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年人严肃阅读正走向深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汤广花  2017年09月22日15:39

青年人除了阅读娱乐化内容用以减压放松外,对经典、名著等严肃性知识内容仍有大量刚性需求。本报见习记者 杨志成 摄

18岁—23岁的青年,对经典名著这样的严肃读物还有阅读兴趣吗?《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显示,年轻人依旧对严肃阅读保有强烈的兴趣。无独有偶,第三期中国青年阅读指数也显示,青年群体阅读需求前三名,分别为文学阅读、哲学及社会科学阅读和历史阅读。

对严肃内容有刚性需求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青年学生大数据实验室联合今日头条,以目前市面上最热门的1000余册书籍为样本,依托资讯客户端今日头条的海量用户每天数以百亿次级的阅读行为产生的数据,对青年阅读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份《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从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二季度,严肃内容的消费时长持续增长。

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介绍,中国青年阅读指数通过抓取中国青年群体在各类阅读渠道的阅读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青年人的阅读偏好,再将不同时期的阅读偏好进行区分,从而发现阅读偏好的变化趋势。该指数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的数据总量超过100万条。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严肃阅读并没有式微,反而越来越受到青睐。对此,皮钧表示,大数据为全样本分析,得出的结论虽与人们平常感知的不太一样,但应该更接近真实。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分析认为,当今社会,青年人一方面受教育程度整体较高,在内容产品消费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和要求。另一方面,在急速变化的时代,青年人普遍存在生存焦虑、发展焦虑和知识更新焦虑,有进一步学习更新知识的压力和动力。因此,青年人除了阅读娱乐化内容用以减压放松外,对经典、名著等严肃性知识内容仍有大量刚性需求。

以个性化形态呈现严肃阅读

《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根据关注点的差异将青年群体分为10类,如:艺术青年、科技青年、文学青年、哲学青年等,同时,对上千册热门书籍进行详细划分,数量达70类,并将上千个兴趣标签与之相关联,得出十大青年阅读兴趣交叉点:艺术青年更关注喜剧人物与旅游,科技青年更关注数码与教育,文学青年更关注娱乐与国际……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是个性化的,严肃阅读也以个性化的形态出现。

“如何满足个体的独特需求,一直是阅读产业的追求。”徐升国说,网络时代,是文化产品多元化的时代,人们极易找到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化推荐和过滤技术使内容产品越来越与读者个体的需求相关联,实现了个性化内容的推送,这对阅读而言是件好事。

“当代青年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他们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皮钧认为,青年群体对经典阅读需求增加,而“此经典非彼经典”。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知识被纳入经典的范畴,与以往相比,青年人对经典的认知标准已有所不同。此外,青年人切入经典等严肃阅读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他们可能会通过某部影片、某首歌曲或某个故事了解到该著作,阅读方式并非从头至尾,也许是由局部到整体,甚至只阅读了其中部分片段。

“我们这一代人读经典名著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现在的青年人阅读严肃内容,除了充实自我,还有许多其他目的,如交流、展示,以及塑造世界观等。”皮钧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信息过载的社会,中国青年阅读指数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中国青年阅读“内容更好、成本更低、模式更优”。

用经典名著引导青少年阅读

“一个人,既需要放松,也需要进步。从这个角度而言,阅读心灵鸡汤、网络文学等,满足的是娱乐休闲的需求,而经典、名著等严肃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在徐升国看来,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经历过时代检验的传世名著,是最具营养的知识产品。他认为,既不能一味反对青少年娱乐化需求,也需要引导青少年接触、消费高营养价值的人类文化精华。

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不读、读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成长与未来。徐升国认为,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用好玩、有趣的内容吸引其品尝阅读的乐趣。

在皮钧看来,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给其“留白”,让青少年有时间、有空间、有心态去阅读。“很多书需要有一定的生命体验才能读懂,我们要鼓励青少年多观察、多行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见多才能识广。”皮钧说,阅读需要从容的心态、放松的心情,社会也应当为青少年营造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