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棵生菜的三生三世

来源:中国艺术报 | 赵雁   2017年08月03日08:44

对世界来说,流淌在人类文明血液里关于探索的本能正在以越来越强之势,照亮了巡天之路,在宇宙无尽隧道中,一点点看清楚黑洞里的未知、星空上的浩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有了长足的信心。对浩瀚宇宙的知悉也在其中。人类更为清楚地看清自己,对头顶的星空便有了更为深刻的敬畏之心。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16年的太空因为中国航天人的参与,有了更多非凡与惊喜。

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便是其中最闪亮最动人的一笔。

神舟十一号33天的飞行,是中国人最长的一次太空之旅,有着层出不穷的新鲜事,惊喜频现,叫人难忘。对航天员而言,则是他们参与科学实验最多的一次飞行,是一次最富有挑战性的太空任务,也是对他们知识储备要求最高的一次。一切可能与不可能,都在其中。

有人用三句话对它精辟总结:“天上的生活”多姿多彩不一般;“天上的实验”探索多维亮点多;“天上的科普”寓教于乐意义深。

因为天地差异,在太空中无论是日常生活、实验研究还是开展科普活动,对人来说都是探索研究的过程。

航天员要把各学科专家的想法、目标、理念在太空实践,变成现实,再把数据和样本带回来,任务可谓艰巨。为了几十项在轨试验都能获得全面数据,航天员会反复尝试,反复做。景海鹏说,一遍不行,就十遍,一定要努力得出有效的数据,变成真实的图像。两位航天员在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按计划顺利完成了30多项试/实验类项目,创造了诸多“第一” ,成果丰硕,为空间站任务获取了宝贵数据和经验。

关于种菜,我国北宋文学家、诗人苏辙曾留有著名诗句:“久种春蔬早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种菜的苦乐酸甜和辛劳跃然纸上。而就在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却把本生在泥土中的菜,一跃种上了太空。它的精彩亮相,吸引了很多航天迷和科技迷的目光,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太空开展植物栽培实验,那些嫩生生绿油油,充满勃勃生机的生菜,为培育种植它们的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带来鲜亮的活力和色彩。

2016年11月15日下午,植物栽培实验采样,是两名航天员在组合体的最后一项实验内容。它们的顺利撤收,标志着航天员在轨实验项目圆满收官,而生菜成为其中夺目耀眼的一颗明星。11月18日晚上,两名航天员完成任务顺利回到航天城。航天员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欢迎的人群散后,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副研究员王隆基却与人群逆向而行,向航天员公寓方向走去,步伐传递着喜悦与一丝急切。碰上同事问他做什么?作为植物栽培项目主要研制者,他的回答就简洁的两个字:拿菜!

原来他是去取随航天员带回的太空生菜样本,他和项目组早已迫不及待等待生菜的回归,因为很多后续研究工作需要加紧进行。

看起来普通的生菜,因为第一次在中国的空间实验室经历太空出生、太空成长、太空游历,它的身世和命运就变得不再平凡。

一棵小小的生菜承载了太多人的心血和希望。

它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呢?

时间回溯到20155年8 月,据外媒报道, 100日,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首度品尝在太空种植的红萝蔓生菜。这是自美国航天局20144年5 月起在空间站种植生菜以来,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亲口品尝自己的太空劳动成果。

航天员对能够享用蔬菜颇感兴奋,大赞“太空生菜”好味道。

别看只是简单的种植品尝蔬菜,但对于世界载人航天的意义却非同凡响。这意味人类未来进行长期太空探测任务时能够自行种植作物,通俗地说,人类在通往火星探测的道路更近了一步。

NASAA有人在推特留言,改写了19699年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时说的名句“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形容吃太空菜创举为“个人一小口,人类一大叶” 。

此时,远在位于北京西郊航天城的中国航天员中心的邓一兵主任看到这条消息也难以平静,他陷入了沉思。

北京航天城一直以冷静低调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即便是在它被瞩目,甚至够炫目的时候,也从未被过度喧嚣的暗影所遮蔽,在略显浮躁的时代面前,它在人们心目中好像一个并不真实的存在。

