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染乎世情的活跃文情 ——2015中国文学盘点

来源:中国艺术报 白烨 |   2015年12月31日08:47

  自从文学在新世纪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文学的内部分野与外部泛化带来的种种冲突与抵牾,就既在逐步增多,又在进而放大。因此,有关文学的各种焦点与热点纷至沓来,各种争论与事件层出不穷,就日益成为文坛现状的基本常态。

 

  2015年的文坛,因为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和重要活动的主导,在纷繁缭乱的景象之中,也使一些重点现象和重要事件自然凸显,从而呈现出头绪纷繁有主线、形态丰繁有重点的基本特点。这一切都向人们表明,文学在新的时代的持续活跃与不断演进中,既遇到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也内含了新的机遇,新的可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持续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文艺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文艺的发展与繁荣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文坛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反响。2015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党中央同时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些重要的文献与文件从思想指导和政策引领的高度,有力地推动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活动进一步地走向深入。

  首先是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召开专题会议,座谈和研讨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和《意见》的精神重点与理论要点,及其贯彻落实的部署与措施。10月20日,中宣部在京召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意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文化担当,深化落实措施,巩固文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10月22日,中国文联在京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意见》专题研讨班,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研究贯彻中央部署,思考谋划文联工作,积极推动文艺发展。10月23日,中国作协召开第八届主席团第八次扩大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意见》,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意见》作出部署。同个时期,全国各地的文联、作协,都先后召开类似的会议,就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贯彻落实《意见》,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和部署。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公开发表,为深入学习领会其精神,研讨和解读其思想,提供了可靠的文本与强劲的动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文学报》等行业报,都开辟专栏,一些著名的理论家、批评家、作家和艺术家纷纷撰文,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发表自己的文艺见解。《人民日报》的“文艺观象”专栏,围绕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要点,连续发表了《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家国情怀与文学书写》《文艺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文艺家何以先觉、先行、先倡》《从高原到高峰,障碍何在》《惟有精品留其名》《柳青的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等专题系列笔谈,联系文学的当下现状与创作实际,延伸性地论说了讲话精神中的要义与要点。12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在《文汇报》推出由张江主持的“海上观潮”文艺评论专栏,首篇文章以《文艺是精神的火炬》为题,四位评论家和作家就此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与意见。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讲话中“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指示精神,2015年中,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创办了《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办了《中国文艺评论》。两份文艺评论杂志都编辑出版了3-4期试刊版,从所设栏目和所收文章来看,直面当下文学与文艺现实,力求在褒优贬劣中激浊扬清,显然是这些新版批评刊物的基本路向。

  值得注意的是,文艺界在学习贯彻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过程中,同时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文艺实践活动。从年初开始,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先后组织1000多名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分赴17个省区市基层共66个活动点,开展慰问演出、小型展览、学习体验、采风创作、文艺支教、专家培训等100多场活动。今年4月至6月,中国作协领导成员赴20余个省区市调研,了解各地作协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2015年确定的105个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既有“中国故事”、“一带一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创作专题,也有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社会重点热点问题及普通百姓人生命运等,涵盖经济、文化、生态、民俗风情、农村生活等方面的选题。在中国作协的引导和带动下,各地作协也纷纷行动起来:重大题材、重点工程、重要典型等系列主题采风,深入体验生活,建立与完善定点深入生活制度、作家联系点制度,创建与扶持现实题材创作基地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原创项目题材库。

  文学界以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与抗日战争同时发生又一同前行的抗战文学写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作家常写常出新,读者常读常爱读的重要题材。描写这一题材的作品,无论是小说与纪实,抑或是戏剧与影视,都在不同时期卓领风骚,成为中国红色经典文学与文艺的重要构成。

  到2015年,抗战胜利走过了整整七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个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别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文学界在充分准备、精心运筹的基础上,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活动,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作品,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和精心打造的作品,使抗战文学成为2015年度格外引人注目的亮点。

  6月23日-7月2日,中国作协组织网络作家进行“走进抗战历史”采风活动,从踏上“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开始,参观“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探访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遗址,追寻新四军军部重建岁月,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回望日军受降的历史镜头,历时10天,40多名网络作家、20多名文学网站编辑,从抗战起点始,至抗战终点止,完成了一次对抗战历史的重访和致敬。7月8日,中国作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血肉筑起的长城——抗战中的文学”展览,展览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书影为主,辅以40余件馆藏书、报、刊及手稿精品。展览创造性地用10余首群众耳熟能详的抗日救亡歌曲为线索,贯串起文学界自“九一八”到“八一五”十几年间的抗争历史。9月6日,中国作协在京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回顾抗战历史,表达对革命先烈、文学前辈和死难者的怀念,肯定文学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力量,表示要弘扬抗战精神,推动抗战文学创作。

