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军事影视译制论坛:探讨如何向世界译介中国影视剧中“最可爱的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付一舟 劳雪娟  2018年04月26日16:55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八一电影制片厂承办的“军事影视译制主题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电影传奇馆举行。论坛云集了众多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他们结合自身的行业经验,深刻总结和回答了本次论坛的两个议题:军事影视译制、配音的发展历程和意义;“一带一路”影视译制与传播推动军事题材影视剧“走出去”的形势和对策。

新译制时代——中国影片最好的时代,也是译制最富挑战的时代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书记李众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影视译制是让影视作品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人对世界影视文化有着开放的胸怀,能够理解和热爱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营养”。 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佐文则表示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有很多影视剧翻译成多种语言后,中文台词意境很容易大打折扣。这也使得与我们相比,海外观众对于中国影视的接受度仍有一定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电影得以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中央,向新丝路沿线的人们讲述我们的故事,但该如何摒除语言与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以国际化的视角传递影片的初衷,这仍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八一电影制片厂评论家张东鲜明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有机会接触大量译制片,我们已经习惯了像童自荣这样的老前辈的演绎方式,觉得外国人的说话方式就应该是那样的。但现在时代变化了,译制除了注重文学功底组织语言,也要在区分影片类型基础之上,运用符合时代变迁的新型语言方式。

“引进来”的辉煌历程,借“走出去”重塑

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部主任李天印回顾了八一厂自1952年建厂以来译制的《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敦刻尔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大批家喻户晓的优秀国外军事题材译制片,同时也重申了中国军事影片在引导社会正能量、展示中国军人风采方面的重大意义。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策划部主任刘凤玉表示:“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们看过许多进口片,有很多影片几乎成为我们对异国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的全部。”

艺术家们在追思经典译制片辉煌时代的同时,也探讨了新丝路格局下中国影视剧、尤其是军事影视剧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副总经理张琳以《中国式关系》为例,阐释了配音版电视剧新媒体平台的盈利模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影视译制中心海外推广部副主任孟毅介绍了中国影片在非洲电影市场取得的成绩。上海电影译制厂副厂长张拯分享了上译厂在经营业务转型、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方面的成功经验。甲骨易译制总裁姜征讲述了甲骨易代表作、曾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多语版《木府风云》的制作过程,从项目统筹角度阐释了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应对方案。这不仅为军事题材影视剧译介到国外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传播渠道,更提供了落地播出放映平台的可能性。

分享影视互译经验 译介好中国故事

除了探讨如何将国外军事题材译制地更加精准,还原原片台词魅力,究竟该如何向世界译介中国军人的故事则成了更重要的议题。中国影视剧译制这场刀尖上的舞蹈,既需要严谨地走好从选片、对白台本翻译、配音表演到对白录音、审定发行的每一步,又需要体现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关怀,艺术化地向异国观众传递影片初衷。在场嘉宾们兵分两路,分别从技术和文化角度给出了答案。

美国迪士尼中国公司创作顾问、译制导演张云明、演员、配音演员赵晓明、译制导演、配音演员晏积瑄、八一厂录音师张磊、澳大利亚SBS电视台字幕部门主管、总字幕师韩静、传媒大学副教授、中译外翻译金海娜、八一厂电影翻译贾秀琰等业内人士从技术和艺术角度探讨了关于字幕安排、翻译的断句、配音的语速、互译过程中打破文化壁垒等处理技巧,剧本翻译、配音演员、录音师应当秉持的艺术品位和风格。八一厂评论家张东、八一厂翻译学者汪晓志、《文艺报》总编室主任、评论家李墨波、《解放军报》文化部编辑、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傅逸尘、八一厂研究室主任尹元等研究学者们则独辟蹊径,从译制专家的艺术修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作高度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深刻见解。

在嘉宾们唇枪舌剑、智慧迸发的瞬间,这场论坛更像是一场聚焦中外军事影视译制过去与未来的对话,批判的继承与大胆的创新交织在一起,执着的匠人精神与发人深省的哲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如中西方文化撞击在译制片中散发出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