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严歌苓:用网络流行语写作可能成为汉语的损耗 在人大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写作课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张知依  2018年04月20日08:44

一堂特别的写作课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来自北京各高校的写作爱好者纷纷赶来,聆听作家严歌苓带着切身写作体验的讲座。

讲座的主题是一对在文学创作中的核心概念——“原型与虚构”。在嘉宾主持张立宪的引导下,严歌苓讲述了自己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任何一个人,她身上肯定有很多没有实现的自己。能够在小说里把一些没有被发掘的自我,甚至羞耻于被发掘的自我和梦寐以求的自我表达出来,能把心里那些很黑暗的、令人着迷的东西放在不同小说里,是作为小说家的幸运。”

这是虚构的乐趣和自由吗?“是的。我在虚构的作品里说的都是真话。”严歌苓说道,“常常是在散文里讲真话的勇气少了很多。”

现场提问环节,很多学生就具体的写作问题向嘉宾请教。有读者就“近年来文学作品与大众传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可能产生的影响”提问,严歌苓就此谈到了她对网络用语的看法,“很多流行的语言是不准确、不精练、也不好看的。”她举例说,“现在人说话都要用‘亲爱滴’,好像正经地写出一些文字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在严歌苓看来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是一种矛盾:“我不能苟同一些语言,甚至是痛恨一些语言(流行语);但如果不用这种语言写当代小说,别人会说你out不接地气,不像是当代中国人讲出来的话。这很矛盾。但我认为如果必须用这些流行语来写作,那是汉语可能面临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