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首届北京中学生文学戏剧节在京精彩上演 “文化遗产日”邂逅青春戏剧 演绎国人文化活态传承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曾金胜  2018年06月13日12:13

初夏时节,万物生姿。2018年6月9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新的时代命题,由北京海淀区作家协会、海淀高中文学社联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中学生文学戏剧节在京举行。来自首都多所高中戏剧社的同学们,精心奉上了一场青春戏剧的盛宴,用“00后”的热情与行动,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宣扬戏剧的魅力,传承文学的灵魂。中央戏剧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影视戏剧系教授陈子度,北京联合大学表演系教师张垚,青年戏剧演员初海涛,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任王淑艳,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方学术校长 Graham Turner 先生,海淀作协秘书长王威,导演王海滨,《青年文学》主编张菁等嘉宾出席戏剧节。中关村海归文学社团,海淀小作家协会,海淀高校文学社团联盟,首都各中学戏剧社的话剧演员、戏剧爱好者等300余人参加活动。一场以“00后”为主场的戏剧饕餮盛宴拉开帷幕,生动演绎了新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呈现了当代青少年对人性、人生的微妙感受与洞察。

首届北京中学生文学戏剧节由海淀区作家协会、海淀高中文学社联主办,旨在联合首都各中学的戏剧爱好者,引导青少年认识戏剧、感受经典、涵养内涵,让戏剧作为文学的延伸落叶归根,让戏剧作为经典的种类生根发芽;在促进各校之间增进交流的同时,也为反映时代风貌的文艺经典传递薪火,激励青少年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感受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魅力。人大附中“L’Arte 音乐剧社”、一零一中学“引艺话剧社”,十一学校“晚晴话剧社”, 北师大附中“附中人话剧组”,人大附中朝阳分校“ Blank Productions 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新城分校话剧组等首都各中学戏剧社团参加了演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解构同成为此次戏剧节的主线,演绎了当下青少年学子对国人文化的活态传承。而对世界名著经典的艺术呈现,也表现了当代青少年学子的世界眼光,以及对人性、人生的微妙感受和洞察。

陈子度在致辞中对戏剧节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海淀高中文学社联秘书长李沛航表示,在组织层面上,首届北京中学生戏剧节联合了北京市的中学名校,演绎了极具代表性的不同作品,努力让观众在不同“时空”内切换。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戏剧构建的不同时空中,不断成长;在经典中汲取营养,做新时代有文化底蕴的新青年。首届北京中学生文学戏剧节组委会主席胡海若说,感谢海淀作协和广大作家的支持,让热爱戏剧的同学们有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戏剧节由徐棋政、何欣然主持。

从汤显祖到莎士比亚,古今中外戏剧承载着文化的精魂,源远流长;从李白、《桃花源》到《雷雨》,中国文化永恒经典的符号,穿越时光被一代代人诠释;从《悲惨世界》到《变形记》,人性的深邃,哲学的命题,总是扣人心扉。首届北京中学生文学戏剧节节目形式涵盖了话剧、音乐剧甚至“实验剧”等多元形式,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追求艺术、以戏剧艺术演绎时代和生活的独特新风貌。

十一学校“晚晴话剧社”的同学演绎话剧《李白》

首届北京中学生文学戏剧节开场节目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拉开帷幕。来自十一学校“晚晴话剧社”的同学演绎话剧《李白》,将现场观众带回了大唐盛世,那个国人遥想憧憬的时代。公元八世纪五十年代,唐王朝的巍巍大厦在安史乱军的马蹄声中坍塌了。诗人李白满怀爱国热忱,入了永王幕府,壮志凌云却未知前途艰险。不久,永王谋败身亡,李白获罪被执,各方豪杰向李白伸出援手,却被他凛然回绝,定要在公堂上讨个清白,谁知有人在其中作祟。话剧作品致敬中华文化经典,艺术再现了“在那样的年代,当飞天的诗意与磅礴的生活碰撞”的画面,呈现了诗仙李白天才的孤高与诗意的率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新城分校“梦起话剧社”的同学演绎话剧《共同警备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新城分校“梦起话剧社”的同学将目光对准了“战争与和平”这永恒的主题,鲜活演绎了话剧《共同警备区》。六十多年前抗美援朝的炮声依稀还在回响,半岛上的三八线还是那么醒目。一条三八线,吞噬了多少年轻士兵的性命;一条三八线,割不开的是真情和善良。同学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演绎,虽然透着这个年龄阶段的稚气,却在戏剧“意外”的制造中,曲折跌宕,荡气回肠。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Blank Productions社团的同学演绎“实验剧”《变形记》

