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一位好妈妈的美式教育心得》
 | 画云博士  2015年07月13日16:47


作者:画云博士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6

书号:978-7-5063-8028-7

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
  王画云,中科院化学博士,曾是中科院最年轻的副研究员之一。后又取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硕士,担任美国多家高科技跨国公司高级工程师。是美国Think and Speak Up (思考与沟通)课程的创建人,美国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大学公共关系传播学院、广告研究所、青少年夏令营《思考与沟通》主讲。
  曾担任:
  中央电视台CCTV-4《学会沟通》嘉宾
  外研社《全国新概念英语技能大赛》总决赛演说嘉宾和评委
  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预选赛评委
  在美国,担任
  全美第三大《演讲与辩论》赛评委
  大达拉斯地区多个中英文演说比赛的总教练。
  因孩子教育出了一些问题,王画云转而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亲子关系讲座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内容介绍: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是资深的教育专家画云博士。她是美国《思考与沟通》创建人及主讲,全美第三大《演讲与辩论》赛评委,大达拉斯地区多个中英文演说比赛的总教练,中央电视台《学会沟通》嘉宾、《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预选赛评委,外研社《全国新概念英语技能大赛》总决赛演说嘉宾和评委。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思维活泼,语言简洁,同时还善于调动列表、图式等多种话语方式,显示了国际化生存背景下过人的敏感、洞察和理解力,以及罕见的沟通能力。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立意独特、深入浅出,既见情怀,又见胸襟。其核心概念是“我际”,这一概念首先具有人类学、心理学和终生教育的意义,将其延伸到子女教育的领域中去则意味着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而孩子的成长同时折射着父母的成长。正如作者是从自己的教育和受教经验中提炼出“我际”概念一样,她对这一概念的阐发也完全诉诸经验,因涉及众多向度和层面而具有整体的说服力。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中西合璧,走在教育理念的前沿。为加深亲子沟通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推荐语:
  编辑推荐:
  一个海外高知妈妈的觉醒、感悟和研究,
  给你带来国际的视野和全新的家教理念。
  名家推荐: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育子和教学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
  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著名教育专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目录:
  序言 为人父母/ 001
  前言 自修妈妈学位/  001
  闹腾女儿遇上问题妈妈/  002
  妈妈的觉醒,女儿的成长/  003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005
  第一章 我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  001
  妙龄女儿要染白发的时候/  003
  别人骂儿子的时候,我让他这样应对/ 009
  打翻的是盘子,收获的是责任/  017
  请吼了老师的儿子吃饭/  021
  表达善意,也需技巧/  026
  女儿忘记带作业/ 030
  这叫“拿”,不叫“偷”/  036
  妈妈,请别让我撒谎/  038
  向你“嫉妒”的人学习/  040
  女儿“教育”了我/ 044
  开给女儿的一剂后悔药/  049
  不要孩子“听话”/ 052
  怎样让孩子爱吃饭/ 055
  和孩子先讲“情”,再讲“理”/  060
  说吧,妈妈不发火/ 063
  “控制”也是沟通的艺术/  066
  平息怒火,庆祝出错/  070
  第二章 在美国,我是这样上课的/  073
  鼓励学生“出错”/ 075
  让她们比成绩,还是让她们比创意/ 078
  在意小鸭子的爱玛/ 080
  请心疼我的嗓子/ 082
  请转个够,笑个够/ 084
  待在桌子底下,还是回到椅子上?/ 087
  老师说你很棒/ 089
  强调“淘气鬼”的优点/  091
  捣蛋男孩变绅士/ 093
  我给美国老师上示范课/  097
  插上想象的翅膀/ 103
  第三章 和孩子一起成长/  113
  与自己竞争,与对手牵手/  114
  女儿骂我“蠢”的时候/  124
  面对白人男子的无礼/  128
  谢谢你当众宣布与我断交/  133
  有的时候,“输”就是赢/  135
  还有一种更为高尚的荣誉/  139
  争吵时,一句话扭转局面/  142
  压力下,考验的是自信/  145
  正在表演,乐器出了问题/  149
  让孩子帮我拿主意/ 152
  儿子夸我长大了,女儿谢我不生气/ 159
  女儿犯愁,我偷着乐/  161