  在抗战题材的文学书写上,一些实力派作家在长期积累和精心构思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批在表现过往历史上,角度上有新意,思想上有深度的力作。如范稳的《吾血吾土》,以一个多身份抗战斗士的命运颠簸,书写了一个传统学人不变的民族气节,同时描绘了抗战全景,歌吟了抗战精神。曹文轩的《火印》,由被日军强行征走并在身上烙下了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的小马驹,写了一匹马在战火中的悲惨命运,及其默默的奋起与无言的抗争。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书写抗战中的童趣、真情与自尊。黄国荣的《极地天使》,以忍辱负重的白衣天使苗雨欣为主角,写她依靠格拉斯特、戴维斯、托米等侨民自救会的中坚骨干,求得游击队的配合,在集中营展开了一场反饥饿、抗迫害的秘密大营救。作品在力量对比悬殊的反差中,展现了正义与邪恶、人性与兽性殊死较量,奏响了一曲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凯歌。纳兰香未央的《若爱重生·周旋1946》,在18岁的江沁梅1946年从延安辗转来到上海并加入情报部门“飓风小组”的传奇经历中,巧妙地融合了“八一四”、“八一五”及武汉空战,远征军同古战役、过野人山经历,旧上海玫瑰别墅案,北平电台案,重庆和谈,军统及中统内变等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谍战与情感的双重纠葛中不辱使命的红色特工的感人形象。

  在纪实文学写作方面,解放军出版社推出了“回望东方主战场”丛书,这套由《苏联出兵东北》《诺门坎1939》《游击战之光》《中日秘密战》《汉奸现象剖析》等六本纪实作品构成的丛书,以其选题的新颖,作者的权威,作品的厚重,格外引人注目,堪为回望历史和反思战争的厚重成果。其中的《游击战之光》,对于游击战从战略到战术,再到战斗的形成与展开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两相结合上,从高层与基层的有机配合上,都作出了总体性的勾勒与具象性的绘描,使人们生动而清晰地看到,从毛泽东到中央军委,从领袖到军队,从军队到人民,齐心协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全景式的历史活剧。

  纪实文学中分量最重的,还当数王树增的《抗日战争》(上、中、下)。这部纪实大作依托详尽的史实,依仗恢宏的篇幅,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线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第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作品的赢人之处在于,作者既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高度,用国际眼光审视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生、发展及结局;又立足于全民族抗战的全局,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地位作用,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反映了各阶级、各政党、各阶层爱国人士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斗争历史和民族精神。

  这样一些精品力作的联袂而来,使得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在2015年间,数量上既有较大幅度地增多,质量上也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据悉,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正在改编成影视作品,还将会在今后的文学文化生活中发生积极而有力的影响作用。

  一些作家作品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

  以不同的作家作品为对象的重要文学奖项,看起来是遴选和奖掖一段时间内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实际上是以选优拔萃的方式,进行着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工作。在作家作品越来越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形下,文学评奖还在起着为广大读者推荐重点阅读作品的工作。这也预示着一旦获奖,作家将会迅速从圈子里走向大众,作品也将会在图书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因此,一些重要的文学奖项和文学评奖,越来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2015年,在国内备受关注的,无疑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茅奖四年评选一次,这届茅奖评选的是2011至2014年间的长篇小说。全国各地有资质的推荐单位共推荐出252部作品参评。8月16日,评奖结果正式揭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五部作品最终获奖。虽然仍有人对这一结果不甚满意,但更多的反响比较正面,人们以为,这样的结果并未出人意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时段长篇小说的选优拔萃。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原名叫“乌托邦”三部曲,前两部确与“乌托邦”主题有关,写到《春尽江南》,变为了对当下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深入透视,这种以小见大的意蕴,是颇具现实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写作是知识分子写作的典型代表。王蒙的《这边风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前期所写的作品稍加修饰后的出版,属于旧作新出,这部作品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革”文学的空白与苍白,提供了一个特定时期文学写作的典型样本。李佩甫的《生命册》,是其“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品由一个游弋于城乡之间的知识人的心灵蜕变,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苏童的《黄雀记》,以个人化的方式叙述发生于友人之间的嫌隙故事,以此带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异,以及那种南方特有的情调、气味、气氛。金宇澄的《繁花》,在从容不迫又行云流水的叙事中,把上海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市井生活图景,呈现得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在作者的笔下,三教九流,芸芸众生,都市的风物人情,少男少女的成长或沉沦,时代的沧桑变化,都市的林林总总,都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显而易见,茅奖的评选,主要是看作家参评的作品,同时兼顾作家的创作历程和文学贡献。但现在如若获得这样的文学大奖,却也能给作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获得茅奖的几位作家,经由茅奖的彰奖与传扬,其作品在图书市场上一路畅销,供不应求。有人预计,各种奖金加上版税,获奖作者的经济收益当在千万之上。

