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年货压实幸福感

来源:人民日报 | 程远州 李茂颖 孙 振 柯仲甲  2018年02月14日08:14

 标题书法:苏显龙

 

     图①:四川达州万家镇,易地扶贫搬迁户向泽茂在新家挂灯笼。陈国岳摄 图②:浙江杭州,市民在直播挑选年货。人民视觉  图③:游客在河北唐山南湖公园灯会游览。本报记者 史自强摄

  编者的话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餐桌上、衣柜中,想必早已备好了各式各样的年货。年货是有味道的,这味道就是年味;年货是有记忆的,这记忆便是传承。然而,时至今日,年货早已超出了传统范畴,更多“高精尖”“黑科技”“私人定制”的“新年货”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年货也实现了新的历史变迁。

  年货的变迁,记录着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也折射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就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这一年,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春节前夕,本报记者分赴云南、黑龙江、安徽、湖北等地,走访刚刚脱贫的农户、打工返乡的农民工,还有普通的城市市民,了解他们的生活变化,倾听他们的年货故事,分享他们的幸福喜悦,也一起感受新时代的发展足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时间进入腊月,春节脚步渐近,各地的年味也悄然浓厚了起来。

  腊月二十三,云南沧源,虽是冬日,却暖意融融。车子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前行,来到沧源佤族自治县永安村时已近正午,村中欢声笑语、歌声阵阵。走进村民陈俄那家中,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今天,陈俄那家正在准备过年吃的糯米粑粑,院子里满是来帮忙的街坊四邻、老老少少。

  而此时的安徽合肥,正午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城市。和平路街道来安花园小区,87岁老人肖丽华家里,十几口人都聚齐了。厅堂里,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大伙儿有说有笑;厨房里,煎炒烹炸、切削拍剁,忙得叮叮咣咣……

  在黑龙江哈尔滨,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冬也不能阻挡街头的热闹纷繁。步行街、小商店……到处人来人往。今年,市民张家祥和妻子张悦要接父母来哈尔滨过年,趁着年前轮休,两口子特地上街挑选年货。

  齐整的发型、崭新的夹克西裤……在湖北武汉汉口火车站,从青岛新机场项目工地返乡的袁龙庭,背着鼓鼓囊囊的帆布包,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是一位“资深”农民工。今年他格外兴奋,因为“今年的年货比往年要‘新鲜’得多!”

  办年货 忙起来

  吃的穿的用的,家家年货丰盈,曾经的过年“奢享”如今想吃就吃

  “咚、咚、咚……”陈俄那家的院子里已摆好了舂臼、簸箕和芭蕉叶,喷香的糯米饭被放进舂臼里,妇女们用舂棒一下一下地舂着粑粑,旁边的村民不时添入煮熟的蛋黄……

  糯米粑粑是当地最重要、最传统的年货。坐在旁边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过去糯米是很稀罕的东西,只有过年和新米节的时候才能吃上,“过年做糯米粑粑,就是希望有个好兆头,来年大丰收。”

  现如今,糯米粑粑早已不算是“奢享”,但依旧是佤族人“戒不掉”的甜蜜年味——每年腊月,雷打不动的30斤糯米粑粑,做给家人,也送给村中老人。说话间,陈俄那拿起一块糯米粑粑放进嘴里,柔软香甜,也吃出了这一年的收获与喜悦。

  作为永安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之一,陈俄那在2017年刚刚实现脱贫出列。“跟着村里新种上了甘蔗与茶叶,今年收成都不错,挣了四五万。”陈俄那腼腆而甜蜜地笑着说。

  千里之外的肖丽华家里,菜已做好了大半,餐桌上,四碟八碗,有传统徽菜臭鳜鱼、皖南名吃腌咸货,还有寿司、澳洲牛肉……

  “来来来,先看看俺们家的年货!”肖丽华老人精气神十足,一把将记者拉进了厨房。

  “俺们家四世同堂,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四个孙女、两个重孙女、两个重孙子,过年全回来了,可不得备足了‘干粮’嘛!”老人边说边打开冰箱,上层是鸡蛋牛奶车厘子、青菜黄瓜绿豆芽;下层有排骨肥牛冻水饺、带鱼螃蟹基围虾……这还没完,新买的小型冰柜里,冻着各种食材,应有尽有。

  “这要是在以前,好多东西见都没见过。”说起过去,老人最有发言权,“那时候每到春节,商业部门都是凭本、凭票供应主副食品,还有供应时间的限制,哪像现在,要啥有啥,随时都能买。”

  今年过年,袁龙庭给家人准备的是海鱼海蟹——这些“新鲜”年货,花了他800多元钱。

  “还记得刚出来打工那会儿,在天津的工地上干了10个月,过年结账时扣掉生活费还剩不到5000元钱,除了给家人买点衣服,什么都舍不得买。”袁龙庭回忆说,那年的回乡路上,他捂着工钱在火车上站了十几个小时,手心的汗浸湿了包袱,再困再累都不敢睡,下了火车径直到银行办了存折,才算安了心。

  此后几年,袁龙庭过年回家买得最多的还是衣服,因为“农村讲究过年穿新衣”。这些年,袁龙庭学电脑、考自考、成为央企中建三局工地上的技术负责人……工资水涨船高,攒下的“活钱”也越来越多,过年时买的年货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2003年春节买了彩电,淘汰了用了5年的黑白电视;2014年春节给家里装上了网络,还买了电脑……”袁龙庭掰着指头算着账,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今年收入还不错,比去年又多了好几万呢。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看到好东西干眼馋’了。”

