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哈佛家书——一位中国父亲写给哈佛女孩的教子课》
 | [美]建国  2011年09月08日16:00


作者:[美]建国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9月

书号:978-7-5063-6026-5

定价:34元
  作者简介:
  投资顾问、作家、翻译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赴美,先后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计划访问学者及新闻传播学院客座讲师、北美商社董事长、新陆传媒执行总裁、林克亚太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等。
  著述和译作涉及文学、历史、美学、经济社会学等。
  2011年出版《中国式百万富翁》,引发读者关注。
  内容介绍:
  7位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
  哈佛教育究竟有什么惊人的秘密?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把孩子送进哈佛大学的教育秘籍,书中真实记录了一个中国哈佛女孩与父亲之间多年来的经历,见闻,书信,电邮,以及其间的相关感受,交谈,回忆等,也把中国读者可能感兴趣的环境背景描述下来,尤其是中国的孩子,家长,疑问最多,最伤脑筋或者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最不该说最不敢说的故事,呈现给读者们。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留在激烈竞争的中国,可能进不了北大清华,但在美国,她是哈佛的高才生,美国的教育造就了她。不一定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念哈佛,作者认为比读哈佛更重要的是拥有改变自身命运的哈佛精神。这本书为我们开启了美国教育的智慧大门,在中西教育对比中,为孩子打开更为睿智丰富的教育和人生。本书也是作家出版社继《哈佛女孩刘亦婷》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拯救男孩》之后推出的又一重磅教育畅销书!
  目录:
  自 序 /123
  第一章 哈佛书信 /1
  一、Orientation  感受哈佛
  二、哈佛的“捣蛋”学生们
  三、哈佛的怪异教授们
  四、哈佛的争议校长们
  五、哈佛的明星和总统们
  第二章 起步 /161
  一、北京阳光和华盛顿湖水
  二、海伦小姑娘和校长大朋友
  三、绍特太太
  四、皮特森夫人
  第三章 自立 /209
  一、破巢幼雏
  二、琼斯老师
  第四章 走向哈佛 /253
  一、校长夫妇
  二、露茜老师
  三、东京巴黎和哈佛
  第五章 未来人生 /301
  结束语 /309
  精彩内容节选:
  第一章              哈佛书信
  从你们踏入剑桥镇起,你们全家都成了永久的哈佛人。
  ――一位哈佛老校友的话
  200X年9月,我女儿小静从离哈佛数十英里远的圣马科斯学校毕业后,来到麻省剑桥市查尔斯河畔的哈佛校园。
  按校规,她要进行一周左右的orientation ,那是美国学校的一种做法。刚入哈佛的学生,安排进宿舍,办理各种入学手续外,通常会由老生,而非老师带领,和来自全世界的好奇游客一样,参观和熟悉这片全球学子向往的校园,问答各种问题。一周后,就会感觉已经成了半个主人。
  三年多前,小静由加州旧金山湾区密尔顿市赫尔中学老师推荐,击败1000多名竞争者,多数是当地最优秀的美国学生,被圣马克斯学校录取,成为这所美国最好的私立中学100多年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
  尽管该校有阿拉伯公主,墨西哥总统的儿子,香港首富们的孙子,校长却亲自飞到旧金山,邀请小静和她母亲参加在游艇俱乐部举办的校友欢迎会。
  她妈妈回来说,在会上,校长把已成亿万富翁和国际名流的老毕业生们丢在一边,自始自终亲切陪伴“来自中国的小朋友”。
  圣马科斯学校一半以上的师资毕业于哈佛和耶鲁,三百多学生生活在一千多亩像古城堡,又像高尔夫球场的童话般美丽的校园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顾问老师。
  刚入学时,小静因为离家孤独哭,顾问老师带她去波士顿逛MALL看电影。毕业前,又帮助她考学和选择名校。
  她并不建议小静考哈佛,而是建议去xxx,那是美国最富盛名的女校,毕业生包括著名科学家,艺术家,500强公司女老板和国家元首夫人。
  小静问我,我说:去哈佛。
  理由很简单,咱中国人只认哈佛。而我与哈佛也早有缘份。
  但是哈佛是个窄而又窄,滑而又滑,且架得高而又高的独木桥。全世界名牌学校的高材生都盯着。上至国王总统,下至名流富商,都想让自己的儿女来镀金。学费年年涨,考生却永远越来越多。把优先志愿押在这里,风险不小。
  好在哈佛有blind Eye Policy,即一视同仁的“闭眼政策”。不论学生家长多有钱,多有势,捐多少钱,录取只看一个:分数和学生品行,包括从事过的公益事业。如果考上了,家里出不起学费,学校给你钱。
  考前,为了消除小静后顾之忧,我对她说:拿到奖学金上,没拿到我们一样供你上。
  她笑眯眯地看着我,只说了两个英语单词:I will !
