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挑灯看剑》
 | 邱华栋  2013年09月05日16:55


作者:邱华栋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978-7-5028-4326-7

书号:2013-9

定价:35.00元
  《挑灯看剑》是邱华栋的一部文集,所收录的,是其阅读外国文学中译本后的一些书评和读后感。所收文章篇幅都不长,多是评论某一外国作家,或其著名作品,或某一作家群体。篇幅不长,才更见作者功力。由文可知,作者阅读量极大,涉及作家遍及全球各大洲,从拉美到印度,从非洲到日本,更不用提传统的文学大户法英美等,尤为作者谓为“无国界作家”群体,亦在作者的强烈关注之列。视界极高,涉及作家作品涵盖近200年的优秀作品,并能梳理出其发展脉络,甚为不易。尤为难得,作者文笔清新幽默,对于各位巨匠,不是一味褒奖,有喜有恶,有褒有勉,读者读来,当会会声一笑。当然,在翻译文学铺天盖地出版之际,有这样一本书,能让我们按图索骥,找到那些真正的精品,体会文学的精妙与伟大,对我们读者而言,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作者简介:
  邱华栋,一九六九年生于新疆昌吉市。十六岁开始发表作品,并编辑校园《蓝星》诗报。十八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并被免试破格录取到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一九九二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曾任《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在职文学博士。现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英文版《PATHLIGHT》编辑总监。
  邱华栋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十多部,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描写当代北京城市生活变化的《夜晚的诺言》《白昼的躁动》《正午的供词》《花儿与黎明》《教授》,另一个系列是历史小说:描写近代以来西方人在中国的活动的系列长篇小说《中国屏风》:《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贾奈达之城》《时间的囚徒》,以及描写成吉思汗在中亚和中国著名道人丘处机会面的历史小说《长生》。另外,他还创作有描绘北京中产阶层生活的系列短篇小说《社区人》和《时装人》,和少年生活系列短篇小说《我在那年夏天的事》等。此外,还出版有中篇小说集、电影和建筑评论集、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结集为五十多种版本。他的多篇短篇作品被翻译成法文、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越南文发表和出版。
  他曾获得了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上海文学》小说奖、《山花》小说奖、《广州文艺》小说奖、北京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编辑奖、萧红小说奖优秀责任编辑奖、郁达夫小说奖优秀编辑奖等十多次。
  文学作品的入超和出超(代序)
  邱华栋
  收入到这本集子里的,大都是我阅读外国文学翻译本的一些书评和读后感。
  众所周知,在文化和文学上,套用一个外经贸的概念,我们还是一个入超远远大于出超的国家。最近三十年里,我们持续不间断地翻译外国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规模是空前的,速度也是惊人的,这说明了我们过去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欠账比较多。像上海译文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把最近一两年在国外引起注目的优秀文学作品以最快的速度译介到中文世界了。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专业文学出版社,胸襟不凡,他们从2001年开始,评选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给出了自己评判当下西方大语种文学的标准。他们约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的专家,建立了严格的评审机制,连续十多年,评选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并且颁发了“微山湖年度外国小说奖”。此奖所颁发的作家,有的很快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美图书奖等。一些朋友说,假如这个奖搞好了,也许会成为中国给外国作家颁发的一个小“诺贝尔文学奖”呢。当然,我想,要达到那样的影响力,路还远着呢。另外,假如你的外文足够好,在很多城市和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新近在欧洲和北美出版的外文原版小说,可以说,今天的所谓世界文学,距离我们已经是很近了,或者我们汉语文学的写作,也成为了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而最近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是离不开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和学习的。我注意到我的很多作家同行的书柜里,摆放的大都是最近几十年来的优秀外国作品的译本。我们几乎每个卓有成就的小说家,都能说出来一连串的外国作家和作品来。对中国作家影响比较大的作家,有福克纳、海明威、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加西亚马尔克斯、村上春树等等数百位作家。比如,我就发现,《百年孤独》对多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有影响。只有在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里,广泛地吸取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学的精华,作家的视野开阔了,胸襟广大了,才可以写出来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大作品,而只有成群的杰出作家的出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才会提升,我们的文学的入超状态就会变成出超状态。虽然这些年中国作家的作品很多被翻译成了外文出版,但是在整个世界主流出版市场上占的比重很小,远低于日本和印度作家作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我们的作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我自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经历,也很早。