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打造时代精品 勇攀艺术高峰 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聚焦艺术发展趋势

来源:解放日报 |   2017年11月16日08:49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旨论坛

每一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都是艺术节一个重要的交流窗口、缔结友好关系的平台。艺术节论坛关注前沿艺术动态,连接国内外艺术节,艺术机构,艺术总监等,分享总结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作上的经验。

2017年10月17日至11月19日期间,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相继举办了一场主旨论坛、多场系列论坛,旨在探索艺术创新的方式,推动未来的繁荣发展。与会嘉宾阐述的关于艺术文化的思考,也为艺术领域的发展指明未来的趋势。

升级文化合作网络勾勒共同繁荣愿景

10月20日,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旨论坛“有效连接,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国际艺术节发展论坛在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举行。本届论坛秉承“多样、合作、促进、示范”的宗旨,聚焦国际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解析跨国艺术合作的有效机制与未来趋势,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合作网络”在鼓励创作、汇聚人才、推广项目、促进贸易、孵化创新等方面的积极能量和重要作用。

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以及国际戏剧大师、设计师、视觉艺术家罗伯特·威尔逊为论坛作主旨演讲。他们从剖析“一带一路”精神赋予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到阐释中外合作的实际项目经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艺术节、艺术机构、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供有益的思考、借鉴与示范,并就“一带一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未来合作,探讨具有可持续活力的创新合作模式,勾勒互学互鉴、共同繁荣的合作愿景。

在论坛小组研讨环节,第一场聚焦的话题是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与未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英国爱丁堡节庆协会总监朱丽娅·艾莫,波黑东西中心总监哈里斯·帕索维奇,国际演艺协会首席执行官大卫·拜尔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国际合作中的经验,并畅想国际艺术合作的未来。

第二场小组讨论的话题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主席、锡比乌国家剧院总经理康斯坦丁·基里亚克,中国保利文化集团副总经理郭文鹏,爱沙尼亚音乐会策划公司总经理尤里·雷顿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音乐节总监叶西穆·古瑞尔·奥亚玛克作交流发言。他们共同探讨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的机制化建设路径与三年发展目标,并基于现有平台资源和共同繁荣的愿景,探讨在节目展演、合作制作、共同委约、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具体合作意向以及扩大合作、深化交流的行动指南。

创新公共艺术空间提升城市文化精神

10月2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的“创新公共艺术空间,提升城市文化精神”公共文化论坛举行,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政府文化决策和管理部门代表、艺术机构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城市规划和艺术节庆为切入点,探讨艺术该如何更好地走近人民,服务社会。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以国际文化大都市为背景,三位演讲者分享了公共文化建设在中、法、英三国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解析艺术普及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活动的开展充分融入城市生活,构建兼具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和历史人文深厚积淀的城市精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演展部主任阮杰介绍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几年来的积极尝试。法国马赛市政府文化事务主任柯立业(Sébastien Cavalier)分享了公共文化如何助推马赛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的经验。英国爱丁堡节庆协会总监朱丽娅·艾莫(Julia Amour)揭秘了爱丁堡艺术节背后高效完善的运作机制。

在论坛专题研讨环节,嘉宾们从艺术节庆策划角度,探讨艺术空间和艺术活动如何吸引人们参与。上海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以上海群众艺术馆十年来的发展为切入口,对公共文化的内容、形式、参与者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总监、锡比乌国家剧院院长康斯坦丁·希拉克,介绍了他们实践的成功经验。丹麦四月儿童艺术节国际顾问彼得·曼彻(Peter Manscher)从丹麦四月节的角度,分享了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儿童戏剧教育相结合的经验,富有新意。芬兰埃斯波城市剧院艺术总监、首席执行官艾瑞克·索德布罗姆(Erik Soderblom)也分享了他在工作生涯中的经验。

创新传统艺术形式创作贴近人民作品

什么样的作品称得上是好剧?“时代的风采 艺术的魅力”——好剧论坛10月24日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举行。