来自人大附中朝阳分校Blank Productions社团的同学以世界经典名著卡夫卡的作品为母题,演绎了“实验剧”《变形记》。在人生路上,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当生活骤变,when you turn into shit?走投无路时,what can you do? I'm not an animal!同学们的“实验剧”让现场的“大观众”深受触动,超越日常生活,陷入更深层的思考中。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Blank Productions社团的同学演绎“实验剧”《变形记》

北师大附中“附中人话剧组”的同学演绎了《雷雨》选段。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革命的高潮还在孕育之中,时代的气压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袭来。

北师大附中“附中人话剧组”的同学演绎《雷雨》选段

倾盆雷雨冲刷着世间百态,还有爱恨情仇。尽管现场观众有些看过人艺的经典话剧《雷雨》,但还是为正值豆蔻年华的孩子们别开生面的戏剧视角而深深触动。

一零一中学“引艺话剧社”的同学演绎话剧《桃花源》

一零一中学“引艺话剧社”的同学则以现代人的视角、话剧的形式解构、演绎了文学经典《桃花源》。“寻觅,寻觅,桃花源的踪迹,你我皆是寻而不得的刘子骥,辗转在陶、花、袁的三角里,喊着号子,与一瓣桃花归寂。”“忘记,忘记,武陵的空气,渔人说着无人知晓的故事,屋中分不清爱恨、得失、生死,随着啼哭,寻一尾不得的踪迹。”话剧《桃花源》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母题,却别开生面讲述了寻找心中桃花源的故事,令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时,心有余思。在剧中主人公痛苦而纠结,不能忘怀现实而误入桃花源的情境里,“时间愉快地过去了”的屏幕旁白,诙谐幽默,令现场观众不由笑出了声。

人大附中“L’Arte 音乐剧社”的同学演绎音乐剧《悲惨世界》选段

人大附中“L’Arte 音乐剧社”的同学以音乐剧的形式深情演绎了《悲惨世界》选段。同学们以一口流利的英文,娴熟的表演技巧,对剧中人物的体察入微,生动演绎了法国作家雨果的经典作品,一幕幕剧情引人入胜,高潮迭起。1823年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贫富差距极大。在很多年前,一名普通人,只因“为饥饿的妹妹偷取了一条面包”,就被在监狱囚禁了19年。他叫冉阿让。被监狱释放后冉阿让洗心革面,成为一市之长和一名工厂主,却依然逃不出警长沙威的追捕。冉阿让的服装工厂的工人里,有一位单身母亲,极为卖力的工作只为养活女儿,却依旧逃不出其他人的嫉妒和排挤。她叫芳汀。在同学们的心中,波澜壮阔的《悲惨世界》有苦难的磨砺,更有不懈的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重识自我”……原著里的经典话语,在音乐剧形式的演绎中,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力量。

首届北京中学生文学戏剧节现场,话剧、音乐剧甚至“实验剧”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虽然题材各异、视角不同,却折射了当代青少年学生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于生活艺术化的激情。这份激情也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在演出现场,现场观众不由报以热烈掌声。戏剧节现场选出了最佳人气奖,并由专家评分,产生了最佳戏剧作品奖等奖项。

莎士比亚曾说过:“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演变发展的模型。”直至今日,人们仍能通过戏剧体悟人生的喜怒哀乐,找寻到诗和远方,重拾埋在心底的情怀。在生机焕发万物蓬勃的初夏,以首届首都中学生戏剧节为舞台,来自首都各校热爱戏剧的青少年学子们,如同新芽一般,吸收养分,拼命生长;用自己的汗水,将热情投入到挚爱的艺术形式中,志道游艺,为未来创造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