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家事连绵也峥嵘——我的母亲和志愿军家属队》
 | 彭蜀湘  2012年10月09日16:16


作者:彭蜀湘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书号:978-7-5063-6462-1

定价:33.00元
  作者简介;
  彭蜀湘,女,当过“末班车”知青,当过代课老师,当过工厂技术员。曾是湖南省科协会员。学的是机械专业,后因工作调动改行做财会工作,现为某报社财务主管。一生平平淡淡,追求踏实做人。因长年浸染在文化圈内,与文人相伴,也爱上了文学。
  内容介绍: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即将迎来6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前线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通过图书和电影广为传颂,但是,当年在后方还有一支默默支援前线的志愿军家属队,却从来不为人们知晓。《家事连绵也峥嵘》首次揭秘了志愿军家属队里感人的故事,让人们对抗美援朝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立体的了解。
  抗美援朝家属队是一个由妇女和儿童组成的一千多人的大集体,他们是首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汽车团官兵的妻子和子女。本书作者是志愿军的后代,父亲是一名车技高超的汽车兵,母亲是一位贤慧善良的军人家属,作者对父母所经历的峥嵘岁月充满了景仰,她以朴实真切的文字,重点讲述了母亲在志愿军家属队里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并以父母的相爱相知为主线,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家从战乱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该书不仅首次揭秘了志愿军家属队,而且也讲述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结束后集体转业开垦北大荒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该书虽然讲述的是家事,却点点滴滴无不联结着国事、天下事,在绵细的家事叙述中渗透了人性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是一部以真实细节吸引人、以人间至情感动人的纪实文学作品。
  目录:
  引 子1
  第一章  边家的女儿挑大梁3
  第二章  嫁给国民党汽车兵17
  第三章  随 军34
  第四章  驻在九龙坡的日子56
  第五章  国内后方有了一个抗美援朝家属队71
  第六章  享受战士待遇的学生97
  第七章  朝鲜来信了109
  第八章  迁 徙126
  第九章  落户在乡村的“外星人”139
  第十章  外婆来陈村162
  第十一章 安东探亲177
  第十二章 聚散终有时206
  第十三章 十万官兵转业北大荒225
  第十四章?摇 在富饶的北大荒度过饥荒年代262
  第十五章 走出北大荒278
  后 记288
  精彩内容节选(2000字左右):第八章:
  迁  徙
  重庆朝天门码头,一艘银灰色大兵舰停泊在江中。
  家属队的大人和孩子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向朝天门码头走来。妇女们领着孩子,手拎网兜、挎包等小件行囊物品由几百名解放军战士护送上船,解放军战士有的帮着抱孩子,有的帮着扛家属们的大行李包。
  时间已进入1951年的冬季,长江的水已退至低位,大兵舰停泊在江的中间不能靠岸,要由小船到岸边来载人运送上大船。
  不到两岁的姐姐,还是头一次下到江边来坐船,妈妈抱着她已随大队伍走到了船码头。见到江中的大兵舰,妈妈对姐姐说:“燕子,我们今天要坐船了。”
  平时,妈妈很少带姐姐到江边玩,但水多的重庆,江河中游动的船只并不少见,所以姐姐一听说要坐船,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到哪儿去,她问妈妈:“妈妈,我们要去哪儿呀?”
  妈妈说:“我们是在搬家,我们要到河北去。”
  姐姐问妈妈:“搬家是再也不回来了吗?”
  妈妈说:“是的,搬家就是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住。”
  姐姐听说不再回来了,一下子想到了一个问题,她问妈妈:“那我的小床、小凳子,还有我的小围椅,为什么都不带上呢?”
  妈妈说:“我们的新家什么都会有,东西多了会拿不动,这些东西就不带走了。”
  姐姐又问:“我们的新家会是什么样子呢?”
  对于女儿的提问,妈妈无从回答。这会儿,妈妈自己也有点迷茫,她并不知道家属队要具体搬迁到什么地方去,目前在脑子里还只有一个大的方位,那就是去河北。这次是集体大搬迁,至于为什么要搬迁,新的居住地会是个什么样子,家属们的脑子里都是带着一个疑问号的。
  小船一次一次地往返将家属们和他们携带的行李物品运送上大兵舰。
  大而豪华的兵舰有上下两层客舱,两个团的家属分开来坐,妈妈这个团的家属坐在下层,另一个团的家属坐在上一层。
  小孩子们上船后都很兴奋,船上的环境和他们在家属队里大不一样,令他们倍感新鲜。他们船头船尾、舱里舱外、楼上楼下地到处追赶着乱跑,吓得海军叔叔赶快用绳网沿栏杆高高地将大船围罩起来,以防小孩掉下船去。海军叔叔这次执行运送抗美援朝家属迁移的任务,可不能出现有小孩掉下船去的闪失。
  两个汽车团的家属一共一千多人缓慢地全部登上了兵舰。“呜--”一声冗长的鸣笛过后,兵舰起锚开动了。兵舰满载着家属队的女人和孩子驶离了美丽的山城重庆,顺水向着长江的下游开去。
  “再见了,重庆!”
  妈妈坐在船舱里透过玻璃窗,眼望着远远离去的美丽山城,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惜别之情,毕竟在这里已经生活两年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可亲可爱的。
  高代平的座位紧挨着妈妈的座位。她怀中抱着的孩子是在家属队里出生的。这次她生的又是儿子。她的爱人宋克明远在朝鲜,数着日子天天在盼儿子顺利出生。当他得知高代平生产顺利,而且这次生的又是个儿子时,可把他高兴坏了,他恨不能长出翅膀从朝鲜飞回国,飞到妻子和儿子的身边,来好好照顾爱妻,来好好亲一口新来到他家的这个小生命。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因为没有照顾好,没活几天就死了,这一次可一定要细心照料好啊!宋克明心里这么想着,无时不在为妻儿担心。按说,这个孩子的降生将会抚平他们夫妻失去第一个孩子的失子伤痛,有了儿子的快乐和幸福将再一次回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可是他们现在的心情是喜忧参半。
  高代平虽然是在家属队里生的孩子,产后的生活受到了首长和同伴们的关心照料,但是爱人不在身边,得不到那份她本应拥有的贴心关爱和照料,免不了有点伤感,产后的女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这种需要。可是她现在不仅得不到,反而还要为在朝鲜打仗的爱人的安危担心。这孩子才几个月大,又赶上长途迁徙,所以看上去,她情绪不怎么好。
  坐在船上有点儿郁闷,高代平又和妈妈说起了悄悄话:“边大姐,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高代平有点惆怅地说。
  妈妈很了解高代平。她知道高代平此时又在想念和牵挂宋克明了。其实,妈妈的心情也一样,她也天天在盼望朝鲜战争快快结束,盼望爸爸能早日归来!
