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暗透了,才更能看见星光

来源:中华读书报 | 仵埂 刘晓芳  2017年05月27日09:05

《黑夜之上是星辰》,唐卡著,花城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32.00元

唐卡用柔软细腻的文字语言刻画出了两位不同轨迹的失明人,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与困苦后,仍心怀希望,最终穿越漫长的暗夜到达心中璀璨的星海。

德国有句妇孺皆知的谚语:“暗透了,才更能看见星光”。

于立夏后一个喑哑漫长的午夜,笔者又重读了手边的这本《黑夜之上是星辰》。此时城市的灯火已然熄灭,整个世界被渺无边际的黑色浸透,空气里的凉风将黑夜的秘密包裹在怀,缓缓潜入人们愈渐沉睡的梦里,而笔者却借着这微风,沉浸在唐卡娓娓道来的暗夜故事中,久久不能出离。这部长达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是唐卡的新作。在她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地创作旅程中,这已是她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唐卡用柔软细腻的文字语言刻画出了两位不同轨迹的失明人,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与困苦后,仍心怀希望,紧紧抓住命运的绳索不松手,最终穿越漫长的暗夜到达心中璀璨的星海。

亲历过中国上个世纪十年浩劫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时值国家高考制度恢复,大批知青回城、农村学生开始读书参加高考。高考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翅膀,改变着几代人的命运。借由唐卡笔下的两位主人公——慈颜和孝华的身世经历,读者得以窥见到“高考梦”破灭后的悲惨境遇:慈颜是一位陕西农村的美丽花样少女,几次高考落榜后,父母草草地将她嫁进了大山里贫穷的农户人家。然而,厄运像一只紧追不舍的虎狼一样难以摆脱。一次回家的路上,怀有身孕的慈颜被陌生男人玷污了,甚至还无情地戳瞎了她的双眼。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慈颜原本安稳的生活,高考梦灭、嫁进山区、恶人糟蹋、瞎了双眼。被丈夫、家人抛弃的她不断在黑暗中小心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并通过自己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努力,最终得以在盲夜中求得生存与希望;而山的另一个角落,天资聪敏的孝华原本拥有一个令人艳羡的童年,却不得不因眼疾失去了光明的未来。母亲远走大都市,父亲重组了新家庭,童年的他被寄养在替人摸骨算命的李神仙那里。黑暗中的孝华并没有放弃自己,善良聪慧的他通过学习周易和二胡,考上了艺术学院,最终成为了一颗璀璨的艺术新星。

小说以时间为主线,将两个不同年龄相同境遇的人物穿插描述与推进,显示出两代人生活遭遇和精神境遇的深层张力。同时还穿插讲述了一位善良勇敢的女孩慕青,通过慕青远赴藏地寻找生命意义这条线索,使三个人物交替轮现,相互印证补充,让小说的内在叙述结构富有弹性。作者并没有正面去描写那个时代的背景,而是从个人命运的视角出发,让读者看到时代浪潮中,渺小人物背后艰苦卓绝的奋斗与拼搏。

书中令人挥之不去的不仅仅是对苦难的深刻描绘,还有交叠在每个主人公生命经验里的神秘人物:慈颜有“白衣人”、孝华有“李神仙”、慕青有“活佛”,这些富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常常出现于主人公迷茫、痛苦、无望之时,给予其无限的勇气与温暖。对于两位不同轨迹上的主人公来说,苦难像是被施下了咒语,盲夜封印了所有的希望。这些神秘人物恰恰就是暗夜里的微光,是封印下的裂缝,他们的出现给主人公带来了生的希望。小说虚实交映、多重叙事空间的转换使主题的表达更加饱满和深化,于苦难的书写中增添了几分玄妙神秘的“天机”。

唐卡的小说无论语言还是内容都经得起读者反复推敲阅读,在不断的领悟后,心灵即会抵达世俗生活中所未发现的秘境。这本《黑夜之上是星辰》以易经之卦辞和爻辞贯穿全局结构,不同卦象引领人物情节和命运的转换。如用“归妹”“艮卦”“屯卦”等卦象隐喻人物命运的坎坷艰难,用“履卦”“离卦”等卦象揭示人物愈渐光明的前途。人们相信在某一特定瞬间出现的卦象,必然在时间上和性质上与该瞬间有着彼此契合的关系。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物理世界的模型必定是一种心理结构,微观的物理事件中包含着一种观察者的观察。小说作者以《易经》筑构起的人物命运之脉络,实际是为阐述生命被黑暗浸染之后,仍有一双无形的“命运之眼”在旁观着这一切。于一切变化万千的卦象中,个体生命可从最高的“变化”之中重拾勇气,打破盲夜的封印。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唯一担心的是,我是否配得上自己所经受的苦难。”苦难是什么?苦难之于自我的意义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把你内心所有苦难都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的灿烂的花朵。作家唐卡意图通过对三位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生命旅途向世人揭示出黑暗与光明、苦难与幸福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你于生活的波折中坠入盲夜般的山谷,请相信,只要你愿意努力,不管往何处走,都是向上的路。正如小说封面上的荐语:“穿越命运漫长的暗夜,希望是高悬于我们内心最璀璨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