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海文学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来源:青海日报 |   2017年12月18日08:39

(原标题:文学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编者的话】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青海省作家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青海省作家协会在青海作家网、 《青海作家》杂志专门开辟了“学习十九大精神”专栏,相继转载了十九大报告、人民日报社论等相关文件和文章,组织、引领广大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刊发、交流他们的学习体会。日前开展的第八届青海文学周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青海省文学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向纵深发展。本报“江河源”副刊今日选发部分青海作家网和第八届青海文学周上作家们的学习心得,以期助推青海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青海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 繁荣青海文艺

梅卓(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 《青海湖》文学月刊主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犹如一串串珍珠,闪耀在这鸿篇巨制的字里行间。文化自信之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恰如灵魂与气质之于一个人。文化自信奠定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必不可少的骨气和底气。这自信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久、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每一位中华儿女,从出生之日起,他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谱系中就充盈了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这文化基因和精神谱系中也有着革命文化的成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精神的依凭,是宝贵的财富。

这文化和精神的巨流中也必然地涌流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波澜。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更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过去的五年里,我省作协以“三精”为目标,从出人才和出作品两个重点入手,组织实施文学发展规划项目,编辑出版青海青、玉昆仑、野牦牛三套丛书共60部作品集,举办青海文学周等品牌活动,完善奖励制度;加强作家队伍建设,五年间省级会员增长78.2%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增长58.6% ,鲁迅文学院、浙江文学院、青海省中青年作家读书班、中国作协会员培训研讨班等不同班次培训作家580人(次);组织推荐我省作家获得中国作协、浙江作协、省委宣传部重点作品创作扶持77人次;连续五年承担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汉译民”工程藏语翻译编辑工作,共翻译编辑20卷计600万字的文学作品, 100多位青海藏汉语翻译家参与;开展系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作家创作出了表现我省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主题的纪实文学作品集《青海,我的家园》等一批讲述青海故事、展现青海精神的主旋律作品;部分会员的优秀作品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全国知名刊物发表,部分优秀作家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钟山》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引起全国文学界的关注。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催生新篇章。我们将组织作家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履行文艺职责,紧紧围绕“四个扎扎实实”和“四个转变”的生动实践,组织精干力量,实施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努力创作一批具有“三精”品质的文学作品,共同促进青海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学精品

董得红(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青海是生态大省。加快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是立省之本,核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

作为一名致力于生态文学的写作者,在我看来,青海高原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生态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文化。

一是青海高原生态具有原发性。青海境内从南到北,依次由唐古拉山、东昆仑山和阿尔金山— —祁连山三大山脉构成地形骨干,呈高原地貌。高山上的冰川和森林孕育了一条条江河,使青海成为中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和上游关键源区,也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二是青海高原生态的神奇性。青海高原是一块年轻的高大陆。这个远离喧嚣尘世的地方,承载着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人们对这里的山水土地,甚至森林、草原、沙漠等生态环境,有崇敬之心。

三是青海生态文化具有独特的高原地理文化特点。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并以此为主导而展开延伸。高原各民族普遍认为,大自然有其生命特性,不仅具有生物生命特征,而且具有精神生命特征。大自然有自己的生命权利与生存功能,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生命权,顺从自然生存的规律。

四是青海生态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元化的特征已深深渗透到高原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与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这些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文化为生态文学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养料。我们就是要利用文学这种方式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唤起人们的觉醒,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倡导人们行动起来,投身于生态保护行列。用文字描绘大自然的美好及人与大自然美妙和谐的关系,把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感情升华到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人伦的高度,让大家从内心深处和理性层面有所顿悟,从而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使人们建立起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作为生态文学的写作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手中的笔与青海高原的山山水水紧密相连,关注生态方面的重大题材,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学精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以文学的创新精神 拥抱伟大的新时代

赵秋玲(西宁晚报高级编辑)

十九大报告在谈到文艺创作时指出: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就从生活观与时代观相统一的角度明确指出了文艺创作的正确途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文学艺术创作来说,时代感的获得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如何表达时代,能够表达出多少时代内容,已经成为文学评价的一种富有实践意义的尺度。与此同时,我深感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要坚定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书写人民的喜怒哀乐。