  “是呀,这仗都打了这么久了,也没有一点要停战的迹象,家属队还在搬迁移居新地,看样子他们在短时间内是回不来了。”妈妈回应着高代平,也把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
  妈妈和高代平的判断没有错。她们在朝鲜的爱人在短时间内是回不来的。因为这会儿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着艰难的反“绞杀战”斗争。
  1951年8月,“联合国军”动用大批量的轰炸机对志愿军开始实施空中大规模“绞杀战”。志愿军从1951年9月至1952年6月开展了长达10个月的反“绞杀战”。家属队搬家那会儿正置抗美援朝战争反“绞杀战”第二阶段,“联合国军”正集中空军力量,对我后方运输线上的铁路、公路、和运输车辆实行空中“绞杀”封锁。汽车团的志愿军正在“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上紧张地执行运输任务。抗美援朝战争中,“联合国军”实施的切断我军后方运输线的战术,用飞机对我志愿军运输汽车实施重点轰炸,致使我方运输车辆和人员损失严重,首批入朝的这一千多名汽车兵已经牺牲了六百多人,只是他们的家人还不知道。
  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呢?问谁都说不清楚。
  从重庆到武汉,兵舰沿长江顺流而下,沿途有无数的风光美景。一路上家属们饱览着如诗画一般的景色,心情也随之豁亮起来。坐船畅游长江,那是当今这个年代人们旅游的一个热点,尤其是长江三峡的风景,更犹如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此次坐兵舰路经这举世无双的风景区,对家属们来说真是一次难得的观光机会。
  时值枯水季节,兵舰越往下游走,江中的水位就越低。航行至长江三峡地段时,江中险象环生。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其中,西陵峡以险为特点。西陵峡中有泄滩、青滩和崆岭滩三大著名险滩,滩中怪石林立、滩多惊险。在兵舰到达这些险滩之前,指导员就在船上一再喊话,告诫大家三峡险滩是“鬼门关”,交代大家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看好小孩,不要在船上乱跑,以免发生危险。当兵舰到达这些险滩地域时,家属们从兵舰上清楚地看到了露出水面的呈三角叉状的礁石,那些三角叉长在青色的礁石上,一个个立于江的中间。要是水位再高一点没过这些礁石,这些暗藏于水中的礁石对于航行到此处的船只便会是致命的威胁。行船稍一不慎,或是不熟悉情况者航行至此,极易触礁沉没。自古以来,航船行至险滩中遭遇舟毁人亡之事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航道经多年整治,大为改善,加之葛洲坝工程蓄水之后,水位上升使那些险滩礁石沉入江底,已不再构成对路经此处航船的危害了。
  兵舰小心地绕道航行,躲过了这些可怕的礁石。渐渐地把那些险滩礁石都甩在了后面。眼见那些矗立于江中的礁石已看不见了,大家以为这下就可以很快到达武汉了。但是,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兵舰开过了险滩向前行驶,江中水位变得越来越低。很快,兵舰搁浅了。
  这可怎么办呀,这大船上装载着一千多人呢!大家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兵舰被困在江中动弹不得,不等到水位升上来,这大船就不可能开动,本来只有两天的水路,这下就不知道要走多久了。
  船员们几经努力试着前行,发动机“哒哒哒”地响着,大船就是开不动,向前方看去,江中水位低得连小船都开不动了。
  大家就这么被困在了兵舰上。
  被停滞在江中,大家的活动范围只能限制在兵舰上。该怎么打发时间呢?首长想到了利用兵舰上的条件让家属们在船上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于是偌大的兵舰更热闹了。
  兵舰上设有舞厅和音响设备,还有舞台和活动大厅。音乐响起后,身着海军服的水兵们陪家属们跳起了青年舞。家属队里南方女子多,有广东人、广西人、湖南人、湖北人、四川人等。能歌善舞的不乏其人。她们普遍身材娇小灵活,和水兵们跳起舞来珠联璧合。大家手拉起手围成一个大圈,蹦蹦跳跳转起来,时而一边拍手一边跳,时而原地转圈,时而大家一个挨一个手拉着手跳着跑着转大圈。
  这一下,把大家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了。小孩子也兴奋地跑上舞台跟着大人跳起来。不到两岁的姐姐天生就爱唱歌跳舞,看到叔叔阿姨们跳得那么痛快,她急得只想上台去,她对妈妈说:“妈妈,你也去跳舞吧,阿姨们都在跳,我可想你带着我去跳舞啦。”妈妈说:“妈妈不爱跳舞,你喜欢跳就去跟着阿姨跳吧。妈妈在台下看着你跳,为你鼓掌。”姐姐听妈妈这么一说,小嘴里居然冒出一句:“你真是个老顽固!”然后就“噔噔噔”地跑向舞台一角的梯子,也不用大人扶,自己就麻利地顺着梯子登上了舞台。她个子太矮小了,够不着跟大人们一起手拉手跳舞,就拽着一个阿姨的衣服跟着跑圈,跳得可起劲了,兴奋得小脸蛋绯红。
  大家伴着音乐起舞,踩着节拍一边跳一边唱,一曲终了又起一曲。
  此时船上的人们暂时地抛开了沉闷和抑郁,大家都沉浸到一片欢乐祥和之中。
  能歌善舞的女人更自愿发挥特长上台表演节目。她们自发表演的节目有舞蹈、独唱、表演唱等。
  那时候常唱的歌曲有《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歌唱祖国 》《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 歌唱二小放牛郎 》等等,大家你一首我一曲的尽情抒发,尽情表演展示。
  歌声,像美丽的长江水向远方流淌;
  歌声,在两岸矗立的峡谷峭壁间婉转回荡;
  歌声,越过险滩和峡谷悠扬地飘荡着飞向远方……
  远在朝鲜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的志愿军将士们,你们听到这来自祖国的美妙歌声了吗?
  夜幕降临了,万籁将归寂静。江中微风习习,虽已是冬季,有了一些凉意,但是南方不像北方,昼夜温差不大,晚上还不是很冷,一千多人在船上,人多床铺少,大家就打起了地铺。好在是搬家,大家都带着行李,打开行李卷就能睡觉。大船的甲板上、船舱里、过道上……凡是有空的地方铺开了到处都是床。妈妈带着姐姐是睡在船舱的小房间里,船舱一般都给了带小孩的家属住。
  家属们随遇而安,他们聆听着发自船底那“哗哗”的水流声也能进入梦乡。
  但也有人常常睡不着觉。有心事的人挪个地方睡觉睡眠会更糟糕,何况还是睡在这野外的峰峦、峭壁和江水流域中。
  阿玲就是睡不着觉的一个。她常常独自一人走到甲板上,或依着栏杆久久站立,好像是对江水诉说着她憋闷在心里的话语;或是找一个有空座位的地方坐下来,想她的心事。
  阿玲此时心绪不宁是因为她的爱人欧阳春到现在也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她对首长说他的爱人是因为去了前线守仓库了而不能给她写信一说也抱有怀疑,但她宁愿相信就是这个原因,欧阳春才没有给她写信。否则她就寝食难安。平日里,她总是在压抑着自己,学会调整情绪和心情,尽量不去想得太多。但是这一次家属队大搬迁,她在心里又起了疑问:这仗究竟还要打多久?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欧阳的真实情况呢?她坐在船上,心里压着的那一层不安又翻腾了上来,所以她难以入睡。
  一千多人在兵舰上吃喝拉撒,兵舰上储备的粮食很快就吃光了,困在这四周无人烟的江中,要从江的上游很远的地方用小船运来大米和蔬菜救急。江中水浅小船走得慢,蔬菜运到后都腐烂了,勉强做熟了吃,味道已不堪入口。所以每天大家吃的菜便是榨菜,大家就是靠吃榨菜来下饭。搁浅在江中的兵舰就这么停立在江中,一千多人吃饭问题就是这么来解决。天天吃榨菜,吃了一个多月,把妈妈都吃腻了,从那以后,妈妈就再也不爱吃榨菜了,直到现在她都不喜欢吃,她总说,“我在船上吃够了榨菜,这一辈子都不想吃榨菜了。”