  新年货 潮起来

  从以“舌尖”为主扩展到兼具“高精尖”,新年货定义新生活

  年糕、糖果、守岁鱼……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年货似乎一直与“吃”有关。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逐渐从以“舌尖”为主扩展到“高精尖”,这股子年味儿,也从餐桌漫延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吃完午饭,肖丽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姥姥,拿出点有科技含量的!”肖丽华的小外孙女李娜在一旁打岔,老人听了,笑着从卧室里拿出一块智能手表——这是李娜专门给老人准备的“高科技年货”。

  “吃的穿的都不缺,现在健康最重要!”李娜说,老人每天都要晨练,有了智能手表,能量血压、测心率,还可以实时定位,实用得很。

  “妈妈快来,咱们一块儿听它讲故事好不好?”李娜的小女儿跑了过来,手里抱着一个椭圆形机器人——它叫阿尔法蛋,是一款专门为3到6岁儿童设计的智能语音机器人。

  “能聊天、讲故事,还能上幼教课、打视频电话。”李娜感慨现在的科技实在太发达了,“新年新气象,咱也赶个时髦!”

  和李娜一样,24岁的北京市民小刘也热衷于置办“新年货”。去年除夕,他送了爸爸一张全年的健身卡;今年过年,小刘要为喜欢读书的妈妈买一整年的在线课程学习卡。

  “我妈平时就喜欢听广播,去年我教会了她用手机听在线节目。现在网上优质资源越来越多,我干脆就给她买了一年的在线课程。”小刘得意地说,“谁说年货的‘保质期’只有过年这几天?一张会员卡、一个账户,就是一整年的新生活!”

  潮起来的,除了年货,还有置办年货的点点滴滴。

  人山人海、大包小裹……这曾经是很多人的春节返乡记忆。袁龙庭至今记得,为了把年货背回家,每年的返乡都是一场“硬仗”,有时为了连人带包都能“塞”进火车,甚至需要别人在后面“用脚帮忙”。

  但在今年,袁龙庭背上的帆布包里却只有换洗衣物,“什么年货都没带,今年回家可算是一身轻了。”

  其实,年货早就准备好了。

  “除了海鲜,我还在网上下单了不少化妆品,都是老婆指定的,直接能送到村里快递站。给两个孩子也买了不少玩具、学习用品……”袁龙庭感叹,有了网购,鼠标轻点就能买年货了,有的只是选择的烦恼,再没有大包小裹的负担。

  而在张悦的印象里,过年是儿时的期盼,却也曾是母亲的“煎熬”。“我们小的时候办年货并不容易,得先去菜市场买肉、菜,再去超市和商场……”张悦至今记得母亲来回奔波买年货的忙碌样子。

  如今,买年货对于张悦而言,已成了与家人一起休闲放松的幸福时光。张悦夫妇都是哈尔滨客运段的高铁乘务员,平时三天两头出差。这次,趁着轮休带家人来商场置办年货,“东西应有尽有不说,还有餐厅、电影院,一整天逛下来,愉快又惬意。”张悦满脸轻松地说,打算给父母选购防滑棉鞋、理疗仪,给孩子选台早教机,再给自己买一台足部按摩机。“这么多东西拿起来费劲不?”记者问。“我都是先在商场里看好样子,再到网上比价格、下单,东西直接送到家里,方便又省钱!”

  新生活 美起来

  传统年货蕴含着几代人的甜美回忆,但年货的内涵外延正在变化

  从“吃好穿新”到“品质生活”,年货的变迁记录着生活的日新月异。

  今年,陈俄那家还有一样特殊的年货——为新家添置的家具。“要是在过去,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年几千块的收入能养活一家老小就不错了。”

  而在城里长大的张家祥的记忆里,儿时的年货是客厅里的糖果、厨房里的菜和肉,还有身上的新衣,那是每年的“惯例”;但这些年,赶集变成了逛商场和网购,年货的内容更是日渐丰富——从土特产到洋品牌,从“舌尖”到“高精尖”,从有形到无形……

  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提供的过去3年的年货数据显示,可供人们选择的年货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食品方面,受欢迎的不仅有各地传统美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域风味;此外,医药保健品、美妆个护、科技数码产品等的销量亦迅速增长,成为“新年货”的主流。

  年货到底是什么、包括什么?为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

  “在大部分年货市场中,‘传统年货’依然占据主流。”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顾辉认为,年货的背后隐藏着“文化意涵”,寄托着“乡愁”,“这种乡愁主要是以60后、70后和80后为主体。由于他们的童年大多处于追求温饱的阶段,所以传统年货寄托着他们的甜美回忆,也更受青睐。”

  而对于喜爱新年货的年轻一代,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集林认为,无需过分担忧,“因为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等存在差异,90后的‘年货观’肯定会与父辈有别。求新求实用、向父辈传递新鲜的生活方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谓‘年味淡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文化的变迁。”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文华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冲击着各种民俗的传承——年货的更迭和变迁,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这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际上,对于年货而言,每代人、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正如张家祥爸妈来哈尔滨过年时,子女一再强调“哈尔滨啥都有”,但老两口还是大包小包地从老家背来了黏豆包、土鸡、新杀的年猪猪肉……“也许这些才是爸妈心中的年货和年味吧!”张家祥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