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王蒙老师。我们今天上午研讨会圆满的结束了,我非常感谢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也感谢大家的精彩发言,感谢南方出版传媒对我们研讨会的支持,也感谢杨小凡和黄兆启他们企业对我们研讨会的支持和协助。这次会议我认为,我们还是很重要的,很及时,也很成功,也感谢到会的多家媒体对作家作品的关注和研讨会的宣传。 [2013-05-18 12:20:15]

[王蒙]:非常感谢,这部书有极大的局限性,所以我很痛苦。也没有想到它的局限性形成这么一个特点,怀念和记忆的文学化使历史并未断裂。小说中有一些人物其实和过去和后来都能连得上,你们提到几个女性,乌尔汗我写得特别有感情,她有点像后来的赵慧文和尹微微,伊力哈穆写到被“突袭”的时候,我觉得我写到了那种想要呼喊的感觉。喊他站起来,但是他不站,最后想了半天还是站起来了。这让我很感动。我自个儿热泪盈眶的是爱弥拉,此外还有很多国际事件,新疆人对它有兴趣。04年,我在莫斯科接受了一个荣誉博士的学位后,我从阿拉木图回到伊犁,走的边民出逃事件的反路线。经过了维吾尔村,那些哥们生活得不好,因为在阿拉木图他们没有根,而阿拉木图强调他们是哈萨克斯坦,所以我仍然保留对他们的关心,希望他们日子以后能过得好一些! [2013-05-18 12:19:50]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研讨会专家发言只能到此为止了。我想接下来我们还是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蒙先生本书的作者,为我们做研讨会的感言! [2013-05-18 12:19:29]

[何向阳]:王蒙先生的这部书中有两大珍宝。第一个珍宝是文化新疆,新疆连结亚欧大陆,一条丝路,多种文明,今天从它的许多历史遗址和文化留存中,我们仍可看到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中原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影子,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两千年来,多少代人在此进出来往,新疆又成就了多少不朽的文化篇章。王蒙先生上世纪60年代初到新疆,1979年回到北京,16年的时间之于他,是切切实实的生活,他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放在了新疆,新疆所给予他的文化营养,他的同时代作家无法具备,这一段生活经历,也是此后他本人无法复制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是新疆成就了他的这部作品。这就牵扯到今天我们如何理解王蒙先生文学的整体成就,如果我们只看到他的《青春万岁》,《春之声》《夜的眼》,他的《活动变形人》,我们仅只看到一个汉文化知识谱系中的王蒙,如果看不到《淡灰色的眼珠》、《你好!新疆》,以及这部《这边风景》,我们可能会错过王蒙身上的另外一种更加绚烂、更加美好的风景。
  第二个珍宝,是人民梦想,他书中也写了,我们有一个梦,他的名字叫人民。这本书王蒙先生自己也非常看重,他把它称作“黑洞当中亮起一盏光影错落的奇灯”,是“幽暗的时光隧道中的雷鸣电闪”。书里写到生活,写到百姓,在这些书写当中,他把人民不是当作一个观念或者一个概念,人民,在小说中也不是只呈现一种生硬的观点,书写上世纪6、70年代背景的小说,尤其是70年代背景下书写的小说,很容易把人民作为一个观点,一种概念,使得作品中的人物成为一种观念的演示。但是这部作品不然,王蒙在小说中写到的人民,是一个个形形色色、鲜活具体的个人,小说写得是人,尤其刚刚大家谈的女性,一个是雪林姑丽,小说中的雪林姑丽幻想曲,是单辟出的一章,这个幻想曲太美了,非常真挚,充满一种怜爱和真情。更为可贵的是小说里面写到什么是真正的人,王蒙写爱弥拉克孜,这个女性虽然身体残缺,但是她心灵非常健康,甚至是非常美丽,她接到泰外库的信,求爱信丢失间有误会,一直到最后,她隔着门,说,不要叫我的名字。从此,我不认识您。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写得非常动人,甚至是撼人心魄。我们现在已很难在文学作品当中读到这样的爱和沉痛。那个男人看到窗户里面他深爱的女人的剪影,他爱的女人在痛苦在哭泣,而这痛苦是他造成的,他伤害了他一直爱着的人,他抱着小树,在雪地里不觉得冷,他也在痛哭,他自责着,“我不是人,我不是人,我不是人”。这样一种从内心发自的爱和忏悔,这种情感,在我们如今文学的爱情书写中已经极为罕见了。王蒙先生写到人类当中最美好的情感,而且是在人与人关系非常紧张的年代,他写到人民中仍存在的这种最美好的情感,他把人民还原为美的个人,这是一个深爱人民的作家超越时代的写作部分,为此,向王蒙先生致敬! [2013-05-18 12:14:58]

[吴义勤]:这一部书我是从头到尾全部读完了,这是非常奇特的一部小说,非常好读,我们通常读一部小说七十万字会感觉太长了,但这部小说读完了还意犹未尽,我觉得作者再写下去我还喜欢读。这部小说写作的年代是70年代,反映的是60年代,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一切以及作者在写作那个年代的认识、语言思维都保留了原貌,没有进行刻意的修饰,没有按照今天的思想水平进行拔高和重写,这个写作姿态是特别宝贵的。依今天王蒙先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学能力如果再重新写60年代这段生活的话,肯定会写出另外一部文学作品来。那个时代的痕迹,那个时代的认识,或者是左或者是右,但是它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实实在在地在那儿,我想王蒙先生的处理方式特别值得尊重,不仅显示了作家对历史的负责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作家的自信,他对生活、文学和自我的自信。我非常庆幸,这部书以这样的方式出来,如果在那个年代出来,我想文学史要重新改写,如果今天来写,作品的文学风貌又完全是两回事。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这部书有巨大的超文学价值。这部书是关于上个世纪60年代整个新疆农村的百科全书,那个年代的政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地域自然,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等,我在这部小说里,看到的是原汁原味饱满的表现。我觉得小说题目取得非常好,每一章每一节都带给我新的风景。新疆生活的各种细节,在小说中可以说是排山倒海,令人目不暇接。另外,我觉得这部书还是向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致敬或者缅怀的作品。他所表现的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阳光的,甚至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生活状况,包括对集体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感受和记忆,在今天这个时代是遥远和奢侈的,也是今天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这无疑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的价值。
    第三点从文学性上来讲,这是一部充分体现了作家生活感受力和文学能力的体现。王蒙先生对生活和文学的发现在这个时代是出类拔萃的。他对那个时代的文学元素和文学技艺进行了登峰造极的表演。小说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学的成就,他建构了那个时代的人学博物馆。他写了几十个人,每个人性格的鲜活饱满程度都令人惊喜。二是我觉得小说的最大成功是语言。我觉得,即使放在今天,这部小说的语言魅力也是令人惊叹的。他的语言主观性和修辞性很强,保持了很强的王蒙先生味道和温度。一方面,他的叙事语言和整个表达方式,深得维吾尔语言的妙处。我在读小说时候,经常觉得在听艾克拜尔说话。另一方面,小说的“对话”描写非常丰富,非常成功。对话是很难写的,有时会破坏小说的节奏,但我觉得这部小说对话和人物性格的契合很精彩,同时,也幽默风趣充满民间的智慧。 [2013-05-18 12:10:48]

[王安]:用一句话来概括王蒙老师近十年的创作,就是“论道、抒情两不妨”,或者叫“作赋、穷经两不妨”。他“论道”和“穷经”这一块儿动静比较大。他为老子作证,出版了《老子的帮助》、《老子十八讲》;他与庄周共舞,出版了《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每一部都是几十万字,影响很大;另外,他还继续谈论着《红楼梦》,从90年代一直谈到现在,《红楼梦》是他说不尽的话题。这就给一部分读者造成一种误解,以为王蒙老师把精力全部转移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上来了,不再写小说了,应了那句“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话,其实这是误解,王蒙老师不仅“皓首穷经”,而且“皓首作赋”,他在探讨、解读、生发中国古典文化瑰宝的同时,亦写出了《秋之雾》、《悬疑的荒芜》、《山中有历日》、《小胡子爱情变奏曲》、《明年我将衰老》等中、短篇小说。更不要说我们今天研讨的7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了。他的感受依然敏锐,他的表达依然热烈。《悬疑的荒芜》发表后,王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我发短信说:“老爷子还没老!”
    今年初,我们主办过王蒙《中国天机》的座谈会,今天与会的何向阳同志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在这个座谈会上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同志有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王蒙先生下笔写的时候,根本不管你我要写的是什么东西,是小说?是散文?是诗歌?是历史?是政治?是虚拟?是实录?是通讯?是报道?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怎么写怎么有戏。我觉得至少他说出了一部分事实。
王蒙老师今年已经七十九岁,是他的八十华诞,王蒙文学艺术馆计划今年十月份开馆,开馆的常设展的题目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王蒙的文学与人生”,文化部今年九、十月份还有配合四十五卷本《王蒙文集》出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一个王蒙文献展的计划,题目是“青春万岁——王蒙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王蒙老师为什么近八十高龄还保持着这么旺盛的生命力、创作力?以至于我们读的速度赶不上他写的速度?
我觉得有一个理念支撑着他,这个理念就是“我相信!”新时期的先锋派诗人们曾经用“我不相信!”来表达他们的觉醒与愤慨,也曾起到过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我想说,更可以依靠的、更能够给作家带来长久生命力、创造力的是“我相信!”相信革命,相信苏联,相信爱情,相信文学对心灵的抚慰和净化,相信生活的不可摧毁!也许我们曾有的相信中有盲目、有盲从、有简单化、有大呼小叫,但相信是你调整自己活法的前提和动力。王蒙老师从北京到了新疆,到了伊犁,又回到北京,他漫游了这个世界,他仍然在学习,没有一个信念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你总得有个相信的东西。 [2013-05-18 12:01:52]

