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云姨”的百年童心  ——广东文学名家黄庆云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广东作家网 | 欣闻  2017年11月17日14:05

“这是我妈妈写给‘云姐姐信箱’的信,这里是‘云姐姐’的回复。”张林婴小心翼翼地翻动泛黄的报刊资料,生怕一不小心损坏了这些年代久远的记忆。随后,张林婴以“60岁的情书,60年的情谊”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她外婆、妈妈、自己、妹妹、儿子与《新儿童》、“云姐姐”的情缘。

这是广东文学名家黄庆云学术研讨会的一幕。11月13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署指导,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南海区文联支持的“广东文学名家黄庆云学术研讨会”在佛山南海举行。此次研讨会是广东名家系列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范英妍、南海区文联主席吴彪华、黄庆云的长女、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周蜜蜜及广东和香港两地的作家、评论家、学者共20多人参加。大家在肯定黄庆云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同时,更亲切地称她为“云姐姐”、“云姨”,把她当作自己的师长、亲人、朋友,研讨会也因此满溢着浓浓的温情。

典范:德艺双馨,广东儿童文学的领军人

关于如何评价黄庆云的创作成就、对广东文学所作的贡献,以及召开广东文学名家研讨会的意义,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范英妍指出,回顾黄庆云近80年的文学创作历程,研究其丰硕的文化创作成果,我们应该学习她高尚的文学情怀和高远的文学志向,表达我们对亲爱的云姨以及像云姨一样为广东文学事业努力奉献并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作家的敬仰之情,以此激励广东文学界在新时代中努力进取,为人民书写美好篇章。

黄庆云是与欧阳山、陈残云、萧殷、秦牧等众多的广东文学大家同期活跃在中国文坛的跨世纪广东文学名家,学贯中西,在青年时代就受到鲁迅“救救孩子”的感召,立志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从18岁发表第一篇作品,迄今97岁高龄仍时有新作奉献给读者。黄庆云文学艺术宽广辽阔,尤在儿童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领域倾注心血,并深耕细作。在儿童文学创作、编辑、出版和文学交流,以及文学组织工作方面都作出杰出贡献。她著译的童话、小说、儿童故事、儿歌等各种文本逾500种,创作出如《奇异的红星》、《月亮的女儿》、《金色的通年》、《香港归来的孩子》、《从小跟着共产党》、《不朽的向秀丽》、《刑场上的婚礼》等大量富有时代精神、人文理想的健康向上,积极乐观、温润读者心灵的文学名篇佳作,其作品富有浓郁的岭南地域气息、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感人,传达着我们人民大众的朴素情感和心声。<她参与创办《新儿童》,指导创办《少男少女》等在全国影响广泛的少年儿童杂志,将科学、文学、艺术、生活知识传递给少年儿童。范英妍认为,黄庆云改变和提升了广东儿童文学在全国儿童文学史上的格局和地位,她昔日所带领和培养的儿童文学创作团队,也都成为广东儿童文学界的杰出代表和创作的中坚力量,接续为创新推动广东儿童文学事业发展薪火相传、贡献力量和作出杰出成就。要学习她深入生活,为民创作的情怀和志向,学习她关注时代、牢记使命、自觉担负起文学的社会责任,学习她德艺双馨,探索创新,自觉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为文学事业贡献才情和智慧。

提及黄庆云对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培养,多位专家都回忆了黄庆云对自己的影响、扶掖和培养。广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顾问、广州大学教授陈子典提到,“云姨”是广东儿童文学队伍的组织者和引路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组织了一些儿童文学讲座,“文革”以后还邀请秦文君、蒋枫等全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来广东做了多场讲座、报告,让儿童文学爱好者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创作方法,为儿童文学发展繁荣费尽心血。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带动其他作家进行创作,“‘云姨’是我的老师,我又是她孩子的老师,‘老师+老师’更加密切了我们的关系,所以我也把儿童文学事业作为甜蜜的事业来经营,一直到现在80多岁还在创作”。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蔡玉明说,“庆云老师是我的恩师,恩师之恩如山如海。”“1987年她67岁了,她创办了《少男少女》杂志,我当时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工作,老先生看了我两篇投给《少男少女》创刊号的文章,就亲自跑到教委替我办了调动手续。此后我在黄庆云老师的手下工作,共同经历创刊的艰辛,一路上化解无数的难题,我学到的不单是业务,更是做人做事,体会了她的梦想和追求,以童为本,热爱生活,热爱孩子,热爱创作、热爱杂志。”

传承:几代人的播种事业

《作品》杂志社原美术编辑张林婴在研讨会上带来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包括一封很特别的情书。她介绍,这封情书是黄庆云写给张林婴的母亲林勉芊的,已经跨越了60多年,是这两家几代人深厚情谊的见证。情书写道:“亲爱的勉芊,香港电台和明报出版社邀请我参加编撰50岁的情书之后,让我也发表我的情书,恰巧我的抽屉里就有这么一封超龄的情书,那是我写给你的,真的,我和你的感情已超过60年了。60多年前,我在香港主编《新儿童》半月刊,你是南昌的小读者,在我的云姐姐信箱里又有过你和我最早的情书”,“人要生长才能长生,爱情要生长才能恒久,海誓山盟不会在第一天就得到证实,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只有我们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意能经受时间的磨炼,与许多人共享和见证”。