  结果,她以优异成绩和履历,一人取得两份最高奖学金,按照校规必须把其中一份均给其他需要的学生。
  开学典礼那天,国王爸爸来了,首富妈妈来了,载着重点安保家长的直升飞机直接降落到仪式草坪上。可是大喜日子,小静多少有点失落和遗憾。
  因为我这个爸爸,昏了头的“事业狂”居然显得比首富和总统还要忙,因为中国的一个文化合作项目“走不开”,没来参加她的开学典礼。
  因此从最初一刻开始,她的哈佛生涯,我和小静,以及其他师生家长有关哈佛的感受和探讨,都是由书信开始的。
  一、Orientation 感受哈佛
  小静邮件:
  查尔斯河畔的联合国
  爸爸,我真的很遗憾很遗憾很遗憾!!!你没能来参加开学典礼。如果说圣马科斯是个童话中的贵族城堡,那么哈佛就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今天,我们所有新生都是公主和王子,不管是白面孔,黄面孔还是黑面孔,不管是走下直升飞机。开车搭地铁来,或是坐在轮椅上。
  而所有家长都是国王和王后,至少校长教授,成千名接待员和大厨师们希望我们感觉是这样。
  我从没见过剑桥市这样彬彬有礼的警察,对哈佛学生,他们永远面带笑容,一口一声“小姐”“先生”,好像世界从没罚单这回事。
  查尔斯河河畔的天是湛蓝的,小飞机拉着彩带穿过淡淡的白云。
  全球精英聚集的会场里,你可以看到西装,泰国服,西式长裙,印度盘头和阿拉伯丝袍,听到希腊语,希伯来语和祖鲁语,但是一转脸,大家就会用纯正的牛津音和美式英语亲切交谈。
  这会使你立刻感到,这就是哈佛,世界的顶尖学府,你是和未来的泰斗,领袖,总统在一起。你已属于这个整体,成为哈佛成就,光芒,传统的一部分。
  剑桥与波士顿一桥之隔,离城区只有十多分钟车程,查尔斯河横贯校园。两岸翠树成荫,绿草连绵,一艘艘皮划艇划破平静的河面。
  像美国其他大学,哈佛没有围墙,大学就是城市的一部分。早期的哈佛只是几座暗红色的斜顶砖楼,后来校园不断外扩,在陆续买下的城区一片片建起闻名世界的商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
  整个校园请一色常青藤覆盖的暗红色斜顶砖楼,构成独特的色调和风格。楼中间的绿地小径间,学生躺靠在百年古树下,一尊尊哈佛名人石像凝视着他们曾经成长的校园,透着温馨,庄严而古典。
  全开放校园――玻璃缸中的金鱼和哈佛免费课程
  老生带我们熟悉校园,听他不停的讲解我意识到,在这一周时间里,他的职责不仅是告诉我们法学院在哪里,国际学生如何得到帮助,还要把哈佛的历史和传统植入我们心中。
  哈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先有哈佛园,再有美利坚。
  哈佛比美国建国还早一百四十年。那时连火车都没有,第一届九个学生是骑马迢迢颠簸来报到的。
  当时马萨诸塞殖民地议会为了学宗主国英国办教育,在查尔斯河畔划了一块地,因为创办者们毕业于英国剑桥,这座新镇得名剑桥。
  后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老哈佛逝世,把720英镑遗产和400册图书捐给学校,议会通过决议,给学校命名哈佛。
  我们队里一个日本新生一吐舌头:720英镑?那老人家才捐了一千多美元,就做了哈佛之父?!