论坛上,四位嘉宾进行主旨演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指出,文艺为“历史性变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要做到“四个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起全场与会者的共鸣。

河南豫剧院副院长、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河南省剧协副主席贾文龙分享了对“作为戏曲演员和院团管理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理解和实践,并交流了豫剧《焦裕禄》艺术创作体会。天津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从创编角度,探讨如何摆脱传统戏曲的束缚,结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及现代戏剧的多种元素,使民族传统与当代精神同时呈现在现代艺术创作中。

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査明哲发表了题为“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巍然耸立”的演讲,简述了在题材选择、体裁把握、主题开掘、形式表达、形象塑造等角度的创作心迹、追求、体会。

论坛还设置戏剧戏曲、歌剧舞剧两个分论坛,探讨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的创作、制作和传播,打造适应当代精神,符合当代观众艺术欣赏需求的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剧、导演、演员表示,人民是文艺服务的对象,为人民接受,得到人民的喜爱,是好作品的基本要求。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结合当下条件,加强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与提炼,在作品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中华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聚焦传承发展主题探寻推广传播途径

11月1日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戏曲论坛,以“良辰美景,姹紫嫣红——中华戏曲在当代的传播”为主题,聚焦中华戏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解析“中华戏曲”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戏曲发展“新征程”。

论坛以主旨演讲和3场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上海戏曲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以近年上海戏曲“走出去”实例,分享中华戏曲在当代传播的重要意义。她认为,戏曲艺术要实现创新发展,传承重要,传播也很重要,“今天我们的戏曲‘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化展示,更要把戏曲本体最核心的美学特质展示出来。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做好推广、传播,戏曲人还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正在巡回演出的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在传承与传播京剧的道路上“吸粉”无数,但也要面对老戏迷对她“不务正业”的质疑。王珮瑜坦言,“我会纠结,因为这些人是京剧的基本观众,也是我不愿意丢掉的观众。做好平衡是重大课题。”她表示,目前工作重点是让更多从来不看戏的人走进剧场。她相信,最好的传播依然是作品本身。

剧作家王仁杰提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走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只有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继承与弘扬民族戏曲的艺术特色,又能包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返本开新,才是戏曲走向世界的‘王道’。”

在3场分组讨论中,嘉宾分别从戏曲在当代的对外交流传播、社会影响力和校园传播等三个不同维度展开了探讨。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表示,要走出去,如果亦步亦趋按西方的模式、西方的口味、西方的价值观去改良,是走不通的。我们要寻找自己的路,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传播真善美,讲好中国故事。同样致力于京剧交流的戏曲名家魏海敏讲述了自己与著名导演罗伯特·威尔逊合作《欧兰朵》的故事,深切体会到戏曲“走出去”需要有成套策划,以帮助当地观众更好地了解演出蕴含的中华文化。

新编京剧《大宅门》编剧、导演,北京京剧院青年编导李卓群说,我们的戏演什么?从哪里来?演给谁看?这是一个编剧、导演、制作人,在创作之初就要明确的概念。写戏、导戏、演戏、做戏,只要是给观众看的,就必须顾及“座儿”的感受与共鸣,这绝不是艺术家的借戏抒情与自娱自乐。

上海沪剧院院长、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委会副主任茅善玉不仅引领上海戏曲刮起“海上风”,还将这股“文化之风”吹进校园。她认为,戏曲进校园,既要“走进去”也要“请进来”,她以实例分享近年来沪剧进校园的宝贵经验。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论坛的最后一场是将于11月17日在衡山宾馆举行的歌剧论坛——“歌剧抒写人民情怀”。论坛邀请歌剧领域的创作、评论和观众代表,围绕歌剧在当代如何“多元融合,创新发展”这一核心话题,从编剧、作曲、导演、理论等不同角度,探讨歌剧发展的相关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