前一段时间,我曾深入到生活第一线,采访扶贫第一书记,深有感触。他叫何涛,是一名来自青海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2015年10月,他匆匆放下手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来到了大通县新庄镇台其庄村,一个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回族村庄。在采访的过程中,有许多细节特别触动我……很快,我完成了5000字的报告文学《“博导第一书记”扶贫记》,这就是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换来的最贴近时代的文学素材。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我们已经步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而绿色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生态文学创作就是我省文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选题,它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类的责任和担当。在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广大作家将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写作范围,将生态文学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写出更好的生态文学作品,讲述精彩的生态故事,为推动我省绿色发展和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十九大报告反复提到的“创新”一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创新型社会……如此密集地谈到创新、倡导创新、推进创新,无疑是一个民族活力的最重要的表征之一。谈及自身,与我们最为紧密相关的,是文化创新,更具体而言就是指文学创新。创新既是文学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以文学的创新精神适应、洞察、理解进而拥抱创新型社会,是文学创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每一位作家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报告强调文化创新无疑对文化建设、文学创新、文艺开拓具有长远的意义和影响。

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家、艺术家必须树立起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的理念,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样才能在创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人民大众的真挚情感,才能更好地书写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华彩乐章。

深入生活 为新时代中国精神而歌

马海轶(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九大报告给文化自信做了一个更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定位。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文化自信已经上升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业已成为国家新时代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进现代化中国的文化建设,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今后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70多种。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 ,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适应、认识、把握和能动改造的过程、行为与结果。这一过程应该是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应该是不断趋向于更为合理、更为成熟、更为进步的过程。我们说一个人有文化,即指其内在构成和行为方式的合理性与内外协调。我们说一个族群、民族或国家文明程度高,即指其整体性构成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什么是文化自信呢?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心理,表达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的坚定立场,在知和行两个层面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践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有三重关切,一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二是对现实实践道路的自信,三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文化传统的核心意义在于“传”,所以文化究其本质说来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既体现出历史的关切,也要体现出对现实的关切,更要体现对未来的关切。

文化作用发生的机制,在主流文化中,表现为导向性、凝聚性、象征性,借助常识、常情、常理,体现知行合一、价值示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逐步加大。

一个作家如何为文化繁荣兴盛做贡献呢?一是坚定文化自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文学创作,承担新的文化使命。通过文学作品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中国价值、彰显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凝聚有利于我们加强对民族身份的识别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凝聚社会道德、构筑民族信仰。基于对过去、现实和未来发展的理解,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定位文学创作对中国精神凝聚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引领。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从人民的精神需求出发去行使自己的使命担当,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到身心融入、情感融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学作品。三是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相统一,不断提升创作能力,树立精品意识,自觉承担起提升、培养全民道德素质、人文素养、气质风度的重任,增强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的能力和雄心。四是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增强主旋律创作的自觉意识,讲好身边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五是在文学创作中自觉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文化印证着我们民族走向未来的理由。我们在创作中,既要用心传承,更须用心守护。

借助文学形式 回应时代洪流

雪归(海东时报记者)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文学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心灵史。面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于一个真正敏感的写作者来说,除了要对这个时代有深入的洞察,还应该肩负责任与使命。

我认为,虽然写作者伏案创作本身是一个私人化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者可以把写作的个性化与个人化混为一谈,也不意味着写作者可以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无动于衷,更不意味着写作者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以假装生活在别处。

当写作者借助写作,为自己赢得天马行空的自在,除了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之外,我们是否还应该有意识地排斥和抵制那种不痛不痒的,自我麻痹式的或者自我陶醉式的写作?我曾无数次反思过这个问题。用文学的目光打量现实,将日常生活以文学的方式形象化地予以呈现,我认为,这应该成为写作者的任务之一。

如何让作品多些泥土味、多些百姓情?如何让作品更接地气、更有生气?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捕捉生活之美,不辜负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摘除有色眼镜,真正俯下身,真正在基层,真正在现场;需要我们用心感受普通百姓的喜忧与期望,苦痛与挣扎;需要我们跳出一己之悲欢,在震撼人心中,达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与反思。

