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春迎着冰雪绽放 ——写赴平昌冬奥会的中国志愿者王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董恒波  2018年03月27日10:30

王雷的个头有一米七六,戴着眼镜,目光中透着童稚与纯真,秀外慧中,一脸阳光地站在我的面前。

我知道他是中国科学院的工学博士,现在的职务是中国石化的高级工程师。这之前,我还了解到,王雷的家是在山西运城,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宝地,从古到今出过很多名人,像传说中的舜帝、治水的大禹、史学家司马光、文学家柳宗元、戏剧家关汉卿、美女貂蝉、武将关羽,数不胜数,灿若星辰。但要说到中国奥运志愿者时,王雷肯定是一位可圈可点的名人,说他在运城排第一,其实也不为过吧。

王雷与奥运结缘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08年。

一、不忘初心:点燃爱国之火

2008年北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圆,十四亿炎黄子孙的激情,都被那颗燃烧的奥运火炬点燃了。2007年,从山东济南大学本科毕业的王雷,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刚来北京,他便报名参加了奥运会的志愿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壮观的队伍,在那一年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大楼里,就有他匆忙活跃而勤奋睿智的身影。他的身份是新闻宣传助理。

时间一晃北京奥运已经过去近10年了。王雷回想起在北京奥运会上当志愿者的感受和体会时,依然充满着骄傲与自豪。他略带羞涩地说,“北京奥运志愿者,是我奥运志愿服务的开始,也是我对奥运认识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可以用模糊期来定义吧”。

在北京奥运会当志愿者,给王雷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句话: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也是这句话,引领着他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走到了今天。

王雷坦诚地说,第一次做志愿者时,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想着能参与奥运,并且为奥运做点贡献。王雷说,他是很爱好运动的,对很多体育项目都很感兴趣,比如,他从小就爱打羽毛球,在同学的圈子里,还算一个高手吧,但绝不是达到能参加哪个级别专业比赛的程度。对冰雪运动,王雷的滑冰滑雪水平,也仅仅处在初级阶段,好像到目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说到这儿王雷像个大孩子似地笑了笑。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自己做志愿者这个“兼职”的认识的不断深入。

二、追求探索:肩负神圣使命

王雷把自己对奥运志愿者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界定为探索期。

2014年2月,王雷第一次跨国从事奥运志愿服务,也是他第一次服务冬奥会。当时,王雷在拿到出国的护照签证时,很激动,他说他就想看看国外的志愿服务是什么状况,国外的志愿者是什么状态。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还是带着一种很朴素的好奇心要走出国门,开开眼界。

但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一下子改变了他的想法。这个力量来自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王雷清楚地记得,那是2014年的1月25日,在中志联,赵津芳副会长和郭新保主任,为即将前往索契的中国志愿者举行“2014年索契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志愿服务队”成立暨出征仪式。这个仪式简朴却隆重而庄严。中志联为每一个出征的志愿者量身定做了专属冲锋衣。

说到这儿时,王雷的眼睛里闪着光芒,“咱们中国志愿者的那身衣服老漂亮了,到了索契后,惹得其它国家的志愿者羡慕不已呀”。王雷特别记得,在那个出征仪式上,赵会长带着微笑却也很严肃地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以中国志愿者服务队的形式跨国服务冬奥会,2008年时,我们提出,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现在希望你们把中国志愿者的微笑带到索契,带给全世界。那一刻,王雷感觉自己的肩上有着沉重而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呀,我们代表的是中国的志愿者,可不是出国玩儿和旅游去喽。

说到对志愿服务的探索期,王雷告诉我,中国志愿服务在国外怎样开展,我们在索契做了认真的探索和尝试。比如说吧,索契冬奥会时恰逢中国春节,我们服务队邀请其他国家的只要愿者一起过春节,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他们讲十二生肖的故事,在奥林匹克公园向全世界征集签名助力北京申办2022年的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

回来之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策划只做了第一本海外志愿服务画册。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海外赛事志愿服务读本,这也是中国第一本冬奥志愿服务的相关书籍呢,也算填补了一个空白。看出来,王雷的脸上绽放的是成功的喜悦。

三、志愿服务:细节感动人心

“你出国志愿服务,你肯定经历了很多难忘的事,能不能讲两件最受感触的,让大家分享一下?”我问。

可以呀。王雷眨了眨眼睛,和我说了下面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先说说我被人家服务的事吧。

2014年索契的冬奥会,是在2月份,天气特别寒冷,冬奥会离不开冰雪哟。当我在索契下飞机后,转乘大巴车前往志愿者村入住。咳,没到地点下错车了。最让我着急是,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发现,自己有一个包落在车上了。哦,我随身带着两个包,大包装行李,小包里装着护照和钱包。大包很沉,两手拉着,就把那个贵重的小包给丢了。赶紧找吧,可是刚才坐的车的车号根本没记住,最关键的是我们语言不通,我英语没问题,可是俄语交流太困难了。那大冷天,我都急出汗来啦。怎么办呀?就是这时候,我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两个俄罗斯人,一男一女,好像也是大学生。看到他们的制服,我心里有底了。这是冬奥会的志愿者呀!我赶紧上前用英语和他们交流,他们的英语也很棒,沟通没有任何障碍。志愿者见到志愿者,如同一家亲人,他们立刻把我领到了一个志愿者服务的办公处,马上打电话询问刚才接飞机的大巴车的具体人员和地点。不到15分钟,那个司机,开着车把我的小拎包送回来了。效率之高让我既敬佩又感动。咳,我说这个出师不利掉链子的事,其实是极少极少发生的,是让大家知道,志愿者在国际都是让人尊敬和爱戴的。