[陈晓明]:标题:历史的前进性与多元文化的交融
  今天我们面对王蒙先生这部尘封已久的作品,我个人的阅读感受十分强烈,我觉得应该这么说,这部作品我们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这倒不是因为王蒙先生德高望重,是我们的师辈,我们要用尊敬的语言去赞美他,而是,多年之后重现的这本书,确实是一部奇书,阅读之后,让我思考许多。
  我试图从三个方面去理解这部作品。其一这部作品是为历史作传;其二是它如同一部多文化协奏曲;其三是在表现手法方面,它具有多声部的杂语叙事特点。
  先说第一点。何以见得是为历史作传?尽管说王蒙先生自己对这部作品可能都带着矛盾的态度,1978年他修改过一阵子,却又以为不合当时到来的新时期时宜,他封尘了30多年。还是由王山和刘颋再三坚持下,他才同意让它重见天日。文学史上有不少大作家对他自己作品态度和后来产生的影响大相径庭。卡夫卡最为典型,还有托尔斯泰对待他的《哈吉.穆拉特》,后者一直修改,到死也不愿意发表,但却是作为自己写作的最重要的纪念,放进棺材里。我们今天把《这边风景》发掘出来,大家都有阅读上蒙受的冲击,在那个时期王蒙先生写下如此精细的作品,令人惊异。虽然它打上时代烙印,政治明显介入到这部作品中,我们会因此在评价上却步或犹豫不决。我们虽然敬重王蒙先生,似乎也很容易尊重这部作品,我们还是怀着一种犹豫,还会有一些东西没有释怀。因为我们在理论上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即怎么看待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王蒙先生写下的这部作品,我们如何面对“社会主义文学”这个概念去正面阐释它。似乎我们现在是把“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文学”、“革命政治理念”这些概念遗忘后我们才能解释这部作品。我以为这不是历史的态度。“社会主义文学”到现在并没有解决创作实践的问题。其实现代文艺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偏向左倾,从西马、女权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身份政治……等等。文革后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因为学习西方却显得是右倾,被指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左倾实在太左的缘故)。以至于当代与西马、解构主义、身份政治相关的理论批评都具有右派的特征。这是奇怪的现象,也是中国语境使然。王蒙先生曾经就是右派——这个有着真诚少共情结的人是右派。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与创作实践的差异,甚至背离,是因为我们的理论批评没有真正有效解释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只是在政治上翻烙饼,相互简单颠倒。马克思主义左派理论出了那么多大理论家,但我们没有有效地解释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创作实际,西马没有,前苏联没有,我们也没有。而在今天,我们也只是把它们称之为政治化的、概念化的文学就想终结它们曾经开创的历史。王蒙先生这部创作于三十多年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如火荼时期的作品,其实为世界文学及其理论批评在这一个维度的拓展,提供了一个极其有效的范本。
  我觉得王蒙先生这部作品应该放在前苏联高尔基《母亲》、《在人间》,以及后来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个谱系中来理解,不再是“现实主义”这个纲领底下来阐释,而是要直面“社会主义革命文学”这个大概念来阐释。从我个人来说,我对于理论和创作是采取多元的态度的,我觉得只有采取多元论的视角,我们才能够更加去接近我们称之为世界文学。世界文学到今天面临一个巨大难题,西方现代主义是消极颓败的文学,这是因为反现代性的历史观是一个颓败的历史感,审美的现代性的核心美学就是颓废美学。艾略特、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等等,都无不是如此。以时间的消逝、暂时性、颓废、失败对抗现代性的进步性,整合性,以及巨大的历史理性抱负。但社会主义革命文学要与其现代性理念,巨大的历史理性抱负同步前进,试图创建一个关于历史进步(历史的前进性)的文学概念,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主人公是以历史新人的姿态出现的,要以积极的现实态度,从事面向未来前进的创造事业。这样一种面向“前进的”文学你不能说它没有存在的道理,它与资产阶级文学(历史颓败的、批判式的)相去甚远。尽管我个人对反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是持同情和理解态度的,但我也同时知道,追寻历史前进性的、创建正面积极“新人”形象的文学并非没有其历史合理性。中国的20世纪文学一直在创建一种前进的、正面积极的叙事,在这一意义上,王蒙先生的《这边风景》这部作品在这方面确实提供了一个饱满的,充分的范例,它在独特的历史时期,为历史作传,写出历史上的一种渴望,一群人在历史中的活动,它们也想创建一种历史,我觉得王蒙先生这部为那个时期留下了一种证词。尽管他其实对那个时期的表现也包含着矛盾和犹疑,但相当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实践。例如,他创建了一个正面的、积极的、承担起责任的主人公,维吾尔顿的生产队长伊力哈穆。它首先确实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物,但他又能理解历史先进性,能承担起如何引领村民走在生产劳动创建自己生活的正确道路上。在当时政治语境当中必须要写出历史的前进性,王蒙当然不能回避当时的所谓阶级斗争,但是可以看到他把阶级斗争降到最弱化的状态,故事的主线是一个叛逃的故事,伊萨木冬却并不是主要人物,他最终还是回来了,而且得到了谅解,这个处理是非常有意思的。实际上消解了其中所谓阶级斗争的主线,更看不到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线索。但是,通篇可以看到伊力哈穆带领村民劳动生产、在困难时期创建自己生活的这种故事。通篇洋溢着对生活的热情,写出维族人民克服困苦、拥抱生活,永远不丧失生活信念的激情。
  第二点,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文化协奏曲,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真实记录。刚才大家都谈到这部作品写到民族和解的东西非常有价值,在那样阶级斗争盛行的年代,在这个多民族交往的村落,却处处体现出和解的伦理。不同的文化可以相安无事,不同的信仰也可以共存。里面显示出来的多种文化的交融很多细节,如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婚姻等等。其中尤其写到汉民族和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还有哈萨克回族也融入在其中,我觉得这种文化交融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王蒙先生对各民族生活都表现得非常到位细致,甚至都经过了维族专家的审读。刚才那位维族专家对这部作品评价,对所有生活细节没有提出疑义,这非常不容易。另外,我还注意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表明,当时伊斯兰教还相当活跃,有几个老人总是把伊斯兰真主挂在嘴上。这些描写让我这个外行挺意外的,在在无产阶级的继续革命的强大专政力量下,文革时期伊斯兰教居然还能够存在,这倒是有意思的现象。应该感到惊叹的也许在于,在多元文化交融中能体现出历史的前进性,或许王蒙先生对历史的前进性只是依赖二个支撑点,一个是伊力哈穆这个主要人物,另一个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现实。也就说,这里的前进性没有多么强大的历史理性,甚至没有任何概念化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表现。它只是主要人物的正面品质,只是生产实践的积极性。
  这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当时正值壮年的王蒙先生笔力强健。小说处处透出生动的生活质感,刚才有顺兄谈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细节。我也读到一些细节,例如,麦素木差他老婆去买牛肉,结果弄来一个牛脖子上的肉,被他扔了,黑狗抢去吃,他又不甘心,与黑狗大战,抢下来一半炒着吃,结果肚子就不舒服。另一个村民去找他的时候,麦素木正在蹲厕所里。在那个年代能够写下这样一种细节,写下这样一种过程,充满反讽和幽默。还有两个人在吵架,这个过程持续了一阵子,吵完架,王蒙先生没有忘记交待烤炉上的馕烤糊了。
  《这边风景》值得称许的是写了一大群少数民族女性的形象,整部作品有80多个人物,其中有20多个女性形象,都写得相当细致生动。其中写到雪林姑丽和吐尔逊贝薇、狄丽娜尔的深厚情谊,她们三人相依为命,王蒙先生的笔触对少数民族女性充满了同情关心,把他们写的那么优美,写的他们之间姐妹的情谊楚楚动人。要是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发现这部作品,能够读出崭新的女权主义内容。
  第三个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要提及,即这部作品显示出多声部杂语相交的叙述。一个层面是叙述、细节描写和抒情性相交合;这是叙事的杂语多声部。另一个层面是作者让不同的人物都有充分表现,甚至表演。并不完全把它们用好与坏、善与恶的压制成扁平的人物,而是他们都有戏,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丰富性,这是人物的多声部。再一个层面是因为融合不同民族的生活,这部作品的叙述呈现出不同的对生活的态度、价值评判、信仰与生活习得的尊重,它必然让生活本身显现为多声部。
  当然,小说叙事至终至终贯穿着王蒙先生对历史前进性的信念,对历史之正义的向往,这样的向往是包含着少共情结的,这点我们不应该回避,他很可能是极少数的始终保持着少共情结的作家,当然,因为他的胸怀的宽广和思想的敏锐复杂,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少共情结不是直接和硬性的理念,而是生活世界中的永不消逝的光明和对美好的永不放弃的肯定。 [2013-05-18 11:56:49]

[白烨]:标题:惯性中的个性
  关于王蒙的《这边风景》,本来准备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小说的标本意义,一个是惯性中的个性。就《这边风景》的文学史方面的意义,大家已经谈了很多,我想表述的是,这部作品在两个方面,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标本性意义:一个是近距离、高密度地反映了新疆的“四清”与“文革”的前夜,记述了那一段特别的政治气候、社会生活,弥补了这一时期现实题材写作的薄弱与不足;一个是反映了王蒙个人写作的成长、进取与“涅槃”,也即王蒙自己所说的“中段”风景,在“带着镣铐的跳舞”中,既表现出现实主义手法的成熟功力,又透露出他不囿于现实主义手法的某些端倪。所以,无论是从当代文学的整体写作上看,还是从王蒙个人的写作发展上看,这部作品都带有其不可替代的标本性意义。
  我想着重说说第二个问题,既惯性中的个性。我们都知道,在王蒙写这本书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文革”期间的七十年代,文学写作有着那个特殊时世所特有的惯性,这个惯性是什么呢?它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整体上看,那时有一个难以违拗的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写作潮流;从他个人来看,可能还有一个从《青春万岁》(写于1956年)顺势而来的写作走势。这两个东西交织起来之后,可能会形成一种惯性的力量,提示并告诫人们哪些东西是流行的,哪些东西是可行的,那些东西是不行的,从而构成一种规则和潜规则,有形和无形地影响着作家的写作。比如,以政治性的眼光看取生活,写作中不由自主地“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这边风景》这部作品是在那个时间段写的,一定带有那个时段的社会的和个人的一些惯性。比如说作品把“四清运动”作为描写重心,比如说在始终在火热的斗争中描写伊力哈穆等主要人物,等等。因为这些惯性的作用,作品中如伊力哈穆这样重要的正面人物,就显得性格上比较单向,成长性明显不够。如许这些,应该说都跟惯性不无干系。
  然而,让人感到惊异的,是王蒙在惯性氛围中表现出来的写作个性,或者超越性、突破性。我想能做到这些,首先跟他写作立足点的彻底下移密切相关。我们读《这边风景》,能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叙事的如数家珍,以及字里行间的激情奔涌。看得出来,王蒙不仅忠实于生活,而且挚爱生活,完全投入生活,他是一个小说作者,更是一个生活的歌者。也就是说,写《这边风景》,他并非是生活的旁观者,或生活的记述者,他是在写朋友,写家人,写自己,那个伊力哈慕,几乎就是与作者合而为一的基本视觉。因为是这样一种身心融入的写作,所以作品表现出了一种十足的地气和盎然的生气,在社情、政情之外,更多地表现了民族的风情,地域的民情,美好的人情。这些部分,生机勃勃,生气充沛,构成了作品里最为斑斓多姿的华彩乐章。民族风情方面,如新疆人的说话与对话,华丽中不无饶舌,饶舌中不无幽默;地域民情则如维族人的吃面、打馕,其中有一处写打馕,从炉灶、和面依次说来,津津乐道,足有几千字之多。美好的人情,更多地表现于维族的女性,如雪林姑丽,爱弥拉克孜等,都写的形神并茂,格外动人。雪林姑丽为人温柔贤惠,一句“别人不用你,你就再回来”的嘱咐,让小说人没齿难忘,也让读者动情动容。如此的敞开胸怀,真诚待人,不能不让人在心里陪感温暖。爱弥拉克孜清纯可人,别人求爱的一封信,让她感动万分,而她也以她的善良而纯洁的爱情,使爱她的男人在迷途中幡然悔悟。被人们看作是缺爱少情的时代,却不断有情的暗中涌动,爱的涓涓流淌。这是生活的真实一面,也是作者的善意发现。从衷心地、深情的歌吟来看,《这边风景》可以说是《青春万岁》之后的“新疆万岁”,“伊犁万岁”。
  从细读的角度看,作品还有很多具有超越性和预见性的人物刻画与情节描写。如对库图库扎尔和麦素木之间权钱交易的描写,一个想送礼,一个想收礼,本来一拍即合,但又不愿太显露,就暗中走夫人路线,把权钱交易的勾当弄得滴水不露。因为有共同的利益,密切的勾搭,两人越来越走向了相互绑架的歧路。这种对当年那个时代行贿受贿丑行的描写,感觉既敏锐,文笔又微妙,正是对官场文化隐含问题的的较早的深刻洞察与无情揭露。还有作品中对极左思潮的抨击与极左人物的描画,也堪称痛彻淋漓,入木三分。“四清”工作组的章洋,看问题爱走极端,想事情都是整人,他的眼睛里除了敌情还是敌情,他的工作除了批斗还是批斗。在这背后,则是一贯正确的自我认知,他几乎把自己当成了真理的化身:“他每天每刻都在想,我是正确的,我就是正确的,我一直是正确的”。.他的不合常理的偏激,他的坚持到底的死硬,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帽子,那就是只相信“文件”,而自己的政治运气的转折,只是因为后一个文件又否定了前一个文件。这个人物从外到内的极左,作了坏事从不认错的做派,都把深受极左毒害的干部又毫无顾忌地戕害他人和社会的恶果,揭露的无以复加,让人怵目惊心。正是这种对于极左影响的深恶痛绝,才使他在劫后复苏的新时期,写出一系列有力度有影响的反思文学力作,成为反思文学的先驱性代表作家。可以说,新时期中意气风发的王蒙,正是经由这部《这边风景》,在“文革”期间完成了他的在文学上的重要“涅槃”。他在后来的小说创作中充分展示出来的触觉的敏锐性,反思的深邃性,叙事的反讽性,语言的思辨性等,都可在《这边风景》里找到一些或显或隐的迹象。
  总之,《这边风景》无论是对于过去那段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还是王蒙个人写作与文学运营上的状态写真,《这边风景》都是无可替代的重要小说文本。我唯一觉得有所不足的,是他后来在整理旧稿的过程中,把现在才有的一些语词加了进去,如有一处说到后来的微博时代,写到晚年章洋时说到“唱红歌”与“薄谷开来杀人案审判”等。这样的一些当下性语词,嵌入其中之后,势必影响了作品写于七十年代的原生态性。这样的一些有着特定时代标识的语词,完全可以用在小说正文之外的“小说人语”里,如果作这样的处理,当会在阅读的真实感与历史感上更为完整。 [2013-05-18 11:48:39]

[张颐武]:我是特别想看“小说人语”的,跟前面对照,这本书是建构了拆开又解构的书,王蒙先生这个地方,“小说人语”其实是拆卸来叙事,再把故事再加以分析,说他为什么这些写,点出来做分析,这既是建构又是解购的过程。虽然是一个人,是隔了很长的时空,自己写的自己评。原本的万本对伊力哈穆非常入戏的版本,后来到了出戏,这个就精彩了,我看的时候有时空上的很多错杂和错乱,这个微妙是有一个缝隙在里面,这个缝隙在哪儿?那个时候我觉得一个根本,这样一个裂缝,拆和建之间有裂缝,原来建一个大楼,是建构和解构之间的关系,解了之后就有意思了。后设小说在这儿是得到了一个具体的实现,我看到“小说人语”是觉得很亲切的,这里面写四清的小说。冷战前期是中国苏联是在一起的,往往是那个时代的最重要的人物,我看这个书我想到,一些故事的展开的文笔,我看到苏联小说的影响还是蛮多的,这里面又是60年代一个冷战的中期,一个最重大的事变,中国更急进跟苏联都决裂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在这个小说里面有很强烈的感受。冷战之后中国和谁都闹翻了,这就打开了中美关系,变成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源头。当然今天中国变成全球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国家,我们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美国了,虽然GDP还不行。我们发电量超过了美国,中国的大变化,其实跟那个历史时间,就是冷战的中期是最有密切的关系了王蒙先生是既从今天理解,又从当时去理解,你会看到那个人情时代,特别是新疆是中苏冲突非常关键的地区,这个冲突导致了最后打开中美关系。这个事情的复杂性,其实为冷战后期开启了改革开放,其实是一个源头,其实这个书是溯源之书。
    我想第三个,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书有一个大反差和大裂缝,裂缝在哪儿?那时候不光是政治正确,那时候伦理正确和跟价值正确是跟今天是不一样的,那时候赞美劳动,所有计划经济国家对体力劳动是非常赞美的,但是市场经济为享服务来做事,苏联的小说和中国小说里面都爱写劳动,干活的时候出了一身大汗都觉得自己升华了。美国电影从来都没有,都讲工作的八小时以外,到哪儿休闲。所以资本主义是消闲的文化作为中心的,王蒙小说里面把两种价值观得反思了,通过小说人反思了一遍,对价值观和伦理观是最值得我们反思和思考的和拿捏的一个事。 [2013-05-18 11:43:28]