  船停泊在江中,洗洗涮涮的都不允许直接到江中去,只能使用船上水龙头里流出的水。那江中流动的水是清澈的,不像涨水时节,长江下游包括那些与长江相通的支流河道,流淌着的都是夹带着黄泥沙的浑水。涨水时节住在长江下游的居民的饮用水,需要将挑回家的江河水用明矾放入水中顺着一个方向充分搅拌,水中的泥沙在明矾的作用下渐渐沉入容器底部,上面的水就会变得清澈见底。上面的那部分清水就能用作烧开水饮用和做饭、洗衣服了。而在这枯水季节,江河里的水是清清的,没有黄泥沙,要是能下到江边去用水也很方便。但就是不允许大人和孩子到水边去,安全总是第一重要。家属队领队一再提醒、要求家属们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到处乱跑,不要到水边去。兵舰太大了,虽然水浅,如果人从舰上掉下去也会摔坏的。所以,船上的海军叔叔站岗放哨看守也严,可认真负责了。
  住在船上,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只要江中水位不升起来,大船就开不动。一直就这么等着,等着,等着江中的水位升上来。
  一个多月后,江水终于涨上来了,在江中停留了一个多月的兵舰终于起航了。
  接下来兵舰以正常的速度开到了武汉。
  到了武汉,兵舰朝一个大趸船缓缓停靠,兵舰上的人要经过这个趸船过渡才能上岸。小孩子们等到兵舰一靠上趸船,高兴得蹦蹦跳跳地直往前跑。在船上都憋了一个多月了,小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被妈妈搂抱在腿上坐着,不让他们乱动乱跑。现在总算下船了,孩子们这下可都撒开了往前跑。姐姐一边跑,嘴里还一边喊叫“哦--下船啰--”像刚学会飞的小鸟一样展开两只小膀子直往前扑,跑上趸船后还到处乱窜。她从一个虚掩着的留了一道缝的门儿钻了进去,妈妈手里拎着东西,没有腾出手来拽住她,她就这样跑得不见了人影。不一会儿,妈妈正往前追找着,忽然听到了姐姐“哇哇”的大哭声,妈妈循声奔进门去,一看,只见屋内的木地板空着一大截呢,姐姐已经从空挡处掉到了底舱,正站在那儿哭呢。
  说来也巧,姐姐站立的位置正好是一块可站下一个人的空地方,在她的周围是一些高高的大汽油桶,她正好掉到了那些油桶的中间吓得直哭。妈妈下到底舱去将她抱上来后,对她全身上下细细地检查一通,见她脸上、手上、身上,哪儿都没有伤,问她,这儿痛吗?她摇摇头说不痛。问她那儿痛吗?她摇摇头说不痛。这下妈妈才算是放了心,收了吓。
  这次姐姐没摔着,也多亏了给她穿得厚。她从头到脚都是棉:头上戴着小棉帽,身穿棉袄棉裤,脚上穿着棉鞋,外面还套了一件齐脚脖长的棉大衣,手上戴着棉手套,两只棉手套是用一根长绳连着挂在脖子上,这样就能保证手套戴在手上不掉不丢。这么一来,她就只剩下一个小脸蛋露在外面了,整个人就这么被棉花包裹起来,难怪一点也没有摔痛。因为是冬天,又长时间住在船上,妈妈生怕孩子冻着了,所以给姐姐穿得多,捂得严。
  下了船,家属队全体人员直奔火车站。华北军区调来了一列火车,专门运送这一千多名家属。
  这列火车是挂有一节节封闭式车厢的货车,家属们到达车站时,火车已经停在站上等候了。家属们上了火车,将各自的行李背包卷当成坐凳,大人孩子就这么坐在火车上。
  火车开得慢,开了两天一夜,在一个叫窦妪站的火车站停了下来。
  家属们看到车站上站满了解放军战士,他们是奉命来接站和护送这些志愿军家属的。到了这儿,就到了华北军区管辖的地盘,以后家属队的事就由华北军区接管了。
  行李卷大件由汽车运送,小孩子由解放军抱着或背着,大一点的孩子则跟着大人们一起走路。家属们则力所能及地手拎提包网兜等物件。那个时候是国家的困难时期,部队不能派用大量的汽车来接送这批家属,所以大家要步行。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坐落着一个小村庄,叫陈村。那就是家属队迁徙的目的地。
  家属们列队跟随解放军战士步行朝陈村走去。
  步行在乡间的土路上,一路人烟稀少。一望无垠的农家土地一片空旷,这儿的冬天明显比南方寒冷,路边的树木都没有了叶子,只有光秃秃的树杆和光秃秃的枝丫支立着,草儿都枯黄了,地里没有庄稼,也见不到任何农作物。这里的农民们已经在入冬以前,将收获的粮食堆放到粮仓,而蔬菜则用地窖储存起来供冬天食用。这里的农户家家都挖有地窖。
  步行了十多里路,一个村庄出现了。
  领队的解放军军官手指着那一片相对居住集中的房子对士兵们说:“陈村到了,同志们要帮着把行李物品送到各家各户,送到位,然后等待命令到村口来集合。”
  进了村,领队的军管干部依次点名公布事先已安排好的家属落户的人家,然后由村干部派人领着家属去住户家认门,各就各位。
  陈村,这个华北平原上的小村庄,如果从高空俯瞰下去,就如同是一颗快要下完的一盘棋上的剩余在那儿数量不多的棋子中的一颗小棋子,总的感觉是空地很多很大。进了村,又像是走进了一个小集镇,村子里的村民居住相对集中。从村中向外看去,是一片向远处扩展开的广大土地,那种平坦空旷,又会让站立在村中的人仿佛置身于大海中的小岛一般。
  在陈村,还可以见到一些地道。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华北人民与日本侵略军抗战挖的地道,它记载了这里的人民曾经的革命斗争史。妈妈来到陈村时,村头的地道口都还保存完好。可是后来发过洪水,时间久了,那些地道已废弃,地道口也坍塌了。
  村干部一见来人,就免不了要利用一些说话的机会宣传介绍他们村子的光荣历史,这使得大家对陈村有了第一好印象。
  家属们被一一分派住进了村民家里。两个汽车团的家属一千多人分散开来居住。陈村邻近的村子也接纳安置了志愿军汽车团的家属。
  妈妈带着姐姐被分配住进了陈村一个大娘家中。大娘早年丧夫,她一个人守寡哺育独生儿子长大成人没有再嫁人。她家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分给的地主老财家的房子,是一个大院内的一套三间房。大娘和儿子住两头,中间的一间相当于厅堂,是个大开间,妈妈带着姐姐就住在中间那一间厅堂里。床是用木板搭的。床板底下用两条长凳架着作为支撑就代替床腿了。进到屋来,妈妈一眼看到板床上已写有自己的名字。家属们睡的都是这种简易的木板床,孩子也跟着妈妈住在这张木板床上。
  妈妈住的地主老财家的房子是青灰色的土砖瓦房,院墙也是土砖砌的,居住条件在当地就算是顶好的了。
  由于村子里的村民住宅较集中,所以分散居住的汽车团家属居住还是相对集中紧凑的,距离队部也近,距离上课开会以及活动的地点也挺近。
  在村子的东边有一块大大的空地,那是专为家属队准备的,家属们就在这里上课,在这里开会,在这里唱歌跳舞和吃饭--每天几十桌“地桌子”就开在这一大块泥土地上。
  陈村,是个地道的乡村,与山城重庆相比,居住条件和人文环境大不一样。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夜晚不但没有华灯闪烁,就连电灯也没有,晚上大家要用烧煤油的马灯来照明。晚间出门也需要提着马灯,尤其是在没有一点星光的漆黑夜晚,天黑得都伸手不见五指,如果不提着马灯照路,那将寸步难行。因此,每天天黑下来之前,需要想到马灯里还有没有煤油。队部的管理员也会主动吆喝提醒大家提灯去队部给自家的煤油灯添油:“打油了,都检查一下自家的灯,在天黑之前都把油上满,省得摸黑呀,打油了,打油了……”管里员一路走过去一路这么吆喝着。
  冬天的寒冷也让家属们难以适应,户主家的人睡的是热炕,家属们因为住的是厅房,没有炕,就靠煤炉为室内取暖。家属队给每一户安置了一个烧煤的炉子,将煤块也送到了各家各户。从煤炉接向屋外的排烟管道便成了供暖的热力管道,排烟管在室内拉得长长的,通过管道的热气可给室内增温,还可烘烤洗净的衣服,将湿衣服搭晾在热管道上,一个晚上就干了。但到了夏天,那根接在火炉上的长管道就得拆下,而只留下一根短短的排烟管道了。因为烧的是烟煤块,那根排烟的管道必须要留在那儿将煤烟排出屋外。
  在这里生活也有方便的地方。比如引火柴,出门不远处就能拾到。冬季里干枯的树枝小树林里就有,捡拾一点存着就够用。用完了又去捡就是了。另外,炊事班的解放军战士在定期给家属们挨家送煤时也送来些引火用的劈柴。块煤也好烧,火一点就着。夏天点火生炉子主要是为了给小孩做饭和烧开水烧热水。而在冷天,为了御寒,房里的炉子就昼夜不能熄灭了。
  虽然有大食堂管吃饭,但是大食堂的伙食可不怎么好,妈妈们一般都要给小孩子另做饭吃。孩子们愿意跟着大人在“地桌子”上吃点都随他们吃点,不愿意跟着大人吃饭的,就等着妈妈单给他们做饭吃。妈妈在当地的小商铺里买回了一个小砂锅,专给姐姐煮面,做汤和煮荷包蛋用。