1980年,我11岁的时候,读到一本没有封皮的外国小说,那还是邻居家大哥推荐给我的:“这可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啊,你好好看看。”当时,我已经囫囵吞枣地读过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对读书发生了很大兴趣,是见书就要读的。我记得,那本没有封面的书讲述了两个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悲剧,其中,一个是从俄罗斯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一个雄心勃勃要创造新生活的人,结果却到处碰壁,倒霉透顶,另外一个是意大利移民,他本来要去抢劫那个犹太人的店铺,但结果后来却开始帮助那个犹太人了,小说细致地讲述了这两个男人在美国社会里的纠葛和挣扎,语言朴实、幽默,又饱含辛酸感。由于那本书没有封皮和扉页,我一直不知道那本小说叫什么名。10年之后,在武汉大学的图书馆里,我才发现,原来,那本书是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所写的长篇小说《伙计》。
  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外国小说的经历。后来,我就经常阅读各类小说,既读中国古代小说,也读20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小说,另外,尤其重视阅读最近30年翻译成中文的外国小说,还在报纸上撰写大量书评。久而久之,在我的脑海里,这些小说家的作品就形成了一幅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图像,这些作家不断创新,形成了一股互相有联系的创新浪潮,在时间上从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前后跨度大概一百年,空间上,则形成了从欧洲到北美洲,又从北美洲到拉丁美洲,然后,又从拉丁美洲到非洲和亚洲的“小说的大陆漂移”,我就这样借助地理学上的“大陆漂移假说”理论,建立了我的世界文学的全景观。我也发现了很多作家之间的继承和彼此影响的关系,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个自己的文学世界,并形成了新的文学的历史。
  所以,强调对世界文学、对世界任何一个语种的优秀作家的阅读,怎么都不过分。最近十年来,我经常在一些大学讲课,我发现,很多与语言、文学专业有关的学生,读书的劲头和热情、读书的范围都不大、不广。我是觉得很忧虑的,一些20世纪作家的作品,都应该是基本的文学常识了,可是很多大学生都不了解。另外,我当文学刊物的编辑,平时接触很多作者,发现这些作者的阅读量也很成问题,他们的基本的文学技巧、语言、结构都不过关,文学创作经验也很狭窄。因此,我就觉得,很有必要把我的阅读经验整理出来,和朋友们分享,也给那些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关于20世纪小说的基本情况和印象。
  20世纪的小说和20世纪的人类社会一样,是最为丰富和复杂的一个世纪。百多年来,小说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纷呈。我有意地选择了五大洲的66个小说家,为此,我曾经写了三卷本《静夜高颂》读书笔记,内容涉及到全世界66个小说家,就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20世纪小说发展的脉络。就是这些作家,构成了20世纪人类小说发展的山峰的山脊线,构成了人类小说发展和创新的连续性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在三卷本的书中,大陆作家我只收录了莫言一个人,并且预言他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果然,2012年他就获得了这个奖。为什么我的预言很准确呢?因为世界文学的发展,绝对是潮汐般的,一波一波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是需要互相激发和影响的。而我早就看出莫言是世界文学发展目前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一九八零年代之后亚洲作家的兴起。他代表了一个环节,是亚洲文学和欧洲、美洲文学形成了对话关系的作家,因此,莫言自然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还有人问我,现在的小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太边缘化了?似乎纯粹的文学,越来越虚弱无力了?我的回答是,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回到了它应该在的地方。在八十年代文学具有的代言人的性质在今天已经几乎消失了,作家甚至只是代表他自己。当代文学不仅没有虚弱无力,相反,呈现了非常丰富的多元景观,各种各样的美学圈相交、相切甚至是相离,这都是文学本来就应该具有的面貌。而且,我们的一些优秀作家,通过自己这些年的写作探索,已经和西方几个大的语种的文学,比如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文学的水平拉近了距离,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其创作的水平也丝毫不亚于同年龄的其他国家的作家。所以,别看现在我们如此地大量地翻译、出版那些优秀当代外国文学作品,它们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的直接后果,就是会很快拓展中国作家和读者的视野,刺激中国作家的蓬勃创造力,增强我们作家的自信心,培养出有着更高文学欣赏水准的读者,终于有一天,我们的文学作品也能够像今天西方大语种的一些作家的作品那样,全面地“出超”,在全世界流传,这样的日子,可以说已经不远了。
  而且,以莫言为首的作家,正在逐渐地改变着世界文学的版图,正在使中国文学以各种译本被翻译出去。我在他家里,看到他的上百种的外国语种的译本,感到的确很振奋。这样的作家,今后在我们中间,会越来越多。我想,在现在这个多媒体的时代里,文学的传播手段会更加多元。今后的作家将尝试更多的文学传播的手段,比如杂志刊登、出版纸介书籍、网络发表、报纸连载、改编影视、电子出版,甚至可以制作衍生成游戏软件,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的流通范围就会更大了,所以,对文学来讲,今天多媒体的互动和撒播,只要在知识产权保护得力的情况下,倒是一个有利的生存条件。
  文学会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还在使用着语言,而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讲述各个国家和民族各种各样的人和故事,保持一个民族的特性、心灵世界、生活景观和想象力,除非语言死了,文学的末日就来了。那样,一个种族也就灭亡了。因此,还是让我们继续对文化、文学保持敬畏和起码的兴趣,去认真地阅读吧。
目录:

