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红楼实践:批评与创作的良性互动

来源:文学报 | 方卫平  2017年11月03日16:12

浙师大红楼儿童文学新作系列研讨会启动迄今,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

创作和批评是现代文学体制的两个基本维度,它们的工作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创作与批评之间的关系,不像我们一般所想的那样,先有文学创作,后有文学批评,创作支撑批评,批评则指导创作。事实上,在一切现实的文学创作活动中,都天然地包含了一定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思想,正如在一个优秀作家那里,常常会同时表现出优秀批评家的某些素养和气质。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伟大和重要的作家,从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伍尔夫,到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帕慕克,到中国的鲁迅、老舍、莫言、王安忆、张炜、余华等等,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深刻的文学批评思想,他们既贴近作品又深入作品的文学诠释和解读,也往往体现了文学批评的最高境界。有鉴于此,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艾略特甚至认为,最称职的批评家,就是身兼批评家身份的优秀作家。

因此,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常常不是分离的,更不是对立的,不是前者生产文本,后者批评文本,彼此互不干涉。相反,批评的在场本身就是对创作的一种介入,它或许不能改变一个既成的文本,但它所提出的文学见解和深入的艺术思考,一定会反过来给创作提供重要的营养。我们可以说,批评离不开创作,创作同样离不开批评。所以,我曾在《红楼儿童文学对话》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不论创作还是批评的‘高明’,都不能仅仅仰仗天赋的才能,很多时候,作家不但需要在创作中提升自己的批评素养和洞见,也需要从批评中吸收文学和艺术鉴赏的养分。”

作家与批评家的工作既不可分离,又是相对独立的。在这里,“独立”的意思,是指不论作家还是批评家,都是在独立从事创作和批评的事业。批评家的批评工作不受来自其他任何因素的制约或挟持,包括作家的身份、地位等等。作家应当尊重批评工作的这种独立性。反过来,批评家也要尊重作家的工作。这种尊重不表现在任何恭维逢迎的姿态上,而是表现在批评工作本身的称职度上。批评家对作品的批评越是认真、谨严、独立、深入,就越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作家创作的最高尊重。也就是说,批评的独立性并不意味着批评者可以胡乱挥舞批评的指挥棒,它必须建立在批评工作的可靠性基础之上。

红楼儿童文学对话,就是希望建立起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作家阅读一篇针对自己作品的批评文章,和坐在现场聆听来自一群批评者的直接分析批评,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曾在一篇有关红楼儿童文学研讨会的专文中写道:“说实在的,现在的许多作家,包括儿童文学作家,听赞扬的好话习惯了,心里变得有些娇嫩。不要说听批评的话,就是表扬的话不够热烈,心里也是不舒服的。”张之路先生评价红楼研讨会“带着一股锐气,一种青春的凌厉之风”。我相信,红楼系列研讨会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了参与红楼对话的儿童文学作家的胸怀。这胸怀既是一种为人的素养,也是一种专业的素养。很多时候,为了尊重批评,他们要包容自己并不认同的一些观念和意见;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忍不住从沉默的聆听中走出来,与批评者直接交锋。但所有这样的交锋都是在平等的学理探讨和对话氛围中展开的。每次研讨会,我们也会为作家留出一些时间,表达他们的看法、意见,回答批评者提出的一些问题。

红楼系列研讨会在保持批评独立性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与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现实的对接。比如,进入研讨会的作家,都是当前十分活跃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而我之所以选择他们的新作作为研讨的文本对象,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与当前儿童文学的创作现实和儿童阅读现实的对接。同时,在作品文本的选择上,我们也有一定的考虑,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当下议题性的作品。已经落幕的二十多场研讨,覆盖了儿童小说、童话、诗歌、儿歌、散文、图画书等各个主要文体领域,也涉及魔幻、历史、战争等各类流行或新兴的儿童文学表现题材。我相信,只有与作家及其创作实现真正良性互动,建构儿童文学批评的丰富、开阔和活力,才是可能的和有效的。

相关阅读

张炜:红楼乌托邦

谢倩霓:一场思维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