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
 | 文树新  2010年05月03日22:20


作者:文树新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书号:978-7-5108-0320-8

定价:32元
 作者简介:
  文树新,民国名媛,20世纪30年代就读于当时著名的孔德学校(由蔡元培先生创办)和圣心学校。她当时文笔出众,被称为孔德学校的“才女”,与周作人的女儿、刘半农的女儿都是同学。另外,李大钊烈士的遗孤李葆华、李星华兄妹,海外华人陈香梅女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都曾就读于这所学校。圣心学院是当时的贵族学校,民国名媛陆小曼曾在此就读。文树新十四岁与自己的老师Y恋爱,三年后与Y避走上海并生下一女,不久之后便去世了,未满十八岁。
 内容简介:
  文树新在与她的老师Y恋爱的三年时间里,留下了大量的手稿。除了书写日常中的琐事、如何避开父母的监视、姐妹间的小矛盾等,最多的就是书写对于恋人的思念之情,不绝于耳。手稿中书信部分主要是姐妹之间的通信、文树新去世后文家姐妹与Y的书信来往等。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的仅是“一半的爱情”。文树新事无巨细地对恋人描述自己的生活情态,我们却只能在字里行间去猜测,她的恋人前一封信告诉她了什么。日记和书信,本身是私密的,只提供给自己或者特定对象的文字。也许会有人质疑,把这样的文字拿给世人的意义或者目的何在?但就编者和原稿提供者所达成的共识,是为了给这位曾经的书写者留下曾经存在的证据,为她在历史的长河中划下一道痕迹。
  虽然文本并没有涉及历史大环境,但就细节而言,我们还是能体察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许多生活细节。比如大家族,很多亲戚的往来应酬,与《红楼梦》中的描述大同小异。可以说,文树新扮演的就是林黛玉的角色,甚至其后来有些凄凉的薄命,也与林黛玉有共同之处。再比如,当时的煤炉、烤白薯、王府井大街,许多为人熟知的名词,也许会让你有些亲切之感;物是人非的情绪,永远都在我们心底荡漾着。
  大浪淘沙,似乎谁都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历史荡涤了尘埃,消磨了记忆,这些手稿却在历史的洪流中幸运地保存下来,完好无损。无怪乎雨果说:“文字比历史更真实。”
  它完全是少女对恋人、对家人的真情告白,没有掩饰、没有谎言。一次真情的出走,成为当时各大报纸的头版花边;一次无意的伤寒,夺走了花季少女的生命。她为爱而生,也同时死在了爱情手里。
  如今的少女情怀,早已没有了矜持和羞涩。开放和无所畏惧,并不适合所有人。这本书中关于爱情的古典主义表达,作者林黛玉式的民国少女体写作,与张爱玲同期,却早早夭逝了。
  所以,爱情可以勇敢,但须止于放纵。
目 录:
第一章 一九三二年 蝶恋花/ 001
  1932 年从作者与Y先生的关系被发现开始。她的母亲发现了她的日记和二人之间的通信,要求他们不再来往。他们表面上的确不再来往,但日记和通信并未断绝。七月份,作者的父亲从日本回来,给她带了许多法文书。家里人开始商讨让她转学去圣心学校的事情,开始她有些不情愿,但在Y 先生的鼓励下,她还是顺从地接受了转学的安排。
  第二章 一九三三年 相见难/ 063
  1933 年初,作者生了一场小病,Y先生很是挂虑。年初一场大雪后,作者真实地描写了下雪带给她的欢愉。她一年中阅读了屠格涅夫、王尔德、萧伯纳等人的书,对于感情和人生的认识更上了一个层面。因为母亲和姐姐的缘故,她深深地将自己隐藏起来,只有三妹昭无悔地做了他们二人之间的信使。因为圣心学校是教会学校,她在圣诞节前后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学校里过节的情景。
  第三章 一九三四年(上) 双飞燕/ 177
  1934 年初,作者学会了打毛线,为Y 先生的女儿做了一顶帽子。那年的复活节,她做了彩蛋给Y 先生,还描述了学校里过节的场景。当年四月份,二人事发,被迫远走,故当年的日记仅写到三月底。
  第四章 一九三四年(下) 长相思/ 223
  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出走后,与姐妹间的通信。大姐洁和她只有一封信的来往,描述了她走后家中的情况。写信最多的是三妹昭,她的描述跟大姐的描述全然不同。姐妹间的情感深浅可见一斑。作者出走后去了上海、青岛等地,通信里包含了作者姐妹间的浓情深意。当年,文家举家迁往日本。
  第五章 一九三五年 伤别离/ 291
  1935 年作者产下一女后,偶感风寒,不治而亡。Y先生致信她的父亲,讲述个中原委。昭听说后,先是不肯相信,后得到确认事实后,开始责备自己,继而嘱托Y先生好好照顾姐姐留下的孩子。两年之后,昭自日本返回,与表妹和新一起去探望外甥女,想起逝去的姐姐,不免悲从中生。
  第六章 回望:玉人歌/ 307
  1934年作者出走后,曾给父亲写过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表达父亲的火爆脾气对家人及子女的影响,这封信现已遗失。这部分是作者写给父亲的第二封信,是她在冷静下来之后所写。主要讲述了她与Y 先生如何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死而无憾的坚决信心。
  第七章 附录:声声慢/ 321
  本章收入了作者九年级时的习作《幼年》,文字及情感表达功力可见一斑。另附有二人出走后当时报纸的一些报道,侧面反应了当时社会对这段师生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