文学作品的入超和出超(序二)邱华栋
《2666》:拉丁美洲文学卷土重来
《托尔金的袍子》:那些英语作家的八卦
一次演讲:小说的世界地理
本?奥克瑞:唱非洲的魔歌
国王向她鞠躬
阿兰?罗布?格里耶的摄影机眼
我与译林出版社
“视读”人类的知识谱系
胡安?鲁尔福的《燃烧的原野》
学习雷蒙德?卡佛
《中性》:希腊裔美国人的家族史诗与性别悲喜剧
约翰?厄普代克的:美国生活的解剖刀
阿摩斯?奥兹的中国形象

文学作品的入超和出超(序二)邱华栋
《2666》:拉丁美洲文学卷土重来
《托尔金的袍子》:那些英语作家的八卦
一次演讲:小说的世界地理
本?奥克瑞:唱非洲的魔歌
国王向她鞠躬
阿兰?罗布?格里耶的摄影机眼
我与译林出版社
“视读”人类的知识谱系
胡安?鲁尔福的《燃烧的原野》
学习雷蒙德?卡佛
《中性》:希腊裔美国人的家族史诗与性别悲喜剧
约翰?厄普代克的:美国生活的解剖刀
阿摩斯?奥兹的中国形象
《小世界》与中国大世界
卡内蒂的三卷本自传《获救之舌》《耳中火炬》
和《眼睛游戏》
《艾吕雅传》和艾吕雅的诗
雅科布?海因:一个德国“70后”作家《在路上》的中国命运
《崩溃》里的非洲
坏孩子皮埃尔和他的《弗农小上帝》
卡罗尔?欧茨:穿裙子的福克纳
诺姆?乔姆斯基:美国社会的牛虻
耶利内克:奥地利的疯女人
黑色幽默小说与库尔特?冯内古特
见证纳粹集中营:《说谎者雅各布》
一只蟋蟀的心路历程
哈萨克大诗人阿拜的诗歌世界
阿拉伯人的文学精品:《阿拉伯小说选集》
流浪狗杜明尼克的冒险生涯
两个探究问底的小侦探
一匹马的传奇生涯
奈保尔:徘徊在文明冲突的伤痛地带
年度“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丛书评析
罗伯特?穆齐尔:没有结尾的寓言
翁贝托?埃科:智力的空间
玛格丽特?杜拉斯:伤怀的情绪
威廉?福克纳:挤出南方土地的脓
大江健三郎:不断缠绕的噩梦
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凸透镜
伊塔洛?卡尔维诺:游戏的精神与想象的甜蜜
世间已无黄仁宇
你为什么不读奎因?
《鹅毛笔》与《萨德大传》
博尔赫斯与我
一个村子的花鸟虫鱼
自由的限度和代价
包装精美的哲学电子游戏
拉丁美洲小说的大陆气质
索尔?贝娄:心灵深处的群魔
圣埃克苏佩里:《要塞》的内外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拉里的家宴》:加拿大新小说
《发条橙》:带发条的暴力
超越魔幻现实主义: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
阿尔贝?加缪:局内人与局外人
哈罗德?品特:英国的实验戏剧作家
迈克尔?翁达杰:从斯里兰卡出发
微书话一组(200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