但它就是真实的。

对航天人来说,一条规则永远不变。

一个挑战完成,就是下一次挑战的开始。

在历史璀璨长河中,每一个人类文明的重大发现都离不开一颗热忱和虔诚的心去创造辉煌,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执着追求的心去默默守望。

中国航天人无疑做得淋漓尽致。

一进入航天城大门,沿路便可见到通往各个办公区,一直保持着干净整洁面目的灯箱刀旗阵,巨幅海报宣传栏。在航天城里最为出众的“明星”是“两弹一星”科技大家,执行飞行任务载誉归来的航天员,以及航天战线涌现出的英模先进。他们中很多就是正在一线奋战的科研人员,可能就在身边。灯箱刀旗上的内容最多的是航天警示语,短短一句话不多的字,好像都是通往太空之路的智慧心语。每天从画像和事迹前走过,力量与勇气也在不知不觉中蓄积,那些大部分出自原创的警句,时时敲打在心,铭记胸怀。

大事业提供大舞台。在这些成就背后,有胜利也有挫折,更有不断的尝试、探索和突破。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埋首前行。任务越来越密集,做事越来越低调。在平静的平常的氛围中,蕴藏着多少惊心动魄,起起伏伏。不仅考验着科研人员的智慧,更显露出他们非凡的勇气。

科研工作清苦、艰难,但惟其痛苦,才有快乐;惟其不易,方显英雄。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科研人员秋冬披星起,春夏伴月归,多少个夜晚因为集智攻关而热血沸腾,多少次因为完成一项课题而激情满怀,多少人因为不懈奋斗而硕果累累。

“写文件” 、“测试” 、“试验”占据了航天城工作人员的绝大多数时间。一份份技术报告反复打磨,一个数据小数点后好几位的较真,一个信号的微小跳变,技术线上的总师带着团队“白加黑” 、“五加二” ,排查原因,对待事业,粗枝大叶的男人也变得心细如发。

正是苦行僧似的磨砺和蜕变,太空上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坐标。

对航天城,邓一兵有着深厚的情感。工作三十来年,他的命运似乎已和航天牢牢粘合在一起,无法分割。已完全不能用“熟悉”来说明他和它之间的关联。这里有他的事业,他的梦想,有他的家,还有他对未来的规划。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点变化,一草一木都倾注着他的爱恋,见证着他的成长,它们陪伴着他的思考,感受着他的喜忧,和他一起迎接挑战和荣光。

今天,邓一兵的思考有些兴奋,也有些焦灼,甚至有些跃跃欲试。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品尝生菜的画面一直在他脑海萦绕,刺激着大脑中多巴胺的生成。

国外航天员人能办的事,我们中国能不能办到?

是啊,中心在受控生态的研究从8633便开始,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有了骄人战绩——20122年122月,中心完成国内首次2 人300天受控生态生保集成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而深圳即将展开的4 人1800天绿航星际试验项目也正在进行受控生态方面进一步的摸索,有没有可能将我们目前的研究内容放到更高的平台——将要进行的空间实验室任务中开展验证,验证我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从小的方面说,这个平台的搭建不仅能够检验和促进环控生保系统的研究、锻炼队伍,更有利于中心的发展。中心需要这样的机遇和平台。往大了看,如果中国人能在太空成功种植蔬菜,也将为今后长期太空飞行储备经验,还是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果、进行民众航天科普教育和壮我国威的绝好机会!

有没有可能?一连几日,这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一直在盘旋、琢磨,越来越鼓舞他,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科学要发扬民主。他找来航天器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的“掌舵人” ——董文平和相关技术专家,一起来研究做这个事的可行性。

每逢载人航天任务发射时,我们都会通过媒体听到一个很熟悉的词汇: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那么这个与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是指什么呢?

众所周知,人只身进入太空是不能生存的,因为太空环境恶劣,没有空气、水和其他人体生存所必要的条件。人要在太空生存,就必须把人在地球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带到太空中去,比如水、食物、人体需要的空气压力、温度、湿度、氧气和卫生条件,以及生活需要的用具和用品等。这些创造和保障人体生存所必需条件的工程系统在航天行业中就被称为“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 ,简称环控生保系统。它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就是在太空中,为人在载人航天器中创造一个能够生存、工作并完成各项航天任务的环境。

系统。令人烦恼的系统,令人着迷的系统,令人如痴如醉的系统!

