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个人的农具》
 | 杜怀超  2011年06月13日10:56


作者:杜怀超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书号:978-7-5469-1484-8

定价:26.00元
  作者简介:
  杜怀超 男,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雨花》《四川文学》《朔方》《延河》《鸭绿江》《山东文学》等几十家纯文学期刊发表散文、小说百余万字。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农具》系2010中国作协重点作品资金扶持作品。中国江南“言子文学奖”获得者,著有散文集《人生如瓷》。
  内容简介:
  系列农具散文《一个人的农具》,以历史的眼光,对中国传统农具集中优美的展示,应该说,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为传统农具撰写的文字,填补了国内农具散文系统创作的空白,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农具的一次追忆与怀念。全书以金、石、木、水、火、土的顺序分为六个章节,共计18万字。原生态的语言,独特的情感体验,把农具与劳动、大地和生活纠缠在一起,血浓于水,让我们从文字里读到昔日原始、粗糙的木质、铁质、石质农具在历史中的背影,读到几千年农耕时代的文明剪影,以及农人与村庄、大地以及农具铭心刻骨的情愫。
目 录:

第一章:铁器篇









第二章:草木篇

连枷
草帘
纺车
木杈
独轱辘车
牛笼嘴

木屐
牛鼻枸
牛轭
太平车
牛鞭
木桩
第三章:石器篇


碌碡
石碾
磨刀石
牛槽
石磨
第四章:水具篇
蓑衣
檐灯
油布伞
洗衣槌
葫芦瓢
辘轳
水缸
斗笠
第五章:烟火篇
麻绳
筢子
油絮子
窝篮
笸箩
马灯
捻柁
粪箕
火缸
风箱
簸箕