[主持人]:请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发言。 [2013-05-18 11:42:15]

[谢有顺]:读了这个作品还是有很深的感触,一个人要做作家,在年轻的时候还是要有一点天真、激情和理想主义的东西。王蒙写过《青春万岁》还真的有点像《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这边风景》这部作品在尘封了30几年之后重新出版,这部作品让我们认识一些历史和认识一些民族,我们今天的作用在于认识一段生活。我最感慨和最惊叹的还是王蒙老师能够把自己突然闯进去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写的如此生机勃勃,有质感,即使今天读来也是非常有趣味的。作者写小说不光是在做学问,我觉得是在做关于生活和生命的学问,作为一个作家也应该是一个专家,这个专家就是生活的专家。这是王蒙先生的作品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讲到作家沈从文对专家有一个定义,专家对事物有常识的人。读完这部小说我觉得,王蒙先生写这一段历史,真的有一种常识,这种常识写的对生活的熟悉,的确是一部小说的基础。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两点,第一点是这部小说对生活的时政主义的精神。我刚才讲写小说好比做学问,这一点被现在很多作家忽略的,讲到学问肯定要跟这种对东西的熟悉和一种事物的考据有关系,大量出现在小说中的细节,关乎风俗、文化、日常生活的,我觉得看得出作家对这个东西有观察、留意,甚至也有一些考证的,这个我觉得是这部小说今天读起来有价值的意义所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吃,包括民族的小吃,这种小吃甚至怎么做的,王蒙老师都有很好的研究和交代,至少我个人读的津津有味。特别说到啤酒,来自于俄罗斯的,要怎么做?用土法怎么酿造?什么怎么熬砂糖啊,怎么灌瓶,瓶盖怎么塞紧不漏气。还有一些生活的细节,比如说写针尖活的细节,甚至讲多维吾尔人洗衣服跟人不一样,他不像我们把衣服泡在水里,他是把水不断的舀在衣服上,挤干了再舀,尤其对生活的还需需要作家花苦功夫,尤其需要做案头工作的。对生活的一些细节,对生活方面的考据,这种有耐心的研究,我觉得构成了这部小说非常有质感的方面,这个也是对当下作家都有启发。现在之所以有写历史也好,写一段生活也好,过分强调虚构了我觉得,过分的天马行空了,忘记了小说核心精神是世俗性,如果没有世俗性,没有这样对生活的时政,我觉得小说中所探讨的问题,比如说灵魂和精神问题,再伟大也是很空洞的,因为缺少了把它重装出来的容器和器皿,这一点是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一部小说的生机勃勃的东西。
    第二点和生活有关的,这个小说里,王蒙先生写出了生活所蕴含的巨大的和解的力量。这是让我特别有感慨的,其实我们面对那一段历史,包括20世纪以来,我觉得中国人和土地之间,和历史之间,包括人与人的积怨太深了,这种积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也暴露无遗,碰到这种问题我们很难使坏,包括写人伦关系有那么多的怒气冲冲的东西,为什么有那种心狠手辣的写作,但是缺少温暖的,缓慢的有希望的写作,我觉得忽略了生活的巨大的和解的力量,我们过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历史之间,人与土地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积怨。恰恰王蒙先生写到这种生活的有趣,包括写到人物随性的,可爱的幽默的展示的是生活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消磨了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这种积怨和努气。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好比小说写到老王,曾经也想躲一躲,碰到伊力哈穆,真正打动他,让老王觉得有所内疚,甚至是无所是从的恰恰是那么几句话,你难道了给依卜拉欣干活的日子?把我从马蹄子下救出来的不是你吗?恰恰是这几句打动了他,这几句话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情谊,生活本身的温暖,生活本身不可忘记的友谊那个力量。这篇小说大量写到生活的有趣,生活中不可被牺牲的,不可被消灭的伟大的力量,这种东西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能够实现巨大和解的一种源泉。在王蒙先生小说里面依然能够肯定有空话和套话,但是有令我们念念不忘,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就是他写出了和解的力量。这是这部小说今天读来依然还有意义的地方!谢谢大家! [2013-05-18 11:31:09]

[姑丽娜儿·吾甫力]:尊敬的王蒙老师,尊敬的各位专家。我发言题目是民族志书写讲述一个国家的故事。
    小说《这边风景》以民族志的书写方式,讲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新疆特别是维吾尔族的文化思想情感,围绕民族与国家这样的中心问题,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小说结构。回答我们正在面临严肃重要的问题,文革结束后,关于文革期间中国各个阶层都有大量的表现,出现了许多佳作。但是在中国少数民族乡村所经历的文革历史,文学表达是不够的,起码用汉语书写确实是非常缺少的。而这部小说恰恰讲述了文革特殊年代,新疆伊犁边面外逃事件这样一个事件引发的普通维吾尔族民众的底层的日常生活。
    我要说的里一点就是民族志的书写,由外而内,一层层编著出新疆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文化本身状况,一个完整维吾尔族的精神生活。这样的写作方式,打破了既定的关于新疆,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学想象,引导读者阅读的改变。另外就是说,作者因为对维吾尔文化有非常了解,所以有一种很自信的定性,而这种定性不是文学小说所能够表达得了的。这样我想也只有王蒙先生长期在新疆生活,对维吾尔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人才能够有如此的把握。
    小说因为以写文化为创作动因,所以常常有有趣的比较之中。比如说对维吾尔族和汉族文化的比较。这样的书写不断的影响着我们读者的阅读习惯、思考方式和对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认知方式,敦促读者不仅仅是满足猎奇而进行的消费性阅读,而是在文本提供的鲜活的材料中,对自己以往的经验加以整理和反思,这样的可读的文本激发读者的兴趣、想象、思考并促使读者形成有个性,有见地的有关维吾尔文化的结论。
    那么,作者抓住了一个维吾尔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这是一般很多作家,尤其内地汉族作家要回避的一些问题,他非常深刻讲到了伊斯兰文化影响下的维吾尔人的性格内核。王蒙先生在小说中写到,伊斯兰教已经渗透到维吾尔族近400年历史和人民生活当中,人民不能无视它的影响,凝聚、吸引以及慰安以及动员的力量,尤其不能忽视它对人民生活的规范作用,其实这种力量并不仅仅是神学的或者来自彼岸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宗教的力量在于神性和人性的结合。在伊斯兰教是清真是一种核心价值,而不仅仅是为生的需求。所以我讲这样对伊斯兰文化的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准确定位呢,我想远远超出了人类学家对民族志的书写。
    另外呢,还有对新疆维吾尔族内部的,比如说南北疆和喀什的维吾尔人和伊犁的维吾尔人的比较,这个如果不对维吾尔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一般是写不出来的。大家都知道,喀什是标志着维吾尔族一个古典的时代,而伊犁是维吾尔近现代一个标志,受苏联,比如说俄罗斯的影响,塔塔尔族的影响,新疆的近现代文化是从伊犁开始的,从这一点上王蒙先生提供非常好的认识新疆人民内部的范本。
    像伊犁人的哈哈大笑的姿态,轻松幽默的玩笑,这个喀什人是不看好的,还有伊犁人男的戴的硬沿帽子,女人围着头巾。而在南疆男女都戴小花帽。还有伊犁的夫妻骑一匹马的时候,总是妻子在前,丈夫在后,而南疆则相反,伊犁人把西红柿叫帕弥多,而南疆叫小葫芦。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文明有民族志的书写方式。
    我想在这些方面,展示的维吾尔族的精神文化一个内核,这样的书写在很多,甚至在维吾尔族文学作品中也是很少能够见到的。为了展示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更有世俗性和民族性地方性特点,作者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像阿西穆这个老人,他是有非常虔诚自律,他说种瓜的人靠浇水来催熟,一个纯洁的穆斯林人怎么能干出如此的勾当呢?这和卖牛奶掺水一样,死后身体会变黑,墓穴都会倒塌下来,但是他这种过于敬畏的严谨生活,使他逐渐愚昧,甚至他的女儿断了一只手,也代表了维吾尔文化的这种残缺的一个方面。像这样一个非常虔诚愚昧的老人,当分裂分子动员他出去的时候,他连想都没有想过离开他脚他的土地,这个念头从来没有在他脑子里闪现哪怕一刹那。这个是王蒙先生在这个小说中对维吾尔文化的一个描述。
    在这点上,他这样的描述,通过一个汉族干部尹中信来说的,他说生活的习惯差异并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他们随性、乐观、热情、幽默和对美的重要,但是作为独特的民族,这些别具一格的特点确实是很有魅力的,同样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呢?他们与汉族人民迈着同样的步伐,进行着同样伟大的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和改造人的斗争,关心同样的问题,唱着同样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样的歌曲。这些共同主要的东西是暖人肺腑的。这些可能是我们逐步贴近维吾尔文化精神内核的一些书写。
    在这样一个书写之外呢,我想其实王蒙先生写这部小说的根本中心是阐述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而这个重要命题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塑造来表现的,而这个塑造表现人物是象征性的人物。王蒙先生在小说中说到,在比较维吾尔族的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时候不经意的说过一句,可能维吾尔族更加趋向于精神和形而上,在这一点上,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从我的阅读方式来说,王蒙先生的人物塑造是用一种象征性的人物表达很沉重的社会命题。在汉族对新疆的想象,汉唐一来,特别是唐代的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以内地的读者对新疆的想象是什么呢?就是很粗犷,很豪放,很开朗,很活泼。我觉得王蒙先生颠覆了以往的阅读习惯,和有史以来我们汉族诗人给我们留下的审美的底色,他塑造了非常柔美的两个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来阐述关于民族和国家这么一个重大的命题,这是他小说的中心。
    他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就是雪林姑丽,在45章王蒙先生用大量的笔墨去写她。还有一个是断壁的艾米拉克孜这两个形象。我觉得作者塑造这样的形象,帮助阅读者寻找小说的中心,明白作者的意图,并能创造性的延伸阅读。虽然书中创造了50多个形象,但是这50的个形象呢,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和作者几十年来都在遵循一个重大问题去写作的,寻找这个小说的核心这是我们阅读的乐趣所在。
    在这儿我想雪文化是给写中心来做的铺垫。在这儿我想作者写雪林姑丽写的内容非常多,用了大量笔墨。有一点,我觉得在她身上有维吾尔族性格中的方面,她从南疆来的维吾尔族的女性。作者对雪林姑丽是怎么描述的呢?他说是谁给你这个帕子呢?是你那严肃而虔诚的父亲吗?是你终日无言的母亲吗?还是喀什格尔的辉煌的圆顶建筑吗?象征着宗教圣地天使和上苍的艾提格尔清真寺的阿帕霍嘉的墓地吗?伊斯兰教的清规,穆斯林的戒律,古老生活的游戏规则。我觉得这个是雪林姑丽是维吾尔传统文化一个象征,就是非常柔顺,而且从不表白,从不自我抗争,这样一种特征。
    而另外一个女性形象就是艾米拉克孜,如果雪林姑丽有更多的因循的传统对她的影响,非常柔顺,非常无可奈何。另外一个女性形象则是小说另外一个方面,她非常优雅,非常有尊严,非常坚强,从不接受怜悯,不接受轻视。她的残缺是因为父辈的封建愚昧,对她造成挥之不去的心灵创伤,但是她要奋发努力去奋斗。这个是作者一反我们长期以往对新疆审美方式,阅读方式,想象方式,塑造这样一个柔美、内秀,有形而上的从上精神的维吾尔族的生活。这样一种普通的维吾尔民众,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或者他们这种态度在小说大家都在说的男主人公伊力哈穆身上体现出来。
    这个人物系一系列人物的一个代表,包括很多汉族干部,比如说公社书记赵志恒、县委书记赛丽穆这样构成一个国家形象整体的体现。那么伊力哈穆非常乐观向上,而且乐于助人,非常冷静。还有那儿有问题他会出现在哪里。他很理性,能够看出维吾尔文化的优长,同时敢大胆批判维吾尔文化的愚昧落后的方面,同时对民族间的隔阂和误解进行了非常冷静的观察和一种分析和批判,这些都是我们在维吾尔族心目中国家一种形象的体现。即使出现许多问题和误解,甚至其中有险恶用心的破坏,有伤心的泪水,被挑拨造成的情感的伤害,但是雪林姑丽和艾米拉克孜,从来没有改变对伊力哈穆的信任。爱戴和支持,由此作者完成了由人物形象表达的关于少数民族与国家这样一个命题,这是小说的核心,维吾尔族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内心情感和心路历程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以什么样的表达他们对国家的爱和忠诚,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是我个人的阅读体会。
    在这样一个书写方式之下,第三点我想说的是,我们怎么样延伸我们的阅读?在这点上我觉得通过小说,第一点小说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存在新疆和谐的民族关系问题。比如说很小的一个民族误解都会带来民族的问题,这些都是作者很关注的方面。还有作者塑造的很形象的老王是老新疆的形象,这个老王是长期生活在维吾尔族的汉族,他精通维吾尔族语,用维吾尔语说话,用维吾尔语思维,有时候说的汉话不知不觉还受到维吾尔语的影响,他的祖辈在这里生活,接触的人90%都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他学习吸收和很多少数民族和维吾尔族的特点。这个可以是新疆大批很多汉族推行的一个集中的体现。还有像技术员小杨,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新疆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把知识献给新疆。
    还有尹中信这样一个内地来的干部,毛主席派来的老战士,应该为维吾尔人民做更多的事情,应该更好的毫无隔阂的了解维吾尔人民,应该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添砖加瓦,应该做的远远超过我们的祖先,这是历史赋予一切在新疆工作的汉族干部。作者在书中这样的描写,我想可能也不是一个公式化,概念化,而是长期以来,可以说是新疆的历史诉求,也是当代新疆状况的历史诉求。恰恰在多民族复杂的地区,在多民族亲密无间相聚的地区,人们会具备一种相当顽强和敏感的民族自尊和自以为是,稍稍过头一点,就会成为民族保守,甚至民族的偏见,这些都是作者在解答,对新疆民族关系的一个思考,但是作者没有回答现实很多问题。我们关于新疆很多小说我们也读的比较多,包括少数民族的,包括内地和汉族的和其他民族的。但是可能有意在规避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现实提的问题大家都去规避,所以他的作品在震撼人心的力量方面是远远不及这部作品。
    比如说非常简单的,讲到穆斯林不吃肉和汉族要吃猪肉这个问题。还有汉族到了新疆以后,觉得羊肉有羊膻味这个问题,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小的隔膜造成很关键的节点。但是在很多小说中是没有这样一种表现的,作者通过老王这样一辈子在新疆生活,那么热爱新疆的汉族同志的眼光,来去写呢,他说汉族人吃猪肉并不是什么缺陷,就像穆斯林不吃猪肉也不是缺陷一样,这些东西真正没有回避社会问题,像我们提出一个非常严肃的,在新疆我们应该怎么样生活,我们应该怎么样更客观看待新疆那片土地。
    恰恰因为这样小的隔阂,作者说的非常好,被敌对分子利用,进行分裂民族,破坏国家的分裂活动。这个也确实是新疆的现实,所以作者就借14世纪波斯诗人的诗歌追问,既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蓝宝石般的苍穹之下,为什么又要分成伊教徒和穆斯林?有什么意义?我想这些可能是作者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另外作者还没有回避新疆最敏感的宗教问题,我想很多宗教学者都没有去很大的回答。作者提出一个什么观念呢?就是维吾尔族伊斯兰信仰中的神圣性和世俗性。维吾尔族对于伊斯兰教的信仰是逐渐艺术化、世俗化、生活化的,他不是和中东或者阿拉伯国家的纯的伊斯兰教。很多搞宗教学的,或者民族政策专家都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恰恰王蒙先生由于他对新疆生活的了解以及一直以来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把这个问题放到很高的高度,这个我想可以是我们很多专家们,民族学家和宗教学家和人类学家可以参考的非常好的命题。
    最后呢,作者用维吾尔族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新疆各族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比如说沃尔汗他就说,那边有什么属于我们的?我们的亲人在那里吗?我们的住房,我们的土地,我们烧饭的炤炉和先人坟墓在那里吗?伊犁,中国你就是我的亲娘,即使我衣衫蓝缕,但是我脚下有祖国的土地,我就有生活的希望对生身母亲背过脸去的人,又要哪里去找疼爱他的继母。对生身母亲背过脸去的人,所有的母亲和孩子也一定会对他背过脸去。
    还有另外一个他的丈夫,伊萨穆东差一点出去,后来没有出去呢,是什么让他留下来呢?是他的祖国,所以他说,他在给家乡人的信中就写到维吾尔人的幸福在哪里?维吾尔人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在那边吗?在铁丝网的那边吗?离开自己的祖国,唱不出自己的歌,他们在边界这一边又骂又闹,但是到那一边又怎么样呢?他们就断了这两股,他们成了离娘的孩子,离了瓤的瓜,成了丧家之犬。我觉得这些是我们在这部作品,在写文化之后塑造的象征性的人物之后一个延伸的阅读,其实这样一层重要的命题是我们面对新疆不能够回避的一些问题。
    最后我想说,王蒙先生是文学的一面镜子,他的创作一向在中国文坛产生重要的影响。《这边风景》不仅是真实的描写新疆生活的作品,而且是呼唤写新疆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以更真实更客观,更贴切的表达新疆,以更大的勇气和使命直面现实这样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的边角处,似乎非常不经意的留下了一些文字,正好是流淌在维吾尔民族心中的永恒的泉水。他写了一首维吾尔族的诗歌,那是翻身解放以后维吾尔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歌颂。他说把天下的树木都变成笔,把江湖和海洋都变成水和墨,把蓝天和大地都变成纸张,也写不完对领袖毛主席的恩情。这个可以说我们父辈一直在唱的,至今我们现在都在传唱的非常好听的维吾尔族的歌曲。这样我想甚至作者写的那个库尔班吐露木想去见毛主席这样的故事都有很深刻的内涵。因为我现在作为新疆人,我觉得作为维吾尔族我可能更能够深刻理解王蒙先生为什么这样去写,我想这些都是维吾尔族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正如作者所说的,维吾尔族和中国各族人民共同高唱《东方红》、《学习雷锋好榜样》、《走进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儿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呢,王蒙先生作品让我们更加确信文学的文化功能的重要作用,对读者的影响力极其转化的力量,文学有助于重构我们对文化和政治无意识的理解。谢谢大家! [2013-05-18 11:13:25]