也正是这个系统,它襟怀坦荡地包罗了多个子系统,覆盖了300多个专业,扎扎实实地穿越了近600个春秋。

正是这套复杂而神秘的系统,就像太空生命之舟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安全岛。这个系统的研制者,用自己的智慧铺就了一条从地球到宇宙的生命的同步轨道。

黑黑的董文平正是这个系统的掌门人。他正值壮年,外表不拘小节,走路驼背像一只负重前行的大虾。他可不像看起来那么平凡。200多年来,他历经一次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磨练,成为这一领域的著名专家。一次次重任扛肩,虽然他的脊背已不再挺拔,却培养出他面对挑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大将风范。

项目确实吸引人,但挑战也确实大。首先是时间紧迫。一个新产品上天,不是儿戏,也不是拍脑袋就能上的,从项目设计到研制生产都必须经过模样、初样、正样漫长的研制过程和层层试验验证的考验,而此时各系统产品已进入即将交付阶段。再者上天的资源有限,每增加一点重量和体积都是需要严格计算调整匹配的大事,涉及到不同的系统接口,工作程序安排等等。作为半途插入的项目,工程指挥部能否同意?更重要的是,今天张了这个嘴,项目就必须做到成功,而成功的把握在哪里?他们能说服领导,取得信任和支持吗?

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工作固守盘子,才能保证稳妥不出错。而新生事物则有可能意味风险和失败。何况这是自己要去争取的事。

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再困难也要尝试。环控生保人在多年的任务实践中,已经历过太多次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来一次也不会怕!

说干就干,没有折扣。

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专门组成了植物栽培专项攻关组,董文平亲自挂帅。

此时,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的研制工作可谓千头万绪。空间实验室任务准备工作按计划正在紧张进行中,产品测试、交付、文件、进场准备等等不能有丝毫差池。而空间站研制任务正在啃硬骨头,产品多是全新研制,许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验证,问题困难也一个个冒了头,解决一个,再来一个,容不得人喘息。科研人员数量本已捉襟见肘,拉不开栓,又来一个专项任务,还是限时限刻,没有退路。

虽说是科学试验,但真只是试探性地“试” ,常规性地干,绝对不成!这本身就是非常规任务,只能拿出非常规的胆识魄力,还有拼命的干劲。

董文平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在他眼里,从事环控技术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胸脯拍得再响,不如拿出成果踏实。

“功败垂成,在此一搏! ”那些天,这句话始终在董文平脑子里转悠。

既然攻关,人员必须是精兵强将。

植物栽培兵分两路。一路是栽培,一路是为植物搭建一个在太空仍然能生长的小环境平台。比如光照,比如基质,比如水分、养料,还有实现装置。涉及的不止有植物学、环境科学,还要有工科支持,成为产品呈现。

郭双生,中科院植物所毕业的理学博士,一名身形敦实,长相憨厚的中年汉子。他干了23年的受控生保技术,人不爱说话,每天泡在生保楼,在那间放着一排排大小各异的器皿,照射着红蓝绿光,又潮又闷的空间里,像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的农民一般捣鼓着他的植物,那才是他的亲密伙伴。

孤独是每一个航天人都会遭遇的心灵呓语,但他们在无限的探索之中,悄悄把它吞咽咀嚼消化,在星空壮丽中在无边宇宙中,悠长的孤独的苦涩一点点咂摸出欣喜愉悦和幸福的甜蜜。

这些年,郭双生笑得最为惬意的一次是在2012年末,航天员中心主持的我国首次2人30天受控生态生保集成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的那一天。

实验在密闭系统中,重点研究人与植物间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动态平衡调控机制。实验中, 2名受试者在30天中种植油麦菜、紫背天葵、苦苣等可食用蔬菜,这些植物不仅能保证为受试者提供新鲜蔬菜食用,同时提供氧气,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郭双生是这次实验的大功臣,近20年筑梦太空的努力开花结果。

