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考上北大清华最强教子方案》
 | 闫江敏  2011年05月09日12:07


作者:闫江敏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2 月

书号:978-7-229-03139-8

定价:28.00元
  【作者简介】
  闫江敏,一位出色的妈妈,一位优秀的老师,一位方法独特的资深教育辅导师。18年来,她一直从事高中一线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出了一批高材生。她的儿子中考以606分(总630分)考取重点高中重点班,目标直指一流大学。优秀有成就,她的教子方案积累成了20多本日记,在民间广泛传播,深受家长和老师欢迎,被很多妈妈称为“考上北大清华最强教子方案”。
  【内容简介】
  妈妈不生气,教子好心态
  考上北大清华最强教子方案
  这本书是作者18年来教育孩子和学生的方法总结,以及20位高考状元的经验分享,还有身边许多父母一线的教子案例。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失败,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作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教育本质是以孩子为中心,适应孩子的身心成长,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个性,促进孩子多元能力的发展,使之成为未来的有用之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精彩评语】
  一本好书,犹如一位良师益友,更像我们的心灵密友。相信闫老师的这本书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启迪,给家长们带来更多教子的收获!
  ——马泽中  (北大)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北大清华名师高考大讲堂》主编
  家长一定要了解一个心理现象:一次次的鼓励是对孩子的一次次正强化;相反,打击他,用难看的脸和难听的话刺激他,是一次次负强化。想让你的孩子长大后充满自信和勇气吗?闫老师给出了正强化的答案。
  ——胡邓博士 著名亲子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
  不要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品对待,当父母总以“我的,听我的”为中心时,就会陷入专制模式,孩子就会很痛苦。最好的方式是与孩子做朋友,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闫老师做到了。
  ——索菲娅  美国索菲娅心灵机构中国首席心理师
  闫老师既是一位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又是一位视孩子为朋友的母亲,此书是她多年学习、实践的结晶,按她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影响孩子,老师们面临高考也不累了。
  ——李云红  石家庄某中学校党支部书记
  一句话可以成就孩子,也可以毁了孩子;一个沉默的眼神可以激励孩子,也可以伤害孩子。这书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影响着孩子,也许就在不经意间,我们就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
  ——田扬  知名作家 《十七岁的礼物》作者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书中每一个小故事虽说那么普通,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也常常令我们不知如何去解决。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孩子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智慧去塑造,用行动陪他们去长大!作为自己,我知道了一位好妈妈是用心的问题,不是用力的问题!
——庞云彩
作者的一位老同事
  家长不需要高深的教育理论,而是需要针对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有可行性操作方法,闫老师的案例教子法就很好,书中反面的例子让我们反省,正面的例子则很受鼓舞。
  ——王喜平  一位初三学生的妈妈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小缺点、小毛病,善意地对待孩子,做好他的引路人,从书中我找到了很多针对自己孩子的解决方法,书很实用!
  ——张艳华  一位高二学生的妈妈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用心妈妈,决定孩子一生的成长1
  父母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最具影响力。用心的妈妈,从孩子小时候起便尽到抚养义务,绝不会过早地推卸责任。她不仅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而且着力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引导其朝着积极的方向成长;相反,如果妈妈不够用心,孩子离开了父母,为所欲为,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克服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在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候,妈妈应像孟母那样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一天一天地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妈妈无微不至的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少走弯路。
  1.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一生的观念2
  2.学生间的竞争,就是家长间的竞争9
  3.把孩子看得越金贵,就越要重视对他的教育16
  4.别把“聪明”挂在嘴上,这会误了孩子21
  5.给孩子一种意识,自信是美丽的28
  6.肯定孩子的优点,是妈妈的责任32
  7.手到心到,这样听课效果最好37
  8.关注名次,不如关注知识41
  9.学习就像登山,每一步都得踩实46
  第2章 不拔苗助长,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49