[主持人]:我们请姑丽娜儿·吾甫力教授发言。 [2013-05-18 11:09:01]

[梁鸿鹰]:时间击不败记忆的鲜活——谈王蒙的《这边风景》
  所有那些发自心灵、直接反映了人生经验,或从记忆深处流淌和倾泻出来的文字,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这边风景》初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新疆刻记于王蒙生命中的永恒记录,这份记录驳杂、博大、深邃,之所以格外鲜活和富于质感,那是因为王蒙的记忆格外绵长与深厚,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者提供了一份难得的证言。
  王蒙关于新疆的记忆与一段特殊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是因为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他可能会与新疆失之交臂。在王蒙的笔下,那个混乱、荒唐得让人痛恨、反感的时代,获得的常常是另外的、与我们一般人的认识不同的解读,这种解读投射的是王蒙的性情、心灵、情感,更反映了他对新疆这片土地的无比热爱。《这边风景》是一次“陈年旧事的打捞”,“是偶然被文学与往事撞击的一记”,在旧稿的字里行间,年轻时代的王蒙,对新疆满怀深情的、对这个世界满怀满怀深情的王蒙跃然纸上。这些文字是在作家脑海里刻下的深深划痕,时间拿它没有办法,而且时间只会让这些划痕更加深刻、鲜明,成为与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从小说的文本看到,作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新疆的博大、绚丽、厚实及灿烂,爱上了那里人民的所有优点与缺点,《这边风景》所写的新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生活,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独特烙印,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真实处境,但我们很快就发现,他的处境是一种幸运的、让人羡慕的。因此我们同意,他书写的是“虽然不无从众的嘶喊,本质上仍然是那亲切得令人落泪的生活”(前言)。还有什么比这种概括更准确、更具说服力呢?宽厚的新疆在他最失意的时候,伸出了宽厚的双手,用自己宽厚的臂膀给他以接纳、认可、庇护与依靠。他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与各族老乡共同生产、劳动、欢笑与折腾,在大粮仓、大果园、大田野里生产着粮食、瓜果、蔬菜,放养着牛羊、马匹。在这片辽阔得惊人的土地上,王蒙的视野得到开阔,眼光望得更远,在观察人生、看待人生问题的时候,不再只看脚下、只看眼下、只看当下,而是看得更长远、思考得更长久。
  来到这格外宽广的土地上,作家对自己格外能加以新的认识,他不愿抱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的不完满,他不倾向于对不公正进行愤怒的抨击,他坦然地接受着一切,冷眼观察着人世间的一切。那些混乱而荒唐的生活在他笔下获得了全然不同的面貌。他的描写使我们意识到,这遥远而辽阔的土地,容纳的不仅是得意或失意者的肉体,也哺育着任何一个外来者的精神与灵魂。心胸的开阔使得作品获得了难得的淡淡的、深长的幽默气息,并且这种气息似乎无处不在,无处不让人会心、会意,这是作品的重要价值所在。这是一种看开了的、看淡了的、看透了的人生与生活,一种超拔于俗世的人生感悟,它萌发于那“三十岁、三十五岁、四十岁那黄金的年华”,是一种在艰苦中看到快乐、在贫穷中明白满足、在恶劣中领悟希望的能力,这样的表现使作品获得了生动的大境界、大胸怀与大视野。
  王蒙在小说前面列了一个很细致的人物表,细到让人眼花缭乱,涉及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与阶层的80多个人物,这些人物在一个强调平等、一心抓革命、促生产、时时靠“上面的精神”生活的时代里,性情时时在自然地流露。他们与不合理现实的抗争,对小人进行着防范与抵挡,他们有自己的小脾气、小诡计、小江湖里的小折腾,总之,他们的一切让我们阅读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同时,我们从中更看到作家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社会生活的全面把握,从县委的工作运作,到公社、大队、小队的管理,从“上面的精神”到老百姓的街谈巷议,全部纳入他的笔端,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人物的来来往往、吃吃喝喝、嬉笑怒骂、形态毕现的举止行为,看到他们性格、性情的丰富、出色,从中得到无限的意趣。
  吸引我们注意的另一大亮点是后来完成的“小说人语”,里面展开的另外天地让人着迷,无论是人生感悟、价值判断,还是思索絮语、随意议论,常常给人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冲击:“飞翔、鸟啭、羡慕与预卜,神秘所以迷人。飞鸟来自冥冥莽莽。鸟儿是不是主宰着也启示着我们?”(P297)再如:“好人是有所为有所不言、不取的,坏人则是满汉全席。所以好人也有时爱看描写到了坏坏坏人的小说”(P464),我们从这些天马行空的精短的句子里,可能不单看到作家的智慧,更看到作家的达观、自信与从容,这来源于经验、时间,来自地气的涵养,这些话语把本来散在四处的气息串接了起来,把历史与现在联系了起来。能够让我们鉴过往、知当下、向未来。 [2013-05-18 11:07:45]

[张柠]:我先要念一段印我脑海里多少年都没有忘记的诗:“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大约是在1979年左右吧,我在学校图书馆借到王蒙先生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读到小说前面的这首诗歌,记住了它,并记住了王蒙先生的名字。后来又读过他的许多小说,还有那些充满智慧的思想随笔和批评文章。我认为,王蒙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今天还是未来,人们都会记住他。所以其他的话就不多说,让我直接开始讨论这部新出版的小说《这边风景》。
  首先,我认为这本小说是一部将强烈的历史感与超历史的生命感编织在一起的作品。在这部70万字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前半部写了1962年的“伊塔事件”,后半部写了1964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四清”运动。但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过是小说结构中的“地基”,并不是小说要着重直接表达的对象。小说着重表现的是,在这些历史背景之上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新疆伊犁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中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那些紧张得令人窒息的历史语境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是我说的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和有着超历史的生命感编织在一起的特点。在那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我特别看重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充满情感的描绘。
  小说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集中在劳动、生活、政治三个层面。对劳动的描写,包括对农民身体动作、工具使用、劳动场景的描摹,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生活功底和高超写实能力。对生活的描写,包括对传统人伦关系(亲情、友情、爱情)的描写,对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描写,充满了人文情怀。对政治生活的描写,除了狭义的政治(即重大政治事件)之外,还有广义的政治(现代行政管理和制度层面)。作者本人就担任过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管理非常熟悉。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第三点,小说中的历史感就无法传递。但在阅读过程中,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政治事件、行政和制度等因素,没有压倒生活本身,没有压倒与个人的身体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小说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之所以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原因在于作者对生活本身的关注。这种跟人的“感官”相关的广义的生活世界,是小说产生魅力的根本原因。
  我很赞同张志忠刚才说的一句话,他说王蒙先生的叙事是“锦心绣口”,词语中充满了“感恩之心”。我觉得这种“感恩”主要是对生活的感恩,作者对生活本身丰富多彩的描绘,正是这种“感恩”的情怀的集中体现体。上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以眼睛、耳朵、鼻子、手,等许多器官,我们没有理由不让它们的功能显现出来,没有理由不去努力恢复它们的初始功能:看,听,说,还有心灵和头脑,它们需要感受、思考、言说和表达。作家有义务将这些人性的丰富内容表达出来。这些东西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这才是现实主义的真谛,让上天赋予感官世界恢复它的初始功能。这些是任何短暂的意识形态都不可以将它们淹没。因此,我们在这部小说中读到了大量的味觉(食物)、视觉(颜色和风景)、嗅觉(气息)的描写,还有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亲情、友情、爱情)的描写。这些东西都是上天为满足作为个体人的东西。我们清楚地看到,垫在叙事底层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但没有瓦解个体感官世界的丰富性,没有瓦解最基本的人伦关系的牢固性,反而表现得异常丰富。尽管小说中也有不少的关于“阶级斗争”的描写。让我们纠结的是,小说叙事中,阶级意义上的“同志关系”,与普通的“人伦关系”的拉锯战,这个看了之后让人感慨。这些内容都是足以吸引几天读者的内容。
  文学史一直在讨论所谓的“潜在写作”,或者“地下写作”。但我认为,如果这种“潜在写作”,“地下写作”存在的话,那它们不仅仅存在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品身上,同样也存在于同一个作家的同一部作品的缝隙之中。我们无疑可以在《这边风景》的叙事的语言,抒情和描写的缝隙之中,通过叙事的本身生命力迸发出来。
  小说《这边风景》,除了上面所涉及的文学性品质之外,它还有典型的文学史的意义。我们从中能够看到肖洛霍夫(爱情描写)、艾特玛托夫(风景描写)、柳青(乡土行政系统描写)的影子,也有王蒙自身80年代文学的影子。它隐含着当代文学从70年代向80年代行进的道路,是研究80年代文学史及其发生学问题的范本。 [2013-05-18 11:06:28]