所以,参与太空植物栽培项目显然非郭双生莫属。他带领他的学生沈韫赜负责植物培养种植。

另一拨人也厉害,都是研究室的技术大拿:王隆基、赵丕盛、李健。他们最擅长在产品研制中解决困难,做到产品装置实现。

一个攻关组,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系统主任设计师、系统技术负责人全部顶上,也是下了火线拿下高地的决心。

工作在2106年春节前悄悄地开始了。

春节是个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即便是远在海外的游子都会千方百计抽出时间回家过年,图的就是和家人的团圆和陪伴,弥补一年忙于工作和学业造成的情感疏离。然而,项目组的人在这个春节却没有一个人回家,因为地面验证开始了。

其实,从立足项目启动的那一天起,项目组所有的注意力全在“植物栽培”四个字上。

在地球上搞种植,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出苗天经地义。但在失重环境下搞种植,怎样才能保证出苗,可是未知啊!

一切都是探索,却又不是任性而为。

首先选种子就不随便。要根据任务时间选择种子。在几十种备选植物品种中,生菜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月,且地面种植技术成熟,又可食用。生菜无疑是300天任务期中最佳的植物选择。但生菜的品种就有很多,有包心的、黄冠的、不包心的,各种性状不同,种类丰富。在一轮轮试验中,项目组根据发芽率、生长速度、叶子生长速度等因素,筛选出了试验用的种子。

种子选择出来了,就要验证培养方法。水分、养分、培养基质、光照、温湿度,这些条件一个也不能少,更重要的还有相互间的匹配性。

盘旋在项目组成员头脑中的每天都是一堆问号,他们要通过想法和实践把一根根问号拉直。

在天上怎么发苗?在地面,有重力吸引,水分自然朝下走。而在天上,这些天经地义的事,不再天经地义。换言之,生菜的家是什么样的?要怎样搭建才能符合生菜的生长需求?

比芝麻粒还小的生菜种子怎样才能固定牢靠?怎样才能提供合适的养分、水分?都是横亘在项目组成员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进行植物成功栽培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植物根部水分和养分的持续供应,并保证种子在束缚固定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根发芽。

太空的植物栽培不仅仅只是植物的事,而是要求所有与植物相关的条件都受控,保证不对环境、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不扰乱任务进行。这需要把在太空可能遇到的所有细节都考虑进去。虽说之前有受控生态前期预研和实验平台的成果,但成果从未和当前工程型号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在轨实验的经验,所处环境条件限制少。这次不仅需要做植物在空间生长规律的研究,还要研究栽培的装置。所以生长试验和栽培装置的原理样机都在同期开展。

董文平带领王隆基、王晓霞、赵丕盛、郭双生、沈韫赜等人一刻不敢耽误。

按照正常型号产品研制的科研规律,需要分阶段论证、试验,产品研制到产品正式备装,是一个不短的过程。而这个项目顶着“不能失败”的压力,实现跨越,直接就奔着“成功”上。

几个月的时间,可谓困难重重,更是问题一个个提出又被解决的过程。

因为失去重力,种子种在什么上面才能发芽?

水分养分怎样才能向下传导?什么结构能让种子发芽?

选择基质材料,研究人员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基质材料的性能了解充分透彻,一个个筛选。先开始是陶瓷颗粒,却在重量密度上不符合空间实验室搭载设定的重量条件。寻找到实验室常用的蛭石,重量倒是轻了,但颗粒小、孔多、细碎、容易跑动。在做力学试验时发现,基质一遇上振动,就会出现下沉。蛭石遇水,体积变小。而覆盖在上面的吸水材料却不下陷。这样就有了分离层,种子的根部扎不下去,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怎么办?