  谁把铅笔刀给拆了?谁拆的?/  163
  做“专业人”的作业/  164
  第四章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 169
  美国学校人人有机会做领导/  170
  集体演习火灾撤退/ 172
  你的观点最受重视/ 174
  从课堂走近美国政府/  177
  8岁女儿的自然环保观念/  179
  美国小学生的版权意识/  183
  让人感动的美国课堂作业/  185
  数学是浪漫的/ 187
  小儿子成了大律师/ 191
  第五章 这样的知识有助孩子自信、强身和学习/ 197
  身体的神秘,不可不知/  198
  迷失的高考学子重获自信/  202
  “装相”,装出自信来/  208
  “变脸”的好处/ 212
  “懒孩子”终于爱锻炼了/  215
  最有成效的学习方法/  221
  第六章 具备这些能力,孩子更优秀/ 225
  独立性/ 226
  女儿要独立,还要我独立/  226
  20岁了,她还不会泡方便面/  231
  独立,从点菜开始/ 234
  说服力/ 236
  说服妈妈掏腰包/ 236
  不做撒泼的成年人/ 242
  请“问题孩子”出谋划策/  247
  宽容力/ 256
  曼德拉的宽容/ 256
  两个老人的屈辱与宽容/  257
  宽容让母女走出精神炼狱/  260
  感恩力/ 264
  陶行知的四粒糖/ 264
  “捕捉”美,会变美/  265
  学会欣赏自己,感恩自己/  268
  倾听力/ 270
  且慢,给孩子时间把话说完/  270
  用心,没偏见地听孩子的故事/  272
  教学生倾听的三部曲/  276
  领导力/ 278
  “三明治”点评,别人既欢喜又感激/  278
  女儿的点评老师赞/ 287
  儿子的点评我感动/ 288
  表达不满力/ 291
  “我”语言还是“你”语言/  294
  自尊自信,收获双赢/  297
  温和面对朋友的反常行为/  302
  正视自己的烦躁/ 303
  说“不”也双赢/ 305
  第七章 我际关系——沟通能力的培养/ 309
  沟通是人生的必修课/  309
  优秀人才的失败人生/  309
  明星和快乐间没有等号/  312
  从“白眼到微笑”看人际沟通/  313
  人际沟通的“根”——我际关系/ 316
  催吐药怎么会止吐/ 316
  纳粹集中营里的一个幸存者/  317
  相信自己笨,自己就笨/319
  影响我际关系的六个因素/  320
  洋腔帮的故事——自身经历对我际关系的影响/ 320
  你帮我就是小瞧我——文化背景对我际关系的影响/ 323
  爱因斯坦的“光环”效应——自我形象对我际关系的影响/ 326
  正面思维,转“危”为“机”——修为对我际关系的影响/ 328
  牛人不牛了——如何问问题对我际关系的影响/ 331
  关于沟通的思考/ 335
  加强亲子关系的思路与祝福/ 340
  简介《思考与沟通》-Think and Speak Up/ 347
  后记:上苍的特别礼物/ 350
  致谢/ 355
  前言、后记、序
  序
  为人父母
  一   知
  好友画云,邀为作序。在多年与画云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中,受益于她在亲子关系上的认真思考、悉心研究和真诚实践。此序,是为半解。
  当孩子出生时,很多父母都没想到将来某一天,孩子会突然问出“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为什么要生我?”这类童稚而哲性的问题。除了云鹤、仙人之类哄孩子的理由,绝大多数父母的心里回荡着一个共同的答案:爱。
  爱,是在小学就会学到的一个字,但这却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误用的概念。多少亲与子之间的伤痛伤害都发生在“爱”的名义下。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首先获得训练证书或高等教育,再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唯独“做父母”这一行,不经任何培训,无需任何证书,人们就被孩子出生时的哭声催促着走马上任,立当其责。事实上,为人父母,绝非易事,比许多职业学问更为深奥复杂。
  无论从肉体意义上,还是从精神意义上看,孩子都是人类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天下父母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倾注着汗水和心血。稍事思索,就不难发现,意愿、行动、结果是相关相续的三个层次。绝大多数父母都怀着同样的爱孩子的意愿,然而,爱的能力与行为各异,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怎样提高爱的能力从而实现爱的意愿?何为良好有效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孩子?这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及定规,因为每个孩子秉性相异,天生之材未来的社会功能亦有不同。论及所谓环境因素,中西教育各见所长。画云博士既是母亲,又是教师,在两种体系中生活多年,对两种体系中的思维方式、行动标准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在教学和育子的过程中,她认真面对遇到的每一个事件,将满怀的关爱和热情化成思想和智慧。一路走来,思想开花成林,智慧灌浆结果。这本书是画云博士呈献给父母们的珍贵礼物。
  在这本书中,画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避开空洞理论,不为枯燥学说所绑,并以“我际关系”为基点,清晰地解释了亲子关系中意愿、行动和结果的相承相续,为父母们在提高爱的能力,改善教育方式上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思路。