  孩子就像一棵正在发育的幼苗,有自己的成长规律。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不要过早地把学习当做一种艰巨的任务加在孩子身上,这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会使他认定上学不好玩。实际上孩子天生会盼望自己一天天长大,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好好学习。当他自愿地去学习,认为学习与做其他事情没有分别的时候,就会把学习当做生活的组成部分,真正地完成自己的正业。让我们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1.多放手,给孩子创造成长的空间50
  2.到点放学,不要随意延长孩子在校的时间56
  3.分担烦恼,也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60
  4.玩是天性,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65
  5.不仅仅是“贪玩儿”那么简单71
  6.从“贪玩儿”中学会管理时间76
  7.“学习会儿吧”与“玩一会儿吧”79
  8.经历是一笔财富,在体验中学习教训85
  9.知识是教出来的,智慧是长出来的92
  第3章 聪明的孩子,最容易走弯路97
  孩子有很多类型。虚心的学生,对老师的用意心领神会,总是积极地去执行。越是自以为聪明的学生,越是不动脑筋,只爱动嘴。不管老师提出什么要求,他都喜欢应付了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是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孩子若绕开阶梯自行攀登,定会走许多弯路。虚心的孩子大智若愚,踏踏实实做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作聪明的孩子,大脑用在了如何与老师讲条件、玩斗争、耍贫嘴上,长此以往,吃亏的还是自己。孩子小时候最信任家长,家长就应该教育孩子,要懂得用心品味老师对学生的爱,感受老师的无私与真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和老师对抗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
  1.我看“小男孩‘谎话连篇’愁坏家长”98
  2.挺聪明的孩子,在教室里混日子104
  3.熟能生巧,虚假的学习没好结果112
  4.盲目维权,付出了孩子发展的代价116
  5.惯子如害子,懒惰是学习的大敌120
  6.同样的学习要求,不同的结果128
  7.养成好习惯,备考不慌乱134
  8.亲其师,才能信其道138
  9.重视评语,改进而不是挑剔141
  第4章 补课辅导,不如增添孩子内驱力145
  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跟孩子讲,只要学习好了,什么都不用你操心,最后却发现事与愿违。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学校的课业已经很重,再利用业余时间给他补课辅导,表面是为孩子好,最后却导致孩子产生腻烦心理,上都不想上了。如果孩子享受着父母创造的生活,却不听父母的管教,走上叛逆道路,甚至蔑视父母,这首先是做父母的教育失职。补课辅导,不如增添孩子的内驱力,塑造孩子的品格,让他懂得主动学习。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适当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为家庭而读书,为社会而读书,为世界而读书。
  1.理想最贵,目标引导未来146
  2.转变角色,可以激发上进心155
  3.补课是孩子不喜欢吃的“菜”159
  4.孩子所走的路,要有家长的鼓励163
  5.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假期170
  第5章 言教不如身教,榜样就是力量175
  身教代替言教,是最有效的家教。无为而治的家教,是最理想的家教。这里的“无为”实际上是“大为”——无须太多干涉孩子,只需要树立榜样。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在外努力工作,为人正派有美德;敬业爱家,回家常与孩子交流,关心孩子,事事用行动说话。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加紧学习,不需要督促。孩子只要能够坐下来,静下心,学进去,定会发现知识的奥妙,产生对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越学越自信,越学越有成就感。一旦学习成为他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家长就会非常省心。
  1.明智的父亲,重在立榜样176
  2.多一分感恩,多一分力量183
  3.兰老师的经验,借养花来教子189
  4.特省心的孩子,其实不用管193
  5.包容孩子情绪,不剥夺他的自主权198
  6.先成人,后成才,孝顺教育第一位201
  7.身教胜于言传,孩子永不满足205
  8.面对网吧,成也父母,败也父母208
  9.爱才温馨,钱买不到孩子的心217
  第6章 爱与欣赏,和孩子一起成长227
  许多家长感慨,自己在外面辛苦挣钱,孩子有什么需求都满足,可孩子就是不听话,真是白养他了。试问,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吗?是否真正了解他的状况和心态?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孩子越小,家长的期望值越高,但是,这个期望值必须分解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如果父母多欣赏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默默地关注和关怀,孩子的变化就会在你的意料之中,亲子之间就不会产生“代沟”。要实现这一点,家长首先要爱孩子,把与孩子的亲情放在第一位。挣得金山银山,不如收获孩子的美德和孝顺。家长再忙,工作再累,也要和孩子多相处,吃饭、学习、玩耍、劳动、出游,用心的家长应把教育体现在点滴细节中。
  1.被欣赏的感觉一定很好228
  2.让兴趣与爱好陪伴孩子成长232
  3.孩子是用耳朵吃饭的235
  4.正面引导优于反面说教238
  5.莫比智商,相信孩子能行243
  6.不愤不启,授之以渔246
  7.管与不管,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251
  8.架起心桥,多与孩子沟通254
  9.孩子大了,你准备好了吗?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