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情怀的写作 ——读彭绪洛《我的探险笔记》

来源:文艺报 | 乔世华  2018年01月18日13:39

彭绪洛写作探险小说,并不只是在书斋里任由想象力纵横驰骋,而是基于自身的探险经历,其想象力的延伸和写作灵感的勃发均由此受益。惟其如此,他的探险小说才格外出神入化,能征服小读者的心灵。新近推出的《我的探险笔记》(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10月版),让我们见识到了他是如何在人迹罕至的土地上“荒野求生”的。

《我的探险笔记》包括《死亡地带罗布泊》《西藏生死线》《雅丹魔鬼城》和《神农架野人谷》四本书,总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惊险性。《我的探险笔记》是非虚构的日记体,其中所讲述的诸种曲折历险丝毫不逊色于彭绪洛此前小说的探险叙事:戈壁滩上伴着狼群此起彼伏的嚎叫声和由远渐近的奔跑声入眠,盘山公路上发生刹车油渗漏(《死亡地带罗布泊》);在沿途全是悬崖的通麦天险路段行驶,攀登哈巴雪山时遭遇暴风雪袭击(《西藏生死线》);徒步穿越戈壁沙漠,遭遇沙尘暴,在无人区旱峡突遇陷车(《雅丹魔鬼城》);夜宿老君山时为巨兽走路的巨大声响所困扰,在野人谷里惊遇野人模样的动物(《神农架野人谷》)……这套书还同时配有500多幅实景照片,为读者如实还原了其探险路上的见闻。难能可贵的是,彭绪洛自始至终是以平易入心的文字娓娓讲述以给后来者提供参照,以赏心悦目的画面召唤读者以使之亲近、热爱自然。

其二,文学性。彭绪洛勤于笔耕,已有20年创作历史,历次探险中无论多苦多累,都要坚持写日记。长期写作上的历练使得其拥有了很好的文字功底,,能准确而富有神韵地讲述经历、传递情思,一如其自己所言:“这些真实的感受和细微的心理变化,是平时坐在家里想象不出来的,只能是真实的经历才可以换来。”(《死亡地带罗布泊》)就文本属性而言,《我的探险笔记》属于散文,但其中也有机穿插了不少于探险途中酝酿完成的诗歌,如为沉睡了3800年的楼兰姑娘而代言的《楼兰姑娘》,向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致敬的《魔术大师》《余纯顺的故事》等,这些诗歌情深意长,富有想象力,激荡着读者的心潮,也调剂了叙事。

其三,科学性。彭绪洛的科学探险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或寻求刺激,而是有着多重严肃目的:为了把儿童探险小说写得更加真实;验证日常习得的科学知识和求生技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确证自己并更好地感受生命和感悟生活。《我的探险笔记》是其进行文化和科学考察的结晶,内中所涉及到的自然风物、人文历史、科学知识、宗教文化比比皆是:高昌古城、火焰山、纳木措湖、唐古拉山口、剑门关、昭化古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实在是一部扩展读者各方面科学知识的科普著作。

其四,实用性。彭绪洛在探险路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的野外生存经验,他把这些经验以文学的和说明的方式毫无保留地呈奉给读者。一方面在正文中有生动细致的叙说,另一方面又有非常具体实用的探险攻略,诸如危险指数、辛苦指数、体力消耗、探险周期、最佳出行时间、注意事项等等,条分缕析,无微不至。

彭绪洛一直笃信“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探险史和开拓史”,“探险也是儿童成长永恒的主题”,倡导“多一次探险,多一分安全;多一次探险,多一条生命”。他写作探险笔记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光荣经历,而是以此激发读者求知探索的精神,召唤儿童身上的血性、勇气与智慧,同时还要让读者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进而对大自然秉持敬畏之心。这是一位用生命在写作的人,也是一位富有情怀的儿童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