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八十年后回归本真的鲁迅

 | 张粟山  2016年10月25日09:51

  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年,值得欣慰的是,历经八十年的岁月风烟,我们今天终于可以拂去落满鲁迅声名之上的尘埃,一个面貌真切的鲁迅才得以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百年的中国新文学史而言,鲁迅在其中始终居于不可动摇的显著位置,历史已经做出了毫无争议的结论。只是近十几年来,对于鲁迅的非议与诋毁也曾甚嚣尘上,企图依靠流言蜚语和哗众取宠来遮蔽鲁迅散发的光辉。人们似乎对于鲁迅的作品厌倦了,中学课本上的鲁迅文章比不上网络小说受众面广、阅读量大。

  鲁迅,只有一个鲁迅,尽管鲁迅传记写了几十种,而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更是汗牛充栋,难于计数。称颂也好,夸张也罢,诋毁也无妨,诽谤又奈何!鲁迅还是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的鲁迅,不但照耀中国历史八十年,而且注定将来还会有数以万计的读者研读他的作品,从鲁迅的作品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我坚信,鲁迅的光辉必将照耀将来漫长的岁月,这正是鲁迅及其作品的历史价值所在。

  1940年,毛泽东在他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给予了无以复加的最高评价,可谓推崇备至。他指出:

  “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称鲁迅为“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结论:“鲁迅是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八十年来,这段著名的论断引起了许许多多的误解,导致许多人对鲁迅进行了匪夷所思的政治图解,给他增添上了炫目的革命光环。毕竟,鲁迅既没有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也没有付诸实施的革命行动,他终归只是一名文学家,不过是利用文学进行思考,对革命给予厚望。我们只从文学的角度研究鲁迅,便足以从鲁迅那里收获丰富的文学财富,并吸收其精神营养。同时,作为民族英雄的鲁迅,依旧焕发着人格的魅力,永远是我们敬仰的民族脊梁。

  鲁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卓越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散发着人类精神光辉的深刻的思想者。

  鲁迅逝世八十年,今天我们纪念先生,正是期望从他那里继承其文学遗产,吸收其精神营养,而不是仅仅为了纪念而纪念。杰出的文学才华,敏锐的思想锋芒,强劲的精神力量,瑰丽的人格魅力,身材矮小的鲁迅,正是凭借这些内在的高贵品质树立了一个伟岸的高大形象,高山仰止,彪炳史册。

  鲁迅是一位孤独的探索者

  鲁迅在文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小说、杂文、诗歌等方面创作成就显著,而且在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古籍整理、外国文学翻译等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为重要的是,鲁迅对于国民灵魂的探索,为医治国民的劣根性多方寻觅良方。

  鲁迅弃医从文,义无反顾踏上了文学道路,为中国新文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鲁迅的探索之路是孤独的,他不满足于文学上的探求,更注重对于人类精神的深层挖掘。“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曾书写屈原的诗句以自勉:“路慢慢以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具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披荆斩棘,在荒芜的原野上走出一条新路。

  鲁迅是一位悲愤的启蒙者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表明了自觉担负启蒙之责的意识,要打破铁窗户,让文明之光照进昏暗的房间里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为一名启蒙者,为了医治愚昧国民的精神创伤,鲁迅发出了深沉的呐喊,意在唤醒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国民们昏睡的灵魂。

  鲁迅是一位彻底的批判者

  鲁迅对社会痼疾与卑劣人性进行了彻底批判,他那犀利的目光穿透事物的本质,将文学作为思想的工具,细致地解剖人类精神上的顽疾,数百篇杂文像匕首与投枪,散发出锐利的锋芒。同时,鲁迅对于自己也绝不留情,善于解剖自己的灵魂。

  他在临死的时候说,我一个也不饶恕。是的,他对自己也没有饶恕。鲁迅的决绝态度看似绝情,其实这正是一位批判者应有的基本态度。对比当下,文学批评也好,社会批评也罢,似贬实褒,不疼不痒,相互捧场,庸俗不堪。

  鲁迅是一位清醒的爱国者

  “灵台无计逃神矢,我以我血荐轩辕。”

  爱国主义者跟民族主义者是有区别的,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抛弃狭隘民族主义的偏见与固执。

  鲁迅在上海定居的十年,也是他生命历程中最后的十年,那时日本军国主义者正在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上海淞沪战役导致鲁迅四处躲避战火,他切身感受到了民族危亡。而国民政府对于鲁迅的迫害也从未停止,致使身心交瘁,置身困境。苏联文学界得知这一情况后,邀请鲁迅前去避难,许多友人也极力劝说他出国,但鲁迅一律回绝,坚守在战火硝烟弥漫的“孤岛”,直至去世。

  鲁迅的爱国情怀,源于他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热情的期望,故而对于现实生活中遭遇的艰难困苦,都能坦然处之,等闲视之。

  鲁迅是一位杰出的创造者

  《呐喊》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揭橥中国新文学的旗帜,《阿Q正传》活画出中国国民的灵魂,鲁迅在小说创作方面显示了他杰出的创造才华,许多作品早已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他同时在散文、杂文、诗歌等文学体裁上创作出煌煌巨著,十六卷《鲁迅全集》汇集了鲁迅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研究中取得的辉煌成果,彰显了鲁迅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谨以此文,向鲁迅先生的灵魂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