  她不知道,当时720英镑能买几千头牛。就是一百多年后美国国父华盛顿从家乡农场去上任当总统,还因为没盘缠,把匹老马都快骑死了。
  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哈佛了不得,但老生还是不停历数家珍:
  20位美国正副总统,更多外国总统和国王,70多位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十几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一把把国会议员,世界500强里成百上千名高管,都出自哈佛园……
  但是那是后来了。在最初,美国先辈是一批清教徒,为逃避英国国教迫害坐着五月花号飘海过来的。而哈佛的最初毕业生,多数成了新英格兰殖民地的牧师,清教徒们的精神领袖。
  我们不时遇到一群群说着各色语言的游客。除了清一色年轻,我们看着与他们没什么两样。这两天我已经领教了游客的好奇。他们不时扒着窗口窥视,听导游说:你们看,这就是哈佛学生的宿舍。
  参观中心阶梯教室授课时,我们发现除几百学生外,还有一些老人散坐在后排。原来哈佛大教室都是开放的,从理论上说,全世界的人只要能来,随时可以免费听课。麻州和剑桥不少市民,已经如此修完了各种哈佛课程,只是还没要到毕业证书。
  哈佛有100多个图书馆,最大的上下占地几十亩,进去像迷宫,听说所有哈佛学生,一年至少要在那里迷几次路。最小的是一些专科或语种图书馆,我恐怕到毕业也转不完。
  大概因为发现我是华人,老生带我们去一个巨大的中文图书馆,里面估计有成百万册古老发黄的线装书。我当时真想要是能看懂就好了,因为两个瑞典日本学生羡慕地问我,哪本是中国皇帝写的?
  像美国所有大学城,哈佛园估计有近百座大小教堂,几十家银行,当然少不了全世界的各色餐馆。
  大学街中心广场的露天咖啡座前,天天都有嬉皮士乐队和各种活动。教学宿舍楼和商业街边,随时有文字和风格迥异的文化中心甚至武馆,有的门上贴着醒目的红标语,好像我小时候在中国见过的那种。
  推荐语:
  她的哈佛故事比虎妈更值得参考!
  8岁能看深奥的科技文章;
  10岁读完所在小学图书馆全部的书;
  15岁击败数百名美国学生进入圣马科斯贵族名校;
  18岁拿到两份哈佛历史上最高奖学金。
  但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孩,留在激烈竞争的中国,
  可能考不上北大清华,甚至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是什么造就了卓越的哈佛中国女孩?
  继刘亦婷之后,再度重磅推出新哈佛女孩
  我并不写作此书,只把多年作为哈佛家长与哈佛儿女的经历、见闻、书信、电邮和其间相关感受、交谈、回忆,以及中国读者可能感兴趣的环境描述汇集起来,尤其是其中我发现中国孩子和家长们最感兴趣、疑问最多、最伤脑筋,包括中国部分校长和老师认为最不该说、中国学子或许最难得听到的故事,呈献给读者们。
  ——《哈佛家书》作者  建国
  什么才是适合中国的“美式教育”?如果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我们就不必再万里迢迢去哈佛接受美国的教育,而直接在家门之内就可以用他们的先进理念来指导下一代。令人欣喜的是,《哈佛家书》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却带给我们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比读哈佛更重要的,是拥有改变命运的哈佛精神!
  ——东北师大附中教师  田宇
  经常读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但总觉得其中的方法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比较远,放下书后还是不知道如何做。这本书很生活,也很真实,原因就在于它以真实的书信为基础,而不是大段的理论说教。这些信件看上去都是一些父女之间的私人对话,可实际上却让我读后产生了非常大的感触和共鸣,也才真正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北京家长  赵客松
  前言、序、后记
  自序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是怎么把孩子送进哈佛的?
