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陕西文学:砥砺奋进的五年 蓄势待发的起点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7年10月20日08:31

这是文学艺术生机勃勃的五年,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总书记多次就文艺工作发表纲领性重要讲话;这是全社会热烈关注文学的五年,“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成为街知巷闻的热议话题,文学通过新的形式传递力量;这是陕西文学界砥砺奋进,坚守精神高地的五年,“文学陕军”丰碑上再添两座“鲁奖”,七十四名“百优作家”蓄势待航……

加强创作引导,精品佳作涌现

好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陕西之所以被誉为“新中国文学重镇”,就是因为有《创业史》《从生活到艺术》《保卫延安》《风雪之夜》《柴达木手记》《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等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近五年,陕西省作家协会始终以引领创作、催生精品作为首要任务。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繁荣文艺工作的各项指示,引导文学工作者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路线,五年来,省作协先后开办二十余场研讨、座谈活动,组织文学工作者学习党和国家的各次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70周年研讨会”“柳青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等数十场活动,弘扬“为人民而歌”的创作精神。为了鼓励扶持作家勇攀高峰,省作协还先后向中国作家协会、省委宣传部推荐上报“重大精品扶持项目”近五十部,评选了“第四届柳青文学奖”,极大鼓舞了作家的创作热情。

2014年,阎安的诗集《整理石头》、穆涛的作品集《先前的风气》分别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和散文杂文奖,为“文学陕军”的丰碑再添新辉煌。五年来,还有数十位陕西作家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入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国家新闻岀版总署优秀图书奖”“中国好书”等多个全国重要奖项(荣誉)。上百位作家获得由中国作协各文学专门委员会和《人民文学》等全国重点文学刊物评选的全国性奖项(荣誉)。数百篇(部)作品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全国重点刊物发表,引起广泛关注。贾平凹、叶广芩、冯积岐、陈彦等名家和周瑄璞、王妹英、张浩文、杜文娟等中青年作家不断推出佳作,《带灯》《老生》《极花》《去年天气旧亭台》《关中》《装台》《多湾》《红雪莲》等多部作品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第四届“柳青文学奖”评出的《山川记》《绝秦书》等十二部新作广受文学界的关注和好评。这些作品,都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时代故事,展现了陕西气派。

弘扬“深扎”精神,构筑人才梯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号召文艺工作者学习柳青积极深入生活、与人民同甘苦的精神,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盛赞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原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名誉主席陈忠实先生逝世后,总书记亲自敬送花圈。可以说,陕西作家“深入生活、书写时代”的责任和担当受到党中央、全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近五年,为了进一步引导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陕西省作协同省委宣传部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选派作家到基层挂职深入生活和定点体验生活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制定了《陕西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培训基地(挂牌)申请、管理、考核办法》,并在西安市碑林区、未央区等地挂牌成立了创作基地,为作家提供进基层交流学习的场所。还组织了“丝绸之路大型采风活动”“陕川渝三省作家走进新陕北”等各类采风活动上百场,让基层作家有更多机会深入到生产生活一线,感受民生变化。在引导作家深入生活的同时,陕西作协进一步明确“关心老作家,扶持重点作家,资助中青年作家”的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作协启动了“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资助计划”,首批遴选74名有潜力的作家进行重点资助扶持,又与17名小说作者签约,密切与优秀作家的联系。除了推动“百优计划”“签约作家”等专门人才项目实施外,省作协还通过成立文学专业委员会、建立电子档案、举办高规格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作家的培养、培训。在培养支持中青年作家的同时,省作协启动了修建活动室、落实医疗津贴等一系列关心老作家的举措,中国作协名誉委员、老作家李天芳在给作协来信中动情地说“作协提升了一个团体的热力温度,彰显了宝贵的人文关怀精神”。