再讲第二个故事,是我服务别人的。

哦,你问我在索契做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我是摄影助理,就是在雪山上为那些专业的摄影记者帮忙。什么?你说我们的工作,是帮人家扛着器材,拎着包箱或举个灯?不对,不对,那可不是志愿者的工作哟。我们志愿者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是经过严格培训的,是有专业要求的。人家摄影师的架子、包什么的,我们不能碰的。我们的职责之一,是告诉摄影师们冬奥会的相关规矩,你摄影的位置在哪里,哪儿能拍,哪儿你不能拍。

说完了,回来说故事。

那天晚上,比赛活动结束了,我刚回工作间休息,一个美国的摄影师急匆匆来找我。他说他的一个摄影三角架丢了,可能是落在雪场上了。他很着急,想自己去找又路不熟,就找到我们。那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外面很黑,又特别冷。我陪着这个记者,打着手电筒,沿着雪道,一路寻找。在冰天雪地里找了一个小时,当终于找到那个三角架的时候,摄影师激动地抓着我的手,连声的用英语喊着,中国志愿者,最棒最棒!

四、走向成熟,传递中国声音

2018年1月12日下午,在北京冬奥会的一个大型会议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志愿者,在这里集结,他们将经过严格的培训,奔赴韩国的平昌,在那里举行的冬奥会上做志愿服务。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段桂青向志愿者服务队授旗。英姿飒爽的王雷走上前来,代表这支年青的志愿者队伍接过了那面红旗。

面对着北京的许多媒体,王雷说,我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已经成为平昌冬奥会的赛会志愿者。将会在2月3日赴韩参与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岗位是江陵速滑馆礼宾服务岗。这次北京冬奥组委把来自国内各地区的平昌冬奥会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团队,增强了自己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将通过参加平昌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积累经验,为今后服务北京冬奥会打下基础。

现在,王雷就坐在我的对面。提前预约的计划很紧张,我知道王雷无论是单位的工作,还是做志愿服务,都非常繁忙,他都忙得快没有休息时间了。不过,我还是想问几句深层次的问题。

“做志愿服务,说到底是一种奉献,你的父母支持你吗?”

“我当志愿者,家里是支持我的。但到国外去做志愿服务,家里人起初不大同意,主要是担心我的安全。上次在索契开冬奥会,由于开幕前不断有恐怖威胁传来,他们就很反对,最终我还是说服了他们。”

“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志愿者?”

“哦,这就是我要谈的对志愿服务认识的第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成熟期。当年我当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时,是二十出头的毛小伙子,现在已经过而立之年,随着经历的不断丰富,和对奥运认识的加深,我觉得奥运志愿服务不同一般的志愿服务,奥运会赋予了志愿者更多的内容,志愿服务的背后不仅仅是奉献精神,更是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不仅仅是传递中国的声音,也是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我非常高兴,中志联一如既往地支持奥运志愿者,支持中国志愿者走向世界。”

王雷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阳光,他特别感谢他的家人和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也感谢中志联多年来给予他的鼎力相助。

五、青春芳华:迎着冰雪绽放

北京冬奥会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说,我国有1345人报名申请平昌冬奥会的志愿者,这其中共有113人得到了平昌冬奥组委的确认。王雷成为其中的一位,无疑是光荣和骄傲的。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志愿者,他们将在北京接受正规的培训,包括志愿服务规范、国际习俗、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等都有严格的课程。

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到2014年的索契冬奥,再到今年的平昌冬奥,王雷已经是“三届”奥运志愿者了。

他对每次志愿服务的机会都倍加珍惜。他说,志愿精神和奥运精神是高度契合和完美匹配的。我们带去的是热情、是专业服务,是我们对奥林匹克的贡献。我们要带回来本领,助力北京2022年的冬奥会。我们还要带回友谊,带回文化和思想的碰撞。

后来,我曾在电话里询问王雷目前的生活状况。他说他现在还是单身呢。我想,也许这些年来,他除了在通往博士学业的征途跋涉,就是东奔西走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志愿服务,他像一个跳动着的火焰,还没有哪一位漂亮的姑娘,能够将丘比特的神箭击中他的靶点。接下来呢,就全靠缘份了。但这一天不会太远,用爱心温暖这个世界的人,一定会有爱的收获,这一点你不用怀疑。

我们谈的所有志愿者的话题,都与冬奥运有关,我想,当这篇稿子付梓的那刻,王雷和他的伙伴们已经站在了韩国平昌的雪场上了。他们的英俊潇洒的身影,就是中国志愿者的形象,他们的芳华青春,将迎着冰雪向着太阳绽放。

董恒波 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一级作家,原为辽宁省作家协会《文学少年》杂志主编,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