年轻的沈韫赜第一次参与太空任务,因此研制过程的艰辛令他铭心刻骨。在他的印象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头脑风暴会开了很多次,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压重物,怕晃动。基质滑,用牙签根本固定不住……

弹性结构走入科研人员的视野,各种方法,不管土的洋的,都试一遍,寻找着最佳方式。

培植生菜的装置不大,犹如一个笔记本大小。可小有小的难,方寸之地俨然成为攻坚之域。

将吸水材料做种子发芽的依托,根须要扎在蛭石上。种子放在吸水材料上,养分足,水也足,却发现种子被烧死了,根本发不出芽。分析后,是因为接触不到空气。于是用锋利的刀片在吸水材料切缝,将种子填塞进去。本以为有缝隙,种子这下能接触上空气了,肯定出芽,但效果却并不像想象般好。

为什么?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寻找答案,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几个大男人骤然间变得心思缜密,考虑周详,一轮轮试验也开始了。他们发现光有缝隙,种子接触空气还是不够。用细细的锯条,切缝,齿缘毛糙,根据毛细原理,接触面才更大。

吸水材料的厚薄、切缝的深度、基质充填量的多少、红蓝绿光照配比怎样满足要求又不刺眼、控释肥的释放速度这些看着细碎磨人的问题,在一次次试验摸索中被一点点消化解决。

种子比芝麻粒还小,在太空环境不好操作,大家又想办法给它裹上外衣,做成丸粒,还要保证能出芽。他们将植物种子分别采取,海绵、丸粒、吸水材料的切缝三种形式播种,大大小小几个盒子同时开始,仔细观察,一轮试验周期是27天。

压抑到透不过气的难熬。

唯有在汗水中奋进,在失望中坚持。

是啊,干航天,没有曲折不叫航天事业。搞航天的,不经“折腾” ,就不算敬业的航天人。

为了固定种子,科研人员在结构上用包衣包裹种子,包裹得不能太死;水分供应既不能多,也不能少;针对有限光照,研究种子生长需要的能量配比;在天上水有限的条件下,怎么加水满足生菜的生长要求,又不浪费?怎么保证植物安全,防止病虫害?

在给生菜注水时,本希望它往下走,结果水分却顺着导水材料走,根本不往基质走,导致水分分配不均,植物发芽率很低,精挑细选的栽培基质的兜布腐烂……

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郭双生回忆起那段日子,“吃饭睡觉惦记的都是这件事。 ”

有两个月的时间,项目几乎没什么进展,停滞不前。此时,失败、失望的情绪如化不开的浓雾萦绕在项目组的每一个人心头,压得人喘不上气。白天干晚上干,连轴转地辛苦,这些科研人员从来不怕,可是不见成效,微乎其微甚至没有成果才是最让人茫然的。

尽管各项事务繁忙,董文平还是坚持自己上阵,当上项目调度指挥,从一周三次调度会,发展到一天一次,后来到了一天早晚各一次。每个人每天的工作进展,都清清楚楚。早上管白天的进度,晚上开会找问题、找方法、接着干。他的思考和压力更为深切,第一次上天展示的成败关系到系统整个受控生态研究未来的发展,不能让搞了200来年的受控生态研究蒙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进展不顺利那段时间,董文平常常在梦中与这些植物“较劲” ,梦到苗发芽,常常被视为吉兆。

受命忘身,出战忘家。生保楼那间潮闷的植物栽培实验室,到处摆放的都是营养液、培养皿、基质材料,架子上满是一个个白色的栽培盒子,那里几乎成了郭双生、沈韫赜的家。他们精心呵护,一个批次一个批次地培育、记录。为了看清植物生长状态、摸清规律,架子上的照相机每隔300分钟就拍一次照片。人在红蓝绿光束照射的环境呆久了,出来看什么东西都发绿,要好一阵才能适应。

单位同事张立红心疼地说,“植物栽培技术组的人干得太苦了! ”采访王隆基时,正是植物栽培装置即将接受振动冲击试验的检验阶段。看不到结果他根本无心表达。“只能成功”的压力,让郭双生有了不出苗就跳楼的“豪言” ,豪言背后却是背水一战的坚定信心。

