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漓江出版社“年选系列”图书出版20周年:回顾与记载,为了文学的明天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2018年01月03日12:05

研讨会现场

“二十年来,我们在场,我们经历,我们阅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梳理与集成不仅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品质,并且呈现了年度文学发展脉络。12月27日,由漓江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协办的漓江出版社“年选系列”图书出版2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漓江出版社副社长李弘,陈晓明、顾建平、王剑冰、林莽、丁晓平、邵燕君、秦俑、徐南铁、赵智等参与编选“年选系列”的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由漓江出版社总编辑张谦主持。

此次“年选系列”包括2017中国年度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科幻小说、儿童文学、网络文学、微型小说等17种文学类别。20年来, “年选系列”坚持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名刊、专家学者主持编选,在全面客观、公正专业上严格把关,认真梳理全年文学创作成就,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年度优秀作品,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有评论家认为,“年选系列”像一套正在进行时的文学回忆录,定格了20年来的文学成就和社会潮流演变。

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负责主编报告文学年选,他在贺信中写到,20年前漓江出版社首创“年选系列”,并建立了年度文学出版的例则,这是对当代文坛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举措。 特别是报告文学年选,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此次编选工作深刻感受到了漓江出版社纯粹的艺术追求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张谦表示,漓江出版社现在走进了一个新时期,要实现从漓江出版向漓江文化的转型。未来希望一方面做好主营业务,扎牢根基,一方面还要探索新兴发展机制。

 

文学年选套装

标准就是呈现好作品

文学年选的编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在拓宽大众阅读视野、呈现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选择优秀文学作品,对编辑来说是一项考验。参与编选小说类年选的顾建平谈到,编选者应该具有三种素质:足够勤奋、锐利的文学眼光和尽可能的公正之心,“我们的选稿标准只有三个字:好作品。关注一切文学性地揭示人性、展现人生且有温度、有意蕴、有创新的小说,努力让年选成为由点及面、客观、高端的文学资料库,成为文学史一个重要文类的忠实档案。”

年选不仅汇集了当代文学经典作品,更渗透了编辑自己的文学思想。主编随笔类年选的徐南铁说:“年选可以是百花园里的选萃,也可以是视野边沿的有益补充,甚至可以是阴云遮掩下的某种提醒。选本的内涵实质是选编者内心和素养的表达,这正是选编的文化意义。”编辑诗歌类年选的林莽表示,对作品的把握与阅读使自己有机会一直保持对当下诗坛态势的了解,对作者、编者、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网络文学自2015年加入“年选系列”,分为男频和女频卷,每年各推介10部入榜作品。主编邵燕君说,网络文学年选标准建立在业绩与口碑之上,作品本身未必是经典之作,但却蕴含着某些经典的要素和指向,或者某种对既有类型的突破和颠覆,希望能够在网文圈和学术圈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形成“善循环”,推进网络文学的发展。

回顾与记载,为了文学的明天

“年选系列”20年的坚守积淀了漓江出版社的品牌价值,也使文学为读者的心灵留下了不断成长与进步的痕迹。陈晓明认为,漓江年选为今天的文学守住了一块有价值的土地。选本内容丰富,始终坚持专业的选家眼光和不灭的文学理想,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学种类,呈现出当代文学的丰富样态,打开了当代文学的一个大的扇面,反映出文学对时代的观照与呼应。

王剑冰、丁晓平、秦俑、赵智等表示,漓江出版社二十年如一日,把这件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做下来了。在经历了文学的潮起潮落、大浪淘沙之后,在经历了出版的波峰浪谷、起起伏伏之后,漓江出版社用这样的坚守、坚韧和坚持,记载并鼓舞着文学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