[徐坤]:读了《这边风景》,我有四点感受:
  第一,我认为这《红楼梦》式的书写新疆边地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记录了边疆的生活,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时序物候、人们的日常生产劳作……等等都有十分鲜明生动的记录。比起各种阶级和阶级斗争来,只有生活是最伟大的。生活永恒,活着超越于一切。试想:《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价值,如果没有像《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这些写市井风情、神魔志怪、杀伐抢戮作品的衬托,《红楼梦》的伟大、它的人文关怀的特点是体现不出来的;同样道理,如果没有之前新中国成立之后“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以及同时代的《金光大道》《艳阳天》这些作品的衬托,《这边风景》对于生活与时代真实记录的可贵也难以凸显。巴尔扎克说,作家要做历史的书记官,这部书在这一点上成功地做到了。它的价值就在于写人,记录时代风情,写生活的伟大。在这个意义上是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品的。
  第二,从这部小说当中,我们找到了王蒙对汉语的“破坏性”创造的源泉,他独创了一种带有拉条子、手抓羊肉、葡萄干和烤嚢味的汉语。这是王蒙对现代汉语书写的一大贡献。人类是用语言来思考的。一个作家对语言的敏感度,他的语言习惯,决定了他的写作态度和风格。这本书,当我读到第一章的时候伊力哈穆刚从火车上下来到伊犁,我看到那种洋洋洒洒的抒情时一下子有点惊呆了!我突然找到王蒙后期的写作风格的源泉,原来就在这里!从《这边风景》之后的作品,跟他之前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青春万岁》那种标准的学生腔的汉语句式、语法完全是割裂的,是不一样的。
  王蒙独创了一种新汉语,这是维汉混杂的汉语,汪洋姿势一泻千里,抒情议论不舍昼夜,一气呵成吟咏复沓,同时又磕磕绊绊、主谓宾倒置,句式语法行文习惯,都得益于他的新疆生活,得益于维族语言对他思维的再次改造。他对于汉语的这种破坏性创新的意义,几乎就等同于白话文对于古文的改造,等同于外来语对现代汉语的改造,也等同于简体字对于繁体字的改造。他的这种行文风格,这种对汉语的改造,深深影响了后期作家的创作,尤其是我。我举一个小例子,我曾经写了一篇叫《通天河》的小说,在评奖会上,有评委就说跟王蒙的风格太接近了,说有一个王蒙就足够了。后来就被淘汰了没评上奖。我听到以后也是一下子猛醒了,确实有一个王蒙就足够了,学王蒙者死,从这儿吸取营养的作者就能够生!所以以后我在写东西的时候,就自觉的收敛起来,不要跟王蒙学的太像。
  第三点,一以贯之的歌颂光明。王蒙作为一个“少共”,他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改朝换代和新政权的诸多游戏规则和规章制度的设立。他一直为政权和政策在鼓与呼,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挫折。在这个作品里面我们就看到了,在当时身处逆境下,他还在坚持不懈地歌颂光明,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表现了他一贯坚定的信仰。
  第四点,艺术作品的“捂盘惜售”是必要的。它不是为了囤积居奇,而是要像今天古井贡副总杨小凡带来的原浆酒一样,酿出来后,埋在地下40年,去掉了当时刚酿出来的火气和粗粝,再挖出来以后,其醇香是无可比拟的。
  最后祝王蒙老师身体健康,多出好作品,青春万岁,艺术之树长青。谢谢! [2013-05-18 10:52:07]

[主持人]:下面徐坤发言。 [2013-05-18 10:49:31]

[施战军]:这部大书,几天看下来,内心在不断翻腾。
  我来到了《人民文学》杂志社以后,先后编发了王蒙三篇作品,一个短篇、一个中篇,还有一个跨文体的、我们当散文发的。我觉得王蒙先生依然是年轻的,我们从《这边风景》感受到的诗性,在今天依然是蓬勃的。如果说《青春万岁》等作品展现的是少共情怀的话,《这边风景》它生成了一种青年布尔什维克精神和自然人性相结合的蓬勃的生命向力。
  我觉得新疆对于王蒙先生非常重要,新疆伊犁可以说是王蒙先生一个文学新房,和文学结婚的新房,他真的是步入了一个成熟男人和成熟作家的路。正是新疆的天然让一个成熟男人,还保持着巨大的带着欢喜的天真,这个使他今天依然在文坛前沿屹立着,新疆的生命经验是依然青春着的王蒙先生的法宝。因为到了伊犁这个地方以后,王蒙先生心有寄托,这是一个大的气场。 “新婚第一夜的一点点别扭”简直就是充满智慧的一个隐喻,在那个年代,阶级的影子,斗争的案情,虽参与了小说的架构,但是它的基底却是人情冷暖、劳动生活和爱的欢乐和疼痛。所以《这边风景》依然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大作品。
  在这部小说里面,王蒙先生和新疆和苏俄文学的关系,是可以看得较为清楚的。小说数次提到涅克拉索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我觉得王蒙先生的新疆题材作品完全可以和当代的艾特马托夫、邦达列夫等这些作家的作品比肩。他是有世界思路和情怀的作家。
  从王蒙先生这部作品里,我也联想到较为熟悉又非常亲切的新疆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一些优秀作品,比如说维吾尔族作家买买提明•吾守尔的小说、哈萨克族作家朱玛拜的小说,我觉得跟王蒙先生的小说在精神气质上非常相通,我觉得王蒙是天然的和新疆有缘的一个作家,和少数民族有缘的也是和世界性的思路情怀有缘的作家。这部小说让人读着百感交集,他是一个和历史、社会结亲的明眼人,同时又是一个懂得道法自然的智者。
      更重要的,我觉得他是一个爱的抒情诗人。尽管有斗争的历史背景,我觉得他70多年复杂的心路,一辈子执着一念的就是天真。这个天真如此宝贵,所以他的笔下会不断萦绕着“天真如何可能”的故事和追问。这甚至可以指涉他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比如乌尔汗孩子复归的那一段,白天见到孩子不敢表达什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突然喊了一声妈妈,她就把孩子从小到大一幕一幕都展现在面前,我读到那里时确实是抑制不住热泪盈眶的。我看到王蒙先生在接受访谈里说到热泪盈眶这个词。确实,读小说的时候会有多处让我热泪盈眶。再如雪林姑丽她在唱歌,“我的心儿在燃烧,像串在铁签上的烤肉”。这句民歌,不仅仅是在述说感情,这一种非常真切揪心的感受,我觉得这是在写人在历史当中、人在遭遇当中的身心。这是在“深的湖”心投下的一块巨型籽料,小说深含的情韵就如水波向四周无限荡开。像这样具有强大的内心信息和形象的概括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关于雪林姑丽,小说里还有一句设问,我觉得这句设问非常深刻:“是谁给了你这个怕字呢?”尽管这个小说里有很多当时与四清,与阶级斗争等等相关的历史元素,但是我觉得这一句话事实上可以作为证明,证明这部小说是面向人类的境遇、对反童年的一切所发出的爱的究问,于是,小说的人性人文价值就超出了历史认识价值。
      通过王蒙先生的这部书,还让我们再次领略了我们当代作家持续保持的孩童心地,那装满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美好东西的心灵。作家在小说里对父母、妇女、儿童的描写,映射出作家明亮、纯粹的童心。一个好的作家在小说当中如何写亲情、写女性、写儿童,不仅能看出他的高度和深度,更能够看出他的仁厚心界,王蒙先生恰恰是这样有高度和深度,更有着慈悲衷肠的作家。 [2013-05-18 10:43:50]

[雷达]:王蒙是当代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近他拿出了主要写于文革时期,延至文革后虽有所修改,却一直尘封着的这部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小说长达70万言,写新疆农村生活,以伊犁事件背景下的一桩公社粮食盗窃案入手,于层层剥开悬念的同时,展现了丰富的西域独特的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文革爆发前夕西域生活的繁复图景。这部作品的“重见天日”,有人戏称为“出土文物”,它对于当代文学史和王蒙本人,无疑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怎样评价它的审美形态,怎样确认它的文学史站位,以及怎样把它放在当代文学史的序列和王蒙的创作序列中来看,都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王蒙其实很重视他的这个“孩子”。1978年,笔者作为文艺报记者访问王蒙时,那时他仍在新疆,还未完全“平反”,他就郑重地向我谈过他写作时间最长的这个作品。但似乎总是找不到机会让这个作品与读者见面。此后,新时期文学一浪高过一浪,王蒙写《蝴蝶》《杂色》《布礼》《相见时难》,写《春之声》《夜的眼》《如歌的行板》,他一会儿深切地反思,一会儿搞先锋实验,忙得不亦乐乎,而《这边风景》则变得越来越不宜见人了,因为它带着明显的十七年文学的胎记和文革的印痕。再往后,王蒙以新启蒙的姿态直面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写出了《活动变人形》,既揭露中国文化的“吃人”,又写它的“自食”,与之相比,《这边风景》就更不沾边了。一句话,它总是无法出世。直到今天,思潮的转换不再那么明显和急促,相对进入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兼容时期,这才有了《这边风景》的出版和问世,王蒙考虑到时代的疏离与读者的接受困难,他在每章后面加上了新写的“小说人语”,这既是两个时代的同一作者的对话,也是作者与今天读者的对话,起到缓冲一下“出土文物”般的遥远陌生感,尽可能将之拉进今天的语境。
  我曾写过《浩然,十七年文学的最后一个歌者》的文章,认为浩然的《艳阳天》是十七年文学的幕终曲,因而自有其价值。现在看来,随着《这边风景》的出土,真正的幕终曲,应该是王蒙的《这边风景》。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它们在审美上都不属于“文革文学”————它们没有绝对化的三突出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极左品性,当然也不同于文革中的“地下写作”,而是大体上延续着十七年文学的某些特征。我认为,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还是有极大区别的,虽然二者有深刻的联系,比如左的思潮,阶级斗争与路线斗争的基本骨架等;但在十七年文学中,仍然有较为丰富的生活性,人物有真实血肉,即使写战争和斗争,也有一种美感,它有自己的诗学。现在不提阶级斗争了,但并不意味着阶级斗争完全不曾存在过,也不意味着它本身没有自己的诗性和美学。
  我之所以这样说,主要还是因为看到,《这边风景》有近百个人物的日常生活,社会与家庭关系的纠结,它保存了大量六十年代的精神生态的真实,情感方式的原貌,边疆地区特定的风俗史,当时流行的政治观念,当时人际关系的样相,特别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真相,民族关系的真情,以及作为那个时代的斗争生活掩盖下的仍未绝迹的诗意和风情,也即特定时代的文化表征,以及那种特定的极难表现的紧张而又动荡的时代情绪。因而这部书有其历史的,文献的,审美的,风俗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立价值。应该加进文学史之中,作为补遗。
  需要研究,是什么使王蒙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文革中还能以沉静之心,写出这样一部作品?王蒙并非身在世外桃源,也非不关心政治,并非没有压力,忧虑,并非可以逃离人人自危的环境,为什么他还是能保持住作品的人文品质?为什么在三突出作为普遍价值尺度的年代,他没有向三突出,根本任务论的方向走去?为什么就在浩然写《金光大道》第二部,继而写《西沙儿女》,甚至《三把火》的年代,王蒙却写出了这么一部作品?这就不能不从作者的政治观人生观的深刻层面,作者的经历与个性,作者的偏爱,作者的创作方法,作者的审美意识,这种种方面加以探讨。
  一、鲁迅说创作总根于爱,同样适用于理解王蒙的这次写作,我甚至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原因。看得出来,王蒙非常喜爱维族,哈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人民,他好奇,赞赏,肯定之情溢于言表,好像找到了知音和同类。王1963年他“自我流放”,从北京来到了新疆,借住在当地维吾尔族农民的家中,与他们一起下地植种,同室而眠,朝夕相处如同家人。后来,他成为了他们的生产队副队长,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蒙能学会维语或不止,是奇迹,不仅是聪明,是喜爱。进而喜爱他们的文化,小说中对伊犁自然风情,物产,气候,风俗,都极为欣赏夸赞。写,舞杉镰,割苜蓿,打馕,和面,各种馕的名称。直到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从头到脚,什么都写到了。从衣食住行到宗教仪式,从语言表达到情感诉求,王蒙有声有色地表达了维吾尔人的原生态的生存方式,以及积淀在其民族性格当中的精神质地。
   