五年来,陕西文学人才梯队逐步巩固,目前陕西有省级作协会员3775人,中国作协会员359人。贾平凹、李国平、阎安、穆涛等四人分别被选任为中国作协相关专门委员会主任或委员。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贾平凹当选为副主席,黄道峻、李国平、红柯当选为全委会委员。与此同时,王妹英、周瑄璞、王琪、杨则纬、张炜炜、左右、马慧聪等中青年作家也逐步成长起来,受到更多关注。

加强文学交流,传播陕西价值

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五年来,陕西作协不断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主流文艺思潮的阐释工作,编辑了《陕西文学研究》专刊,举办了“重建批评伦理——《小说评论》创刊30周年座谈会”“全国青年批评家论坛”等全国性学术研讨活动,为文学创作引路领航。为了助力陕西文化新高地建设、对外彰显陕西新形象,省作协还先后多次组织作家赴俄罗斯、墨西哥、芬兰、德国等国出访交流,接待瑞典、印度、韩国等国作家代表团来陕交流。举办了“陕港澳台——两岸四地作家座谈会”“从长安到瑞典——中欧文化对话交流”“中国新诗百年长安论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高峰论坛”“文化的地域性与全球性——中国文化自信与长安文化传播”等高端学术交流活动。近几年,陕西作协组织翻译的《陕西短篇小说选》(英语、西班牙语版)《中国文学·陕西卷》(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版)和贾平凹、叶广芩、王海、杜文娟、黄丽等多位陕西作家的作品在海外出版发行,文学作品成为传播陕西价值的有力载体。

除了加强与国内外文学工作者的日常交流,陕西文学界还积极做好阵地建设,通过纸质刊物和网络媒体发声聚力,提升文学公共服务水平。老牌综合性文学刊物《延河》多次邀请全国知名期刊主编来陕,研讨新媒体时代的刊物变革。文学评论刊物“四小花旦”之一《小说评论》不断提升办刊品质,连续多年位列全国核心期刊。《美文》杂志通过与1100所孔子学院合作走向全球。《延安文学》发挥地域特色,专刊广受关注。“全国文学报刊联盟”成立时,陕西《延河》《美文》当选为理事单位,《小说评论》《延安文学》当选为会员单位,充分展现了陕西刊物在全国文坛的影响力。此外,陕西作协的陕西作家网、“文學陕軍”微信平台和一些会员主持的“书房记”“读书村”等自媒体平台也非常活跃,它们与省内近百家基层文学刊物一起为作家、作品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极大活跃了陕西的文学氛围。

服务大局工作,展示情怀担当

陕西作家不论写作什么体裁,什么内容,从来没有远离时代。近五年,陕西文学界围绕“一带一路”“追赶超越”“脱贫攻坚”等全国、全省工作大局,做了大量工作,展示了文学工作者立于高端、关照现实的情怀与担当。为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省作协组织会员参加“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举办“丝绸之路主题采访采风”,接待波兰、保加利亚作家代表团来陕开展“丝路主题文学交流”,还编撰了《丝路之魂》大型文学丛书。为了反映全省人民在“追赶超越”“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中的动人事迹,省作协先后组织多个批次的数十位作家赴安康市岚皋县、镇坪县,汉中市留坝县等地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主题采访采风活动,了解当地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的做法、成果,举办文学讲座,向当地文化馆、图书室赠送文学书籍。同时,支持袁国燕等一大批作家创作扶贫题材作品。

在服务中央、省委工作大局的同时,陕西文学界以坚守精神高地、引领灵魂建设为己任,通过多种形式将好作品推荐给读者,共建“书香陕西”。五年来,省作协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赠书籍近万册。陕西作协主办的“陕西作家有好书”“贾平凹邀您共读书”系列活动先后开办近六十场,十余万普通群众参与了读书互动。此外,省作协还同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我的故事·我的梦”、“‘声动三秦•书香你我全民公益阅读”等节目,同出版机构联合发布“推荐给青少年的阅读书单”。通过这些举措,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走上了读者的书桌案头,文学正以其润物无声之力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