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发现“非遗”之美

来源:经济日报 | 李咏瑾  2018年02月26日07:01

☞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的主题,也应该是作家的担当。小说恰恰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它的独特性,因此具备了很高的“含金量”

☞ “非遗”其实与普通人可以紧密相连,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作为重要的历史发展见证和民族情感纽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存状况受到了很大冲击。如何让“非遗”再度走进公众的生活,重新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邀请到了第四、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曹纪祖、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蒋铭、杜甫草堂馆长刘洪、四川成都市青羊区残联公益人士任易、“独臂绣娘”陈再英等人,请他们分别从“非遗”的时间、空间、人文三个维度,深入解读如何以文化媒介助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时间之美——

“非遗小说”,开辟文学新题材

问:我手上的这本《蜀盐说》,是由著名作家、资深媒体人刘裕国老师花费了4年时间领衔完成的一本历史小说。书中介绍了一项意义重大却鲜为人知的“非遗”——卓筒井。作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诞生于北宋庆历年间的卓筒井,带动了蜀盐的大行于世,直接推助了川菜的繁荣发展,并深刻影响到近代地质钻井以及能源工业开采。在长篇历史小说《蜀盐说》倾力挖掘之前,这一段赫赫有名的历史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您能否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角”——卓筒井的基本原理以及历史影响?

蒋铭:“井”的渊源,伴随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一直不曾断绝。这一简单的挖掘行为,是人类早期最伟大的生产力创举之一。“盐”是百味之王,诱人之白金,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作为重要的民生之本,渐渐演化成重要的战略物资乃至立国之本,甚至引发了一系列战争。传说南方的蚩尤举全国之力攻打北方的黄帝,即是为了夺取山西运城的盐池。古代蜀国去海苦远,再加上蜀道崎岖,盐尤为稀缺,这一窘境随着卓筒井的诞生得到了极大缓解。

卓筒井位于四川省东部的大英县,它是用椎架子套铁质圜刃钻头、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深处开凿的盐井,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钻井技术。卓筒井有技术先进、开凿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易于开凿、便于掩藏以逃避课税等优点。它一经问世,就迅速推广开来,大大促进了宋代盐井生产。据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不完全统计,“凡四川二十州四千九百余井,岁产盐约六千余万斤”。

卓筒井开西方绳式顿钻钻井技术的先河,揭开了人类向地下深处探寻宝藏的序幕。这种钻井技术的发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井盐生产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人类在开采盐卤的过程中,发现了深埋地下的油气资源。它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加快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迅速发展,促使了现代石油化工、航空、汽车、电力等多种工业的兴起。它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对人类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问:目前,在我们的创作领域,以“非遗”为题材的历史小说还不多见。您能否从文本审美的角度谈谈这本《蜀盐说》?

曹纪祖:今天,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下来谈这本小说。首先,“非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包括创造发明、民俗、民间工艺以及文学艺术。这本书根植于文学艺术,以第三方的历史视角来聚焦“非遗”,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有益的尝试。

《蜀盐说》粗看聚焦于盐,实则更多地介绍了卓筒井的历史背景与成因。卓筒井自北宋庆历年间起源后,历经1000多年的发展变迁,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钻井、起下钻、抽取、防井喷以及运输工艺,整个过程凝练了千年间这里百姓的智慧和心血,是一个大胆试验、不断改造、更新换代的曲折过程。作者大胆创新,将卓筒井千年的变迁凝练到北宋庆历年间不足10年的时间里,大致在公元1041年至1048年前后,通过设置代表官盐身份的“田家盐场”以及代表民间新兴科技力量的“卓筒井盐场”两方对垒,实际上暗喻着从公元前255年发源的大口浅井与卓筒井为代表的小口深井两股生产力之间的正面遭遇、两相博弈,以及顺历史洪流滚滚而行,卓筒井最终取代了大口浅井的生产力发展史观。

所以,我认为这本小说不能完全归类于历史小说,而应该更加细分为“非遗小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的主题,也应该是作家的担当。小说恰恰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它的独特性,因此具备了很高的“含金量”。

空间之美——

做更具审美内涵的文化空间

问:“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坐落在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诗歌版图上绕不开的精神地标。杜甫草堂自唐代初建,历经千年传承,其中蕴藏着唐代遗址文物、瓷器、陶器、名人字画等5万余件藏品,共同构成了一个内涵挖掘不尽的超级IP。可以说,草堂本身就是一个蕴含“非遗”的宝藏。为维护、管理好这一“宝藏”,草堂展现了怎样的责任与担当?