  大娘家还给腾出来一个腌菜的大缸放在院墙内给妈妈存水用。陈村人喝的是井水。刚到这儿的时候,家属们和这里的村民一样,到井口用小桶从井里打水提回来用,后来公家给安了自来水,大家不再需要自己用小桶去井台从井里取水了,用水到公共自来水龙头处去接了提回就行了。妈妈将提来的水倒入水缸中储存备用。
  到了北方,不能保证每餐都有大米饭吃,大多数时间是吃面食和窝头玉米之类的粗粮。时间一久,有的南方人就长了个心眼,如果哪一餐吃米饭,吃完饭后就往饭盆里再盛上一份米饭,带回宿舍自己用煤火热着下餐吃,因为她们估摸着,这一顿吃了米饭,下一餐就不会再有米饭吃了。南方人就是爱吃米饭,有的南方人如果正餐不吃米饭就感觉这一餐像没吃饭似的。
  陈村人很友善,他们热情地接纳了这些志愿军的妻子和孩子。吃的、用的、住房,他们能拿出来的都毫不吝啬。他们腾出房子来给志愿军家属居住并没有任何回报,完全是无偿提供。有的人家里本来就不宽敞,再要腾出一间房来给人住,自己家人就住得比较挤了。但妈妈住的大娘家的房子还是较大的,大娘家的房子以前是地主家的房子。大娘家以前是穷人,自家的房子很破烂,如今翻身解放了,打土豪分田地时共产党没收了村里地主老财的房子分给了这位大娘家住。这位大娘无比感谢共产党,只要是党和国家需要她做的事她都积极响应,她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听党的话,早早地就让儿子当了村里的民兵。如今朝鲜打仗了,志愿军的家属来村里借住,大娘觉得那是她全家的荣幸,给予志愿军的妻儿关心照顾也是大娘乐意做的事情。她对待妈妈母女俩就像自家的亲人一样。
  其实,无论是在城市还是来到农村,志愿军家属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社会的爱护和关照。
  家属队在陈村住了下来,上文化课、上政治课、开会、吃饭、睡觉、开展活动一律走上了正轨,一个小范围的生活圈子形成了。
  第九章
  落户在乡村的“外星人”
  家属队来到陈村后,在村口处和通往村外的周边都设上了岗哨,由警卫班的战士和民兵站岗放哨。外来人员进村要经过检查和审问,没有嫌疑的才允许进村。家属们出村办事,首先也得向首长请示,经过首长批准后,还得再派上两三个人跟着一起同去同回。家属队在这儿比在四川时管理上更严了,要想独自离开村子是不允许的。家属们对这样的管束已经习惯了,所以到了这里也能很快适应。
  来到陈村后,家属们入乡随俗,她们晚上出门需要提着马灯照明;用水要提着水桶到井边去,像村民们一样,先将取水的桶挂到缠绕在轱辘上的绳子的挂钩上,然后摇动轱辘,慢慢地将水桶放入井里去取水,水桶装上水后,又靠摇动轱辘将水桶提上来。人们就是这样到井台去一桶一桶地从井中提水用。从重庆到陈村,生活条件的变化就如同是文革时期的知青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或是农场一般。
  学习、开会、开展活动……一切比在四川时更正规了。
  抗美援朝家属队在当地是稀罕物,他们住在这个不大的村庄里,显得与当地人是那么的不同:女人们除了有城里人的气质与相貌外,还穿着统一的服装,过着与村民们不一样的生活。她们不用自己做饭吃,也不用下地劳动,还读书认字。孩子们的穿戴也显得整齐高贵,女孩子们个个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当地农民的眼里,家属队的到来简直就是外星人来到了地球村。引来远近村子的村民尤其是妇女,三五成群地结成一帮帮专门到陈村来参观。百闻不如一见,她们一定要亲眼看看志愿军家属队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家属队的人对来参观的人一般都会表示友好,或给他们一个友善的微笑,或是抬手给盯着她们看的人打招呼摆摆手。这么一来,人们的表情也因此变得自然友好起来,有的还会找机会与家属们搭讪说上几句话。
  慢慢地,这些身穿列宁服的志愿军家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和优待,就连卖菜的也会主动把自家的菜低价卖给志愿军家属。与村民们和谐相处后,这些志愿军家属就已不再是传说中的“外星人”了。
  陈村本地虽然没有什么精加工食品,但是一些土特产可是好东西。村子里的农家多数种有果树,以梨树为多。河北的大鸭梨水分多,咬一口,脆甜脆甜的,还带有香味儿,嚼一嚼咽下去从嘴里滋润到心里,妈妈最爱买来吃了。河北的气候比起四川来要干燥多了,吃了梨后,因空气干燥引起的上火等不适感得以缓解。还有,村民自家地里种的蔬菜,冬储的其他种类的水果都是“绿色食品”,而且物美价廉。村民们都乐意将自己家的农产品出售给家属们,家属们可以尽量买着吃。
  家属队来到陈村后,给一些小商贩提供了商机。小商贩们听说陈村来了一个抗美援朝家属队,而且都是女人和孩子,有的挑着货担、有的推着板车就来陈村送货做买卖。小孩子的玩具,像布娃娃、花棒槌、拨浪鼓等,成人和孩子的生活日用品,像牙膏、雪花膏、梳子、各色绸布发带、发卡、小镜子等,还有饰品,像头饰、小手链、项链、头花,布料等等商品,以及各种小食品,凡是家属们需要的,商人们都替她们想到了,备齐了。这给家属们购物带来了方便。
  在陈村,家属们一起度过了家属队成立后的第二个春节。那个春节,志愿军是在反“绞杀战”的激烈战斗中度过的。而在国内后方,在这里,家属们度过了一个欢快而热闹的春节。
  春节前,大家都在忙着准备年货。
  顺应着季节的变化,精明的商人们还会为家属们送来各种时令的商品。在春节新年到来之前,商贩的货担上又多了一样新商品,那就是鞭炮。村子里的小商铺也有鞭炮卖,但外来的商人们送来的货花样还要多。
  但是家属队却不允许家属自己购买鞭炮燃放。在过年的前几天,家属队就开会反复强调规定:家属们在过年期间,任何人不得自己购买鞭炮燃放,要由公家统一放鞭炮庆贺新年。
  不让家属们自己购买鞭炮燃放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一是怕燃放鞭炮点着了村民家的房子或是其家门口堆放的稻草、干柴等物品。二是为了避免家属被鞭炮炸着受伤,那可是最最要注意的问题。开会时,首长一再嘱咐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看管好,不能让孩子放鞭炮。有了这些规定,家属队里稍大一点的孩子看见别的孩子放鞭炮,手痒痒的,心里也痒痒的,只想也去买来一串放放过过瘾,但是被严格看管着的他们终究没能如愿以偿。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属队的大人和孩子们被召集来到操场。
  这次不是来开会,而是来观看放鞭炮。大家围上一大圈,在操场的中央,一串长长的鞭炮被点燃后劈里啪啦地炸响开来,一股火药烟随之升腾而起,然后向四周飘散开去。小孩子们高兴得蹦蹦跳跳拍手欢呼。他们闻到的火药味都感觉是香的,大人孩子都融入到了这过年的欢快热闹氛围中。
  过年的那些天,挑担售货的小商贩也来得勤了,他们送来了过节好销售的新鲜多样的小商品。家属们争相购买各种年货,主要是为孩子们购买小食品、玩具、小饰品、布料等等。专卖小食品的商贩往往是将各种商品放在玻璃容器或者是瓦罐内。玻璃容器是打有隔断的玻璃小柜,将饼干、糖果、发糕、蛋糕等食品分开来存放,顾客透过玻璃选中了哪种食品,就由商人打开上面的玻璃盖,用一个长长的竹夹子来夹取,再用粗糙的包装纸,或用荷叶给包装好交给顾客。那时候,在那个地方,用荷叶包装食品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塑料食品包装袋盛装食品一样普遍。
  孩子们指着玻璃柜内的食品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妈妈们都会一一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孩子买这买那,让孩子们高高兴兴过年。
  过年了,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孩子们穿的新衣服,有的是从县城买回的;有的是买的商贩推车或挑担送来销售的布料,再请村里的裁缝给孩子做的。
  过年了,炊事班的战士用心为家属们准备了丰盛的年饭。
  过年是小孩子们快乐的时日,湖南有句俗话: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过年真好,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又热闹,因此小孩子们都爱过年。至于“大人盼插田”,那是表示大人的一种心态,只要有耕种才会有收获。
