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当代文学走近俄罗斯托尔斯泰时代之后的剧变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张杰  2018年06月19日14:07

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杯,让俄罗斯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焦点。除了是体育强国,俄罗斯还是一个被文学与艺术之神所青睐的国度。当假球迷“假装”看球的时候,或许你还可以“假装”看书。

在辽阔的俄国国土上,诞生了在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大文豪。他们的作品,是很多读者家中必备的文学名著。在众多文学体裁中,长篇小说始终是俄国文学的传统优势。从普希金的《大尉的女儿》、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和果戈理的《死魂灵》起,到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和《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长篇小说始终是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构成和最高成就;在二十世纪,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和索尔仁尼琴的《红轮》等长篇小说名作又相继面世,延续着俄国史诗性文学叙事的辉煌传统。进入21世纪后,俄语作家在长篇小说领域的笔耕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不可否认,比起俄罗斯经典文学,中国读者对当下的俄罗斯作家们在写什么,了解相对较少。近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俄罗斯当代长篇小说丛书》。丛书共收入五部长篇,即佩列文的《“百事”一代》(1999)、乌利茨卡娅的《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2001)、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的《我的父亲》(2004)、索罗金的《碲钉国》(2013)和瓦尔拉莫夫的《臆想之狼》(2014)。

这五位当今俄罗斯文坛深有影响的作家虽然分别为40后、50后和60后,但却是广义上的同一代作家,他们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前后登上文坛并在近二十年间成为了“健在的经典作家”。这套《俄罗斯当代长篇小说丛书》,或许能让汉语读者对俄国长篇小说近十几年的发展现状有一个窥斑见豹的了解。

21世纪的人类生活,发生了在科技、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剧变,必然也会体现在人类的文学形式中。俄罗斯的当代长篇小说也不会例外。现代生活的多元化、碎片化和非逻辑化等现实现象在俄罗斯当代文学中,也必然会有显现和反映。深入了解了这五部作品后可以看出,当代俄国的长篇小说创作,从样式到风格,与托尔斯泰时代相比,显出越来越大的差异,体现出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对传统长篇小说叙事模式的冲击和解构。小说中也不再有贯穿始终的清晰线索,情节也未必始终围绕主人公展开。即便有主人公,他们也与俄国传统长篇中的主角不同,也不再是作者倾注情感着力塑造的对象。不过,即便在这些情节淡化、人物扁平化的当代俄国长篇小说中,我们仍能感觉到俄国文学的某些传统特质之渗透,比如对民族历史充满反思的追溯,对社会现实不无悲悯的关注。纵然有变化,21世纪的俄罗斯当代长篇小说,无疑仍是19世纪、20世纪形成的俄国长篇小说创作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依然看出是对俄罗斯强大文学传统的折射和延续。

阅读俄罗斯

对商业化生存的忧虑《“百事”一代》作者:维克多·佩列文

《“百事”一代》写的是一个名叫瓦维连·塔塔尔斯基的知识分子在商业社会中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变化。以文学形式再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喝着百事可乐长大的一代苏联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佩列文从对一国现实社会的描写走向了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象征,从对社会现象的拼接和罗列走向了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忧虑。

维克多·佩列文,1985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设备与工业交通自动化系。1992年他发表在文学刊物《旗》上的中篇小说《奥蒙·拉》使他在严肃文学界名声大噪,后来他于1996年和1999年分别推出两部轰动文坛的长篇小说《夏伯阳与虚空》和《“百事”一代》。佩列文的作品在俄国非常畅销。其主人公多是些最具“时代特征”的现代青年,他们或是所谓“新俄罗斯人”(即我们所言“大款”),或是“白领”、广告人、影视人等现代“雅皮士”(YUP,即“都市年轻职业人士”),同过去文学中的“正面人物”和充斥当今文坛的帝王将相相比,佩列文的小说主人公及其生活对于青年读者来说无疑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一部家庭史诗”

《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作者:乌利茨卡娅

小说以一位事业有成的妇产科医生库科茨基为中心,讲述了他的妻子叶莲娜、养女塔尼娅和朋友戈尔德伯格的人生历程。其中涉及到女主人公叶莲娜、塔尼娅、瓦西莉萨、托玛等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女性对待家庭、情感等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她们的坎坷命运。

乌利茨卡娅(1943年生)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系,曾在苏联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工作。《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被视为乌利茨卡娅最成功的长篇之一,小说以一位医生的家庭生活来折射二十世纪上半期的苏联社会。作者让时代的变迁和家庭的变故相互交织,把女性的叙事角度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从而给出一份苏联时期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文学纪实。乌利茨卡娅因为这部小说曾获“俄语布克奖”,是该奖创建十年后的首位女性获奖者。俄国评论者称该作品是一部“家庭史诗”,是一部“迟到了将近二十年之久的、智慧得不可思议的小说”,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将近二十种语言,引起了俄罗斯和西方文学评论者的密切关注,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风貌的微缩体现。在《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乌利茨卡娅给出的一个个含义颇丰的“病案”,其实并不仅仅属于库科茨基,也属于我们每一个沉浮于生活和命运之漩涡的人。

新的文学样式和审美风格的诞生

《碲钉国》作者: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弗拉基尔米·索罗金是当代俄罗斯作家中较具争议的一位,每一部作品的出炉几乎都引起过巨大的社会反响。索罗金的创作具有非传统性。他的作品内容荒诞怪异,形式新颖奇崛,语言风格杂糅,各种标新立异,不断挑战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承受极限。但这样一种非传统创作从文学发展的视角来看,可能预示着新的文学样式和审美风格的诞生。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1955年生)早年毕业于莫斯科石油天然气学院,成为化学工程师,后在《接班人》杂志社工作,凭爱好成为画家,为出版社做过图书装帧。他的重要作品还有《玛丽娜的第十三次爱情》(1995)、《蓝色油脂》(1999)、《冰三部曲》(2009)、《暴风雪》(2010)等。2013年面世的《碲钉国》是一部具有后现代色彩的反乌托邦小说或曰新乌托邦小说,小说以二十一世纪中期的欧洲为描写对象,描写人们为获得用特殊金属碲制成的钉子而展开的激烈争夺。在欧洲“新的中世纪”,在阿尔泰山区形成的新的“碲钉共和国”,人人趋之若鹜的“碲钉”成为一个核心意象,它既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结晶,人们幸福和智慧的源泉,同时也指称黄金和财富,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崇拜和欲望的客体。2014年,这部小说获得俄国当下最重要的图书奖“大书奖”。

“现实主义的描摹与超现实的想象完美相融”

《臆想之狼》作者:阿列克谢·瓦尔拉莫夫

“臆想之狼”出自古老的东正教祈祷文,代指撒旦的恶念,其中隐藏着另一层含义,就是人会因臆想之狼而蒙受苦难。作品的主人公们试图猎取臆想之狼,与之对抗。主人公乌利娅由于受到臆想之狼的伤害,幼年病弱,不良于行。她的母亲以生命为女儿祝祷,使其不仅能够行走,还能近乎飞行般的奔跑。乌利娅纯真勇敢,有着近乎偏执的正义感,战争和革命给女孩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阿列克谢·瓦尔拉莫夫是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院长,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兼职教授,文学评论家。198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在《臆想之狼》中,现实与想象的世界彼此交融,真实与虚构的主人公命运交错,过去与未来在现实世界汇聚,客观的历史事实与臆想的王国不断碰撞,现实主义的描摹与超现实的想象完美相融,使得作品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