  二、理想主义的内在倾向。这在王蒙的创作史中,同样居于极重要的位置,这基本属于前期的王蒙,在审美上与青春万岁,组织部年轻人,是有递嬗和血渊关系的。王22岁写组织部时入党已八年,有种少共精神。它们都有一种内在的理想主义倾向,有讴歌冲动,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勤劳勇敢的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它是一支人民的赞歌。有很强的政治性,却有更强的人民性,有政治视角,但更有文化视角,后一点救了这部作品的价值。与青春万岁比,虽然沉郁了许多,却仍然保持理想不灭。与组织部来个年轻人相比,虽少共情怀未变,理想主义未变,少了一种枭骜不驯,反叛乡愿,批判麻木不仁的那种锐利和锋芒,而变得小心翼翼,尤其在政治,在是否叛国,在伊犁事件上,敢写这一事件就有勇气,出语谨慎。林震还在,他的浪漫主义革命理想遇到挫折后,他主动要求到了伊犁,走向民间,走向基层,胸怀大志,同时,他是《讲话》的真正的努力实践者,没有这些,就没有这边风景的产生。
  三、现实主义的胜利。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力。人民性压倒了政治性。王蒙忠于生活,崇拜生活,热爱大地和大自然,陶醉于少数民族的风情,有作为人民之子的一面。他热衷表现生活的鲜活与灵动,表现生活是多么美好,政治性与人民性的冲突。我同意说“生活‘是《这边风景》里无所不在的主题。生活是净化剂;生活是永恒的,谁也改变不了的伟大的存在;生活是诗意的泉源,不管多么黯然的生存,生活的内部总有强大的力量。写生活这一现实主义的追求拯救了王蒙。王蒙在创作中这样写道:“即使在政策偏颇、民生艰难的岁月,生活仍然是强健的、丰富多彩的、美妙非凡的。我的体会是,不妥的政策会扭曲生活,而劳动人民的真实与热烈的生活,却完全可以消解假大空‘左’的荒唐。”这些“生活”的出现填充了历史的空隙,使得那个在时空里渐行渐远、在记忆中逐渐模糊的荒诞年月,又重新真实了起来。我觉得这也给它填补一个空白。王蒙说,生活并没有空白,政策对也是生活,政策不对老百姓也得活着。该恋爱还得恋爱,该拥抱还得拥抱,该吃肉还得吃肉,该喝酒还得喝酒,该生气还得生气,该骂街还得骂街,该高兴还得高兴,也还得找乐,最痛苦的时候还得找乐。”这里写了大量人物的身世,来历,性格,喜好,形形色色的女性。塑造了书记赛里木,里希提,马车夫泰尔库,保管员伊萨尔冬,麦素木,阿西穆,以及汉人老王等复杂形象,写出了吐尔逊由薇,雪林姑丽,莱依拉,乌尔汗等优美的女性形象。
  四、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当时极左政治的影响,仍十分明显。作品虽没有沿着破案,抓阶级敌人,展开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来掌控全作。仍未跳出那个时代的典型模式。须知这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任何人都逃不出去的模式。围绕粮食盗窃案与伊犁事件开始,作为大悬念,仍是如何破案,正面人物与木拉托夫,库图,包廷贵,牙孜泡克,易不拉欣们斗争。我感到作者仍然想塑造反潮流的青年英雄形象,大力讴歌当时的时代精神,虽经修改,仍痕迹明显。中心人物伊力哈穆,工厂返乡,工人阶级,就让我想到了梁生宝,肖长春,杨辉让我想到了徐改霞,想到了拖拉机站与总农艺师娜斯佳这类作品背景,伊力哈穆与库存图库扎尔之争,仍是流行模式。伊力哈穆拿出了毛主席像,行李包,毛接见库尔班大叔照片。总的看来,王蒙关于生活化的诗性描写,冲淡了和稀释了那样一种观念化的结构模式。 [2013-05-18 10:32:46]

[主持人]:下面请雷达。 [2013-05-18 10:28:03]

[贺绍俊]:《这边风景》的确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独特性首先就在于它与几个历史时代的勾连,因此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它的文学史价值,我以为,它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凡是研究历史的人都懂得文物考古的重要性,历史往往是因为新的文物的出现,而被改写的。因为历史存在着很多偏见和盲区、误区,不要说远古的历史,就是时间才有60多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同样如此。比如我们对文革时期的文学的看法和认识,就存在着太多的简单化的论断,特别是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影响,文革文学史基本上被描述成一个极端化的干瘪的文学史,甚至把文革文学看成是一段空白,一个断裂带。王蒙的《这边风景》写于文革时期,虽然我们能够读出明确的文革时代的印记,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却与文革文学史的定论相去甚远,它让干瘪的文革文学史变得生动、丰富起来了。我之所以说它像一个珍贵的出土文物,还不在于它写于三十年前,今天有幸被发现,并隆重出版,而且还在于它修正了我们对文革文学的看法,《这边风景》就像是一个消失了的链条,今天当我们检起这个链条,就将一直被叙述为断裂了的当代文学史衔接起来了。
《这边风景》再一次证明,王蒙是一位具有非凡的开拓性和创造力的当代作家,他很多作品都具有文学史的价值,但是他的有些作品的文学史价值被我们低估了。以长篇小说为例,他有两部长篇小说具有特殊的文学史价值,一部是《青春万岁》。《青春万岁》写于50年代,但也是因为政治原因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出版,时间的错位就妨碍了人们对它的价值的认识,这一点与《这边风景》相似。《青春万岁》的思想主题和其烂漫主义风格,应合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青春中国的时代精神,在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像《青春万岁》这样可以成为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标志。这就是它的文学史价值,但这一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认识。另一部是《活动变形人》,这部小说写于1986年,是第一部全面反思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反思中国知识分子独立品格问题的长篇小说,但恰好自1986年起热衷于文学向内转,不再看重文学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活动变人形》具有总结性意义的思想深度也不被人们所重视了。
《这边风景》的文学史价值,刚才好多朋友都谈到了。所以我不再展开了来谈,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这边风景》不仅具有文学史价值,而且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学价值。这种文学价值的独特性则要从这部作品的经历谈起。小说的经历是很有意思的,王蒙是从文革后期的1974年开始动笔的,完成于文革结束后。又是在沉寂了三十年后在今天才出版。但正是长达三十年的沉寂,才使得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没有被遭遇伤害。假如王蒙在文革期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并得以出版,或者在1978年能够出版,这绝对不是《这边风景》的幸运,因为出版的代价是对其蕴含的文学价值的伤害,而伤害的武器就是“政治正确”。所幸的是,《这边风景》躲过了这两次出版,从而也就保留了独有的文学价值。
我在读《这边风景》时,感受到它独有的文学价值,并且我发现这种独有的文学价值只有在当年特有的写作环境下才会形成,我因此特别庆幸它没有提前出版。同时也引起了我对“政治正确”的反思。长期以来,“政治正确”成为了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作家是以“政治正确”为原则来进行创作的,批评家是以“政治正确”来进行批评的,文学史家也是以“政治正确”来构建文学史的。《这边风景》在过去的几个历史时段不能出版,唯一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部作品不符合当时的“政治正确”。这也说明,王蒙当时在写作时,也摆脱不了受当时的“政治正确”的约束,所幸的是,王蒙并没有为了出版而去依据新的“政治正确”进行修改。但即使如此,我们仍能看到“政治正确”对作家的巨大影响。王蒙老师在第43章的“小说人语”中就感慨道:“这篇小说很注意它的时间与空间坐标下的‘政治正确’性。”王蒙老师的这种对“政治正确”的纠结并没有因为如今出版环境的改变而完全消失。这次出版,王蒙老师基本上保持了作品原来的面貌,只是作了适度的修改。我在阅读中就感觉到,这种适度的修改有些是有效的,包括在每一章后面添加的“小说人语”,但仍有一些出于“政治正确”的目的而进行的修改并没有给作品增色,反而对其文学性有所伤害。因此,我读了《这边风景》之后,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要大声质疑“政治正确”。文学作品不是为“政治正确”而存在的,如果文学作品只是为了表达“政治正确”的话,那就只不过是政治的附庸。我们阅读文学,恰巧是需要透过“政治正确”的表象,去发现一名作家是如何以文学的眼睛和文学的体验去描写世界和表现内心的。作家们被“政治正确”所掣肘和左右无可厚非,但他们同样会因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以他们的文学方式表达他们的文学发现。在现实社会里,“政治正确”常常因为政治形势的改变而改变,难道我们就要因为“政治正确”发生改变了而轻易否定一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吗?可是我们常常就是这样做的。比如柳青写于五十年代的《创业史》,以后不断地被“重说”,而重说的立论几乎都是建立在“政治正确”与否的判断上。王蒙写作《这边风景》时所遵循的是文革时期的“政治正确”,对于今天的“政治正确”来说,《这边风景》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如果以“政治正确”作为评价文学的原则,《这边风景》也许就会被打入冷宫。我以为,今天还是会有人以“政治正确”为理由来否定这部作品的,也许王蒙老师本人也人这种担心,要不他不会在出版前对其作一些关乎“政治正确”的修补。
    我更看重的是作家在“政治正确”的表象下面,是如何表现出了他对世界的不同体验,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表现是很复杂的呈现方式,正是这种复杂的呈现方式,说明了文学的独特性。我读《这边风景》,首先感觉最强烈的是作者对劳动的赞美。劳动的主题是这个小说的潜在主题。劳动与心灵、与自然的融洽,传递出那个时代一位未曾泯灭理想的作家对未来的想象,以及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理解。由劳动引发的这些精神想象便具有一种永恒的文学价值。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劳动的叙事,劳动与健康连在一起,与健美的身体连在一起,小说所赞美的劳动基本上是与大自然相融洽的体力劳动,为什么只赞美体力劳动,这与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有关,但是作家在进入到小说叙述时,他会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约束,他会看到劳动与自然的关系,劳动与身体的关系,让身体与大自然对话。通过劳动叙事来表达作家内心的美好和理想,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读六七十年代的小说,就会发现作家特别愿意写劳动,而且一写到劳动就精神变得自由了,但我读了《这边风景》,就发现这部作品对劳动的书写是最棒的,作者对劳动主题的开掘也是最深刻的。但关于这一点我没有时间展开了。
    我还想说到这部作品的另外一个方面的文学价值,这就是对日常生活中人际伦理关系的表现。通过这一表现,可以发现作家所要遵循的外在的“政治正确”与作家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逻辑之间具有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所构成的叙述张力,使得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伦理时更加耐人寻味。王蒙老师是主体意识非常强的作家,虽然他必须用“政治正确”来作为小说叙述的基本前提,但是他没有被“政治正确”完全约束住,当他进入到小说叙述中时,他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生活逻辑的把握,就会牵引着他的文学感觉,并在他的叙事中间悄悄地展开。比如说他的下部主要写四清运动,表面上看,他是要写在农村中开展四清运动的必要性,小说的结局似乎在在肯定四清运动是正确的。但在具体的叙述中,四清运动的正确性不断被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质疑。这个小说的主题是阶级斗争,作者试图以阶级斗争的观念去处理农村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作者所要表达的阶级斗争观念与他所要叙述的生活之间并不是融洽的。如果撇开阶级斗争观念,小说其实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猜忌,在日常生活中,挑拨生事是怎么样破坏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和诚信的,这个主题比阶级斗争的主题更有力量,因为它是建立在生活逻辑之上,是通过具体的细节充分展开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剔除掉小说中的政治意识形态,你就会发现王蒙老师对生活逻辑本身的描写是非常精彩的。以上所谈到的内容正是这部作品的文学性所在,它不会因为“政治正确”的过时而过时,它作为一种文学价值,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始终打动和感染读者。因此我强调《这边风景》不仅有文学史的价值,也有非常独特的文学价值! [2013-05-18 10:19:20]

[主持人]:我们研讨会继续。下面请贺绍俊。 [2013-05-18 10:15:28]

[王干]:今天参加王蒙先生《这边风景》的研讨会,我是有过多感慨。首先我就想对于王蒙先生的称呼,在80年代,那个时候王蒙先生是文化部长,但很少人说王部长的,私底下有一点调侃叫蒙爷,后来到90年代以后,2000年以后叫蒙公,德高望重啊。最近我本来想就王蒙最近中短篇小说的小说创作写一篇评论文章,文章还没有写好,他的长篇又出来了,王蒙先生的创作的生命力源源不断,超出了王蒙对老作家的一般判断。现在足球界有一个词,叫神,就是一些运动员能够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射门进球。比如说意甲有巴神,德甲有莱神,中超出了两个艾神,我觉得王蒙也成了神了,我们可以叫他蒙神,像足球场上的巴神一样,像中超的艾神一样,在不断的进球,在不断给我们展示良好柔软的球技和不可思议的进球。用刘谦的话,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王蒙先生在不断为我们创造奇迹,所以《这边风景》又是一个奇迹。
    《这边风景》这部小说我看了以后,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他以前的小说里面,在伊犁那个系列里面也看到了类似的场景和类似的人物,那个里面都是片断。2011年,我是带着朝圣的心理专门到了伊犁去寻找王蒙的足迹和记忆中的地名,我到巴彦岱公社,我到巴彦代公社拍了一些照片,巴彦代公社现在变成了一个建材市场,跟你小说里面有差异,我还到伊犁二中,拍了照,我觉得这个小说非常的熟悉,还有生疏。因为生疏确实他写的巴彦代公社的生活对我来说是非常有陌生感的。
这部小说我觉得它的价值是三个“完整”的。第一,因为这部小说的出现,使我们当代的文学史更完整了,这个话前面有人已经讲了。当代文学史上,1966年到1976年这个期间有一个词叫地下写作,比如地下诗歌写作。但是他们当时地下诗歌写作也好,地下写作也好,基本上开使用一种带有禁书性质的写作,写了不是发表。当时地下写作里面也出了一些作品,比较流行的是《一双绣花鞋》,我们今天小说叫做悬疑小说,地下诗歌有一些,我对很多诗歌没有办法见证,是当时写的还是事后写的,因为当时写是后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因为这个诗歌这个东西很短,它不像长篇,很难保持这么一个原生态。从文学史来讲,这一段原来有一个空白。第二,这个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历史的填写,我们反映文革的作品很多,但是反映四清的小说,反映四清的作品非常少。因为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说王蒙是共和国文学的一面镜子,他基本上完整的记录了共和国每一步发展的进程,但是文革这一段期间,他又写了一些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对空白的填补。因为有了《这边风景》以后,整个建国以来所有政治运动,所有历史场景在文学中都有表现,。第三,我觉得,因为这部小说,王蒙的文学形象也变得完整了。我们说王蒙是一个神,但是在整个文学的创作史中,他应该是在场的,我以前曾经问过他。我说文革期间你在干什么?60年以后他断断续续的写着,从66年到76年他在干什么呢?他这一部小说出版,让王蒙也变得完整了。他从66年到76年期间他也是在写作的,他用他文学特点和方式,表达了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和理解。
    我觉得这部书的价值,第一让王蒙的文学形象变得完整;第二个让中国当代文学史变得完整;第三个让文学中的中国历史变得完整。
    这个小说呢,最重要的艺术上的特点,我觉得就是隔离效果。隔离效果是王蒙先生一直喜欢的小说方式,这部书里的小说人语就是是红楼梦脂砚斋的评点方式,脂砚斋和曹雪芹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红学家们争论不休,我看可能是一个人,或者是同一个“写作小组”,同一个写作体。这个是他研究这些年研究红楼梦的结果。
    在《这边风景》中隔离效果还通过叙事人的身份特点来体现,他是外来人,他跟一般外来人不一样,他是落魄失意的外来者,同时他是一个汉人,在维族、哈族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所以这个隔离效果非常强烈,造成了叙事的多重空间。
    最后有一个小小插曲,我跟阎总请示过,今年是王蒙从事文学创作60年,老先生今年又是80大寿,同时也是这部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的发表,我本来想来想去送点鲜花,但是最近开会有规定,最后我自己就不拘简陋写了一幅字,毛泽东的词,《清平乐·会昌》“踏遍青山人未老”,“更加郁郁葱葱”。
    我把这个赠送给王蒙先生,祝王蒙先生郁郁葱葱,青春万岁。 [2013-05-18 10:08:12]