竹篮
第六章:土具篇

坯斗
牛粪拍
粪桶
泥瓮
土灶
草鞋
陶罐
土碗
后记
谁能够听到农具的呼吸?
石 岸
我时常在想,时间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那种存在的虚无或者虚无的存在,终究会向这个世界指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相?据说卡夫卡临终时欲将他的文稿付之一炬,我想他是否在借助火焰来消灭一种真相?或者用这种方式将他内心的绝望和他的文稿一同化为灰烬?在这里,卡夫卡也同时借助了一种时间的刻度。他认为生命的终止与火焰具有同等的意义,一切都会在时间面前戛然而止。我以为卡夫卡是一位伟大的智者,因为他看透了时间的冷酷面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在时间面前已经不复存在。即使是消失的世界,仍然有人去缅怀、去追忆。普鲁斯特就是一位敢于和时间抗争的艺术大师。他坐在黑暗的斗室里,眼前一定重现了一个昔日的世界。哮喘病、噩梦、疲惫……都统统阻止不了他对时间的追忆。他的热情缘自什么?我们也许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早已感知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或者一种精神上的信仰。
近日阅读青年作家杜怀超的农具系列散文,我仿佛被时间巨大的光环所笼罩。在他文字构筑的时光邃道里,我们被一双手所引领,哗哗流淌的时光之水穿过我们的躯体,快速消退。被岁月垒积的泥土从我们的头顶上纷纷剥落,我们似乎看到了史前的时间镜像。它们由石斧、碓、箭矢、灰烬、树皮等组成。它们是史前的兵马俑。它们队形纷乱而又齐整,突然在一个雨后的清晨呈现。我们猝不及防,心神恍惚。在时空组成的殿堂里,是谁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如果时间能够碎成粉末,那么一条河流的存在,到底是真实还是谎言?怀超是一位性情极为真实的作家,他审视或端详一件农具,神情多么专注和认真。我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认识了它们,它们是碌碡、石碾、磨盘,甚至是蓑衣、檐灯、连枷……这些时间如此久远的事物,这些被日月反复消蚀的事物,已经被一双年轻的手执意的打捞。时间已经将一枚月亮沉入水中。他躬下身子,仍然在执拗地打捞。不是祭奠,不是供人赏玩。他仅仅是让读者省思、让我们逐渐冷却的血液再度奔涌。晚风拂面,我们麻木的手指,在抚摸那些农具时似乎有了暖意或热度。我们由此看到了碌碡粗粝的纹理,在闪烁着历史的光泽;我们由此看到:“在昼与夜中,发出持续不断的光芒,照彻乡间的夜晚以及夜晚中劳作的人们”。
我时常想像怀超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境中,去完成那些充满激情与诗意的文字的?也许我们无需去寻找什么答案。在他居住的地方,流淌着一条古老的汴河。难道是这条河流给予他一个灵动的大脑?我愿意这样想像,夜幕降临,隐约的水光将持久地映照着一个瘦弱而又坚毅的身影。在这样的时辰,怀超也许更愿意将自已沉浸在那些遥远的农耕时代。咿咿作响的牛车、来自泥土深处的犁铧的喘息声,自然就会在他的耳畔响起。于是,他身上的血液沸腾了,在这个静寂的夜晚,他“仿佛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听凭那些需要他的事物的呼唤……”(里尔克语)。当他清醒地回到现实时,他可能已是泪流满面。这个时代的写作者,谁不是一个孤独的斗士?你不光要摈弃一切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你还要抗拒来自内心的种种诱惑。作家首先是个思想者。我们在仰望罗丹的《思想者》时,为什么会思绪万千?毫无疑问,罗丹意在表现人与世界关系的同时,也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思想者的殿堂。作为散文作家的怀超,他要思索的是人类与大地与泥土的关系。追忆与感恩,缅怀与省思,也许是他一切文字的题旨所在。
梭罗在他不朽的散文巨著《瓦尔登湖》的扉页上写道:“如果一个人能够始终如一地朝着自已的目标前进,并全力开创他憧憬的生活,那么他无疑会取得成功的。他会把一切抛之脑后,跨越一条看不见的界线;在他内心深处,将会建立起一种更新颖、更宽泛、更自由的世界……”我想,梭罗会成为那座湖畔的一尊雕塑,因为他已经与一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牢固的永恒的关系。同样,怀超醉心于他的农具,农具的意像早已根殖于他的心灵深处。于是,古老的农具在一个月光下复活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它们在泥土中的挣扎和扭动,看到了它们在风雨中努力前行的身影。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父辈古铜色的脊背和他们手持的农具,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历史背景?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怀超用他的文字向读者诠释了这个真理。
散文家冯秋子说:“有一个人炼狱,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福,这个人炼狱越苦,越是做了这个时代好的牺牲”。文学在今天越来越有悲壮的意味了。我始终相信,文学是这个时代的良知,是一面精神的旗帜。它不可能倒下,更不可能被世俗的火焰所焚毁。因为中国有包括怀超这样的写作者在,他们在坚守良知的高地,他们的精神信仰一刻也不会坍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一切媚俗、喧嚣的洪水,才没有冲垮时代的道德底线。也许有人会问:怀超为什么不知疲倦去书写那些农具呢?它们已被现代文明所淘汰,我们有必要再去面对它们吗?我一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但是我最终明白了作家的良苦用心。怀超极有耐心地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农具,甚至是它们的性能和制作过程。这时候怀超似乎就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工匠。他用一些惊人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失传的手艺。这是一个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他难道不是在唤醒一个民族的记忆?我相信,那些陶罐、那些器皿正从某个幽暗的角落里呈现出来。它们的身上被重新涂染了一层明亮的釉色。它们被一双手托举着,向上升腾着……哦,我看到了它们迷人的背影。这个背影正被一个深情的目光所放大。它们来到了舞台中央,被一束文字的追光灯所照耀。我同时相信,那些梦幻般的、形而上的农具已经被一个人拥入怀中。它们或许已经幻化成他的亲人,那是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和母亲,或者是他的儿子和女儿。他仿佛轻轻地对我说,这农具是我的,也是一个民族的。