  首先,画云以自己和女儿、儿子、学生之间的故事为例,具体又生动地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平实易懂,不乏幽默风趣。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至关重要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智慧。关于能力的培养,画云就独立性、说服力、宽容力、感恩力、倾听力、领导力、抗挫力、沟通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层讲解。
  另外,画云讲述了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提高的故事,这种相互尊重的教育理念,有如教学相长,父母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同时孩子也带给父母们重温纯真的机会和再次成长的力量。
  有人将写作过程概括为“我感受、我理解,我表达”。当我阅读此书时,感受到了一种升华的力量,所以我把画云的写作总结为“我感受、我理解,我升华、我表达”。字字行行、点点滴滴,饱含着画云博士的汗水和心血。希望现代中国的父母们能从中获取启发和灵感,然后,再去仔细地端详自己的孩子,量体而裁衣,得出适合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当今世界充满诱惑与躁动,我们需要一种平静平和的精神力量。亲子关系关乎一生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状态。愿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愿孩子们学业有成,精神发达;愿父母们辛勤的付出带给孩子们美好的结果:书籍一架,明月一轮。
  前言:自修妈妈学位
  1994年10月14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一个年轻的女子,怀抱着她只有26个月大的女儿,等待着飞往美国的飞机起飞。她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她要在美国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的心情格外的沉重,因为她要和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告别,她要和她爱的人们说再见。就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她对自己许下了诺言,那就是有一天,她要把从西方学到的最前沿的理念带回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分享,尤其是帮助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
  这个女人,就是我!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天和1992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出生,儿子Timmy  2001 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地区的布兰诺市出生。
  女儿出生时,我是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副研究员之一。我曾非常骄傲,常得意自己能漂亮地拿下高难度的科研项目,觉得孩子教育小事一桩。可是女儿一天天长大,我和她渐渐地无法沟通,才明白我面对的是一个挑战性极高的课题——亲子关系。
  闹腾女儿遇上问题妈妈
  ●闹腾女儿
  女儿4岁时,在丈夫的老板舍瑞博士的派对上,她和舍瑞的墨西哥裔养女5岁的莎伦一起玩玩具,一开始两人玩的很开心,没一会儿,女儿就不许莎伦碰人家自己的玩具熊,舍瑞玩笑说要把女儿和他的爱犬放在一起。
  女儿5岁时在一所日托华人学校,捣蛋丫是她的别号。接她时,常看到老师训她。最经典的故事是她让小凯文当众出丑:凯文喜欢天和,但天和不喜欢他。有次天和问凯文:“你想亲我吗?”  凯文点头后随天和来到一个墙角,天和命令凯文:“你闭上眼睛才能亲!”凯文闭着眼睛去亲天和时,她憋着笑悄悄地蹲下去,结果凯文亲了墙。天和趴在地上笑, 其他孩子跟着起哄,凯文好尴尬难堪。
  女儿一年级的老师巴肯娜夫人曾好奇地问我:“天和是独生女吧?”她说天和任性不合群,别人不按她的方式玩她就发脾气。还有天和喜欢在课堂上读书,老师让学生做的事,她常听不见。巴肯娜以为她耳朵有问题,甚至要求我带她去看了耳鼻喉专家!
  她二年级老师曼南蕊用小卡片奖励学生,表现好给5分卡,表现一般给  3分卡,积够100分时换一个奖品。天和的独生女脾气加上不听讲,很难攒够100分。有一天她兴高采烈地拿卡片去换奖品,老师怀疑有诈,一问才知道她趁老师没注意,“偷”了一些卡片。当我质问她时,她竟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攒够100点最容易的办法啊!”
  二年级开学后的六个星期的六次考试中,天和竟然有三次不及格,还多次和同学发生争执。
  在家,看电视时她不渴不饿不上厕所,一做作业或弹琴,她就饿得受不了,渴得难受,憋不住想上厕所。
  女儿聪明,潜力不错,就是问题多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了。她8岁时,我和她的沟通渠道基本完全堵塞!
  ●问题妈妈
  天和出生时,我和丈夫都是中科院最年轻的副研究员。我以为就是“熏”也能“熏”出个“品学兼优的小科学家”。可是,她竟考试不及格!我常不管三七二十一惩罚她,可所木有的惩罚只管几天。
  女儿在校常遭警告,在家常被说教,有时会因一点小事就哭上一场。我不懂那是她无奈于自己的处境,总以为她在无理取闹,我会闹得比她还凶。
  我感到我又进了一所学校,去读我必修的学位——妈妈学位。这所学校没老师,没课本,只有五花八门没见过的试题,我原有的学历职称毫无用处!