世界上最快又最慢的是时光。世界上最长又最短的是时光。世界上最平凡又最珍贵的还是时光。

当似剪春风吹去冬日的雾霾,枝头点点嫩绿的芽苞一天一副模样,暗沉的垂柳像被施了魔法般焕发生机,变得袅袅婷婷,柔美多姿,他们确信,研制的春天真的来到眼前。

终于,在经历了几十次失败后,集思广益的智慧光芒犹如黑暗夜空被撬开了一道缝,阳光扑簌簌地洒落进来。为了防止栽培基质各层之间相互分离影响植物扎根,董文平想到了用拉绳的方法对基质进行固定,将各层牢牢束缚在一起。而太空种植中,正如预先分析的一样,出现了基质分离的情况,此时拉绳也真正派上了用场。由于种子事先播在吸水材料块中,为防止上行过程中种子因震荡而从吸水材料块中散落出来,赵丕盛提出在吸水材料块上再加一吸水材料“上盖” 。但问题是加了“上盖”以后,种子虽不会散落,但种子发芽后如何从“上盖”钻出来成了问题。为此,他又设计了一系列结构,使得吸水材料“上盖”在干燥时可以固定在装置中,防止种子散落,而在天上加水变软后,又可轻松取出,不会影响发芽。在太空试验中,种子顺利发芽,就离不开这一特殊结构的保驾护航……每一道看似难以攻克的难关,都在集智攻关下得以圆满解决。

20166年7 月1 日上午,在航天员中心隆重举行的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动员誓师大会上,航天员代表景海鹏在发言中表达了在即将到来的任务中,乘组一心,天地一体,同舟共济,坚决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项目组和所有人一样,都被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英勇顽强、能征善战的高昂精神状态所打动,他铿锵有力的誓言一直在他们耳边回响。

天地一体,乘组一心。多好的一句话。

这句话令科研人员连日来疲惫的脸上涌出欣慰和感动的微笑。他们深知,科学试验不会达到尽善尽美,试验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此时航天员的肯定、理解和鼓励,将激励他们在后续工作中用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以更加精心的准备、更加精心的操作、更加严谨的科学支持,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为航天员在轨飞行提供更高质量、更高可靠、更高效率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这是什么?

这就是深深的理解背后,天地一体、同舟共济、共同奋斗的坚强决心。

植物栽培是在航天员进入组合体的第二天便开始了。看起来不大的栽培装置白色箱体是在太空一个个部件组装起来的,考虑比芝麻粒还小的生菜种子在太空失重环境不好操作,细心的科研人员把它们特殊处理成丸粒,像嵌放入首饰盒的戒指一般,种子被航天员小心翼翼一个个放入白色小盒的九宫格内,无比珍视。

与地面先播种后浇水的播种方式不同,带到天上的培养基质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科研人员千挑万选出来的蛭石,一种硬质的矿物质。上面一层是吸水材料,只有吸水软化后,才能进行播种。天上播种的顺序是先浇水后播种。在天上种菜会与地面有很多不同,也更为精细。

菜种下,航天员为它们小心铺上一层保护膜,保护植物,防止水分流失。

接下来的等待,令地面的科研团队最忐忑。因为这是地面科研团队6 人辛苦近一年的希望。他们此时像等待检验的学生,而结果会怎样,没人知道!

实验伊始,植物栽培科研团队也在同时1:11展开种植试验,它的任何一项操作都和天上的时间点是一致的。在地面实验室里,涌动着依旧紧张的空气。小小生菜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他们紧绷的神经。

而研究室的每个人不管参与还是没参与项目,都在关注实验,研究室兴起一阵全民种菜的热潮。大家回家试种后,会把各自的结果反馈给项目组,为项目组提供参考。

到第五天的时候,一个惊喜的消息传来,生菜种子发芽了。虽然只是白色盒体上一点点小芽,却让天上的航天员和地面的科研人员乐开了怀。一向内敛低调的董文平在室务会上掩不住喜色宣布:“我们的植物发芽了!我们的博士不用跳楼了! ”会议室传出祝贺的掌声和理解的笑声。这对于付出近一年艰苦努力的植物栽培团队来说,实在是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

当看到天上的种子发芽,出苗,且幼苗的颜色比地面还要油绿,项目组成员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111月155日,他们终于等到了生菜收获的日子。

一棵生菜的三生三世可谓艰难而伟大。它填补了我国在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在空间站更大规模、更高复杂度和更精确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技术验证与在轨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这一切的达成,源自项目组每个人的执念坚持,源自他们的探索精神。

对航天人来说,这两种品质缺一不可。

他们的胸怀纳下宇宙天地宽,他们愿意倾尽一己之力,汇聚成山成海,从地球出发,走向雄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