贡献。尤其是写到抗敌剧社在敌后为群众演出时遭到敌人的包围袭击,突围时几位同志英勇牺牲,女演员胡朋(后为胡可同志的爱人)的脚后跟被敌人子弹打穿、被援华的印度大夫柯棣华救治等情景,读来令人十分感动。新中国成立后,胡可同志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烽火硝烟的第一线体验生活,进行创作。在《历史的记忆中——抗美援朝六十周年感言》一文中,他回忆了当年跨过鸭绿江后难忘的经历。他在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如何在坚硬的岩石中打坑道,如何构筑一道地下长城与敌人展开珠死搏斗之后,写道:“我时常想起当年投身抗美援朝战争的广大指战员们,我的战友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安宁与尊严作出的巨大牺牲,这种记忆怀念与思考已成为我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他在这部文集的“自序”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建国初期我军久战后未得休整为保卫新生祖国而进行的一场现代战争。伴随着这场战争的文艺活动,极具时代特色,且联系到国内整个文艺界而影响深远,可惜一直没有史料留存,而今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许多亲历者也已经陆续作古,谈起当年的事情,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这部文集中,还有胡可同志对亲身经历的文艺战线上的几件大事的回顾。如《回忆六十年前那次话剧会演》《难忘广州会议》《军旅戏剧往事——纪念建军八十周年》等,阐述了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提出,以及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史料文稿今天看来都极为珍贵,对于我们保护遗产、继承传统大有禆益。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可同志不仅回顾历史,而且学习今天。他在《学习笔记一则》中写道: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6年在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既是针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现状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我国革命文艺工作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回顾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十分重要。“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以人民为中心来思考一切并瞻望我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