  妈妈的觉醒,女儿的成长
  ●妈妈的觉醒
  2001年我写自传时发现一件大事:我的性格和为人受父母的影响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父母从没给我讲过大道理,父亲孝敬长辈、辛勤劳作、公正大气;母亲心灵手巧、麻利乐观、自信坚强。我的吃苦乐观利落公正坚强自信是父母“熏”出来的。
  小时候,我们的过错都逃不过母亲的打骂;父母很少说话,说话时火药味十足,经常短兵相接。我的坏脾气也是父母“熏”出来的。
  我受过的教育竟无法刷洗父母的言传身教!这让我倒吸一口凉气,好在女儿还小,我还能重新开始我的言传身教!
  很庆幸读到甘地的故事。一个妈妈让甘地告诉儿子别再吃糖。甘地让他们三个星期后再来。三个星期后,甘地对男孩说:“孩子,别再吃糖了!”男孩的妈妈不解:“为什么你要等三个星期才告诉他呢?”甘地说:“夫人,三个星期前我也在吃糖!”
  原来,在指点别人前,自己要做先行者;原来,女儿的问题是表象,我不懂指导才是原因。我当即做了一生最有价值的决定:“改自己,自学当娘!”
  我开始参与女儿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和讲座,阅读关于沟通的书籍,加入人际交流方面的社团,发起了两个俱乐部,助铁成钢亲子俱乐部:帮助孩子有良好心态、责任心、自尊自爱、对社会有贡献;青少年领导才能俱乐部:学员学习表达技巧,锻炼处理冲突的领导才能。
  我在摸索、学习和实践中醒悟到:
  ·不要先爱孩子后爱自己,要先爱自己后爱孩子;
  ·不要恨铁不成钢,要助铁成钢;
  ·不要完美的孩子,要会犯错误的孩子;
  ·不要培养一个只会谋生的孩子,要培养一个会快乐会生活的大人;
  ·不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不要只教孩子赢,要教孩子和别人一起赢;
  ·不要“求效率”立刻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求效果”保证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不要改变孩子,要先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不要只想提高孩子的素质,要先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要害怕孩子受挫心灵受伤,要欢迎利用受挫机会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2003年我用自己的习得创建了“思考与沟通”课程,来提高从小学生到研究生到成人的沟通技巧,在美国受到主流社会新闻、报纸、电视和重点大学的关注。
  学生中不乏演说冠军、高中毕业典礼演说人、社团领袖以及矛盾调解员;在中国,通过接受访谈、演说、夏令营等服务社会和家庭,我曾为高考前的学生做心理指导,孩子被如意的大学录取后,我是他们第一个通知的人。
  ●女儿的成长
  我的觉醒改善了我和女儿的沟通方式,加上她的努力,她取得了一些很开心的成绩:
  学业:2010全美优秀高中生得主;因SAT写作满分,IB文凭,成为对写作要求极高竞争力超强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Plan  II Honors系的学生。
  领导力:高中军训大队高级长官和发言人;获国会议员萨姆·约翰逊(Sam  Johnson)亲自颁奖的荣誉;率队参加一项全球军事学术竞赛,在华盛顿受到美国军队高级长官的接见;所在大学几个社团的发起人。
  音乐:2009 年获美国南部四个州高中组钢琴比赛冠军。
  演说:高中毕业典礼演说人,达拉斯地区数个演讲比赛冠军,马丁·路德·金日演说人。
  摄影:所在大学报社记者,多次为各界名人摄影。
  诗人:大学校园诗人。
  射击:多次获步枪射击比赛奖。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凯莉的故事
  为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我曾问学生们:“你最怕什么?你怎样克服恐惧心理?”9岁的凯莉说:“我最害怕拿不到100  分时妈妈的愤怒!一想到她的吼叫,我就心跳,我不知道怎么克服这种怕。”
  我希望把我的经历和经验整理在这本书里,帮助“凯莉妈妈”找到和“凯莉”沟通的正确途径。
  ●对两个孩子“问题”的不同反应
  女儿小时候出问题,我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解决眼前的事情”,最在意的是“我”!女儿不听“我”的,女儿让“我”没面子,“我”要教训这个惹是生非的家伙。她必须马上改,永不出错。不管女儿在情感上是否接受,是否能从错误中成长,我比她还孩子地发泄情绪,我的气撒完了,“教育”她的事也就完成了!
