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育善《惊蛰之后》:“儒生”之笔勾勒文学中的乡村版图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2018年01月22日09:39

研讨会现场

作者李育善

“春暖花开,春光明媚之时,温馨的芬芳滋润着我的笔。偶一声鸟鸣,叫我心也为之一动,这么美好的城市,这么自然的生态,我得好好去写,为这蓝天白云,为这鸟语花香。”散文写作对陕西作家李育善来说,是献给故乡土地的一腔真情,这深厚的情感中饱含着他对文学创作的初心,对山水自然的敬畏,对时代宏图下乡村真实生活图景的热爱。1月19日,由文艺报社、《美文》杂志社、陕西师大出版总社主办的“散文写作与现实观照——李育善散文集《惊蛰之后》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陕西师大出版社社长刘东风出席研讨会。徐可、胡军、彭程、谢有顺、刘琼、杨晓升、王冰、穆涛、刘艳、高亚平等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惊蛰之后》是李育善的第三本散文集,讲述了陕西省商洛市一个乡镇小村的风土人事。46篇侧重抒写当下生活的散文,记录了社会转型阶段中中国城乡的真实状况。有对扶贫一线和工作一线的纪实,有反映基层乡村政治生态的实录,有源于生活日常的内心感悟。

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经验沉淀。贾平凹认为,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生活是极其重要的。从生活出发写作,走的是一条缓慢的、不断积累的道路。他说,顺着李育善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不断实践,其作品慢慢发生着改变,这就是仍然生活味十足的描述,情节生动,细节丰富,文笔优美,却在文字与文字的空间充塞了一种气,膨胀而有张力,使作品有了浑然,有了大气象,其中对社会、对生命、对人性,多有独特的体悟。

吴义勤表示,长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都存在关注现实、书写现实的问题。如何把现实转化成一种文学品质,成为文学的内在力量,是新时代下深化文学创作的重要问题。作者将那些浸泡了自己观念的素材拿出来,写得饱满而真诚,使他眼中的人物、事物在时代与生活的映照下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从生活的土壤中长出的文学

人生态度决定写作态度,胸中拥有浩然之气,文字也会呈现出充沛的大气象。彭程认为,李育善以不同的身份面对不同生活,在各种岗位中认真体味、观察和思考,写出了生活的本真和原貌。他很真切地沉在生活里,因而他所感知与反映的人或事本身具有了深度与力度。无论是沉甸甸的苦难还是简单微小的幸福,他都给予了质朴和明朗的表达。徐可形容李育善的散文“朴实而本真,是从那片土壤里长出来的”。

散文最珍贵之处在于对生活的客观记录,李育善的散文字字句句都是生活原汁原味的投射。刘琼说,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背后都隐含着与生活的关系。作者能够抓住万千世界中人的立体感,展现出原生态的鲜活,这样的作品与他生活的那片辽阔、深厚的土地有一种契合之感。王冰、高亚平也认为,李育善的散文关注现实题材,如写乡镇干部,写扶贫,写食品与药品安全,他的作品有生活气息,读他的散文可以让我们深入城镇样态,体味百姓疾苦,这也是文学创作“仁”之精神的体现。

为变革时代留下文学的历史价值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曾说:“李育善是儒生,他的文章就成了理解中国的一个小的但更具普适性的样本。”散文看似琐碎,但整体凸显出了当今变革时代,中国农村真实生活图景和社会现状。穆涛认为,李育善的散文侧重写实,是对中国农村在当下社会转型阶段真实状况的判断与思考。作品以工作经历为引线,考察社会节奏及民风之变,着眼点具体,既有令人惊悚的社会焦灼点,也有趋势的预见性,用心沉重。

杨晓升谈到,这类散文具有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因为尊重现实生活,相比那些主观色彩浓重的散文更加真实,所以也更加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张华也认为,李育善的作品反映了广大农村最真实的风貌。农村的文化,农村的乡土生活应该有声音,应该发光。这是大散文写作需要倡导的风格,不淹没每一片星辰。

对李育善的文学创作道路,评论家也提出了建议。谢有顺表示,李育善的散文在结尾喜欢做总结式陈词,比如下乡回来心里面有一丝甜意,或者做农村工作也不容易,终于解决了矛盾等等。但是写作有时候是不应该有结论的,甚至不应该有结果,这样的处理会给人一种开放性,使文本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