  平日里,妇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就多,为了分散家属们的注意力,文娱活动尤其安排得多。像唱歌比赛、文艺节目表演、开联欢会等等都是队里经常组织安排的活动。
  正月里,家属队又开联欢会,组织了一次文艺节目表演。有文艺专长的人就发挥她们的特长,为大家表演节目,会唱歌的就唱歌,会跳舞的就跳舞,她们还组织编排了大合唱、小合唱,表演唱、小话剧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家属中有文艺特长的人真还不少,有跳民族舞蹈的、有跳芭蕾的,有会唱京戏的,有唱革命歌曲的。平时妇校学习不让带孩子,但开展文娱活动汇演时,都让把孩子带上。孩子们可喜欢跟着妈妈一起看节目了。孩子们在家属队这么一个环境里成长,他们都跟着有了一定的组织纪律观念,要求他们安静时,他们都很听话。放开了让大家自由活动时,大家活泼起来又是那么的放纵无羁。
  家属队开展文艺节目表演等活动,还吸引来了一些村民观看。村子距离城市远,以往这里的村民生活比较单调。家属队的到来,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
  妈妈不善跳舞唱歌,一般她只参加表演唱和合唱节目,她只在一个话剧中扮演过一个朝鲜女人。妈妈一米六七的个头,匀称的身材,端庄标致无瑕的脸庞,穿上系有长长飘带的朝鲜民族服装,显现出一种传统典雅的美,大家都说妈妈穿上朝鲜服装后真像个具有古典气质漂亮的朝鲜女人。在朝鲜曾有“南男北女”之说,也就是说南朝鲜的男人长得英俊帅气,北朝鲜的女人长得漂亮端庄。说妈妈穿上朝鲜服装后像朝鲜女人,说的就是像北朝鲜女人。
  妈妈参演的那个话剧的剧情是表现中朝友谊方面的。说的是朝鲜的百姓以多种方式关爱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其中妈妈扮演的是一个为志愿军送水的朝鲜妇女。妈妈头顶着一个茶色的瓷缸,用一只手扶着款款走上台来,她是给志愿军送水来了。她将水缸送到了志愿军的驻地,志愿军接过朝鲜人民送来的水感谢万分……剧中还有表现善良淳朴的朝鲜老乡给志愿军送饭、送菜和送各种自家食物的动人故事情节。这个话剧反映了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建立了军民鱼水般的情谊。
  乡村的夜晚是漆黑寂静的,晚上九点钟就响起了熄灯就寑的军号声。但是在晚饭后到天黑之前的这个时间段,却是家属们欢快娱乐的自由时间。家属队提倡号召鼓励家属多参加各种文娱活动。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
  保卫边疆打猎巡逻护呀护山林。
  这首节奏明快,好学易唱的老歌常被家属们用来作为跳“青年舞”的舞曲。晚饭后,一些爱跳舞的家属来到操场,一边唱起这支经典的老歌,一边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圈跳起舞来。站立在圈外的围观者也快乐地随着歌曲的节奏边唱边拍手。小孩子爱热闹,也学着大人们的样,蹦蹦跳跳地围着大圈转。
  “妈妈,你也来跳吧,可好玩啦!”跟在大人后边扭扭跳跳的姐姐,跳到高兴时,总是招呼妈妈,她希望妈妈也加入到跳舞的人群中去和大家牵起手来蹦蹦跳跳转大圈。
  “妈妈不跳舞,妈妈为你打拍子呢!”不喜欢跳舞的妈妈,在一旁一边唱,一边按乐曲的节奏拍着手,为女儿助兴。
  一曲终了,欢乐的舞蹈停了下来,换一首曲子,大家又跳了起来。
  这回唱的是一个流行的老曲谱:
  5  55 | 33   5 | 51  65 | 5 - | 65  65 | 3   2 | 32  11 | 2 - | 13  33 | 3   3 | 35  25 | 5 - | 23  23 | 56   52 | 32  32 | 1- |
  这首歌唱起来很上口,节奏感又强,跳舞很容易踩点,每次跳舞都少不了用这一曲家。“梭梭梭梭咪梭,梭哆啦梭梭……”
  大一边跳一边反复地唱,越跳越起劲。
  村子里一些爱热闹的青年人也参加到家属队晚饭后自发的跳舞人群中来,和家属们一起绕大圈热情奔放地跳起“青年舞”。陈村有一个叫黄毛的小伙子,每天都去看家属们跳舞,他很有悟性,看着看着就都学会了。没过多久他就加入到跳舞的队伍中了。他每天都来跳舞,一天也不肯落下。他的舞跳得越来越好,舞步轻盈娴熟,人长得也精神,他虽然不属长得人高马大的那种北方大个子男人,但在跳舞的人群中很抢眼。有几个不怎么会跳舞的家属老是跳不好,跟不上节拍,她们又很想学会跳舞,私下里就请黄毛给她们当老师教她们跳舞,陪她们练习。时间长了,黄毛和这些家属都成了好朋友。
  家属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家属队除了经常组织编排文艺节目、定期开联欢会等活动外,还定期为家属们放电影。
  河北省宣传抗美援朝运动声势浩大,组织了庞大的宣传力量。省及专区的文工团和城乡艺人,普遍深入村乡宣传,各县镇与市区普遍地组织了宣传队,石家庄市组织了二千五百人的宣传队,携带电影、幻灯、图片及一切宣传工具,深入灾区、水乡、山区和偏僻村庄及街道进行宣传。
  家属队看电影也在那个大操场。每次晚上放电影,妈妈都不落下,她带着姐姐一起去观看。姐姐的兴致也特别高,她特别乐意跟着妈妈一起去看电影。虽然她还小,对于电影的故事情节有的还看不懂,但是那必然是一种长见识、开眼界的机会。从银幕上能看到在这个小圈子里看不到的外部世界,人世间人们的喜怒哀乐也多多少少带给她一些不曾有过的生活积累和见识,因此她看得特别认真。其实,不仅是孩子,被圈在这个小村子里的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尽管那个年代的电影是没有色彩的黑白片,但在人们看来,电影里表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看电影的热情都很高,每次放电影那个大操场上集聚的人可多了。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我国放映的电影多为一些新拍摄的国产故事片和进口的苏联影片。其中苏联电影《  乡村女教师 》就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放映这部电影的那一天,有一个爱好文艺的家属听说该片是舒绣文担任的配音,很激动,她向家属们介绍说:“舒绣文是中国话剧舞台的‘四大名旦’之一,人说‘四大名旦’数秦怡最漂亮,论演技,舒绣文算第一,她的声音一定也好听,大家一定要好好看呵。”
  《 乡村女老师 》的确很好看。这部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47年摄制的,曾经感动和影响过全世界许多人的电影,曾经获得斯大林电影一等奖。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位刚从中学毕业的女生瓦尔娃拉决定到西伯利亚的乡村去当教师。她的决定得到了未婚夫马尔蒂诺夫的赞同。但未婚夫由于参加革命被关进了监狱,瓦尔娃拉只得孤身一人前往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在小山村,瓦尔娃拉经过努力改变了当地人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并对瓦尔娃拉非常排斥的状况,当地人接受了她,他们让自家的孩子走进学校到她那儿去读书。三年后,马尔蒂诺夫被释放出狱,他来到山村,村民们为他和瓦尔娃拉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很快十月革命开始了,共产党员马尔蒂诺夫回到了城里参加革命。马尔蒂诺夫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他回到村里见了瓦尔娃拉最后一面便离开了人世。瓦尔娃拉带着伤痛坚强地给孩子们上课,因此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瓦尔娃拉培养出来的学生品学兼优,有的被送进城里上中学。在战争再度打响后她的学生们又勇敢地上了前线,瓦尔娃拉亲自送他们上战场,为保卫国家而战。后来,瓦尔娃拉成为了新建学校的校长。她过去的学生回到学校也当起了教师,接过了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战争结束了,瓦尔娃拉因为自己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列宁奖章。当年那些曾经坐在讲台下听她讲课的学生们,如今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从各地赶回来探望老师。有一个叫布鲁夫的学生,还成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教授。瓦尔娃拉的善良、美丽、坚强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精神以及共产党员马尔蒂诺夫为了革命事业,毅然放弃和爱妻瓦尔娃拉小家过日子的幸福,最终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这让家属们很受教育和感动。