[主持人]:下面请王干。 [2013-05-18 10:07:45]

[艾克拜尔·米吉提]:我的标题是《这边风景隔世年华》。
  这是一部既新且陈,既近且远的故事。很有幸,我是这部长篇新著还处于清样阶段便先睹为快者之一。令我感佩的是,翻开每一页,那些几乎被尘封了的记忆片断,似潮水般涌来,恣肆汪洋,惊涛拍岸,复又风平浪静,细浪吻滩……生活按照其内在铁律舒缓地发展,甜酸苦辣,百味均集,让读者饱览地处边疆这边风景的同时,看到了和风景一样美丽无限的人们的心灵世界。于是,心灵之桥便这样沟通了。
    《这边风景》描述的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推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被简称为“社教”特殊背景下一段新疆伊犁一个维吾尔族聚居村落的故事。与内地社教运动起始所不同的是,小说背景设置在刚刚经历了“5.29”事件,或称1962年“伊塔边民外逃事件”为开端,“山雨欲来风满楼”,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城市经济没有农村的支撑趋于萎缩——“为了大办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城市职工精简”,主人公伊力哈穆在乌鲁木齐当了三年工人,现在回返公社,继续当他的农民。所有的故事便由此铺陈展开。
    我们看到,伊力哈穆从在客运站下车伊始,全然没有料到,当他“重又踏上家乡亲爱的土地的时候”,便遇上了夫离子散的乌尔汗和她那摧肝裂胆的惨叫。这便是真实的一幕。严峻的现实就这样摆在主人公和读者面前。那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中苏关系破裂,我国边疆出现短暂的动荡。而在这个生产队,“四月三十号夜间,发生了大盗窃案,一下子偷走了两吨多小麦,大车来装上走的!”由是交织的矛盾环环相扣,重重叠叠,扑朔迷离,云谲波诡,各色人等,各种面孔,一一走来。
    库图库扎尔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形象。他有时候“像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特别是对于汉族的情谊的最热烈的维护者;有时候他又是那种粗鄙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结的代言人……他是这样善变,这样不确定,出尔反尔,忽左忽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是一个化装成美人的魔鬼,是一只五颜六色的毛毛虫,他不仅因为恶毒而可恨,而且以其超限度的伪善,虚伪而令人作呕,看啊,他现在又在扰乱会场,混淆视听了!厚颜无耻,说谎的时候眼睛眨也不眨,大棒讹诈,‘永远有理’的论辩,再加上花言巧语、东拉西扯的哈哈一笑;这些,就是他的拿手武器。”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应当说,这并非是远去的逝者,今天亦有其活生生的衣钵继承者,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这便是作家的高明之处,通过历史的描写,看到了某些今人颇具时尚的面孔,让人们通过这些真实的嘴脸明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什么是需要我们毫不犹豫地摒弃的。
    麦素木科长又是另一副嘴脸,历史上只有汉奸一说,似乎尚没有维奸之说,但是,王蒙先生为我们开掘了一个活脱脱维奸形象——他为了一己私利,麦素木科长可以忽而变换为乌兹别克族抑或是鞑靼人麦斯莫夫;为了那一纸苏侨证,他可以轻而易举地舍弃自己的民族血统,当然,他曾经宣誓的理想、他所依赖的故土皆然可以背离。当他万般无奈,落草在这个村落时,依然贼心不死,借着“清醒时仇视好人”,“喝醉时仇视所有人”的尼亚孜泡克这样的宵小之徒,倚仗着曾经由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库图库扎尔,搅动着这一方原本安宁的土地。那些纯真、善良、轻信的人们,不时地被他蛊惑反目,几近于自相残杀。生活就是这样,阳光每一天都是新的,而某些人心底的阴暗依然如故。当然,人们终究会辨明是非曲直,历史也会为此作证,这便是《这边风景》宏大叙事要告知读者的真谛所在。
    小说几乎没有触及六十年代中期之后痛苦的十年“文革”历史,然而,我们通过作者精湛的笔触,甜蜜的描写,依然可以感觉到未来十年的痛苦正在怎样孕育。在此之前,通过“整社”,给老书记里希提扣上“强迫命令、浮夸、一平二调”的帽子,“确认”他在“大跃进”中的“缺点错误”,将他从书记的岗位上置换为大队长,由是,形左实右的一幕灿然掀起。伊力哈穆与库图库扎尔不见硝烟却充满刀光剑影的搏斗,一幕幕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充满理想的伊力哈穆形象,的确,执政党是由所有中华民族优秀成员构成的,他们为了理想可以舍弃一己私利,忘我奉献,只有这样,一代代各民族优秀儿女不懈追求,中华民族的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才能得以实现。通过《这边风景》,我们的确饱览了这边独特风景,对于走过的路我们无悔无憾,对于脚下的路感觉更为坚实,对于未来的路我们豪情满怀。
    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现在,我们党成功地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但是,革命历程不可割裂。通过《这边风景》,我们形象地看到了那一段鲜活的历史。小说真实描写了六十年代地处边疆一隅的各民族关系图谱,在这个维吾尔族聚居的村落,我们看到了汉族同胞赵志恒书记、工作队长老罗、女技术员杨辉、尹忠信、何顺,四队的老王,搅动一方浑水的“四清”工作队员章洋,也有新来的包挺贵“夫妇”,与库图库扎尔沆瀣一气。当然,还有穆萨的妻子——回族的马玉琴姊妹,哈萨克族的萨坎特,俄罗斯族的廖尼卡和他的爸爸马尔科夫等等,爱情牵引着民族之间的通婚,他们并不是以民族血统为阵线而存在,而是以阶级的属性相互依存,这亦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历史处境。
    当然,小说通过浓墨重彩的笔法,将边疆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民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地理地望、季节气候、自然景观都作了细腻的描写,于是,作品便获得了另一种不可替代的新鲜律动的活力,从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随着作者笔端回到那个远去的年代,感受那时每一天的阳光、空气、风和云。同时,对于作者那种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和对另一个民族文化群体的日常生活细节的真实把握,由衷地感佩。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虽然身处那个特殊年代、以一种被动的身份来到边疆,但是作为一个作家,那种心境的阳光,那种对生活充满永远的敏感、好奇与热情,那种对边疆维吾尔族和各民族人民的真挚情感,对于这一方好山好水发自心底的赞叹。文化的力量才是最具亲和力的,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了不同民族的善良的人们,由心底构筑的善的桥梁,是如何抵达彼此心灵世界。当然,在阳光下同样也有邪恶的影子,但那终究是要被真诚的人们跨越。
    小说提供了悬念,失踪的伊萨木冬,原来是被裹挟到边境线上的,在最后一刻决定留在祖国,留在自己的土地上。也是在“四清”运动中彻悟自首,从遥远的且末回到了伊犁的家园,也由此揭开了由四月三十日留下的黑色谜团。伪君子库图库扎尔深藏的伏笔也就到此终结了。然而,还有一条线深伏不露,麦苏木和他背后赖提甫等人,小说结尾并没有给他们设定结局,使作品留下新的悬念,也更具张力。当然,“小说人语”是一种古老章回体式的推陈出新。在寥寥数语间,既体现了作者今日的视野,又将几近淡隐了的当年时空自然衔接起来,似乎更加凸显了陌生化效果,给小说注入了别样的韵味。总之,读罢这部六十万字的作品,会令读者回味无穷,拥有新的收获。 [2013-05-18 09:59:47]

[张志忠]:我的题目叫《重重叠叠的风景 犹犹豫豫的倾诉》。王蒙的小说读过很多,也写过一些文字,说好处也说不足,我觉得,王蒙的诸多作品,都可以命名为“抒情现实主义”。抒情,是说王蒙具有强烈的诗人气质,其书写心灵世界的波澜曲折,坦陈动荡世事中的个人情怀,往往是他写得最舒展最酣畅的地方;现实主义,则是说构成其人物之命运跌宕和心灵诉说的支配性要素,往往是当代中国的时代风云、历史变迁,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读着《这边风景》,却让我产生了一种“穿越”的感觉,在重重叠叠的风景和犹犹豫豫的倾诉中,行色匆匆,步履零落,分花拂柳,草径寻踪,却也有一脚踏空、落不到实处的玄虚和迷乱。
  《这边风景》中最让我动情的,莫过于用第二人称“你”的口吻书写美丽娴静的维族青年女性雪林姑丽,和接下来的再娜甫怒骂库瓦汗的篇什(第四十五章)。这一部分,堪称为全书的“华彩乐章”——雪林姑丽,维语的本意是丁香花,恰好地契合了这个善良而柔美的女性的气质,而且,这也是忍俊不住而现身说法的“我”初次踏上新疆农村的土地所遇到的第一个维族小姑娘,偶然的邂逅,竟然让“我”刻骨铭心,不但是从作品中基本的第三人称叙事中直接地跳将出来,用“我”和“你”的人称方式,直抒涌动不已的赞美之情,还发掘出唐宋诗词中咏赞丁香花的诸多清词丽句,一咏三叹,不能自已。但是,这样惹人怜爱的女性,正遭遇意外的厄运,而再娜甫出面替雪林姑丽打抱不平的段落,正好与遭受污蔑却不会自卫的雪林姑丽形成鲜明的对照,充分彰显出“骂人的艺术”,也把维语的艺术表现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谁不知道你们一家,烦人害人偷人骗人,你干过一件正经事吗?连你们家屋顶上的烟囱都砌得歪歪扭扭!丑八怪!谁知道你们的泡克在哪里挨了揍?毒蛇出草,人人喊打,你敢再说一边是艾拜都拉打了他?走,咱们俩去大队,去公社,不行搭上台,咱们俩上台,让一个个人看着咱们,咱们俩辩论辩论去!”一番话理直气壮,泼辣凶悍,指责库瓦汗一家人的不务正业祸害他人,连他们家的烟囱都“歪歪扭扭”;“毒蛇出草,人人喊打”,这和汉语中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见出各自的民族特色。而且,这样两个反差极大的镜头叠印起来,就像是一支小夜曲后面突然跳出一段诙谐曲,稍显突兀,却又奇峰突起,妙趣横生。
  这是作家的慧眼独具,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自身的魅力,语言自身的魅力。在闻捷的《天山牧歌》之后,新疆的动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雄阔壮伟的边塞风光,暌违久矣。《这边风景》让我大快朵颐,无论是那简单至极的石灰水刷房子,坎土曼做农活,还是女人们扎堆的闲言碎语蜚短流长,和具有节日盛典气氛的打馕的日子,雪山流淌下来的清清河水,高天旷野上的烁烁星光,生产大队在大工程即将展开前的犒劳“大餐”,与内地的“龙口夺食”迥异而长达两个月的麦收,新婚夫妇家中的窃窃私语,无不令人陶醉其中,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带有外来人新奇的目光,流放者感恩的心态所描画出的风俗画卷,时而风淡云轻,时而疾雷飓风,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摇曳多姿。不只是因缘际会,还因为锦心绣口,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边”,不但有“风景”,有“风情”,还有“风波”,“风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时代风云而言,六十年代前半期的新疆,虽然距离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作品的叙事者“小说人”所来自的地方,有着遥远的距离,但时代的“超级政治”,却是无远不届。加上新疆独特的历史背景,少数民族的文化源流,和中苏边境的诡异情势,造成这里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更为复杂错综。于是,先是有侧面触及的数万民众迁徙境外的“伊犁塔城事件”,后则有在边地正面展开的“四清运动”。作品中写到“四清运动”和“桃园经验”,对四清工作队的两种工作方式和“两条路线斗争”,有着明显的褒贬态度。“桃园经验”和“扎根串连”等一系列做法,以及相应的对农村形势之敌情严重异常的基本判断,和给社会现实造成的重大影响,在“四清运动”的第二个阶段,遭遇了残酷的清算,成为党内大清洗的重要口实,并成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历史的悖谬在于,即便是今日,如何绝然判定“政治正确”,如何觉悟今是而昨非,并非一目了然。反之,却可以说它是时代激流中一个小小的回旋,有其独特的标识,也融入了历史的云烟。对于作家而言,尤其是对于以戴罪之身而写“忠诚表白”、“悔改证明”文字的王蒙,如何描述这样的历史,不但在当时是个难题,今日修改起来,恐怕也不是易事。于是,在文本的构成中出现了裂隙,将原作推倒重来几无可能,那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继续把手稿冷藏下去,于心不忍,也不甘。于是就形成了作品的另一个特点,犹犹豫豫的多重表述。
  在作品的正文中,可以看出基本保留了原作的面貌,大量的政治术语裹挟着那个时代的印记滔滔涌来,在原先是一本正经地使用的“庄语”,今日读来却具有了始料不及的反讽意味。例如作品中出自反面人物亚力的一段话,作家的原意当然是要揭示其破坏“大好形势”的“险恶用心”,善于窥测风向,接过革命的口号以售其奸,但今日读来却让人浮想联翩, “不错,现在讲阶级斗争,好啊,千万不要忘记,这是说给他们的,也是说给我们的。咱们谁也不能忘记喽。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话连篇,一个话比一个话更猛更牛的时代,而我们……,我们才是大话的能手。哈萨克的谚语,大话可以通天!大话可以移山!大话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你我,改变伊犁河的流向!” 信奉“大话”万能的何止是一个亚力?前有大跃进时代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豪言,后有“语录歌”、“忠字舞”和“精神原子弹”的鼓噪,不禁使人想到贾谊的《过秦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时至今日,“大话”仍然流传在世以致在某些场合仍然盛行,又会是谁哀之复哀之呢?
  也许为了弥补这样的郢书燕说之误,在每一章的结末之处,王蒙都增加了一段“小说人语”,跳出当年写作的特定语境,拓展小说的表述空间,做出2010年代的往事评判。但是,这样的评判,同样是暧昧犹疑,畏首畏尾的。或许,这种自我点评,因为囿于它与正文的关联性,仍然不能放言无忌,不能直抒胸臆,在作品的“后记”中,作家再一次地回顾往事,再一次地表达之所以要在许多年之后将其“少作”公之于世的根本理由,青春的苦恋,人生的多情,生命的温热,世界的可爱,以及对刚过世的亲密伴侣、终身相依的妻子的绵绵怀念,凡此种种,都令我们怦然心动。讲到这里,话已经可以说是该说的都讲到了,但是,作家意犹未尽,又增加了一段情况简介,再度介绍本书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一种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一种对自己的“少作”既充满自信又将信将疑的心态,是否也隐含其中呢?也正因为如此,《这边风景》才具有了多重蕴含,有了文本与现实、能指与所指、当年与当下的多种重叠,有了新的阐释空间。 [2013-05-18 09:42:51]