作为研讨会的主角,黄庆云因年岁已高不便出行,其大女儿周蜜蜜代表她出席研讨会。周蜜蜜在发言中谈到,儿童文学是依靠几代人传承播种的事业。儿童文学看起来好像是小儿科,但是它很有生命力,影响深远,“五年前,我在电视台遇上黄霑老师,当他听说我妈妈是黄庆云,就肃然起敬,说小时候就是看她办的杂志,所以我觉得这个影响非常大”。

细节:童心、从容、严谨

生活中的黄庆云童心未泯、机智幽默、面对困境乐观从容,而她为人做事,又认真严谨。广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曾应枫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就看云姐姐专栏,非常敬仰。云姐姐非常漂亮,非常有风度,笑容可掬。虽然一晃已经50多年了,但印象仍非常深刻,“我对庆云阿姨的敬仰之情从童年到少年,到中年,到我成为作家,都一直持续着。我觉得庆云阿姨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文学的标杆,一个品牌”。

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的李碧梅也讲述了自己和云姨交往的细节:“九年前,我责编黄庆云老师的两部作品。我一字一句地读着云姨的作品,同时用铅笔做标注。然后,我将两本标满编校符号的稿子快递到香港,并在信封里留了一张纸条:黄庆云先生,这是您作品的编辑稿,请您签名确认。没想到的是,我很快便收到了云姨寄回来的快递,信封里除了那两份稿子,还有一封长长的信。信中,云姨对我的修改意见一一回复,尤其是对应该保留原来用法的地方,作了详尽的说明。那封信,现在还在我的书柜里,陪伴了我将近九年的时间。那一年,云姨89岁。时间在流逝,年龄在增长,但是,她的童心一直没变。”

《少男少女》社长兼总编陈蕾提到,2012年《少男少女》创刊25周年时,大家去香港看望黄庆云,她欣然创作了一首词《西江月 岁末言志》,“岁岁春风秋月,时时天上人间,曾经沧海爱桑田,任重哪辞道远,梦里不知头白,更无诸泪堪谈,回眸绿叶竟成荫,又喜青春何显”。云姨当时92岁高龄,其实她完全可以口述后找人打印,但是她坚持手写,很认真,写完后觉得效果不太好,又拿着粗一点的笔再写一张。一位90多岁老人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程度,让大家很受触动。

创作:为少年儿童“蹲下来”“弯下腰”

与会专家在畅谈各自与云姨交往的故事和回忆的同时,也从创作的角度,对黄庆云作品的创作心态、文本特点、题材选择、叙事视角、语言艺术、审美价值、地域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李国伟以《与小读者同生共息的云姨》为题,从为儿童“蹲下来”、“弯下腰”的角度分析了黄庆云的创作。他认为,云姨更主张强调儿童天性和潜力,充分开掘的儿童的主体性,而这个主体性在创作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儿童文学的童心和童趣。所谓童心童趣,是指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想象、思想、性感、心理状态、和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艺术反映,这是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云姨爱孩子,时刻想着儿童,她说过:“我写作的时候,总是想到有个孩子在听我讲故事”。云姨早年在编《新儿童》,并以云姐姐的身份给小读者回信时说过,“我的态度是诚恳的,我用谈心的方式给他们复信的时候,我把整个心都放上面了”。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少年儿童工作的人,应该都有一点体悟:我们除了热爱孩子,还应该让自己回归童年。回归童年,才能发现身心中持久存在且崭新的童年状态时的梦想,即是儿童文学的意义。没有童真的认知度是进入不了儿童世界的,也就不能真正拥有儿童的情怀、趣味和想象,这也就是许多以叙写儿童事情为内容的作品无法被认同为儿童文学,更无法为广大儿童读者认同的根本原因。

肇庆学院文学院教师吴丹凤发言时说,尽管儿童诗歌中的第一人称“我”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作者,但是它却符合庆云老师作为隐含作者的道德价值规范,我们可以在她的诗歌中发现天真、童趣、温情,这些都是发自作者温馨情感的真实抒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我们说儿童诗歌中的叙述者它是一个可靠的叙述者。所以或许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作家,她最伟大的品质是能够像孩子一样遗忘整个世界,无拘无束地乐在其中,其实庆云老师诗歌里面的隐含作者,她建造出来的世界拉近了作者及儿童之间的距离。

结语:九旬老人奇妙的梦,为孩子奉献一生

本次研讨会主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副巡视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原主任王俊康作了题为《生命之树常绿》的发言。他说,今年97岁高龄的庆云老师她是常青藤、是不老松,是那棵常绿的生命之树,经过近一个世纪风雨的洗礼,生命之树依然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发。庆云老师一辈子浸润在儿童文学的天地里。年轻的时候创办了《新儿童》,退休前又创办了《少年文艺报》、《少男少女》杂志,平生著书158种之多,其中多数都是少年儿童文学,她还在国外用多种语言翻译出版,她把为儿童创作当做自己毕生不可动摇的事业,她为孩子们创作了精美的精神食粮,就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这就是她的人生的追求:把心交给孩子,用爱温暖孩子,用情感染孩子,把真善美传播给孩子,把一生都奉献给孩子!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作家马辉洪,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总编辑孙立川,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张梅,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顾问饶远,省文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易文翔,肇庆学院教授黎保荣,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刘小玲,省作协作家黄大德、省作协副秘书长、《少男少女》副社长曾庆丰、省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周西篱、南海区文联主席吴彪华等也在研讨会上发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