  一些国产故事片也很好看。比如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桥 》,此后又相继面世的《 中华儿女  》《 钢铁战士 》《 赵一曼 》等多部国产影片都是放射着思想和艺术光芒的影片。凡是好电影都会优先拿到家属队来放映,其中《 白毛女 》就是一部大家都喜爱的电影。
  《 白毛女 》曾经在家属队多次放映,看得稍大一点的女孩子人人都会唱电影里的插曲: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我爹钱少不能买,
  扯上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
  哎咳哎咳,扎呀扎起来……
  她们还一边唱一边给自己编小辫扎红头绳。小一点的女孩看见姐姐们扎红头绳好看,也跟自己的妈妈闹着要扎红头绳,一时间红头绳在家属队里流行起来。那时候妈妈给姐姐剪的是齐耳短发的“娃娃头”。但为了系红头绳,妈妈给她在头上也一左一右扎起了两个小“刷把”,用红毛线扎成的小“刷把”上面还系出来几瓣小花瓣,真好看。自从听了妈妈讲述家属队的这段小故事之后,每当我看到姐姐小时候身穿宽松的连衣裙,头上用红头绳扎着两个“小羊角”的可爱的照片时,我就会联想到电影《  白毛女 》,就会想起《 白毛女 》中杨白劳给闺女喜儿扎红头绳时父女对唱的那首经久不衰的插曲《 扎红头绳 》。虽然,妈妈保存的老照片都是些黑白照,姐姐小辫上扎的红头绳一点儿也看不出颜色来,但是妈妈的描绘总能让我打开对那个时代情景想像的大门……
  电影《 赵一曼 》,也是一部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成功经典老电影佳作。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统治我国东北期间,中国共产党早期地下党员赵一曼积极投身革命,为党积极工作,被俘后坚贞不屈,临刑前在狱友面前还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然后从容走向刑场的感人故事。电影《  赵一曼 》的主角石联星,因为演这部电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荣获国际奖的女演员。看电影,不但丰富了家属们的生活内容,更是起到了激发她们爱国热情,提升奉献精神的积极作用。银幕上革命者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弃个人幸福和利益的光辉形象,令正在经历着揪心焦虑的志愿军家属们感动,给志愿军家属们提供了一份精神食粮。
  每天清晨,那位十八岁的年轻小战士精神抖擞地站立到村头,吹响了起床的军号。军号声唤醒了整个村庄,唤醒了家属队的大人和孩子们。人们赶紧起床,穿衣、叠被、洗漱、收拾好了就去晨练。有的孩子习惯了起早床,跟着妈妈去晨练;有的孩子太小睡得还正香;还有的爱赖床不愿早起,妈妈们就会让他们再独自睡一会儿,由今天负责看管小孩的阿姨巡视照看。
  晨练的形式是多样的,有跑步的,有跳舞的,爱唱歌的就到树林里去吊嗓子。
  陈村有片小树林,小树林是村庄里的一片自然风景林。这片小树林是华北平原地带不多见的土丘林,多以柳树为主,也有杨树和柏树等。春夏秋三季,树林子的地面上长有多种杂草。冬天树叶掉了,野草变枯黄了,仅有的那几颗不大的松树也退去了原有的鲜亮绿色,残留的绿变得灰秃秃的,寒冷的小树林便显得有些萧条。
  到了四月清明时节,家属们在陈村已经度过了一个冬天,当春回大地之时,家属们发现那片已显现出嫩绿生机的小树林是一个好去处,许多人早晨起床后就走进这片小树林中。
  小树林位于村子的南头,距离家属们居住的地方近的只有一百来米,住得远一点的也不过二三百米。在树林中人们看到,去年已干枯的杂乱的草植层中,一些野草已穿过覆盖层向上钻了出来,杂草丛中冒出点点绿色来。这与重庆山城的长年绿色虽然不一样,但枯草中向上勃起的绿植和柳枝条上萌发的新芽,发出了春的信号,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家属们送走了灰秃秃的冬天,迎来了在陈村的第一个春天。每当走进这片小树林中,人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这些家属们被限制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小圈子里生活,多少感到些许压抑,加上焦虑和担忧无时不在困扰着她们,于是,小树林便成了一个她们释放心情的好地方。
  每天早晨,妈妈通常在军号声响起之前就醒来了,她赶快穿衣叠被,邀上几个姐妹出门。她们是去小树林里吊嗓子。
  当妈妈来到小树林时,林子里已经有人在吊嗓子了,那是学过声乐的家属在练声。
  “呵--,呵--,呵--,呵--”
  “依--,依--,依--,依--”
  ……
  听上去,声音圆润,音调高低错落,还真有点像专业练功的味道。
  一般一棵树下站三四个人。有的是正儿八经的练声,那一声声“呵--依--”从那片树林间传出,清澈悠扬;有的却是憋足了气大声呼喊。或许每天早上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
  随着小树林里集聚的人越来越多,叫喊声也变得嘈杂起来,粗的,细的,嘹亮的,沙哑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的喧闹,打破了以往的宁静,这个时候连树林里的小鸟都被惊得飞走了。
  妈妈也毫无顾忌地在林子里喊叫起来,她平时说话轻声细语的,可一进到这个小树林里,她也会憋足了气放声大喊“哎--”“呵--”……
  妈妈刚开始叫喊时声音还高不起来,时间一长,妈妈的喊叫声也变得越来越大了。到后来她唱歌的声音都变得敞亮了。
  刚刚来到陈村的那段时间,有的孩子水土不服,加上北方昼夜温差大,晚上睡觉也冷,没几天就生病了。孩子生了病,村子里没有医生,看病要到县城去,去县城又没有汽车,只好用板车拉着孩子去县城看病。村子距离县城并不近,这可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很快,军区派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专职医生和一个护士。男医生姓杨,是个全科军医。女军医是个妇产科大夫。这一男一女两个医生是夫妻。护士姓张,是从地方医院调来的,二十多岁,也是个军人家属。
  从此,家属队就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生了病,一般常见病医生都就地诊治。只有当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化验检查确诊的病,医生才会要求家属去县城或是军区大医院检查化验。华北军区医院就在石家庄城里。志愿军家属到军区医院看病都不收钱。来到军区医院看病的家属只要报上自己的名字,说出自己是哪个中队、哪个小队的,住在哪里,医院一经核对属实,就会给来者看病。