[主持人]:我们研讨会今天是中国作家网进行图文的现场直播。所以希望大家把精彩的发言能够留下来,而且相信在会场之外还有很多人可以得到分享。
    我们今天请到的专家相对是比较多的,接近30位,我们到12点准时结束。这样的话,我大概测算了一下,希望每一位专家发言的时间不要超过8分钟。
    同时我要说明一下,有两位专家要提前离会,一位是张志忠教授,还有一位是艾克拜尔•米吉提下面先请志忠。 [2013-05-18 09:42:27]

[雪克来提·扎克尔]:  我非常荣幸今天参加王蒙老师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研讨会,因为《这边风景》就是讲我的家乡,所以一定来要参加研讨会,当面向王蒙老师致谢!王蒙老师是我们的老领导,也是中国颇有名气的作家。对我们新疆人来说,他更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他非常熟悉和了解新疆的各个少数民族。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疆生活过一段时间,而且也是在他人生的低潮,到边远的西部和最基层的老百姓在一起,体验着老百姓的生活,体会着当地的独特文化,体验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这样的体验对于一个作家的人生积淀十分重要。他的作品非常真实的反映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因此,我作为一个维吾尔族干部,非常感谢王蒙老师用他最真实地感受、最贴切的方式通过小说表现出来,让13亿中国各族人民甚至全人类都能够了解新疆,了解维吾尔人民。王蒙老师的这部作品从开始写作到初步完稿是40年前的事,到今天才正式发表,可以说经过40年的反思,特别是对“文革”那一段人妖颠倒的历史重新反思,用当今时代的眼光去思维,再一次把他的深刻体验用小说形式表现出来,我觉得更具超越时代的重要意义!
      我认为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边疆民族地区和生活在这里的各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点点滴滴的生活,可以说极大的丰富了我们中华文学,特别是中华文化56个民族的丰富多彩的一面。这本书我觉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如何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促进相互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这个主题来讲,王蒙老师这本书,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民族团结来源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相互不了解,相互不交往,自然就没有相互的需求,自然就没有相互的利益关系。团结就是无土之木了。
      王蒙老师这本书,通过他自己的切身感受,把当地的老百姓的生活刻画出来。通过这个途径,让各民族之间达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再通过相互文化交流达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相互欣赏的目的,从而在这个当中找到各民族共同的追求,找到我们共同的利益所在,以此推动社会和谐,这才是民族团结的根本。王蒙老师的这本书,包括他以前的创作,都起到了推进民族团结的一个辛勤耕耘者的作用。所以说,我觉得他的这本书更有时代价值,尤其是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谢谢大家! [2013-05-18 09:35:45]

[主持人]:下面请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雪克来提•扎克尔同志讲话。 [2013-05-18 09:33:55]

[何祖敏]:作为出版者,我们认为,王蒙先生的新作《这边风景》是非常重要的作品,这是他从30岁到40岁思想创作上最具活力时期的代表作品。就题材而言,再现了20世纪到60世纪的中国,他是目前并不多见的独特历史画绢。今天我很荣幸作为出版方将这样一部藏了40年之久的重要作品,带到在座各位嘉宾的面前,首先感谢王蒙老师对我们的信任,因为他的托付,我们今天才有机会相距在这里,共同对王蒙老师和这部作品的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在广东得以出版是偶然也是必然。我们的主办到他家作客,随后我们花城出版社得知有这样一部扣动历史的作品,我们当下就想出版这部作品。《花城》出版社是专业的出版社,我们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出版整体股份制改造而成,2012年总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现在正在股改上市。我们公司有8家出版社,20余家报刊杂志,是广东投资出版的主阵地,我们每年以3千万元的资金支持出版,借这个机会,我也感谢在座著名的作家,能够向王蒙老师学习,学习什么呢?把你们的新作,把你们好的作品,交给我们广东出版,交给我们《花城》出版。再一次感谢在座的各位作家,评论家对《这边风景》的特别关注。再一次感谢今天到会的雪克来提•扎克尔和李敬泽书记,再一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 [2013-05-18 09:32:30]

[李敬泽]:首先我代表中国作协祝贺《这边风景》研讨会的召开,这两天我把这本书读了,我感觉到我们这个会议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研讨会,它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作品,它同时也是针对一个事件,是埋藏甚久的一个事件,一部写于1974年,结束于1978年,然后又放了30多年,现在又来到我们面前的作品。所以我觉得这个会议感觉很穿越。这部书,我觉得有多方面的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我觉得我们文学史家,在得到这部书后,可能会很高兴,特别是我们现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关于说1966年到1977年之间的这一段,实际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过程中的一个很困难的时期。在这个编写过程中,大家在学术上说,除了文化分析和文化批评的意义之外,我们很难找到它的这段时间中国文学的,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作用。当然像有一些学者也在努力挖掘这一段时期的潜在写作,这个潜在写作,大家费了很大的劲去挖掘这一段时期,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在写作现在浮出水面就是这本书,就是1974到1978年写作大部分时间是在文革期间这样一部作品的出现,在文学史上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会帮助我们的学者,帮助我们更有利的认识那一段的文学。也使我们对那一段文学认识和估价在学术上有所调整,这是它的文学史的意义!我在看这部书的时候我也感觉到非常有意思,这样一部书,如果1978年写完了,刚才和王蒙老师讲,1979年发表,那么当时大家可能觉得他很过时,很没有意思,这个可能也是王蒙老师当时没有把它发表出来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在时过30年,放了30年,现在又发表出来,我觉得我们看起来反而变得很有意思。我觉得这个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说明这30年来,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还是在不断的升华,不断的拓展,对于文学于这个世界中基本的重要命题关系也在不断的升华和拓展。
    这里面写到政治,这里面有大量的应该说,受那个时代的限制,是有大量的意识形态的,那个时代的特定意识形态的话语,对于现在很多年轻读者来说,我估计很多词语不加注释的话他们搞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觉得即使在这个意识形态的话语之下,有一些问题依然是真问题,比如说政治依然是很真实的问题,并不是完全被意识形态所虚构出来,或者是错误的制造出来的问题。因为这部小说,一开始伊力外逃事件,人类阶级斗争,有它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够完全把它说成是一个虚假的东西。在这方面我觉得在前一段写作的意义上,30多年前,王蒙老师在遥远的伊犁和新疆写这本书,他面对的是当时意识形态,当时的政治,当时复杂的局面,我觉得他依然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洞见。我看每张后面都有一个小说人语,在小说人语当中特别强调了生活,生活大于政治,生活大于那些具体的意识形态的这个东西,这个是对的。同样的,王蒙老师在面对政治的时候,面对人的政治生活的时候,他也表现了非常强的洞见。那里面讲到抓阶级敌人,现在怀疑偷麦的实际,现在怀疑寥尼卡,现在我们主人公伊力哈穆,库扎尔说没有证据证明他有犯罪,也没有证据证明他没有犯罪,这时候主人翁就讲,每一个人为了提出无罪首先提出证据呢?是不是人人都是被告,都是嫌疑犯呢?这样的问题是在1973年,74年,75年提出来,这样的问题是在中国是1978年以后,经过20多年我们才修改刑法说不能这样。这样的洞见,对当时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我觉得当时是很令人惊叹的,现在也是令人惊叹的。同时这部小说,确实像王蒙老师在小说人语中反复提到那样,给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南疆的热情、勇敢、善良的人民,缤纷多彩的民族,生活情境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是让我们深深为之感动,为之沉醉。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同样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文学与政治与生活,如何来处理这个关系。作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坚持文学的天职和文学所能够做到能力所及的东西。
    但是我今天其实还特别想说的就是说,这部书出来,不仅是使得我们对于十年文革的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对于王蒙老师这样一位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有了一个更为全面,更为整体的认识。
    我一直沾沾自喜于我曾经在几文章中我都谈到说,王蒙老师的创造性,包括他在80年代初,一系列的小说中所体现的那种对小说艺术,语言风格的令人目眩的创造性,绝不仅仅是来自于西方文学的影响。我们可能一直不是太留意,他同时也深受了他在新疆的时候,维吾尔,哈萨克,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我觉得这方面的影响,可能还没有被我们的学术界所深入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学术界自身的学术视野和我们自身的小小的学术意识形态的局限所致。现在,我觉得这部书放在这里,当然加上后来王蒙老师写的在伊犁等大量的作品,放在这里,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大作家的出现,他身后是有多么广泛,多么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我觉得王蒙老师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说他是我们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主流的这个影响下的重要作家。同时,他也是很少的,充分充分吸收了我们灿烂的、丰富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这样一位汉族作家。
    我觉得由此而可供开拓的话语空间,可供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学过去和未来的认识,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可能性的认识,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重视和探讨的作品!我们的学者们,我们文学史家们,一定会为这样一部书而兴奋,同样,我觉得现代的读者,现在的年轻读者,他们看这本书也一定会感到兴奋,我觉得看这本书,在30年后再看,确实充满着后现代趣味,即使是现在的年轻人,我想他们反而不会感到过时。
    总而言之,祝贺王蒙老师!我觉得这份祝贺,我们现在所有人坐在这里表达的祝贺,有意思的时候,严格说这是一份迟来的祝贺,迟来了30多年的祝贺,但是正是由于迟来了30多年,这份祝贺才会变得更为深长!谢谢! [2013-05-18 09:13:04]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领导,由文艺报社和南方出版股份公司我们共同主办的王蒙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相信我们今天的研讨会也会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讨论。这部长篇小说从写作经验来看,写完一部作品以后要放一放,这是一部放了长达30年的小说再来进行修改,再重新出版,所以几乎是一部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也是个人历史的记忆,所以有很多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
    在研讨会正式开始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与会的专家和各方面的领导。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主席台上就坐的各位同志,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雪克来提·扎克尔;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祖敏;
    花城出版社社长詹秀敏;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这边风景》的作者王蒙。
    出席今天会议的专家有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
    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也是文艺报的前辈贺绍俊;
    北京师范大学张柠;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
    专程从广州赶来的,中山大学摇手谢有顺;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
    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徐坤;
    接下来就是文艺报的几位同志。还有《花城》杂志的主编田瑛,还有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的教授姑丽娜儿·吾甫力;还有本次研讨会的两个协办单位的负责人,对我们研讨会给予了特别的支持,在这里我也介绍一下,他们是古井集团副总裁、小说家,杨小凡。四川乾盛矿业责任有限公司核桃坪分公司总经理,黄兆启。
    我们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多家新闻媒体,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全国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体单位,我们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会议参加的人数多,而且是方方面面的代表,所以我们的时间比较长一些。
    我们下面开始我们研讨会的议程,首先请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同志讲话。 [2013-05-18 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