  这样的反应造成母女间互相的失望!我因爱女儿,对她曾非常的不善良!
  面对儿子的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太好了,儿子这下有了实实在在学做人的机会了。”我的注意力是“我如何做才是真的爱儿子?”“儿子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怎样处理类似的事情?”  “儿子在我这得到的是不是做人的指导?”对儿子,我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影响他的生命。
  这样的反应让母子收获互相的成长!我因爱儿子,对他非常的善良!
  原来,我只能言传身教我知道的!
  原来,最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我愿没保留地写出我的错误和醒悟,帮助你更有效地言传身教!没有任何教育理念,能替代言传身教!
  ●对女儿说声“对不起”,对两个孩子说声“谢谢”
  我和女儿曾走过很多弯路,我为曾经的不冷静、没耐心和无知向女儿道歉!
  孩子们纯洁高尚的人格让我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在这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要指出的是:我不是美利坚派到中国的“教育方法大使”,我不可能把所有美国的教育方法带回国。本书中谈到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书中的方法是指我在美国所认识、研究、实践的教育方法。现在我把这些方法捧在手心送给你,希望帮助你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
  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医治百病,养育孩子也没有万能通用的办法。希望你吸取我的教训,从我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中找到帮助自己孩子的思路。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先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影响孩子快乐成长!自修妈妈学位路上,  让我们牵手同行!
  后记:上苍的特别礼物
  2014.1.22 完成了本书的草稿,实在没想到。
  2014.1.26 只要吸气右后背就痛,不能确定具体位置。
  2014.1.27 中医针灸没用。
  2014.1.28 看正骨医生,医生怀疑肺积水,建议看急诊。照过X光、胸上部CT后,医生不能确诊,转院到另一家设备更全的医院。内科医生、癌症医生、肺病医生会诊后,99%确认肺癌已扩散。
  2014.1.29 核磁共振和CT扫描胸以下部位没有异常,属早期癌症,没有扩散。
  2014.1.30 Trumbly医生建议PET扫描看其他部位是否有癌,出院。
  2014.2.2 吸气时不再痛,开始干咳。
  2014.2.4 PET扫描。
  2014.2.6 PET扫描结果:SUV值4左右可能是癌,我的SUV7.7,Trumbly确信我得了癌。是肺癌1B阶段,建议马上手术,无须活检。
  2014.2.6—2.11 干咳加重,无药管用,夜咳无眠。咳到牙齿间像寒冷时的上下牙打架。
  2014.2.11 看癌专家Dowell,他认为不是癌。做了X光。
  2014.2.13 上午看Trumbly推荐的外科医生Hoang,Hoang建议活检,先放疗,然后切掉一块肺叶,连带2根肋骨。
  下午看肺癌专家Chiu,Chiu坚持我是肺炎。干咳已好,能深呼吸。
  2014.2.26 X光显示肺部阴影开始减少。
  2014.3.27 X光显示肺部阴影基本消失,确定是肺炎。
  我精神世界的经历:自我沟通——我际关系,实打实的见证。
  1.得知可能是癌,我绝对震惊。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扛着!我告诉丈夫:“说什么我们都不能自己先打败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积极面对!”
  2.告诉丈夫儿子,因为这种特殊情况,我的情绪可能会不稳定,希望他们知道我如果烦躁是对不确定的局面,不是冲他们的,请他们有准备并谅解。
  3.没有犹豫告诉女儿事实。女儿是个内心强大的年轻人,我需要她的肩膀。告诉关系很近的朋友,情绪平稳。
  4.当Trumbly根据检查结果,告诉我有癌时他很紧张,我抓住他的手告诉他要平静,我能接受任何说法。
  5.我没问上苍:“为什么是我?”我问:“为什么只能是别人,不是我呢?”上苍有他的安排,我将努力配合,不怨天怨地。
  6.感激自己多年的我际关系研究,让我能够积极地面对癌症,没有恐慌!
  可以说我经历了得癌的过程,面对这样的状况,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我的成功标准变了:
  1.我
  朋友Diana这样评价:“你面对这样的局面表现出的镇静,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内心强大。”我去年血压一直不稳,2013年12月10日曾高到186,通过改变饮食运动和作息时间,自2013年12月20日后,无药状态下,血压正常。生病期间,血压一直平稳,说明心态非常平静!