  住在陈村的这个中队的家属生病的人次较多,据杨医生说,主要是因为家属队的伙食太差所至。长期伙食差,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患感冒的,这痛那痛的,月经不调的,腹部疼痛,妇女病等的发病率在家属队里尤其高。家属队的医生因为缺少检查设备,有的病确诊不了,杨医生就建议家属去石家庄军区医院看病检查。妈妈就去军区医院看过好几次病,都是看的妇科方面的病。在治疗期间,妈妈一个星期去一次军区医院复查加治疗。去石家庄军区医院看病,一般是几个有病的家属结伴一起去。
  给家属们做饭的炊事员都是不怎么懂得烹饪的年轻人,他们做的饭菜本来就不怎么好吃,让人没有胃口,菜的质量再不能保证,那么时间一久,人的体质就下降了。
  陈村的这个中队,国家拨给的伙食费和另一中队的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中队的指导员是“老革命”,他一贯奉行克己奉公,多行节约的原则。上面拨给家属队的伙食费他们舍不得给家属们都用了,总是用一大锅水做成西红柿鸡蛋清汤给大家喝,很少注意给搭配合理的饮食营养,能省则省。也有敢说话的人跟队长指导员提意见说伙食太差,指导员又用红军长征时没有饭吃时吃草根树皮,没有水喝时喝自己的尿的事儿教育大家。他总说现在的家属们有饭吃有衣穿该知足才是。到家属队解散时,这个中队居然省下来几千元伙食费交回军区,几千元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结果指导员和队长挨了上级一通狠狠的批评。听说是杨医生到上面去反应了情况,告了两个首长的状,才让队长指导员挨了批评。其实,家属们平日里也有议论,都知道自己队里的伙食不如那个中队的好,那个中队里生病的人就很少。
  在管理方面那个中队也较松一点。那队的家属离队外出,只要跟领导请假说一声就可以得到批准,也不会派人跟着。那个中队距离陈村大约七八里地,她们中有的人还常到这个队来与朋友、老乡会面。两队的家属通过接触交流,一经对比,家属们对自己这个中队管理是这么严格更加不满。但是家属们情绪不满归不满,只能是背地里发发牢骚,家属们都知道,她们无论如何是改变不了她们的上司“老革命”的。但她们当中也有人找机会发泄一下她们对这种管理的不满情绪。举个小小的例子:
  在一次开会学习的中间休息时间,几个女人一起去上厕所。路上,她们看见队长和指导员正站在路旁说话。一位性格活泼、平时爱开玩笑的妇女刘婷婷忽然想到了一个歪点子,她想要恶心一下首长来发泄一下。她对几位同伴说:“哎,你们看,队长指导员都在呢,我们过去逗逗吧。”
  另一位问:“逗什么呀?”
  “你别问了,跟我来吧。”她诡秘地朝大家坏笑一下,领着大家朝队长指导员走去。
  来到首长跟前,只见她一个立正,大声说道:“报告首长,我们要上厕所解手,请首长批准。”大家一听,立马“哈哈哈”大笑成了一团,然后就一溜烟地跑走了。原来这个刘婷婷玩的是这么一出戏呀!把队长指导员弄得都不知该说什么了,也跟着一笑了之。
  要说起来,当家属队的领导挺不容易的,再说管理家属队又史无前例,这好几百人,有大人,有孩子,要把他们管理好,保护好,不费心费力是不可能的,这可比带兵打仗都难。指导员是一个认真负责的革命老军人,他对家属们严格管理,就是在认真履行他的职责,上级调他来这里当指导员,他就要把这支家属队伍带好,管理好。所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说教,开会也说,上政治课也说,听得家属们的耳朵都长茧了也还在说。你还别说,他的这一招还真管用,这一中队的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观念就是比那个中队的强多了。那个中队的指导员也是个老革命,资历也挺老的,有一条腿在淮海战役中还受过伤,走起路来有点跛。他管理的那个中队就比较散漫,学员家属们都不怎么服管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于首长的批评教育还吵架式地反驳顶嘴,一点也不畏惧。指导员拿她们没办法,就跑来这个中队取经,想学学这里的管理经验。
  家属队大食堂做饭挑水的活儿都是由年轻的士兵来干。除此之外,他们还负责给每一户家属送煤或被临时抽调去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无论是做饭的,还是理发员,或是买菜的勤杂兵,对于生病或是有困难的家属,这些年轻的战士都会负有帮忙关照的责任。比如,给生病的家属家去挑水。总之,在这个大家庭里,勤务兵什么事都会干,他们是家属队的好帮手,也成了妇女和孩子们的守护者。
  家属队是一所大学校,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负有各自的责任。首先,有孩子的妈妈要带好孩子。再就是自己要完成学业。另外,都还要分担一部分公共事务。比如,有的被分派看管孩子,有的则协助后勤担当买菜任务。
  买菜和看孩子一般由三四个家属组成一个小组轮流着来。妈妈参加的是买菜小组。担任买菜的家属不参加看管孩子。负责看管孩子的家属不管买菜的事。家属们买菜只负责购买蔬菜、鸡蛋之类的,不买肉类和调料,那些由炊事班的人自己去采购。每次家属们出去买菜都推着个板车,两个人在前面拉车,其余的人在后面推车。她们或是到村口的地摊、集市或是到店铺的案板上去挑选购买,也沿村挨家串户去收购。他们总是挑选较便宜的菜买,都是因为平时首长总是向她们灌输勤俭节约的思想,首长见她们买回来的菜便宜,就高兴地表扬她们。买菜小组每一次去买菜都先要去问炊事班这一次需要买什么菜,需要买多少,以免买多了堆在地上烂掉浪费,而且还会挨首长的批评。炊事班的总务是一个中年老兵,工作很认真细致。买菜小组每次去买菜都须先到他那儿预支现金。她们每买一种菜都用小本详细登记单价、金额和重量,买完菜回来再如数报账、交账,一分不差。
  比起看管孩子来,妈妈比较喜欢买菜一些。因为买菜可以走村串户,与外界有接触的机会。妈妈也是属于那种比较爱自由、爱活动的人。小时候她在家里,外公因为封建保守,对自己的这个唯一的女儿看得重,管得也严。他一见女儿出门就要查问,去哪儿呀,干什么去呀,都要问得清清楚楚才放心。小时候外公的管束已经让妈妈够烦的了,如今又受到部队的这般管制。而买菜,一是参加劳动干了活,二是能出外走走,妈妈觉得这样心情都畅快些。
  家属们买菜一般是板车上放几个筐篓,以便搬运和分类盛菜。女同志体力不够,手上的力气也不大,搬菜有时候是两人抬筐,有时候则是一个人搬一筐。搬筐时为了省劲,妈妈总是将其搬上手后,用自己的身体再顶着点,一般是将筐篓抵在胸前靠近腹部的位置,妈妈觉得这样搬东西要省力一些。但是,这样子搬东西,粗糙的篾筐篓与衣服产生摩擦,时间长了,妈妈的棉袄衣兜附近都磨得露出了白棉花。妈妈也不去理会自己的破衣服,照样穿着去买菜去上课。
  中队长见妈妈穿的衣服都破成那样,有点看不过去了,心想,可不能让家属穿着这么破的衣服到处走,这会影响家属队的对外形象的。于是中队长赶紧找来指导员商议。
  中队长说:“你看边大姐的棉袄都破得露出棉花了,我们得赶紧给大家添做新队服了。”
  指导员说:“是呵,我也看见大家的棉袄旧了,有的还破了,正在琢磨着这件事呢,本来是想冬服今年就将就着再穿上一年,明年再换新的,现在看来得马上筹办这事了。还有春秋和夏装也得筹备了,这一次就都给置办一套吧。我这就去催促安排一下,争取尽快让大家换上新装。”
  在新棉袄没有来到之前,妈妈会做针线活,她自己找块布给破了的棉袄补了补让棉花不再露出来。不久后,家属队的新衣做好了,妈妈高高兴兴地领到新衣换上了新装。
  别看家属们一天学习、开会、搞活动,时间排得紧紧凑凑,还又唱歌又跳舞的,但在她们生活的另一面却是常人没有体会过的担忧和揪心焦虑。她们的心态变化,情绪跌宕起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朝鲜方面的消息所左右。哪位家属今天如果喜笑颜开,情绪特好,那一定是她收到在朝鲜的爱人来信了。如果家属们见到别人来信了,自己却等了一天又一天还是收不到爱人的信,她的心里就会着急担忧起来。她们的情绪和心情就是这么反反复复,起起落落。有些人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收不到爱人来信的失望后,心情变得沉重,精神也变得抑郁起来。
  晚饭后,人们都去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了,可是有的家属就没心思去。阿玲就不爱去参加娱乐活动。她每天都去村头站立良久,她总是用凝滞的目光眺望远方。自从爱人去了朝鲜,到现在她还是没有收到过爱人的一封信。她宁愿相信也希望她的爱人真的是在朝鲜执行任务不方便写信。但是,她在等待和揣摩中,又控制不住总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一朝坏的方面去想,就难免要担忧和悲伤,在长时间的担忧和揣摩中她的精神就变得抑郁起来。
