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学术出版驶入知识服务新赛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孙海悦  2018年01月22日08:47

“听你们讲了《梵高传》之后,我特别有兴趣把这本书买来看一看。本来由于知识视野问题,我是完全不会翻开这本书的,但听到之后我觉得这些内容对我的工作、生活都有用。”这是一位程序员在罗辑思维·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后台的留言。

2018年,聚焦大众市场的知识服务能否在学术出版领域开枝散叶?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上,业界人士围绕“学术出版与知识服务”展开讨论与畅想。

切合所需 学术内容产品化

“互联网浪潮席卷一切、深入一切,学术出版生态也在发生变化。”正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所说,碎片化阅读、泛阅读习惯下的深度专业资讯服务,乃至全方位的知识服务,成为知识提供者的重要竞争力之一。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用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田丰看到并实践的新时代的新模式,“这种体验很好”。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音频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豆瓣时间”音频内容总监张薇认为,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的双手和眼睛都在忙碌的时候,听,成为获取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对于有声书这一知识服务产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主任董风云认为,它能够为出版社和作者带来收入,也切合了读者所需。“我们有一批不是很深奥的学术作品非常适合朗读,需要一个适合的平台来开发。”

董风云谈道,《每天听本书》并不是照搬图书内容、纯粹朗读文本,而是筛选一些适合普通读者认知的内容。对于自己的编辑团队参与的这部分工作,董风云认为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除了传统的出版业务,“能与新的知识服务形式结合起来,我们的编辑由此得到一种很大程度的升华”。

作为一线内容生产者,董风云认为自己的团队其实能够做一些以前没有想过的工作,比如课程培训,比如线上大学。“怎样来做,在于我们这样的传统出版单位和《每天听本书》、‘豆瓣时间’这样的平台如何进行协作。”

分羹纸书?营销推广互动化

“从人类历史来看,知识免费是一个巨大进步,因为从前知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分析知识付费火起来的原因,田丰认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付费的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它的筛选机制。“它把人们最需要、也是最有效的内容筛选出来卖给用户,这就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

听了一本书的一部分精选内容,是否会影响纸书销售?《每天听本书》负责人阿狮用操作的1000多本书的分析数据给出结论:听,不但没有影响纸书的正常销售,反而对纸书的营销、推广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因为听能够离用户更进一步,它有更充分的空间把作者和出版人想表达的东西传递给用户。”

阿狮介绍说,很多人会把听书作为一个筛选书的步骤,他们可能用10分钟听听相关内容,如果确实有兴趣就会去买书。为此,《每天听本书》也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将电子书做成相关购买链接,“很多用户立马就买了”。

严肃的学术出版物是否适合以听的方式传递给人们?董风云对此持怀疑态度:“适合听的内容一般是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东西,而学术出版物相对精深,似乎并不适合。”对于董风云的担忧,阿狮表示:“我们与各个出版社的合作是完全开放的,包括严肃的学术出版,我们都可以尝试去做。因为在这个时代,一定有更好的方式找到适合用户的表达方式和产品形态。”

未来走向 知识服务平台化

学术出版与知识服务具有天然的契合性,知识付费人群又与出版社的读者高度重合,哪些内容能够吸引用户付费?张薇分析归纳为:能使人成长的内容、稀缺并且与用户有关系的内容。

正是由于很多用户认可通过知识能够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想能力,“豆瓣时间”筛选内容的标准是非常清晰的:回到知识本身,或者说有价值的内容本身。张薇表示:“具体的标准是:有益、有趣、有关系。有益,即一定要有价值;有趣,就是提供令用户感兴趣、易接受的界面;有关系,即一个好的内容需要与用户产生关系。”

“一定不要把内容付费产品理解为一本书的衍生物。它不是附庸,从各种角度来讲它都不是。比如它有独立的收入,如果做得好甚至要超过一本书的收入。”张薇提醒道。

在田丰看来,真正的知识生产者是在学术领域产生的,而非市场领域。“在知识付费的时代,像社科文献社这样的专业知识服务商的生命力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绵长。”

“依靠单本精品书孤军奋战的时代已经过去,打造内容整合平台才是未来出版业之本。”在谢寿光看来,以专业数据库为平台、以知识服务为导向、全面整合学术资源的出版模式,将成为学术出版新常态。“学术出版全行业应搭建专业知识服务平台,并找到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知识、服务、技术都可能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