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圳文学的发展机制研究”学术沙龙举行

来源:深圳商报 | 刘悠扬 贺江  2017年12月06日05:49

深圳文学至今已有近40年历史,其逻辑起点在哪里?发表园地、传播渠道都有哪些?深圳文学创作的可能性还有哪些?

深圳文学至今已有近40年历史,其逻辑起点在哪里?发表园地、传播渠道都有哪些?深圳文学创作的可能性还有哪些?篇目遴选和文献的数字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做法?日前,“深圳文学的发展机制研究”学术沙龙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举行。来自北京、香港、深圳等地的多位作家、学者、媒体人深入探讨了深圳文学的发展机制,把脉深圳文学的发展前景。

每十年都有代表性作品

深圳文学至今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深圳文学创作的可能性有哪些?著名作家邓一光认为,深圳有文学、文学批评、文学报道,以及大量的阅读者。但整体上来讲,学界对深圳文学的研究比较欠缺。他用奥维德的《变形记》做类比,认为深圳文学到现在还处于启蒙期。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主任陈跃红则认为,对“深圳文学的发展机制”的研究很有价值,因为深圳文学已经到了要总结的时候,需要在总结中发现不足,比较优劣。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思明认为,深圳文学的每个十年都有一些代表性作品出现。上世纪80年代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上世纪90年代杨黎光的报告文学非常有南方特色。后来,南翔、邓一光、杨争光、蔡东的小说,最近还有以陈诗歌为代表的儿童作家群体异军突起。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洪霞则认为,深圳文学有三个模式化写作:一是底层文学的写作,二是城市农村的对照,三是“欲望化的写作”。

建文献中心却资料难寻

深职院深圳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是深圳第一个集深圳文学文献收集与整理、学术交流与研讨、创意写作开发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平台。《民治·新城市文学》前执行主编裴亚红认为,该中心的成立意义深远。深圳文学创作喜人,但文学研究一直跟不上,这需要有相关学者开展梳理工作,该平台可以整合很多资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谈到在研究深圳文学过程中遇到的“资料难寻”问题,并期望深圳学者也能参与“深圳文学大系”的编写工作。他认为深圳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应该是由文学研究驱动的,通过一个个的文学专题研究,从而把资料找齐全。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念欣认为,深圳可以效仿香港文学的研究模式,以学院力量带动深圳文学的课程设置与研究。香港学者陈国球教授正在编选“香港文学大系”,香港每年还出版年度小说选。黄念欣说:“要认识一个地方的文学,先看小说选。要有好的小说选,就可以建设很好的资料库;等资料库准备好以后,就要把资源输入为电子版,也就是电子化储存的过程。”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华文国际传媒总经理、《书都》杂志常务副社长魏甫华补充说,深圳文学的数字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文学研究必须依赖于IT技术、大数据。

民间写作异常活跃

深圳大学副教授王素霞从2005年开始介入深圳文学的研究,发现深圳的文学生态特别活跃。“深圳的民间写作特别活跃,这恰恰是构成深圳文学表达的一种新的生态。”深圳大学教授汤奇云也表示。

深圳市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认为,上海青年作家的写作更加城市化,深圳青年作家写得更野性一些,有特区的特色,但对深圳作家的推荐、宣传落后于上海。深圳的民间文学非常丰富、多元、蓬勃,深圳文学的发展需要机构、社团、组织、协会、学会的共同参与。

作家杨争光认为,深圳文学的创作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是双重的杂交优势。深圳有各种不同文化根系的人,他们在深圳怎么碰撞,深圳文学就会怎么碰撞;另外,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还有中外文明杂交的优势。第二个可能性是指,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它的现实冲突、生存与发展的冲突,和西安这类古老城市比起来,显得更坚硬和尖锐。

80后作家毕亮从自己的创作情况入手,来谈论深圳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他认为,深圳这座以速度著称的城市是需要文学的。毕亮把自己比喻成举着火把的夜行人,等待黎明的到来。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比起来,毕亮表示更喜欢写小说的自己:如同寻梦之人,想搭建一个理想世界。

本土报刊为作家搭平台

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张军从“深圳文学的新时代”角度切入,谈论深圳文学的组织生态和创意传播,并提出三点期望。第一,深圳文学要从新常态走入新时代,作家可以选择重大题材来实现深圳文学的可能性。第二,深圳文学需要从深圳数量到深圳质量的提升。第三,深圳文学需要从宏观关照到微观把握。

《南山文艺》主编、深圳市文学内刊协会副会长、南山区作协副主席李梅认为,深圳要有好的文学批评,先得搭好平台。要组织评论家对深圳文学的创作现象、深圳的作家群体进行认真研究和客观评价。另外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设立一个有深圳特色的文学性奖项。

与会的专家学者尤其注意到深圳报纸副刊对深圳文学的扶持和关注,并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副刊为例,认为包括《特区文学》和《街道》杂志等文学刊物在文学作品的刊发及文学评论方面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副刊创刊于1995年,一开始就尝试把深圳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加以观察,搭建讨论平台。很多作家、学者的一些重要代表作也最早在《文化广场》刊发。

深圳文学的起点在哪儿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杨立青副研究员以《香港文化研究》作为比照,通过对香港文学的分析,为深圳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他认为,深圳30多年的文学发展历史有一个逻辑起点,但逻辑起点到底在哪里,需要追问。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祝学剑认为,深圳的成立与发展是在新的时代话语下促成的,深圳文学研究不能忽略这个都市背景,这是深圳文学发展的逻辑起点。

深职院深圳文学研究中心贺江博士把1986年看成深圳文学的逻辑起点:这一年,刘学强的《红尘新潮——深圳青年观念更新录》出版,李兰妮的中篇小说《他们要干什么?》和刘西鸿的短篇小说《你不可改变我》发表,徐敬亚策划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引起全国轰动。从此,深圳文学从思想观念、伦理价值、本土声音以及全国的反响等方面开始立起来,深圳文学真正地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