  心情不好的家属还不宜情绪外露,指导员的心很细,他总是在观察着家属们的动静,谁的心情不好挂在了脸上,立马就会引起他的注意。若是谁被他盯上了,那就会雪上加霜,更是苦恼加忧伤了。因为指导员见了情绪不好的就会毫不留情地指责她说:“又怎么了?哭丧着脸,想爱人了?还是又听到谁在造谣生事了?”说完前面那一句接下来就是说“我早就跟你们说了,不要动不动就瞎猜想,你们有谁去过朝鲜,看见过打仗死人了吗?我说了,你爱人是在执行任务不能给你写信,你怎么就不相信呢!”他教训家属是不分场合的,看见有谁不高兴当面也说会上也说,他的那些话都是老生常谈了。在当时的情况下,指导员说的那些话家属是听不进去的,她们往往在这个时候从心理上对指导员特别抵触,觉得他是铁石心肠,一点也不体谅她们的苦衷。只有当她们稍稍冷静下来时,才会反过来站在当领导做工作的角度去体谅理解首长的无奈。
  进入初夏时节,家属队请来了摄影师。摄影师是专门来陈村给家属们照相的。
  妇校的学员们都穿上了夏季的统一服装,深蓝色的列宁服配上内穿的白色衬衣,领子外翻,头部用素色绸布发带在辫梢上,短发的或是在头顶上,或是在一侧系一个简洁的花结,透着一种别致、清爽、素雅与和谐的美。妈妈将一张带着姐姐和班里同学的集体合影寄到朝鲜去,爸爸见到妈妈寄来的这张照片,高兴之余感慨良多,他随即把自己的心里话用文字在照片的背面写了下来:
  这是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朝鲜阳德收到由河北栾城南陈村妇校同志们寄来的一张正在学习时的照片,坐在正中间的是我的爱人边玉珍,左边的第一个小娃是我最喜爱的孩子彭春燕,她们在这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里过着愉快的生活,真使我没有丝毫的顾虑,这完全证明了党对我们家属的照顾的确是非常周到的。
  在我写这本书收集资料的时候,当我细细地品读到书写在照片背面的这段文字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其实就是一封被我家保存了六十多年的一个志愿军战士的珍贵遗书!那是爸爸写给妈妈的遗书,也是爸爸留给组织的遗言。我之所以读懂了这段文字,领悟到了这一层意思,是因为我对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也因此越来越懂得了我的爸爸。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在没有任何身份证明标志的情况下,爸爸将这张背面写上了字的照片珍藏携带在身上,如果爸爸牺牲了,那么这张照片和这段文字就是爸爸身份的有效证明。
  从爸爸留言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因为有了家属队,爸爸对妈妈和姐姐往后的生活是放心的。他从内心里感激国家对志愿军家属的关怀照顾。国家对汽车团志愿军家属给予的特殊关怀照顾,是足以让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汽车兵恪尽职守安心战斗的。他们战斗在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的那些日日夜夜,想到爱人和孩子在衣食无忧地生活,他们便不再有后顾之忧,他们已经完全放下了自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已做好了随时献出他们年轻的宝贵生命的准备。
  生命是宝贵的,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志愿军战士哪个没有父母,哪个没有家,有了妻室儿女的志愿军又多了一份挂念和留恋,又有谁不愿意好好地活在人世间,好好地享受人生呢!
  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在左胸前配有一个统一的标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每一个志愿军都不暴露自己所属的部队番号和自己的姓名。对外,这些中国军人就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因此,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有许多都成为了无名烈士。
  当我读懂了爸爸所写的这段文字的这层意义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由得我对自己的爸
  推荐语:
  尘封六十余年的家事
  点点滴滴连着国事家事天下事
  一支无人知晓的志愿军家属队
  浸透了人间的亲情和友情
  《家事连绵也峥嵘》有如下看点:
  这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者写的是自己亲生父母的经历和婚事,具有特色看点。加之文笔简练朴实,故事精彩,描写生动。这是看点之一。
  本书是以一个志愿军家属——我的妈妈为主线,以时间为顺序展开,讲述了妈妈从战乱年代到结婚随军以及随从朝鲜回国的丈夫转业北大荒的不同历史阶段曲折的生活经历。流畅的叙述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能把读者带到那个年代去,这是看点之二。
  抗美援朝家属队是一个由妇女和儿童组成的一千多人的大集体,他们是首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汽车团官兵的妻子和子女。抗美援朝家属队是鲜为人知的,也未曾有过写志愿军家属队的长篇纪实作品,这本书走进了一个空白区,真实地揭秘了一段历史,这是看点之三。
  通过对抗美援朝家属队的生活描写,就如同是向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抗美援朝期间国内大后方的一扇窗口。本书主写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灾难·痛苦和悲欢离合,一个志愿军家庭的故事是千万个志愿军家庭的缩影,后方家庭的点滴小事,都连着国家的大事,抗美援朝宏大的背景使得当时的国内发生的大小事情都围绕着这个主要事件展开,书中描述的后方人民响应国家号召,以各种方式支援抗美援朝的行动也是不为当今的人们所知的。这是看点之四。
  作者对家属队家属的生活和心理描写,人情味足,感人之处催人泪下。没有国哪有家,国家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紧紧相连,没有战争的国才有千千万万个平平安安的家。本书对这一层面的阐述和描写很到位,也写出了人们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心声,这是看点之五。
  作者通过本书,将自己的爸爸,一个驾驶经验老到、技术精堪的汽车兵,在执行运输任务的过程中,英勇机智临危不惧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展示给了读者,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了解战争幕后的无名英雄们,正是千千万万个志愿军将士的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才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这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这是本书看点之六。
  1953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日,2013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应该说这本书的出版是赶上了一个好的时间点。销售方面也在足够的时间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