  2.丈夫
  对我无微不至。夜里他就像个妈妈一样,只要孩子一有动静,妈妈就知道。寒冷的冬夜里,他用身体温暖着我透心凉的手和脚,我知道无论我的情况如何,我都能指望他照顾我,那份可靠好结实。
  3.女儿
  仅仅21岁,她的肩膀厚实有力,我敢和她分享我的真实情况。我们积极正面地面对一切,互相打气。我知道如果我真的出了事,女儿会勇敢面对,而且会帮我撑起这个家,她会照顾好弟弟。
  4.儿子
  12岁,不知道真实情况。不管夜里咳得多重,我每天早晨都正常起来,打发他上学后再休息。儿子性格特好,自己会做吃的。我平日很少过问他的功课,如果我出了事,他学业上不会有问题,他和姐姐爸爸的关系特别好,自我沟通能力很强,生活上我不担心他。
  5.朋友
  啊,朋友,每一天,都有来自朋友的问候看望,朋友的指点和心疼带来的支持让我平静地面对困难。去做检查或等结果时,我头脑中装满朋友的话语,而不是忧虑,朋友的关爱让我在面对生活变故时脸上仍有微笑!
  病中,我知道自己成功了。病了,自己选择积极地面对,不给自己和关爱自己的人额外的负担;丈夫的关怀、女儿的强大、儿子的好性格都让我感到作为妻子、母亲我能得A;朋友的疼爱相助增强了我做人的成功感。
  我最大的忧虑:
  原来不是我的丈夫和孩子,而是我的父母亲。我从小没和他们亲近过,如果不是生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对我的重要远远远远超过我的想象!生病期间,偶尔会想到也许自己真的不行了,这样的时候,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那年迈的父母,最最让我忍受不了的是我还没有尽孝,我最最害怕的是我没有机会尽孝!担心没有机会尽孝的痛应该是人间最撕心裂肺的至痛至苦!!
  给孩子留什么?
  给孩子留什么?是人面临绝境时,一定会想的事情。
  人生无常,我相信金钱财产这些身外之物只能帮孩子一时、不能帮一世!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应该是永远伴随他们不离开他们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就是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这个做人做事的软实力,是能够植入孩子内心、最后属于他们的东西,任何人或事都拿不走的。财产可能会失去,名气可能会没,因为那些是身外之物,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才是属于孩子的永不分离的身内之物。
  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的铠甲,面对生命的无常,会有更多的安全感,人生会更快乐!
  我明白了什么叫快乐!
  你可能无法相信,我的快乐标准:
  1.自由地喘气。
  2.每天早晨儿子上学时,为他打开家门,告诉他:“I  love you more!”
  3.跟女儿电话里随便聊几句,然后说:“谢谢妈妈!”(因为女儿智慧成熟,我常叫她妈妈!)
  4.扯着嗓子喊:“老公,饭好了!”
  5.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其他感悟:
  1.名和利,在绝望面前没有任何分量,情是最重要的,决心为情付出!
  2.我是本书我际关系的提议者,我的我际关系帮助我会爱自己,困难时只跟自己说积极的话,自己少痛苦,让爱自己的人少担忧。
  3.为了亲人,每个人都要强大。
  生病期间,我很想让在中国的家人疼我,可是我知道他们的肩膀太弱,我可能还要反过来安慰他们。直到我没问题后才告诉家人整个过程。我要求家人从此锻炼内心强大,他们爱的人需要他们有更强的肩膀!
  4.我对癌症病人面对的“绝望”,有了一点点体验。我决定去癌症中心做志愿者,把温暖送给“绝望”的人,切切实实为他们做点事。
  5.照顾好自己,就是在为家人做贡献,是爱家人的实在表现。
  6.使劲珍爱那些我困难时会帮助我的人!
  这次误诊,让我深刻地生活了两个星期,感谢上苍以这样的方式,帮助我开始美好的下半生,我将以感恩的心态:
  1.更爱惜自己,亲人和朋友。
  2.关爱那些绝望的人们。
  3.帮助更多的人建立健康的我际关系,把我在美国实践过的沟通理念带回生我养我的土地,尤其是帮助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
  4.关注,响应自己内心的呼唤,珍惜生活!
  自我沟通的能力,健康的我际关系帮助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帮助我的孩子们面对困难时有强大的内心,这是任何考试成绩名校不换的财富!
  现在我把自己知道的有关与自己沟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我在美国所认识、研究、体会、实践的教育方法都记载在这本书里,算是我给你的一份礼物,请接受!祝福你和你的孩子内心强大,祝福你和家人快乐!
  精彩内容节选:
  妙龄女儿要染白发的时候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当时12岁的女儿突然向我宣告她的决定。
  我心里咯噔一下:“妈亲啊,她这是想干什么呀?”
