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最后的巫歌》
 | 方棋  2010年09月28日08:32


作者:方棋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书号:978-7-5063-5536-0

定价:33.00元
一、作者简介:
  方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第六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重庆远古巫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作过记者,编辑,纪录片编导。近年致力于长江中上游山区为背景的人类学写作和濒危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撰写录制多个口传歌、舞、乐项目申报文本与影像资料,入选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重庆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签约作品。
  插图作者  江碧波:著名艺术家,原重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重庆远古巫文化研究会会长
  二、故事简介
  虎族在末日来临时奔白虎星飞升,留下魔幻预言警世。两千多年过去,山民认白虎为祖,在森林里平静地生活,世代相传着关于战败部落的若干神话。云中突然响起枪炮声,抗日战争爆发,山民之子殉国于峡谷大战,跨海而来的侵略军被打败,战俘腰间藏着一张护身符,血糊糊和当地巫师画得一样曲曲绕绕。古老预言魔幻重现,脍炙人口的故事由此开始……
  气势磅礴的三峡史诗,幽远地穿越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善与恶,邪与正,令人信服地推演了神性、人性与兽性永恒挣扎的生存寓言。
  一个民之初生,绵延到斯的艰辛历程与精神之旅——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他们要到哪里去?
封面导读:
  气势磅礴的三峡史诗
  令人信服地推演了神性、兽性与人性永恒挣扎的生存寓言
  一个民之初生,绵延到斯的艰辛历程与精神之旅——
  他们是谁  他们从哪里来  他们要到哪里去
封底短评
  恩格斯说过,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最后的巫歌》超越三峡时空,俯瞰一个族群的足迹,穿透历史,现实与暴力,既“向内走”,揭示原著民的心灵秘史,又“向外写”,写出千百年的峡谷变迁。它对历史与现实的观察和反思是深刻的,也是浪漫而有独创性的。
——中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雷达
  具有鲜明的图腾意象,对土家文化的展示表现了浓厚的史诗精神和神话意识,是一个很难得的宏大叙事。最重要的是其中大量的集体无意识,神话传说都让我想起《百年孤独》。中国文坛最近这十多年,除了《白鹿原》和《尘埃落定》,就是这一部了。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评论家陈众议
  这是一部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这种想象力,既通过作品自身的总体构思来呈现,也通过瑰丽传奇的民间故事来展示,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显示了作家极强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才华。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
  鲁迅先生说,中国本姓巫,实际上中国的文化特色是巫。它把中国人的本性给写得很有特色,虚实相间的方法很棒,叙事上一点都不做作,一点都不乱,大作品的气息都有了。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评论家胡平
  充满了诗性,里面的历史只是个背景材料,是为了满足表达情感的需要。现代文学三十年,一些很优秀的作家进行文化寻根,包括韩少功、王安忆、莫言、贾平凹,出来的长篇小说并不多,这个作品是对我们文化寻根在长篇小说上的一个发展。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吴秉杰
  它的出来不仅仅是猎奇,不仅仅是把一种逝去的文化的形态表达出来,它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此,它的意义可能要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评论家白描
  幽远、神秘、高古、吊诡,文风凌厉,一扫张爱玲似的绵密,有一股血性的味道,一种野性之美,语言所渗透的力度,是目前许多长篇没有的。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副主任、评论家蒋巍
  在大量的文化世象描写里面,写到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同时凸显了对人性、对生活、对人类内心的理解,对理想生活的理解,充满了打动人的力量,作者的语言才华也让人吃惊,是一个值得研读,而且给它高度评价的作品。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评论家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