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五大文学期刊主编评《借命而生》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2018年06月10日14:03

原标题:五大文学期刊主编首次同台,为了这本书

2018年6月8日,北京大学采薇阁,《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西湖》五大著名文学期刊的主编就《借命而生》与作者石一枫进行对话,他们从文学、社会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也梳理了石一枫创作道路的成长与收获,并给予《借命而生》高度肯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邵燕君担任主持人。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我觉得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石一枫,他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一种光天化日之下的蝉噪,在日常读书思考的过程中,他的成长可以说是在暗夜里面长出的翅膀。”

《收获》主编程永新

《收获》主编程永新说:“石一枫的每一个作品,关注的是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这是我想象不到的。看他的小说一方面很高兴,另外一方面也为他遗憾,他要成为男神级的冯唐这样的作家已经没有可能了,他真是一步一步的朝着陈忠实这样一批特别《当代》(风格)的经典作家走去了。”

《十月》主编陈东捷

《十月》主编陈东捷:“《借命而生》是石一枫又一篇致敬经典、致敬时代的野心之作。许文革身上体现的是资本的某种当代人格,聪明进取蔑视规则,捷足先登一个时代的欲望与成功;杜湘东体现的是弱者出人头地的盼头、抗争与悲愤。石一枫有一双捕捉时代人物的鹰眼。

《当代》主编孔令燕

《当代》主编孔令燕说:“《借命而生》是讲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外在是这个,但是包裹的内核是价值追求,人生的意义。这是小说的根本,怎么挖掘都不为过,而这在当下这个很多人喜欢小情绪的、小清新的、特别个人趣味的文学作品的环境中,尤为难能可贵。”

《西湖》主编吴玄

《西湖》主编吴玄:“《借命而生》这部小说并没有进行社会批判,而是写了对人性的探索。人物的性格写出来了,心理也写出来了,这就是石一枫的现实主义道路。”

石一枫

读的就是它!《借命而生》!

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借命而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小说从一桩1988年的盗窃案写起,时间跨越30年,讲述了一个直抵心灵的精彩故事。

两个越狱的嫌犯,让看守所管教杜湘东从此走上了追捕之路,也从此开启了他不断为自己“失职”寻求救赎的职业生涯。杜湘东的人生轨迹全然偏离了自己的理想和规划,而追捕中他渐渐发现,两个“杰出”嫌犯的背后也有着无法言说的隐情……随着时间拉长,这场追逐渗透进几个当事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命运的底色。

世道在变,平淡的岁月不时泛起波澜,在急剧变化的社会洪流之中,警察杜湘东、嫌犯姚斌彬、许文革,三个主人公都是随风而逝的小人物,他们处境不同、职业不同,却同样忍痛强硬地面对生活,坚守自己的善良和价值,笑与泪中,演绎出别样一番惊心动魄……

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强者自救,圣者度人”

长篇小说《借命而生》讲述的故事虽跨越30年,但篇幅并不冗长。它之所以精彩,不仅因其警匪、追捕、兄弟情义、家庭伦理、爱情亲情等现实元素,巧妙的悬念设计和诙谐的语言风格,更在于它真实刻画出巨变的“大时代”下,那些有血有肉、有尊严、有坚持的“普通人”的命运。

机械厂青年工人姚斌彬、许文革因“盗窃”工厂的皇冠汽车发动机而被捕,二人越狱后,姚斌彬被捕判处死刑,许文革亡命天涯,背负着好兄弟生死关头的舍命相救、背负着活下去抚养姚斌彬瘫痪母亲的重任,从此,这个不惧死的人不得不惜命逃亡,借命而生。逃亡途中,他显示出如“肖申克”一般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杜湘东本是有一身本领、满怀抱负的青年警察,阴差阳错当了看守所管教,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正渐渐消磨他的精气神和对未来的憧憬,可一场突如其来的“越狱”事件,从此成了他整个职业生涯中的“污点”,甚至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追捕,也在心底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世道变了,男人战斗,却又失败。无论是追捕者还是嫌疑犯,他们在飞速前进的社会和生活中,命运起伏不定;他们在“命中注定”的阴影中头破血流,却又以更强硬的姿态面对生活。

时代的车轮前,强者自救,而弱者尽成灰烬。这里的强者,未必是身居高位的达官显贵,未必是身家亿万的富商巨贾,有可能他只是一个渴望过上更好生活的普通人,命运之神轻易就能把他们碾压得粉身碎骨。

杜湘东、许文革他们是对手,也是同一类人,他们在生活中挣扎着,彼此借命而生,最终也在“对手”身上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众评论专家力荐佳作

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借命而生》,写的都是当下生活经验,国企倒闭、矿难惨案、商场恶斗、司法无力、弱势群体受到伤害等等,但是作家是通过一个追缉越狱逃犯的通俗故事框架,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串联起来,显现了作品内涵丰富的信息量。我注意到作家称这部作品为“史诗”,并且提醒读者要注意这一点。我想如果把这部小说称为描写改革开放四十年道路的一部“史诗”也未尝不可,但这不是以往我们对史诗的理解,而且就小说的社会容量以及顾及到的历史事件而言,我读到这部小说自然联想到悲惨世界,也是一个警察与一个逃犯的恩怨故事,《借命而生》的人物性格更加饱满,没有概念化,小说叙事结构是以破案为线索的,写的却是小人物的无助与挣扎,但是内涵确实富有历史感。这种新的叙事形态,要比“为写历史而写历史”的传统叙事更加生动而平易近人,在我看来这些作品可能是我接触到的七零后作家有关历史题材创作的最好的叙事方法。

——陈思和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终其一生,杜湘东用他的生命捍卫了“好”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杜湘东、姚斌彬和许文革非但不是失败者,而是英雄。在这个几乎价值都需要重新勘定的年代,石一枫以他的小说,他的小说人物,轻轻擦亮了“好”这根指针,让钟表重新滴答作响。这一刻,我心存感激。毫无疑问,《借命而生》以严肃的方式诚恳地面对我们的时代。石一枫坚定地知晓一切,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我们的困惑……

——岳雯 中国作协创研部评论家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