  深陷在沙发里的我瞬时坐立起来,说实在的还从来没有这样被女儿挑战过。不过,有了12年妈龄又在积极研究沟通技巧的我,做到了见怪不怪:“真的?谢谢你能提前通知我。”这样说是给自己一点时间来消化她的话。
  “你没生气,是吗?”女儿见我感谢她,反而心虚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染白头发?”  我迷惑地询问着。这事要是发生在过去,我最好听的话恐怕是:“你到底想干什么?想丢尽我的脸是不是?” 可是训斥,发号施令对在美国长大的女儿根本就是苍白无力的。
  “别人都把头发染成棕色或红色,没有人染白色,我想与众不同。”女儿振振有词地解释道。
  “标新立异!”我在心里喊叫着!
  “哇,我做梦都没有想过会有一个白头发的少年女儿,这实在是太突然了。”我半对女儿半对自己嘀咕着。
  “嗨,不管我的头发是什么颜色,我还是我,只是看起来不一样而已。”女儿辩解着。
  我一时没有说服她不染白发的好理由。  突然间明白了莎翁《冬天的故事》中牧羊人希望人生中没有10到23岁那段期间,或者让年轻人在睡眠中把这段时间打发掉的说法。
  原来,我亲爱女儿的叛逆期来了!
  望着在一边期待着许可的女儿,我商量道:“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我边想边问。女儿觉得公平。
  这要是发生在以前,我们一定会有一场战争,以致互相憎恨。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女儿耐心等待的本事让我吃惊,真的怀疑过她做耐心等待决定的大脑和想染白发的大脑是不是同一个。她基本上没有问我结果,只是把Will Smith的《父母就是不懂》的链接给了我,帮助我了解美国青少年。“新鲜王子”Will Smith用 Rap节拍表达青少年的心声:有时父母就是不懂孩子的想法。
  我带着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情问自己:“这些青少年的行为怎么解释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想到叛逆期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吵吵闹闹,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时,我更为急切地想知道引起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原因。作为一个母亲,我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我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在这儿分享一下。
  1.根据大多数生理指数分析,年轻人肌肉柔软、耳聪目明、反应机敏,正处于人一生中生理条件最佳状态,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驾驶者。但车祸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青少年控制危险行为的大脑区域的发育还没有完全成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控制危险行为的大脑区域到25岁之后才会完全形成。
  2.200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罗珀诉西蒙斯案”的裁决中指出,禁止对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判处死刑。这项里程碑意义上的决定恰恰是对未成年人大脑和行为研究的结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鲁宾·吉尔向最高法院解释道,青少年不如成年人那样能够理性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因为脑前额叶皮层(用来权衡轻重、分辨对错、做出判断、控制情感,帮助人们相互理解的大脑组成部分)的神经细胞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3.有人把青少年的大脑比喻为一套没组装好的音响设备,很多电线没有连好,扬声器和DVD播放器、电视机也不同步。最糟的是, 家具商还没把遥控器送来。大脑的遥控器就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  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和功能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而跟情绪有关的脑后区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我们现在明白不成熟的脑前额叶皮层在还没有能力理性地控制冲动情绪的时候,情绪部分的大脑已发育成熟,因此正像我们看到的一样,青少年的叛逆期出现了。。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有件事发生了,大家都不开心,可是当你知道这事是对方不得已而为之时,你会宽容得多?有时有些事情,你会怀疑自己没做好,当你知道不是自己的错时,你会有解脱的感觉?
  通过研究我才明白:原来“叛逆”是与孩子的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的;原来女儿要染白发跟她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这不能完全怨她;原来女儿要染白发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太大的关联,不是我的错,是大脑惹的祸!  这样一想,我的心情好多了。
  我和女儿分享了我的发现,她随口丢给我一句:“不错!”那就是她对我几天辛辛苦苦调研的肯定。然后她边强调边撒娇:“染头发不伤害任何人,妈妈你还是要允许我啊!”
  是啊,染发一不犯法,二对女儿人身安全没有威胁,三对他人没有害处。可是,可是我可不想和一个染了白发的女儿生活在一起,不想和她一起在公众场所出现,更不想让其他的妈妈告诉自己的孩子:“那个白发女孩太怪了,离她远点!”染成白发会给女儿社交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没跟女儿说这些,因为这不足以说服她。
  我怎么才能说服女儿不要染呢?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女儿如期来问我的想法,我实在没有很好的说法,就要求她再给我三天时间。
  三天后,女儿再来问结果时,我告诉她我要带她到购物中心去试白色假发套,她将是决定是否染白发的人,而不是我,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到了卖假发的柜台,我告诉店员拿两个白色的假发套,一个给女儿,一个给我。女儿顿时呆住了,她瞪着我,好像在问:“你要假发套干嘛?”