怀超的文字是温情的、率真的,同时也是诗意的。请看《镐》中开篇的文字:“一只铁镐从我的身体里伸出来,从幼小的芽开始孕育、发芽、长叶,一点点地长大,从遥远的村庄,依稀的梦里起航,抵达我的头、我的胸口,越来越大,渐渐超出了我的身体领域,硬是要从我的身体里跑出来。褐色的铁,黄色的柄,栖息在时间的旷野里,奔跑在高低的山岭间,铿锵的生命里,我看到了阳光点燃了木质的光,铁质撞击出的火”。再请看《锤》中这样的文字:“我垂青于木锤,因为金属的锤过于刚烈,浓缩着昔日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而木质的锤充满着人间烟火,乡间的温情。沿着木质,你会找到温暖,找到温暖的岁月”。怀超的散文叙事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方式,而是进入了或者说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他的才情和悟性将会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得以展现。怀超写的是农事,但是他的审美理念却极具现代意识。评论家李敬泽说,文学审美观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问题(大意)。我始终倾情于这样的文字:多元、模糊,而又从中透出灼人的光亮。这是现代散文的写作极致。一个充满智性的叙事时代已经来临。那些飘浮的、芜杂的、矫情的、没有血色的文字被读者所抛弃,将会变得不可避免。而怀超的文字之所以被读者所接受,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吗?
怀超的散文写作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比如他对人与物所描述的精确、到位;还比如他对细节的极力探寻,以及他向我们述说的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和农具有关,都和一个人的成长史密切相连。祖父、父母和姐姐,是他散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他是一个知道如何感恩的写作者。不光是向父辈感恩,他还向大地感恩,向他的农具感恩。这是农具寓意的自然延伸。试想,我们的人类从刀耕火种一路走来,那种艰辛,那种不屈,那种信念,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秉承和拥有的吗?这正是怀超写作农具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怀超的写作是一个人的战争。他的对手只能是他自已。他所有的农具都是对他自已生命的摹写,是他人生和人性的观照。事实上,他写农具就是在写他自已。中国农具的命运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它是大地的缩影。我们可以从他许多的篇章中寻找到这样的明证。一块磨刀石,一只草鞋,或者一个石碾,也许都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出现过。它们就是一个民族的成长史。风雨如晦,暗霜铺地。泣血的日月里,人类怎能没有一段壮美的往事呢?狂风呼啸,大河汹涌,纤夫脚上的血迹,怎能不镌刻在我们民族的诗篇里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怀超就是一位纤夫,他躬背前行,大地上就必定会留下他坚实的脚印。他始终行走在他父辈的故事里。他一直参与他们的农事,和他们一起流汗,一起编织箩筐,商讨农事和编织的技巧,在田陌中耕耘,扬起牛鞭,又轻轻地落下。他心疼他们的老牛,因为老牛和人同样都在负重前行。他当然更清楚那条牛是他们全家的福祉和希望的所在。
让生活在城市的我们,随同怀超打开那道通往乡村之门吧。歌哭与悲欢,爱恨与情仇,也许并不仅仅是属于农事的,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探寻到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源头。《油布伞》是一首温馨的歌。他写道:“在自然之外,父亲也是我们的油布伞,呵护着我们的成长”;《木桩》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他在开篇就告诉我们:“木桩是一个村庄赤裸裸的动词。从字形上看,两者是否包含着某种神秘的暗示”?《马灯》是一个光照古今的寓言。他写道:“这就是马灯的光芒。昏暗的火苗,将一粒光持存于黑暗中,哪怕雨水侵蚀,灰尘污垢袭击,纵然锈蚀不堪,也能在风起的日子里,呈出一丝光亮,让黑暗找到光明,让寒冷找到温暖”;《土碗》可能是一个传说。我是说他向我们述说的一个故事,一个有些哀婉与凄怆的故事。我们被一个名叫李大根的人所打动。这个来自底层的男人,虚拟而又真实。因为怀超向我们道出了一个惨烈的令人扼腕的真相,并且这个真相在历史与现实中都一直在上演着。只是许多人都是熟视无睹。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谁让我们的心灵一天天走向漠然,走向麻木?限于篇幅,我只好就此打住。写到这里,我的脑海中突然涌出这样的一个念头。请问,谁在和农具私语?谁能够听到农具的呼吸?是写作者吗,是我们吗,还是苍茫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