我曾和一个整日与冷水打交道的洗车女工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下班,我曾与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同一辆车里行进,我曾仔细观察过那个为了省一块钱而走一个多小时的下岗女工……

我忘不掉那个满身泥灰在邮局给家人汇钱的外地打工者,忘不掉那个身患胃癌在冷风中端一碗面片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然后马上投入工作的画匠,忘不掉那个走很远的路只为了回答我一句问话的老人家。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坚韧,顽强,克制,这种无须过多想象的众生相构成的社会万象,足以见人心,窥人性。因为经历过漫长严冬,他们对光明与温暖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和更为敏感的反应,他们对高贵、对尊严的渴望,远远大于绝望。而这些,可以说正是我创作的源泉之一。是我借助文学形式,回应时代洪流的一种表现。

有人说文学是照顾人心的。当我将目光投向身边每一个在漂浮的状态下以挣扎的方式生存的个体,努力想透过生活的庸常抓住痛点写作,写作让我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这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也因此深深感恩。

微感言

耿占坤(青海省艺术研究所所长)

我们有义务、也有充分的理由,借助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的特殊优势,承担起探索、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建设一个立于世界屋脊的文化名省;我们有责任、也有坚定的自信,通过文化名省建设的理论建构和工作实践,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青海力量。

杨廷成(青海省企业联合会秘书长)

自古以来,青海就有大量的史迹可以考证,而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青海的文化更是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民族性、地域性使得青海文化不是以单调的形式出现,而是充满了复杂性、融合性,身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文化自信,将青海广袤的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深挖细挖,展现在人民的面前,为中华文化汇入一股清流,从而推动青海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邢永贵(青海省作家协会秘书长)

青海的文艺工作者绝不能把自己框定在一个狭小的时空和狭窄的文化背景上。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但我们还应该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进行现代性的艺术再造与深加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艺创作上实现与时俱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绝不依赖于唯我独尊、故步自封,而是面向新时代做出有勇气、有担当的创造、创新的选择,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文化建设、文艺创作上,我们一定要守住文化根本,坚定文化自信,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汲取外来滋养,实现共享交流,更好打造出社会主义文艺的“未来”优势。

曹有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作家协会主席)

作为一名在州县牧区生活、创作了近30年,在基层文联系统工作了近20年的文艺工作者和创作者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光明的灯塔,就是嘹亮的号角,就是前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和创作中,一定牢记责任使命,不忘初心,不忘本来,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努力抒写出有思想、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学作品,以此回报社会,回报勤劳朴实的青海各族人民,回报博大深沉的青海大地!

李成虎(化隆回族自治县文联主席)

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要把“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与创作精品力作结合起来。树人与创作为一体,作品的品位和格调最终来自于创作者自身。品位来自于对生活、对时代的认识,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对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与我们的时代同频共振,才可能真正创作出高品位的文艺作品。只有胸中有正义、心里有人民,才能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伟大作品。

懿小茹(网络作家)

我是一名网络文学作家,已经有了五年的创作经历,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作者到丰衣足食的网络文学作家,这与我们网络文学飞速发展脱不了关系。近年来,高速成长的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文学发展演变格局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截至2017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达3.52亿,占全国网民半数。网络文学的开放性、共享性、创造性,使我这个文学创作者收获了超越百分之九十上班族的经济收入,这是以往无法想象的。这一切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之下,全面提升了互联网结构,提升了网络竞争力,生存力的新举措,才让我得到展现文学梦的机会。

马索里么(90后作家、中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

文学只有扎根土地,只有接受土地的涵养,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才可以经受得住时间的筛选,才有可能成为经典。养育我们的这片青海大地,古往今来,发生过多少震撼岁月的故事?又有多少故事湮灭于时光,不为世人所知?我们今天站立的这片土地其实并不安静,无数动人心扉的故事等待着发现它们的有心人,用他们的笔写出尘封于岁月的爱恨情仇、家国往事。这就是青海故事,我们的责任就是写出这些故事,让它们重现于新时代的光芒之下。(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