  “呵呵,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把头发也染成白色,和你做伴。我们俩一起做与众不同的事,一定有趣。”我佯装快乐地解释道。
  店员按我的要求拿来了两个雪白的假发套,这时不试也不行了。我们各自把假发戴上,还没来得及照镜子就被对方的奇异模样逗得哈哈大笑,把那个店员笑得一头雾水,也跟着我们傻笑起来。笑够了,我们各自在镜子里端详自己头发瞬间花白的形象时,我发现女儿站在那儿好像被巫师施用了定身法一样。
  过了好一阵子,她转过脸来喃喃自语:“我想我需要再想一想。我们去看看别的店,好吗?”
  女儿再没有提起染发的事。
  过了很久,出于好奇,我问她是否还想染白发。她说她不会是唯一一个染白发的人,要想与众不同,不能通过染发来实现。
  听起来真的是理性的过分,好像她的脑前额叶皮层一下子就发育好了?!哼!
  2013年4月,为了不让女儿们纹身,奥巴马告诉两个女儿:“如果你们纹身的话,我和妈妈也会在同样的位置纹同样的图案,然后放在 Youtube 上,作为我们家的纹身图案。”你说奥巴马是不是读了我关于女儿染发故事的英文版本后如法炮制的?不过那殊途同归的感觉非常好。
  下面把我处理女儿染白发的过程简单分析一下:
  事件: 女儿要染白发
  解释: 不是我一下子能正确解决的事,给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
  感觉: 困惑、被挑战
  行动: 调研
  调研后:
  解释: 孩子要染白发的怪想法和她的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有关
  感觉: 理解孩子
  行动: 想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一起实践
  结果: 女儿自己决定不染了,成绩归女儿,深厚了母女关系
  还记得我提到的我定义的新概念吧?对了,叫我际关系!我想用上面的分析来介绍这个概念。
  从事件->解释->感觉->行动->结果的过程,我们看到结果由行动决定,行动来自感觉,而感觉是我们对事件解释的直接产物。
  我们跟谁解释事件?跟自己!
  感觉是谁的体验?是自己的!
  解释和感觉都是我和我自己在沟通,跟任何人无关。行动才是我和他人的关系。
  原来在和他人沟通之前,我们是先和自己沟通的,也就是说我和自己的沟通决定了我和他人的沟通。
  看来我和我自己的沟通过程非同小可,值得给它一个定义!通常我们把国与国的关系叫国际;人与人的关系叫人际;现在我把我和我自己的沟通关系叫我际!我际关系决定我们的行动,进而决定人际关系。
  在染白发故事中的
  解释: 不是我一下子能正确解决的事,给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
  感觉: 困惑、被挑战
  以及
  解释: 孩子想染白发的怪想法和她的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有关
  感觉: 理解孩子
  就是我和我自己的沟通,是这个事件中的我际关系,这个我际关系决定了我和女儿的沟通方式。
  如果你对沟通、改善人际关系感兴趣的话,请参见XX页“沟通力”。“沟通力”是我多年研究我际关系和实践的总结,希望能帮助你从根本上提高沟通水平,做最好的自己,提高生命的质量!
  我际关系的介绍告一段落。
  好了,我们再接着谈女儿的故事。因为女儿对我处理染发事情非常满意,后来她遇到吸烟、毒品的诱惑时,都和我分享。
  我们走过的路尽管不是平平坦坦的,但是现在22岁的女儿和我基本上无话不说。我们在她初中,高中的校园里都是“手牵手”一起走。女儿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介绍我到她的学校去做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讲座。每次讲座前,她总是非常荣幸地把我介绍给她的同学们。能够在她的教室里拥抱她是个非常不一般的感受。
  我日常和女儿的沟通方式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她的领导力,使她在高中时领导200多个学生游刃有余,在大学有能力领导千余人。
  思考:
  在孩子的“叛逆行为”面前,
  - 我不需暴跳如雷,指点江山;
  - 我不能强迫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
  - 我应该先处理好我的我际关系,从而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效果;
  - 我应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找到理解孩子行为的说法;
  - 很多事情无需立刻解决,而是等到有了好的方案再和孩子一起执行;
  好的方案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
  一 双方都能接受;
  - 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女儿自己决定不染白发,收获成长。
  教育感悟: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锻炼选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