刘洪:我诞生于“诗仙”李白的故里江油,现在又到杜甫草堂,成为一名“诗圣”家里的守门人,自觉肩上的责任很大:一方面要守护好杜甫草堂的一草一木,这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要守护好先辈们所创造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子孙,这里面承载着博物馆的责任与担当。

问:杜甫草堂是怎样在保护传统“非遗”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我们打造出更具审美内涵的当代文化空间?

刘洪:杜甫草堂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由公元759年杜甫初到成都时所筑的一亩寒舍,扩展为如今包括浣花溪公园在内的赫赫800亩草堂,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步步皆有出处。

以草堂主体的茅屋为例,茅屋本身是物质文化遗产,而修建茅屋所用的材料、技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来草堂看茅屋的观众越来越多,人们能从茅屋中感受到古人的生活布局、天圆地方等朴素的认知;从历代先贤留下的诗、画、艺术品中,可以领悟、体会到当年先辈们创造文化的可贵。从这一层面来说,杜甫草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2016年中秋节正式开放的草堂文创馆占地2000多平方米,三进四合院内不光能品茗,还能欣赏、购买到与多项“非遗”相结合的文创产品。这里的蜀锦、蜀绣、竹艺、漆器等皆为成都知名的非遗品牌,所售产品皆是这些品牌为杜甫草堂量身定制的“诗圣特供款”。我们所有的新增建筑皆严格遵循川西民居特有的建筑布局,全部聘请45岁以上的传统匠人,采用最为传统的砖木和榫卯结构来进行修筑,用实际行动为草堂的文化延续增添了生动的注解。

人文之美——

为公益事业助力添彩

问:“非遗”其实与普通人可以紧密相连,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四川省残联在推动残疾人与非遗深度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否为我们讲一讲您与“非遗”之间的故事?

陈再英:在接触蜀绣之前,我尝试了很多份职业,因为肢体的残缺,均很难坚持下去;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可能是心底缺乏一份真正的热爱。

2006年,我听说成都市残联可以学习精工织补技艺,便报名参加。学习第一天,就被最简单的一个动作难住了:一只手怎么穿针引线?看到自己左肩处残留的一小截肢体,我有了法子:用左腋窝夹住细线一头,露出一小段,再右手拿针,将针孔对准细线。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汗流满面中,我终于成功将细线穿过针孔。从简单的平纹、斜纹等技艺开始学习,慢慢地,我这只做惯粗活的手,也能做出漂亮的细致活了。

当我后来接触到精美的蜀绣时,第一眼就爱上了它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蜀绣班毕业后,我在家中开了一个免费培训班,义务教学其他的残疾人朋友,先后培训了100多名徒弟,帮他们在逆境中重新找准了人生的方向。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蜀绣公司在都江堰板房学校为受灾群众开设蜀绣班,但受灾群众的情绪很不稳定,公司负责人谯宇筠便邀请我为受灾群众义务教学。当我穿着自己刺绣的牡丹旗袍神采奕奕地站在了讲台上时,大家一下安静下来,培训终于有条不紊地开始了。下课时有群众告诉我:“看见你的坚强,我们没理由再消沉下去了。”我很感激蜀绣,因为我能切实地感受到,这一针一线,绣出了我自己的未来。

任易:我曾经是一家企业的高管,当成都市青羊区残联拟打造全国首家残疾人众创空间时,他们找到了我。起初只是因为一份善心和激情接下了这个挑战,不曾想由于前期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我正式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全情投入到助残事业中。通过“一对一”辅导式残疾人创就业“门诊”,我发现,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各地从事传统技艺的残疾人在从业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便成为我们事业的开拓口。

当时,我们对残疾人所从事的手工艺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市场调查,发现他们面临产品创新无力、销售渠道不畅、市场反应速度太慢、从业收入偏低等瓶颈问题无法突破。于是我们主动与四川省残联对接,成功策划举办了“四川省首届残疾人展能节‘精准对接 助残脱贫’手工艺品大赛暨展销洽谈会”,活动吸引全省近500名残疾人手工艺从业者和残疾人工作者参与。

之后,我们团队发起的“培优计划”,整合到全国文创领域200多家线上线下商家深入参与并持续发酵,并于当年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发布了全国首个残疾人手工艺品牌“折翼天使”,获得中国残联“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的授牌。残疾人手工艺人才“培优计划”的实施,直接惠及153位残疾人从业者,75家残疾人工坊。这一模式先后吸引了法国残疾人企业、澳门伤残人士服务协会、上海市残联等数十家国内外残疾人组织机构前来参观学习。残疾人借助“非遗”,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很多“非遗”项目,因为残疾人的关注和加入,为它们的延续注入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