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魔都”上海的科幻文学往事:预言世博会,启蒙一代人

来源:澎湃新闻 | 郭晔旻  2017年08月17日13:05

2017年上海书展于8月16日开幕,今年的主题聚焦“科幻”,上海迎来一批世界科幻文学大咖。读者可能不熟悉的是,自近代中国原创科幻文学诞生伊始,“魔都”就与之有着不解之缘。

从科幻走入现实

“科幻小说”显然是个舶来的概念。中国的科幻文学是晚清时期随着中国被迫门户开放从西方引进的。“科学小说”最早是梁启超在《新小说》连载《海底旅行》这部翻译小说时使用的文类命名。名声在外的梁启超既率先垂范,科学小说遂风行一时。细察清末民初“科学小说”名下作品,在“与科学有关”这一浅表共性下,可分为两类,一类借故事讲解科学知识,可谓“科普小说”,另一类畅想受科技进步影响的中国与世界,自然就是与今日理解相近的“科幻小说”了。

1891 年,李提摩太将美国爱德华•贝拉米的科幻小说等译成中文,在《万国公报》上开始连载,从35册连载至39册,至 1892 年连载完毕。这位英国传教士是将西方科幻小说引进中国的第一人。到了1904年,“荒江钓叟”发表了中国第一篇原创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开启了原创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

陆士谔的《新中国》就是这样一部早期作品。陆士谔,名守先,又字云翔,别署云间龙、沁梅子,1878年出生在著名的江南水乡青浦朱家角(今属上海市)其人幼年家贫,少年时当过典当学徒。1905年前后,前往上海谋生,在民国年间成为蜚声沪上的“上海十大名医”之一。他在行医之余不断地创作小说,是个多产作家,著有《新三国》、《清史演义》、《帐中语》等百余部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是陆士谔在清代行将灭亡的1910年的作品。这本小说的故事发生时间被设置在“宣统四十三年(即1951年)正月十五日,恰是立宪四十年后之新中国了。”陆士谔首先为1951年的未来上海设计了一张宏伟的地下、地面和空中交织的都市交通网:上海城里城外,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路旁商铺鳞次栉比。店铺后面均铺设了晴闭雨开的雨街,上覆琉璃瓦,通光而不漏雨。大马路下“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空中翱翔着各式飞车飞艇,可行可停,可升可降,往来自如。即便是水中,也有风驰电掣的各式汽油艇、电气船,人们还可穿上精致的水行鞋如履平地行走在水面,欣赏湖光山色。彼时上海的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之快更令人目不暇接:从徐家汇到南京路再到浦东,从白渡大桥直达宝山县城,“十里店铺密密层层”,繁华异常。甚至作者老家的青浦淀山湖也“直通黄浦滩,接接连连,都有房屋,都有市面”;淀山湖滨“收拾得同黄浦滩相似。四边岸上,也筑着无数的房屋,好像有几十万人家聚族而居似的”。

《新中国》

最有意思的是,《新中国》居然精确预言了世博会的举办与浦东的开发: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因为“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跨江大桥横跨浦江两岸。“长虹般的铁桥,横卧波心……一时渡过了桥,只见洋房鳞次栉比,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那里是浦东!四十年前的南京路,也不过这样繁盛”。如今黄浦江底铺设了过江隧道,地铁可以快捷地直行浦东。匪夷所思的是,陆士谔规划的浦东大铁桥、越江隧道竟然与现今上海南浦大桥、延安东路越江隧道的地点方位完全吻合。陆士谔在梦幻中设想的浦东华丽转型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均已变为现实,在惊叹之余,不能不佩服他那超凡的预见力!

往昔的黄金时代

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现代化、工业化建设亟待大力发展科技,国家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科普型科幻小说与科学诗、科学童话、科学小品一同以“科学文艺”之名得到支持和鼓励,发展迅速。不过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科幻小说才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而“在初创期,科学幻想小说在中国文学界是没有地位的。它只是作为儿童文学中一个很弱小的品种而存在”。

说出这句话的是叶永烈,上海科幻记忆里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当时的媒体写道,“在上海体育馆附近,经过一畦畦的菜地,便是一排排竹木结构的矮平房,我来到了叶永烈同志的家。这是一间只有十二平方米的小房间,搭着一只小搁楼。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刘禹锡《陋室铭》。近二十年来,叶永烈创作的四十来本科普书籍,报刊上发表的五百多篇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科学相声、科学诗……,大部分就是在这间斗室里写作的呀!”