  2015年中国作家获取国际性文学奖项的,最值得关注的是科幻作家刘慈欣以《三体》摘取了“雨果奖”的桂冠。设立于1953年的“雨果奖”,专门彰奖世界范围内的科幻文学的优秀作品,被人们看作是科幻领域里的诺贝尔奖。这个奖自从开评以来,从未有亚洲人问鼎过此奖,刘慈欣获奖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第一次获此殊荣,所以,广大科幻读者为之欢呼雀跃,整个文坛也为之万分欣喜。《三体》由三部作品构成。三部曲中的对于“三体文明”,都有层层递进式的超凡想象与步步登高的艺术描写,而每一部中又都以现实中的国人为视角和主角,串接起数学与计算机、物理与化学、天文与天体、军事与战争等科学实验活动,打通时间与空间的限定、现实与历史的隔断,以富有献身精神的知识精英为点线,连缀起已知的社会历史与未知的超验世界,把虚拟性与现实性巧妙地链接起来,把科学性与人文性内在地融为一体,既以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引人伸纸疾读,又以高深致远的丰厚意蕴费人思量。

  刘慈欣的荣获大奖,其意义不只在于中国科幻文学终于迎头赶上,中国科幻作家终于登上国际科幻文学的最高殿堂,而还在于世界科幻文学的竞技场上,有了打着中国印记的作品,有了卓具中国元素的创作,这对于中国科幻文学和世界科幻文学,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具体到《三体》的创作,可以说,刘慈欣由于做到了科学幻想与艺术想象的有机结合,广袤宇宙与中国视角的内在对接,使他营造的超凡艺术世界,立足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充满中国文人的文化自省与民族自信精神。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刘慈欣在向人们奉上《三体》作品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人文科幻的新的写作追求。

  网络文学的格局与传播出现新的异动

  网络文学凭借着写作的自发性、受众的年轻化、传播的科技化,使自身得到强劲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整体的文坛。在2015年,有关网络文学的举措与动向,以大动作迭出,大事件频仍,使网络文学成为了当下文学在形态上最为活跃的板块,在生态上最具生机的空间。

  主流文坛越来越重视网络文学,在2015年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力度。首先是高层的管理部门与主流的文学体制,不仅把网络文学纳入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建立起相应的网络文学机构,用以专门联系、调研和引导网络文学。中国作协在八届八次主席团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以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更好地团结联系广大网络作家,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12月17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研究了网络文学委员会的职能和2016年工作要点。这些机构的新设与组建,体现了文学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文学的关注与重视,而网络文学也由此与主流体制建立了常态的联系。

  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相互走近的背景之下,2015年,有关网络文学的会议,就呈现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相互交流,密切互动的良好态势。如10月22日,在全国网络文学第六十九次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上,20余家重要文学网站的相关负责人与会,与中国作协的相关负责人交流对话,并就进一步繁荣发展网络文学事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达成了较多的共识。11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重点网络文学网站座谈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宣部文艺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来自9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的主要负责人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围绕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高网络文学作品质量等问题,探讨了当前网络文学面临的形势,对网络文学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在网络文学创作中贯穿创新精神、推动原创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等提出建议。

  这一年中,由传统文学机构和主流媒体主导的网络文学作品的评选与排行,数量见多,质量也见好,这也体现了传统文学深度介入网络文学阅读与评价,并以自己的审美取向促使网络文学走向“经典化”的努力。如由浙江省作协、《文艺报》社、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在2013年和2015年已评选两届,获奖的作品,如刘慈欣的《三体》、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等作品,已成为不同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乃至经典性的作品。2015年,由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主办、“中国作家网”承办的2015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采用网上投票、行家预审、专家终审等方式,分季度评选出最终结果。而在揭晓排行榜的同时,评委们还会给出评审意见来,这显然有助于网络文学在借鉴传统文学经验的基础上获得自身的发展。

  网络文学领域里值得人们关注的现象,还有网络文学与影视改编密切联姻的新异动向。

  与传统型文学相比较,网络文学似乎更接地气,也更注重讲述故事,很适合于影视改编。因此,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制片人将目光锁定在网络小说上,等小说刚一完结就立刻改编,既在网络产生的前期预热中保证了作品的高收视率,又凭借影视作品的热播带动了原网络小说的第二次销售热潮。这既是网络小说支撑了影视改编,又是影视改编成全了网络文学,实际上是相互惠及,彼此共赢的结果。现在许多传布于网络之际的类型小说,通常先改编成影视作品,经由高水平的技术制作与艺术演绎赚取较高的收视率之后,再予出版纸质作品,进而占领出版市场,赢得更多读者。前几年的《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近期的《琅琊榜》《花千骨》《芈月传》等,都是极为成功的典型例证。这种运作方式的迭获成功,已使网络小说作者把改编影视作品看成最为重要的传播方式,而网络小说也由此成为影视作品改编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