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

钱汉东

钱汉东,浙江诸暨江藻钱池村人,生于1952年6月10日。1969年元月从上海中学毕业到安徽省泗县插队。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曾任上海市青年教师语文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劳动报》总编办主任、月末刊主编、文汇出版社总编助理等。
 
    现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读写》杂志社社长、主编、编审、《文汇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总干事、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钱镠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等。
 
    2002年春天开始寻访中华名窑,历经风险,奔走祖国大地,行程超过20万里,自费考察了宁夏、河南、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等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处古窑遗址,写成专著《寻访中华名窑》。此书立足于学术,着眼于大众,紧扣于人文,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我国第一部用散文形式撰写的古窑遗址的田野考察报告。
 
    《寻访中华名窑》追求理论的开创性、内容的原创性、文章的可读性。首次尝试用人文审美理念将近万年的中国陶瓷史划分为蒙昧时期、萌芽时期、建制时期、高峰时期、独秀时期等五个发展阶段,得到了考古界大师汪庆正、徐萍芳、耿宝昌、朱伯谦等的认同,还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赞助。
 
    2006年1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作家协会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为《寻访中华名窑》举办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认为:“这是填补中国文化史空白的一项工程。这部学术著作不仅把大量艰深的考古材料变成公众能理解的话语,而且还有不少新的发现和见解,表现了一位作家和学者的眼光和智慧。” 2006年3月应邀到新加坡参加“首届华文书展”,发表演讲并签名售《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此书2005年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推荐为上海读书活动用书、荣获2005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钱汉东主编的《新读写》杂志2007年9月发行量241860册,同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期刊金奖”,《新读写》2006年被评为文新集团第一个整体品牌,被有识之士誉为“绿色放心读物”。《文汇报》2006年12月4日以《< 新读写> 创刊三年发行量逾20万》为题,头版头条刊发新闻和评论。
 
    2002年9月5日《新民晚报》头版头条发表钱汉东的《“志丹苑”元代石闸“浮出水面”》,当年被上海市委宣传部评为上海好新闻奖。上海“志丹苑元代石闸”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6月3日发表的《作为收藏家的鲁迅》荣获当年中国散文精英奖一等奖。
 
    著作还有散文集《岁月留香》《人间瓷话》《日照香炉》等。《人间瓷话》被2002年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推荐为上海读书活动用书。主编《上海作家散文百篇》《古诗文导读大全》《情景描写大全》《人物描写大全》《应用文写作大全》等。

作品展示

 
寻访中华名窑
寻访中华名窑

陶器的制作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一部完整的中国陶瓷史,应该是陶瓷工艺技术、陶瓷工艺美术和陶器经济的综合史。几十年来,中国古陶瓷学术界在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各地的考古工作者,对古代陶瓷窑址进行了细致的清理、发掘,成果累累。但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如何能为广大人民所熟悉和接受,这在比较专业的学术研究者和人民大众之间似乎要有一座通达彼岸的便桥。上海作家钱汉东是一位执著的瓷器爱好者、研究者。历三四年时间,将中国古代名窑遗址实地考察一遍,并用散文或报告文学的形式来写《寻访中华     [详细]

人间瓷话
人间瓷话

在《人间瓷话》中,作者对中国的主要窑口和代表性瓷种都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这对初学陶瓷者很有帮助,即使那些从事古陶瓷收藏的朋友也会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陶瓷器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从美学的角主来审视古陶瓷,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详细]

主要作品

 

相关文章及评论