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短篇小说:铁凝的福地 ——读铁凝短篇小说集《飞行酿酒师》

来源:文学报 | 贺邵俊  2017年09月29日14:22

在铁凝的人生遇到重要转折的时期,她在文学创作上往往会进入到短篇小说思维的状态,她更愿意在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中去调整自己的文学方向。

《飞行酿酒师》是铁凝一本最新的短篇小说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12个短篇小说,是她自从担任中国作协主席后的五年间所收获的成果。在阅读这本书时,我突然发现,短篇小说对于铁凝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在铁凝的人生遇到重要转折的时期,她在文学创作上往往会进入到短篇小说思维的状态,她更愿意在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中去调整自己的文学方向。

被选定为中国作协的主席,这显然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给她带来极大的改变,于是短篇小说成为她几乎唯一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排除因为作协主席的社会身份使她没有大量的个人创作时间这一原因。但是,回顾一下铁凝的创作经历,就能明白短篇小说是她的福地。新时期文学之初,年轻的铁凝就是凭着短篇小说《香雪》引起文坛瞩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铁凝也有四五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只写短篇小说。这同样是她人生面临的一次重要转折。这是在一次大的政治风波之后。这之前的铁凝正处在文学创新的兴奋期,社会思潮的剧烈变化使她冷静了下来,她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并选择了短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思路。不妨列一个清单:1989年,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遭遇礼拜八》;1990年,写了三个短篇小说《遭遇凤凰台》《哀悼在大年初二》《我和王君之间》;1992年,写了《孕妇和牛》《笛声悠扬》《砸骨头》《马路动作》《棺材的故事》《峡谷歌星》《大妮子和她的大披肩》《甜蜜的拍打》等八九个短篇小说。在这些短篇小说中,一个曾经充满善意看世界的铁凝,逐渐变得有些冷漠和无情了,她从小说的颜料盒里撤走了热情洋溢的暖色,以一种客观、冷峻的笔调描述她所观察到的社会人生。但是,铁凝的善良之心并没有变,只是她在寻找一种更稳妥的表达善良的方式。待她写《孕妇和牛》时,她终于找到了最稳妥的表达方式,一种恬静、温馨的田园诗意在她的心底升起,她要借助夕阳下的静穆的孕妇形象来传达她已经获取的静穆的精神境界。《孕妇和牛》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标志着铁凝思想上的成熟。铁凝对社会人生有了新的体认,这些新的体认孕育在她的内心,就像是孕育着新的生命。

综上所述,铁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段短篇小说写作期,帮助她顺利度过了一次人生的转折,使她的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高度。《飞行酿酒师》则在告诉我们,新世纪以后,短篇小说依然是铁凝的福地,再一次帮她度过了又一个人生的转折。从这样的角度来读这本短篇小说集,其中对于铁凝文学创作上的意义就彰显了出来。

铁凝的这一次人生转折是由中国作协主席的职务带来的。这意味着她的政治身份更加凸显,她的言行不仅代表着一名作家的个人心声,而且还要承担一名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这两者之间有时候难以协调,甚至很可能还会发生冲突。因此她必须认真思索,应该如何处理这种二重性?她的思索结果在短篇小说创作中得到了验证。铁凝是在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接任中国作协主席的,这为她提供了具备世界性视界的可能性。铁凝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她就任中国作协主席之后,她便把加强对外文学交流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来做,也培育了一种自觉的世界文学意识。这种意识在她的短篇小说创作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她努力去表现“人类的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这就构成了《飞行酿酒师》这本小说集的基本主题。

这本小说集中的作品基本上写的是身边的日常生活和普通的人物,但铁凝在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时分明带着大世界的眼光。比如《咳嗽天鹅》就是一篇因为生态的忧思而有了创作冲动的小说。生态危机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三大危机之一(另外两个危机是能源危机和精神危机),生态问题也成为当代政治和当代思想学术最前沿的问题。不少作家关注生态问题,书写生态题材的作品,生态叙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被看成是文学的积极姿态。铁凝这一阶段的小说中,不仅《咳嗽天鹅》涉及到生态问题,另一篇小说《七天》更是将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作为小说的核心情节。铁凝的小说中也有不少新知识带来的文学灵感。如《海姆立克急救》,其构思来自一个专业的医学术语;而《飞行酿酒师》则将大师的葡萄酒知识穿插在故事之中,变成了一个个情节发展的活扣。但铁凝并不是生硬地搬用新知识和新观念,而是融化在自己的文学体验中。比如铁凝的生态叙述就不是简单地追随生态主题,更不像国内某些生态小说那样唯生态而生态,与中国现实相去甚远。中国现实情景是:一方面生态意识被当成最先进的思想;另一方面,生态意识又与实践完全脱节。铁凝的小说虽然不是正面表现中国现实的生态问题,但她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并以此来深化小说的主题。天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连最普通的村民都知道这一点,但出人意料的情节发生了,病天鹅到动物园以后反而遭遇劫难,而且杀它的竟是那位天天与天鹅相伴的,将天鹅馆收拾得像天鹅们的“天堂”的景班长。铁凝由此表达了比一般生态小说更见深刻的思索:从生态的忧思进入到人态的忧思。就是说,生态问题不仅仅依赖于人的理性来解决,它从本质上也是与人态相关的,人的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如果没有与生态意识融洽起来,人们再多么有理性地认识到生态的重要,如果他的天性没有醒来,是不会真正与动物们成为朋友的。在另一篇以环境污染问题为核心情节的小说《七天》中,铁凝同样将生态的忧思引向人态的忧思。