叶永烈

做过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编导的叶永烈,早年曾为《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的写作“挑过大梁”,因此跟科普结下了很深的情缘,中国科幻史上的第一部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正是叶永烈的大作。该书于 1978 年出版,初版发行就达到了 160 万册,这在现在都是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数字。多年以后,叶永烈曾有这样的感慨:幸亏当时中国还没有盗版,不然,这本书马上就会遭殃;而那时候也还没有时兴签名售书,不然,真得把作者累坏。

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只是一本7万字的薄薄小书,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未来人类在衣、食、住、行、学习、工作和娱乐等方面美好的发展前景。书中提到的“飘行车”、人造器官、家用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生产蔬果的“农厂”等新奇事物,今天听来虽然已不再新鲜;但正像有人评论的那样,“这本畅销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它促使全社会对科幻小说这个艺术品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0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叶永烈本人也成为上世纪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科幻小说的代名词或“代言人”。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开启的科幻热潮中,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推出了科幻片《珊湖岛上的死光》,原著同名小说也因此创下 “第一本被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的纪录。

该片讲述了赵谦教授终于研制出高效原子电池,拒绝了大财团“维纳斯”公司重金购买专利的要求,不料当夜遭到谋杀。为实现教授返回祖国的遗愿,教授的准女婿、青年科学家陈天虹携带原子电池驾机逃走,途中遭到袭击坠入海中,千钧一发之际,被一道奇特的激光所救。随后,他漂流到一个孤岛,岛上有一座实验中心,那道激光便是这座孤岛的主人——马太教授研发的激光武器。陈天虹携带的高效原子电池,恰巧解决了马太教授一直烦扰的激光器的电源问题。经过深入交谈后,天虹和马太博士意识到维纳斯公司企图将这两个科技成果结合起来,研制新型武器威胁人类和平,两人决心联手遏制这一卑鄙的行径。维纳斯公司派出军舰在杀害马太博士夺走了激光器资料,并欲炸毁小岛。马太博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激光器和高效原子电池联合起来,成功地击沉了维纳斯公司的舰队,与新发明一起玉石俱焚,在小岛爆炸的最后一刻,一直在寻找陈天虹的未婚妻驾驶游艇出现带着他离开小岛。对当时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充满刺激并大开眼界。电影里令人羡慕的科学家的生活状态也让当时的中国观众感到新奇:只要按动按钮,就可以拿到想要的东西;留言使用录像机;用激光就可以杀死鲨鱼……

从未缺席的“魔都”

1990年代之后,科幻小说在上海似乎逐渐沉寂下来。坐落在四川省会成都的《科学文艺》(1979年成立,1991年更名《科幻世界》)已是中国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刊登科幻小说的杂志。而中国科幻最有分量的两个奖项——星云奖和银河奖,它们的诞生地也都在成都,中国科幻界的“心脏”似乎转向了成都。

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与科幻就此绝缘。或许,这是因为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作家发明的用于形容上海的别称“魔都”,从字面上就流露出了几分非现实感,仿佛与“幻想”有着天然的关联。

在历史上,“魔都”曾经造就了一位杰出的异国小说:”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J.G.Ballard,1930-2009)。此人是英国现代小说家,擅长创作科幻小说,他以《何处来风》、《四维恶梦》、《水晶世界》、《混凝土岛》等科幻小说而享誉欧美文坛。但他的出生地是上海,在“魔都”,他一直待到十六岁,以至于母国(英国)是一个比他们目前所居住的地方“还要陌生得多的国家。” 对巴拉德而言,“我几乎能确信我于上海的记忆总是一部电影,在战后我在英国的岁月中无休无止地在我的脑海中上映。”这或许也成为他的科幻灵感来源之一。

就像巴拉德所说,“上海这座梦幻城市,是西方作为将来大都市的一个试验场而有意建造的”。作为未来城市的上海,近年来在欧美科幻电影中频频露脸。电影《代码 46》(Code 46,2003)的背景设定是:上海是一座封闭的城市,除非通过严格的审核,否则将被拒绝入城。城市之外的区域是一片荒漠,无法进入城市的人们过着简陋又困顿的生活。电影《环形使者》(Looper,2012)中,“环形杀手”组织利用时空旅行技术暗杀来自未来的人。在结束自己的杀手身份之后,主人公来到新的世界中心即中国上海,肆意狂欢,也希望能借此躲过终将到来的清算。《她》(Her,2013)讲的则是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与人工智能相爱的故事。片中,男主人公西奥多与人工智能“萨曼莎”随时保持联系,时而经过五角场广场的巨型彩蛋,时而路过陆家嘴的环形天桥——结果,电影讲的是虽然发生在未来洛杉矶的故事,外景拍摄却集中在中国上海……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科幻世界里,“魔都”从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