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角野荣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李婧璇  2018年03月30日12:00

角野荣子

“这位非凡的日本作家,其作品有着难以言说的魅力、悯恤和活力。无论是她那诸多绝妙有趣的画册,还是关于女巫琪琪的系列伟大小说,又或是那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一个勇敢的小女孩穿越可怖的森林隧道去上学的小说——角野荣子的作品总是令人称奇、引人入胜并赐予人力量。它们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且又积极向上……”2018年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被授予日本儿童文学作家角野荣子。评委会认为,角野荣子的作品富有“同情心、热忱和妙不可言的魅力”,文字简单,且可读性强。她创造的女性人物总是“自主做决定、积极进取”,成为女孩子们的榜样。

写让自己心动的故事

角野荣子总共出版了近200部原创作品,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同时,她还将100多部外国作家的作品翻译为日文。本次获奖,使其成为继窗满雄、上桥穗子、安野光雅以及赤羽末吉之后,日本第五个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

一开始想成为翻译家的角野荣子,写作之路也非一帆风顺。为了方便创作,她出门会带小本子和素描本。对于自己的坚持,角野荣子曾说:“正是因为我写的是儿童文学,才给我带来那么多欢乐。多亏读者们的支持,我才能一直写到现在。”

秉持“想写出连自己都为之心动的故事”的信念,角野荣子希望自己写出的故事能让小朋友们主动拿起来读。于是,有了《裤子船长的故事》《大盗布拉布拉》《小妖怪》等系列图书,当然,最出名的莫过于被导演宫崎骏搬上大荧幕的《魔女宅急便》。

创作《魔女宅急便》,源于角野荣子看到自己女儿10岁时画的一幅魔女图画。在曾发表的名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世界》的演说中,角野荣子吐露了自己创作《魔女宅急便》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试着去守住传统,保护世界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正如她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法。即使不能飞翔,不会隐身术,只要坚持自己所喜欢的东西,那就是魔法。”

想象力丰富 充满正能量

“她的作品都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她的这种想象力,是可以真正打动孩子的。同时,她笔下的故事也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小宝宝要来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编辑张心然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大多数人一样,自己初识角野荣子是从宫崎骏的动画作品《魔女宅急便》开始的,后来又看了一些角野荣子创作的绘本,如《爷爷的肉丸子汤》《我没生病》《外面消失了》等。

在张心然看来,角野荣子的作品能够引起孩子的创作共鸣。她以《小宝宝要来啦》一书为例,“作者将小男孩对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的即期待又忐忑的矛盾心理,描写得十分到位。小男孩一会儿担心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会比自己更可爱,一会儿又幻想着等弟弟出来了可以和自己一起扮演船长与船员,十分符合孩子的心理。”

“她的作品,语言富有童趣,并且充满活力,有一种引领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我要上幼儿园》(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编辑荀颖以该书为例,“故事的叙述如角野荣子一贯的风格,可爱且充满活力,这是小读者们非常喜欢的风格,而他们也只有在喜欢的基础上,才会认真地听妈妈讲这个绘本,从而用一种他们喜爱的方式了解要上幼儿园这件事情,以及后续他们应该做的准备。”

“正如《魔女宅急便》里的主人公琪琪拥有魔法那般,角野荣子的作品也充满了魔力,她笔下的故事极具想象力,且趣味十足,很容易吸引孩子读下去。”爱心树绘本馆主编白佳丽认为,角野荣子的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润物细无声”。她以《我没生病》为例,“这本书文字生动有趣,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告诉孩子,遇到困扰不要怕,要积极去应对,正面处理生活中的烦恼,有时小办法能起大作用。”

以孩童视角观察世界

“她的作品具有强大、自由的想象力,充满幽默感和对青少年读者情感的洞察力,使她成为一个结合了卓越的文学品质和可读性的作家。”对于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对于角野荣子的这一评价,白佳丽深表认同。她说,角野荣子深谙孩子内心,对孩子会遇到的困扰感同身受。比如琪琪,她有作为魔女的自豪感,但也会自卑。虽然有魔法,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没生病》里小健为了出去玩而假装“我没生病”,也是很多孩子都有过的经历。

在白佳丽看来,角野荣子作品中所折射出的她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她的想象力,以及讲故事的能力,都是值得国内原创绘本借鉴的地方。

“角野荣子的作品,非常细腻可爱,难能可贵的是可爱中流露出的那股力量,也就是其赋予作品的灵魂。”荀颖认为,“缺乏灵魂的作品是无法得到小读者喜爱的。孩子是最朴实的读者,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哪位作者是用心去写,哪位作者没有为他们付出真心。”

“我认为角野荣子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蹲下来以和孩子平行的视角来给孩子写故事。因为了解孩子,所以她笔下的文字可以真正地打动孩子。”张心然说,“作者只有揣摩透了孩子的心理,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才能创作出真正受孩子喜爱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