铁凝无疑要表达出“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的,但她尽量不去重复别人的表达,而是在学习经典的表达、在与世界对话的同时,寻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比如《1956年的债务》写了一个吝啬人形象。在世界文学经典之林中,有不少吝啬人的典型形象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我相信,这些经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铁凝也是熟悉的,她在写这篇小说时,显然会与这些典型人物进行对话,作为一种非常强大的参照系,铁凝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塑造吝啬人的诀窍。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发现学习的痕迹。比如小说一开头父亲临死前将还债的事托付给儿子的情节,特别是父亲托付完了之后,抬起身子向儿子张开两条胳膊的细节,会让我们联想起《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心疼两根点燃的灯草而举起两根手指的经典细节。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些文学经典不仅是参照系,也是一面高高的墙,你如果不能跳过去,你就只能在原地重复。铁凝面对这面高高的墙并没有退缩,她勇敢地超越了过去。是什么给予她超越的力量,应该是她对个人经验的自信。因为铁凝写的这个吝啬人是与中国特定时代相关的,是中国特定的饥饿年代铸就的一种吝啬性格。如果说以往的吝啬人形象多半是让人厌恶和反感的话,铁凝所写的这个吝啬人却是让人感到心酸。铁凝所写的这个吝啬人是小说中的父亲。父亲在1956年因为孩子的出生不得不向同事借五块钱渡过难关。但他一直没有能力还钱,为了这五元钱的债务,父亲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吝啬。穷困的生活摧毁了父亲的尊严,失去尊严的父亲就会在吝啬上越走越远,逐渐地,他竟还能从吝啬中尝出乐趣。但父亲终究要寻回自己的尊严,所以他在临死前要庄重地将还债的事托付给儿子。铁凝的立意并不在于写吝啬,她通过一笔债务,对比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自然是物质上的,今天的物质丰富程度是当年的饥饿时代完全不可比拟的,然而在铁凝的叙述里却隐含着一个质问,质问今天的时代,虽然物质丰富了,却是不是遗漏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这种质问正是铁凝在学习经典基础上开掘出最有力量的切入点。《风度》这篇小说的构思表面看上去比较一般化。小说中的几位老知青都成了今天的成功人士,因此他们筹划的相聚显得特别有风度。这种题材的选择正在小说界流行,无论是知青聚会,还是同学聚会,其叙述方式和主题表达都大同小异。但铁凝的这篇小说仍能脱出窠臼,就在于她选择了一名当年与这些知青相处得很好的农村青年程秀蕊的视角来看他们的“风度”,更在于铁凝内心所认定的风度与物质无关,而是与感恩、信诺有关。感恩和信诺不正是“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吗?

铁凝相信文学是与人的心灵相关的,所以她致力于挖掘人的隐秘内心,将善良的光亮投射到幽暗的内心世界。比如《伊琳娜的礼帽》就突出地体现了铁凝的这一特点。这篇小说读起来有些许俄苏文学的韵味,或许铁凝对俄苏文学的经典有所偏爱,进而出神入化。仿佛是要与这种韵味相谐调,铁凝也把故事的发生地安排在了俄罗斯。铁凝再一次发挥她以小见大的特长。这一次的“小”专门用在对人物的观察上,小到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透过“我”的一双敏锐的眼睛,在飞机窄狭的空间里简直就在上演着一出惊心动魄的大戏!无论是当母亲的伊琳娜与一名陌生人瘦子的暧昧的亲热,还是三个年轻男女放肆的调情,还是一对衣冠楚楚的华丽男士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洗手间的龌龊,都集中在飞机这一特殊的空间里发生了。这个特殊空间就像一个临时组织起来的社会,这个社会很快又会解散,因此置身在这个空间里,人们会把平时的约束和禁忌置诸脑后,都想趁机让自己的欲望释放一把。但是,当飞机降落后,一切又恢复到常态,伊琳娜和瘦子尽管都十指相扣地握着手了,此刻又像是陌生人一样各走各的。读到这里,我们或许要对人的瞬息万变表示叹惜。但是,伊琳娜的礼帽出现了!伊琳娜礼帽这个小小的细节引导我们发现了人性的美好一面:瘦子拎着礼帽盒的追赶,“我”当机立断地夺过帽盒,还有小萨沙把笋尖般细嫩的食指竖在双唇中间,都可以看作是他们对一对恩爱夫妻的祝福。也许这就是铁凝要告诉我们的关于人生的发现:美好和善良总是持久的、常态的,我们不要被偶尔溢出来的非分欲望破坏了常态中的美好和善良。连伊琳娜也对自己一度溢出的欲望心生愧疚,她将礼帽扣在自己头上,企图用这个滑稽的举动遮掩住愧疚的表情。而铁凝则以一种宽容之心谅解了欲望的一时溢出,因为她相信善良的人们终究要回到常态中来。

铁凝在这本小说集的自序中说,她热爱短篇小说,她相信人生有可能是一连串的短篇。正如铁凝所言,短篇小说已经与她的生命密切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短篇都展示了她生命中的“生机和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