  我通常回答:那不是我“送”,是她自己“走”进去的。
  在我看来,小静的确聪明,可爱,努力上进。
  她八岁看的科技文章之深奥,足以让我这位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惊掉眼镜。十岁已看完所住城市图书馆所有的书。初中时,她击败一千多名竞争美国学生,进入贵族名校圣马科斯,成为该校百年历史第一个“中国女孩”。
  考哈佛前,我对她说:拿到奖学金上,没有奖学金也供你上。她只说了两个字“I will!” 结果她以优异成绩拿到两份哈佛历史最高的奖学金。其中一份按校规需要“匀”给他人。
  有一次她假期回国,我合作的一个项目的中方专家给她起了个绰号“阳光灿烂”。因为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对谁,她总是报以加州阳光般灿烂的微笑。
  尽管这样,我还是会说,她只是个普通女孩,并不比我在中国见到的许多孩子更优秀。要是留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她可能进不了北大清华,甚至难以找到好工作。是美国的教育造就了她。
  但是不管面对美国,还是中国的家长们,有一点我很自豪,小静至今不只视我为父亲,也是她最知心的朋友。学习,事业,交友,都和我讨论。她甚至认为,我带她看过的电影,都比圣马科斯和哈佛老师建议的好。
  比之她相对严格,更多呵护在身边的母亲,我因为忙,更像放任失职的父亲。
  但是在“无心插柳”之中,也许有某种影响?
  不光作为“哈佛家长”,也作为中美教育合作项目的参与者,多年来我接触了许多中国家长,学生,校长和老师。在回答各种疑问,提及自己“哈佛家庭”的琐碎经历时,我总能在他们眼神里看到某种东西。是惊讶,疑惑,兴奋,感悟,还是渴求?我说不清楚。但那总使我意识到,也许,我真有某些东西值得拿出来分享。
  也有不少次在中国讲台上,我把自己的见闻,感知,包括哈佛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一如他们是我的孩子或朋友,结果不光有赞同,也有批评怀疑。有的家长要把孩子托付给我,有的校长则提醒我不要讲“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说的话”。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很肯定的是,在我引起孩子,包括家长用疑惑的眼光来看我的时候,我已在影响这些孩子的一生。
  哈佛与我有多年缘份。在美办报期间我是那里的常客。孩子入学后,我更被连带也成为最具观赏价值的校园“鱼缸中的金鱼”。
  多年来,那里的怪异教授,天才学生,毕业总统,创业首富,乃至各色面孔来自全球的“哈佛家长”,以致于查尔斯河畔风格独特的哈佛校园建筑和风景,都会引我感慨和思考:哈佛与古老的中国,与那些年轻而充满渴求的中国孩子,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校长们,究竟有那些关联和异同?
  中国有句老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至今还是哈佛家长会的一员,小静已从哈佛毕业,但还是遍布世界各地哈佛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参与者。看着她和她的哈佛同学,我时常会想:究竟是哈佛的杰出成就了这些天才的学生,还是这些充满奇思异想的天才师生成就了哈佛的百年杰出?
  哈佛经验也在印证中国的古老哲言。
  哈佛的盖茨们和奥巴马们像中国北大清华走出的历届学子泰斗领袖们一样,不光在大学,也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光在校园里,也在家里,在社会中,修成感悟和心性之身,建立和睦富强的家国,奉献人类社会和历史。
  因此当我迎视每个中国孩子,每位中国家长的目光时,我总是隐隐地意识到,你在通过他们,我们在一起,因为我们今天所修,所学,所悟,在或多或少影响中国和世界的未来。
  而要分享,最重要的是真诚。
  我并不“写作”此书,只把多年作为“哈佛家长”,和“哈佛儿女”的书信,电邮,以及其间相关见闻,交谈回忆等汇集起来,尤其是其中我发现中国孩子和家长们疑问最多,最伤脑筋,最感兴趣,包括中国部分校长和老师最认为不该说,中国学子或许最难得听到的故事,呈献给读者们。
  这种做法不光是哈佛,也是中国古典教育所奉的方要:
  对纯真智慧的心灵,不需要告诉其所有答案,只需要给其少许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