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最本真的形式,表现最莫测的世态 ——评美国电影《星期五的孩子》

来源:文汇报 | 李建强  2018年06月19日08:45

拍过 《少年林肯》的美国导演A.J.爱德华兹敢于直面,并且加以不作掩饰、酣畅淋漓的展示和透视,表现了艺术家特具的勇气和智慧。

《星期五的孩子》是一部因为“真实”而“很好看”的电影。并且,因为其极其真切、透辟地再现了人物与社会、存在与环境的依存关系,而具有了一定的纪实价值。

主人公瑞奇是一个孤儿,早年被多个家庭收养,饱受创伤,又在寄养中心生活了七年。现在,年届18的他按规定必须离开寄养中心了。毋容置疑,对于这样一个懵懵懂懂、一无所长的问题青年,走出赖以生存的寄养中心,就意味着被抛入社会的旋涡,跌进无底的深渊,但寄养中心只能按章办事:时限一到,即刻走人。所以,接下来瑞奇所经历的一切挣扎、困斗、苟活、游荡,直至抢劫杀人,其实都是一种人为预设的定局,一种如影随形的宿命,是这种刚性、冷漠的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影片的胜处在于,编导始终借助后现代意义之上的“零度呈现”,恰如其分,不动声色,用最朴素最本真的形式表现最莫测最扰人的人情世态。在追踪瑞奇的毁灭的路途中,编导没有以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评判现存的机制和实践,而是力图在人性的迷乱中找出社会的精神无助、文化堕落和精神分裂。通过光鲜华丽的外表,掩饰着社会的平庸和浅薄;聚焦着痴迷流连的空间,暗藏现实关系的扭曲和颠倒,并藉此来揭櫫 “现存的机制和实践在体现普遍公认价值中的缺陷和不完善”。无论是瑞奇的挣揣、困厄,还是他的逐流、沉沦,一切都确如生活常态。作为个人,他抗拒命运,力图向善,但打破布控谈何容易,一切均无能为力和难以逃脱,人生的无意义性和精神的荒漠化溢出人际边缘,直接指向了现存的社会关系。

由此,一种高度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洋溢其中,使作品获得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力量。影片的最后,瑞奇曾经的女友、被瑞奇杀害的房东的女儿克莱蒂去监狱探望,她对瑞奇说: “我恨你,但我宽恕你”——看似信手拈来的一笔,实乃影片的 “点睛”之处。实际上:需要 “宽恕”的,决不仅仅只是瑞奇;而需要建构 “宽恕之心”的,也不仅仅只是克莱蒂!至此,编导的策略昭然若揭,借助于克莱蒂的省思来唤起大众的自我意识,并以此作为中介,进入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的过程。

海德格尔认为,一个艺术品之所以产生强大的感人力量,就在于这个艺术品在展示过程中所显示的那种 “存在”的 “在世”过程。这个艺术品所经历的生活世界,正是同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因而也才使我们产生了共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新媒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日益变幻的现代世界,如何确立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构建人的合理的健康的生长环境, “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依然是我们无法回避、需要认真面对的首要问题。

我们真诚地希望,错过了往日好时光的 “星期五的孩子们”,还能有一个可心灿烂的周末和周日!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